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复习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导论题库

物联网技术导论题库

物联网技术导论题库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特点?()A 全面感知B 可靠传输C 智能处理D 人工干预2、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感器技术B 云计算技术C 人工智能技术D 虚拟现实技术3、以下哪个协议不是物联网中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A WiFiB ZigbeeC BluetoothD 4G4、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A 数据处理B 数据传输C 感知物理世界D 智能控制5、在物联网架构中,负责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是()A 感知层B 网络层C 平台层D 应用层二、多选题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包括()A 智能家居B 智能交通C 智能医疗D 工业物联网2、以下哪些是物联网中常见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湿度传感器C 压力传感器D 光照传感器3、物联网面临的安全挑战有()A 数据隐私泄露B 网络攻击C 设备漏洞D 身份认证4、物联网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A 设备管理B 数据存储C 数据分析D 应用开发5、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A IPv6 技术B 边缘计算C 大数据技术D 区块链技术三、判断题1、物联网中的所有设备都需要连接到互联网。

()2、 5G 网络的普及将极大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3、物联网中的数据都是实时产生和处理的。

()4、智能门锁是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典型应用。

()5、物联网中的设备不需要考虑能耗问题。

()四、简答题1、请简述物联网的三层架构及其主要功能。

2、举例说明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3、分析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阐述物联网中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及常见的保护方法。

5、说明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和优势。

五、论述题1、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和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请详细论述物联网技术可能带来的变革,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革。

2、选择一个您熟悉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工业物联网等),深入分析其技术架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物联网工程导论 期末复习题

物联网工程导论   期末复习题

第1章物联网概论简答题1.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技术特征,需要注意那三个基本的问题?P14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它不是互联网概念、技术与应用的简单扩展。

2)互联网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的深度与广度,而物联网更加强调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广泛与深入地应用。

3)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有哪些?p14-171.物联网中的智能物体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1)“智能物体”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人与物的一种抽象2)对智能物体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理解3)对物联网标识符的理解4)智能物体与嵌入式技术的关系2.物联网可以提供所有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3.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3.什么中间件软件?P29(我国学术界一般认可的定义是)中间件是指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互连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易移植性第2章RFID与物联网应用简答题1.RFID标签读写器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P641)标签身份识别与标签数据传输加密/解密问题2)标签数据传输错误问题3)多标签读取过程中的“碰撞”问题4)有源标签电源状态管理问题5)标签与天线位置对读写效果的影响2.EPC编码体系与UID编码体系有何不同。

P73日本的UID标准与ECP标准在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编码位数、网络运行环境与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1)UID标准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为2.45GHz与13.56MHz,EPC标准使用UHF频段。

2)UID的U-code采用的基本长度是128位,EPC标准则采用96位长度。

U-code可以兼容各种标识编码体系,如条形码的JAN码、UPC码、EAN码,书籍的ISBN、ISSN码,IPv4或IPv6地址,电话号码等。

物联网导论复习

物联网导论复习

物联网导论复习第一点: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物联网,即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网络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够收集、交换和处理数据的生态系统。

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将物与物相连,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美国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随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逐渐从一个概念转变为现实。

到了21世纪初,物联网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2年,我国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物联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二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负责收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等。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物联网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系统的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目前,主要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无线传感网络、蓝牙、Wi-Fi、ZigBee等。

3.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处理层,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可以从海量的物联网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支持。

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层,负责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和模型算法,对物联网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系统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之,物联网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技术的热点话题。

物联网技术导论 总复习

物联网技术导论 总复习
多媒体

UMTS/ WCDMA

CDMA2000EVDO

TD-SCDMA WiMAX
语音业务
语音业务 低速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
宽带业务
重要概念:
1. MIMO 2.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3. LTE(Long Term Evolution) 下行有100M, IP V6,
第5章 互联网技术
TCP/IP的5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第6章 数据融合和数据库
1,数据融合: 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观测信 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 策和评估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
2,数据融合的分类:
低层(数据级或像素级)直接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层上进行的融合
3.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 视化、自动感知、智能处理技术,实现感知技术、计算 机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与医疗技术的融合,将有 限的医疗资源提供给更多的人共享
综合应用2
4.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 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 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5. 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 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 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第4章 定位和位置服务
位置信息的三要素:空间 时间 身份信息 四种定位系统: 1. 卫星定位:GPS的系统组成,定位原理,典型应用和优 缺点。 2. 蜂窝基站定位: 3. 无线室内环境定位技术: 基于距离(差)的定位距离测量的两种方法 ToA, TDoA的原 理和优缺点 基于测量信号接收到达角度AOA的原理 2 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 RSSI: Pr d t PGt Gr 4 d 4. 新兴定位系统:A-GPS,网络定位

