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意义

兵不血刃的革命——“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一、背景简述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
在废黜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
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便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
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后成为威廉三世。
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1685年詹姆斯二世全然不顾国内外的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条例”,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
此后进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门、教会、大学去担任重要职务。
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教徒以信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
同时詹姆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
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严重危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
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
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的继承权。
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陆。
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
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
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
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退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考点:光荣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1.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经过: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另立新的国王,1689年威廉和玛丽即位。
这场革命没有流血,因此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最终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光荣革命的实质:(拓展点)1688年的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
由于没有流血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其实质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软弱无力,向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易错微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易错: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的标志,这是因为这个事件后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的政权。
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明确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合法性,使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例题1 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责任内阁制从此形成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答案:D解析:我们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是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完成即可,之所以说“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因为这个事件后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的政权,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例题2 观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A.A点处,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C.C点处,该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该示意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结果是什么

光荣革命的结果是什么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光荣革命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英国光荣革命指的是1688-1689年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二世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从而完成了从封建政权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变的一次政变,在这次革命中没有出现流血,实现了政权的顺利承接,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光荣革命。
下面就介绍一下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果。
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果一:英国光荣革命首先是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朝詹姆士二世的统治,1688年9月30日威廉接受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的邀请,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的继承权,11月1日威廉率领军队在英国登陆,12月,兵不血刃进入了伦敦,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亡法国。
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果二:英国光荣革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
威廉夫妇来到了英国继承王位,英国议会将早就已经起草好的《权利宣言》和王冠献给了威廉夫妇,威廉夫妇权衡利弊,接受了《权利宣言》,继承了王位,权利宣言对君主的权利进行了限制,确定了议会的最高领导地位,后来根据《权利宣言》确立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成为了英国政府需要遵守的法律性文件。
这一法律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果三:英国光荣革命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没有引起任何的社会动荡就完成了这种制度的转变,甚至是没有流一滴血,这个结果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等各个方面非常的满意,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影响光荣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发动的政变,由于政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并且取得了令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非常满意的结果,所以英国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骄傲的将之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无论是对英国还是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光荣革命的影响。
光荣革命的影响一:首先要说的是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三)
•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 标志,从十五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至光荣革命止,英 国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的权利,光荣 革命意味着英国将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并积极 开拓海外的殖民地。这一切在加上当时欧 洲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运动 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和航海活动来发展 自己的经济。在罗马时代,伦敦就成为北欧最重要的贸易 中心,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从 而产生了一系列围绕保护个人财产权的道德规范、公民意 识、自治观念、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等市场经济原则,这 些规范和原则构成了英国习惯法的基础,它们无须强制, 即被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国王普遍认同、尊崇。 • 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则没有这样的地理条件,他们为了防 范外敌的侵犯,需要在本国建立一种自上而下的统一力量, 消除“离心离德”的分散力量,征服地方势力尤其是征服 大领主势力,建立一个臣服中央政权的官僚体制,从而形 成绝对君主制。 • 所以,许多人感叹,英国能够先于其他国家实现宪政,不 能不说是上苍的赐福。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三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从十五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至光荣革命止英国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的权利光荣革命意味着英国将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家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并积极开拓海外的殖民地
光荣革命
——来自大洋彼岸的异域风情
• 英国贵族重视个人操守。贵族形成了世袭制以后, 贵族后裔受到系统严格的教育,一般毕业于牛津、 剑桥大学,毕业后在欧洲大陆旅游学习,具有较 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由于有这样的经历, 英国贵族不因循守旧,始终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 因势利导。如历史学者所分析的,英国贵族把自 己的荣誉和公共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他们信奉建 功立业,虽然沉默寡言、矜持傲慢,但彬彬有礼, 具有绅士风度,尊重妇女,经常施舍,支持公益 活动,很少做坏事,使得英国贵族成为社会道德 的楷模。 • 此外,英国贵族虽然是世袭,但和欧洲大陆贵族 不同,不享受“免赋税”特权,而是照章纳税, 并且缴税多,要缴纳济贫稅。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自主自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取得了光荣的胜利,中国从此走上了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发动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不仅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社会解放,把中国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把中国人民从长期的社会劳动和政治压迫中解放出来,把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把中国人民从长期的社会劳动和政治压迫中解放出来,使中国走上了自主自强的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使中国人民得以自由自主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1_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典型试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 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 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 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的背景】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限制 王权),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2.政局动荡不安,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恢复封 建统治。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光荣革命的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 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封建与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光荣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光荣革命的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与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 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 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 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 即起源于这次章》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 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民众权利;它树立了 法律至上的原则,彰显的是限定王权的思想。(6分,言之成 理均可得分)
历史趣谈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语:光荣革命是1688年-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政变,因为这次政变获得了圆满的结果,并且没有流血事件的发生,因此被光荣革命是1688年-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政变,因为这次政变获得了圆满的结果,并且没有流血事件的发生,因此被认为是非常完美的一次政变,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称之为光荣革命。
这次革命之后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从此之后开始了两党执政,议会统治了英国。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光荣革命。
168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去世,詹姆士二世继位成为英国新的国王,詹姆士二世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不利于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策,引起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强烈不满。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这意味着詹姆士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
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损害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于是七个有名望的人联名给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写信,要求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1688年9月30日,威廉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对英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且于1688年11月1日登陆英国,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
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议会提出《权利宣言》。
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从此之后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系。
什么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夺去英国统治权力的一次政变,由于没有流血牺牲发生,并且建立起了令资产阶生活常识分享。
光荣革命的历史事件

光荣革命的历史事件
●主要历史背景
17世纪末期,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信仰天主教,而国会和国民普遍信仰基督教。
詹姆斯二世推行的宗教政策引起了国会和国民的不满,同时他还试图扩大君主专制的权力,这使得国民和贵族阶层都对他产生了反感。
●事件经过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联合起来发动了光荣革命,试图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他们邀请了荷兰王子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并以他为首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统治。
詹姆斯二世流亡海外,威廉三世和他的妻子玛丽二世一同登上英国王位。
●结果
光荣革命的成功标志着英国开始走向君主立宪制,国会的权力逐渐增强,君主的权力被限制。
此外,光荣革命还导致了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该法案确立了国会的主权地位,并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成为英国现代宪政制度的基础。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英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缘因素。为什么英国光荣革命能够取得成功而法国大
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地缘可能是最根本性的因素。亚 当·斯密通过对英国经济的感悟发现,货物和劳动力的自 由流动足以使国家走向富裕,产生自由和文明,由此写出 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他认为,仁慈、利他主 义等都是不稳定的、偶发的、非持久性的心理驱动力,传 统的道德说教方式——树立圣人、英雄人物,以其所谓的 先进事迹教育大众的方式也无济于事。这样的理想,在现 实中不过是不正常的特例而已。他认为,“美德存在于对 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的追逐之中,节俭、勤勉、诚实等 美德一般是从利己的动机中养成”。而市场经济正是实现 人类“利己心”本能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主体 皆基于“利己心”而行动。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本身又是 培育和实现良好道德、伦理的场所,它不仅拥有自动调节 社会资源分配的经济力量,还具有自动调节人性,使之趋 向公益的道德力量,人们在追求富裕的过程中进行了道德 修炼;人们只要遵守法律,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追 求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幸福,富裕与道德就可以同时实现。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 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所 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 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英国光荣革命为何获得完美成功
•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是 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因为它保留了帝制,而法国 大革命则是一场彻底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帝制, 建立了共和。这种认识的依据源于帝制意味着专 制、腐朽、没落,而共和制则体现了自由、民主、 进步。可历史的本来面目却是,英国革命使议会 对国王的斗争最终以胜利而告结束,它以不流血 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替,使得“议会至上”原 则和他们前辈不懈争取的其他宪政原则终于得以 确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人类宪政 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光荣革命
——来自大洋彼岸的异域风情
光荣革命事件简述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 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 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 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 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黜国王 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 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 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至此, 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 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 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 誓条例”,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 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门、教会、大学去担任 重要职务。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 宽容宣言”,给 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 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 同时詹姆 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 法国靠拢,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
• 英国革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英国革命发生不 久,就相继发生了两场革命——美国革命(1775 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但它们遭遇了不 同的结果,美国获得了成功,实现了其宗主国信 奉的自由价值观,而法国却遭到了惨败。对此进 行探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以为可以归 纳为下面几方面因素。 • 宗教因素。宗教源于人类对所处世界的无力、无 知和无奈,只得把希望寄托于物质以外的世界, 以求获得上帝的救赎。人类希望通过宗教约束人 的行为,限制人性之恶,获得某种归宿,抚慰人 类脆弱的心灵。
•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 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防止天主教 徒承袭王位,资产 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 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 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 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 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 的继承权。1688年 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 陆。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 送回伦敦。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688年 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 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 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 会向威廉提 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 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 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 不能担任国王, 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 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 案》。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三)
•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 标志,从十五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至光荣革命止,英 国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的权利,光荣 革命意味着英国将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并积极 开拓海外的殖民地。这一切在加上当时欧 洲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运动 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 英国宗教表现了两个特征,一是宗教是英国社会的基础。 英国人把世间万物看作神的旨意或神的安排,特别强调国 家是造物主的最重要安排。他们认为,“宗教是在一切事 物中显著地体恤和保护全人类的无所不在的仁慈的主所赐 予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恩典”;正义和仁慈是宗教的本质, “没有宗教不可能使人清除自己对私欲的种种迷恋”;认 为教会对他们的国家“不是一种方便,而是一种本质”。 宗教信仰使得英国人包括其统治者变得谦卑、自律和自制, 他们不会认为自身无所不能而变得目空一切,无所禁忌, 恣意妄为。 • 英国教会独立于国王和贵族之外,教会的地产被认同为私 有财产,国家只是他们的“护卫者和调节者”。他们认为 把“把教会和教会的财产委诸捉摸不定的民事或军事机构 的任何部分,也就是委诸个人的捉摸不定的贡献,乃是不 明智之举„„当教士的影响力依赖于王权时,他们将为自 己的自由而战栗,而当教士沦于依附王权之外的任何其他 人的时候,其内部就必然会分裂、混乱,他们就会因公共 的安宁受到教士派系之争而战栗”。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一)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一)
•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议会权利超过君 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等,不仅对英国以后的历 史发展,而且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在17世纪的西欧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君主专制是一种普遍 的政体形式。西欧的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以及丹麦、瑞 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国,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 度。在这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权神授。至 于东欧的俄国以及东方的中国等,则等级森严,绝对专制 君主制更为强固。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 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君 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 击,而对一些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 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则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虽然 对东欧、俄国及东方的中国等国未发生直接影响,但当这 些国家的改革运动兴起的时候,英国的“巴力门”(议 会)、“君民共治”(立宪君主制)就成了鼓舞他们进行 斗争的现实源泉和效法的榜样。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 在为改革而奋斗的时候,就常常引用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作为楷模。
• 英国贵族重视个人操守。贵族形成了世袭制以后, 贵族后裔受到系统严格的教育,一般毕业于牛津、 剑桥大学,毕业后在欧洲大陆旅游学习,具有较 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由于有这样的经历, 英国贵族不因循守旧,始终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 因势利导。如历史学者所分析的,英国贵族把自 己的荣誉和公共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他们信奉建 功立业,虽然沉默寡言、矜持傲慢,但彬彬有礼, 具有绅士风度,尊重妇女,经常施舍,支持公益 活动,很少做坏事,使得英国贵族成为社会道德 的楷模。 • 此外,英国贵族虽然是世袭,但和欧洲大陆贵族 不同,不享受“免赋税”特权,而是照章纳税, 并且缴税多,要缴纳济贫稅。
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二)
•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2、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 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 3、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 4、开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河。 • 5、对外侵略扩张,给遭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 难。 • 6、对外侵略扩张,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二是英国的宗教始终具有独立性。
始于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在欧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教皇既是最高宗教领袖,又拥有世俗权力。英国也不例外, 在十六世纪之前,其基督教会一直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一部 分。但由于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宗教始终表现了独立 性,天主教影响式微,直至发展出自己的宗教。
• 在同时期的法国,教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教会是同人民 隔绝的一个政治实体。社会受无神论主导,认为教士只是 一种虚构的人格,是国家的创造物,因此是可以废弃的, 教士所拥有的财富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创造出这个神 话的国家的。因此,法国十八世纪原先由教会掌管的基础 教育这块“禁猎地”渐渐移交给俗权,由总督管辖。法国 大革命期间,狂热分子相信,一个国家没有任何宗教要比 有一个宗教可以生存得更好。
•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和航海活动来发展 自己的经济。在罗马时代,伦敦就成为北欧最重要的贸易 中心,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从 而产生了一系列围绕保护个人财产权的道德规范、公民意 识、自治观念、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等市场经济原则,这 些规范和原则构成了英国习惯法的基础,它们无须强制, 即被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国王普遍认同、尊崇。 • 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则没有这样的地理条件,他们为了防 范外敌的侵犯,需要在本国建立一种自上而下的统一力量, 消除“离心离德”的分散力量,征服地方势力尤其是征服 大领主势力,建立一个臣服中央政权的官僚体制,从而形 成绝对君主制。 • 所以,许多人感叹,英国能够先于其他国家实现宪政,不 能不说是上苍的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