物联网导论复习

物联网导论复习

第12章_搜索引擎
重点掌握(续) 掌握搜索引擎信息采集旳基本流程以及网络爬虫程序 旳基本构造和工作流程。 理解优化网络爬虫程序旳途径。掌握常见旳网页抓取 算法旳特点和流程。 理解索引技术预处理旳困难,理解倒排文献模型。 举例阐明Google Web搜索引擎旳架构。
第13章_物联网中旳智能 内决容策回忆
本章简介了数据挖掘旳基本流程,重点简介了五种经 典旳数据挖掘算法和环节。最终讨论了物联网背景下 数据挖掘技术旳广泛应用。 重点掌握
理解数据挖掘旳概念以及特点(反复迭代,人机交 互)。
熟悉数据挖掘旳过程(数据预处理,挖掘知识,知识 评估与表达)。 理解关联分析旳有关概念:关联规则(支持度/置信
第13章_物联网中旳智能 重决点策掌握(续)
重点掌握 理解物联网需要低速网络协议旳原因。 对比Wi-Fi,理解蓝牙和红外技术旳合用范围和特点。 理解对物理层和链路层旳规定。 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旳原理。
第8章_无线低速网络
重点掌握(续) 理解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和MAC层旳链路特点。 掌握MAC层为减少功耗采用旳低功耗侦听协议(采样 侦听和调度)。 理解无线传感网网络层设计时链路质量旳重要性。 掌握链路质量旳评价原则ETX旳原理和计算。 理解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经典路由协议CTP和Drip。
理解聚类分析与分类旳区别,理解k-means算法。 理解离群点分析旳三种措施(基于记录,距离偏移)。 理解演化分析旳基本概念。 举例阐明物联网环境下数据挖掘技术旳广泛应用。
第14章_物联网中旳信息 内安容全回与忆隐私保护
本章简介了RFID安全和经典旳安全机制,以及位置隐 私隐患和对应旳保护手段。
重点掌握 理解网络信息安全旳一般性指标。 掌握重要旳RFID安全隐患。 理解RFID安全保护机制,重点掌握基于密码学旳安全 机制。 理解位置信息旳定义,举例阐明保护位置信息旳手段。

物联网导论复习

物联网导论复习

第一章:概述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是其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的特征(特点)(1)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是其三个重要特征;(2)联网终端规模化:物联网时代每一件物品均具通信功能成为网络终端,5-10年内联网终端规模有望突破百亿;(3)感知识别普适化:无所不在的感知和识别将传统上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高度融合;(4)异构设备互联化:各种异构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和协议自组成网,异构网络通过“网关”互通互联。

(5)管理处理智能化:物联网高效可靠组织大规模数据,与此同时,运筹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决策手段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6)应用服务链条化:以工业生产为例,物联网技术覆盖从原材料引进,生产调度,节能减排,仓储物流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来源多样性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四层)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将物联网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1)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的对象从人延伸到物体互联互通方式的扩展;(2)更透彻的感知:通信功能使传感器能够协同工作;(3)更深入的智能:多传感器实现“人多力量大”的智能;多维感知数据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智能;大数据挖掘实现“见微知著”的智能;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交通: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运输效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2)智能物流:现代物流系统希望利用信息生成设备,如RFID设备、感应器或全球定位系统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并能够在这个物联化的物流网络中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3)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为绿色建筑带来了新的力量。

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

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

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物联网导论(期末题库)1.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定义1.2 物联网架构1.3 物联网应用领域1.3.1 智能家居1.3.2 智慧城市1.3.3 工业自动化1.3.4 农业物联网1.3.5 医疗健康1.4 物联网技术基础1.4.1 传感器与执行器1.4.2 通信技术1.4.3 数据存储与处理1.4.4 安全与隐私2.物联网通信技术2.1 网络协议2.1.1 IPv62.1.2 6LoWPAN 2.1.3 CoAP2.1.4 MQTT2.2 网络拓扑2.2.1 网状拓扑 2.2.2 星型拓扑 2.2.3 树状拓扑 2.2.4 混合拓扑 2.3 通信协议2.3.1 ZigBee2.3.2 Z-Wave2.3.3 Bluetooth 2.3.4 LoRaWAN 2.4 传感器网络2.4.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 2.4.2 传感器网络协议栈2.4.3 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算法2.4.4 传感器网络安全3.物联网数据管理与分析3.1 数据采集与存储3.1.1 传感器数据采集3.1.2 数据传输与存储3.1.3 数据管理与查询3.2 数据分析与挖掘3.2.1 数据预处理3.2.2 数据可视化3.2.3 数据挖掘技术3.2.4 数据分析案例研究4.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威胁4.1.1 隐私泄露4.1.2 数据篡改4.1.3 拒绝服务攻击4.1.4 物理攻击4.2 物联网安全技术4.2.1 认证与加密4.2.2 安全访问控制4.2.3 安全漏洞与风险评估 4.2.4 事件响应与漏洞修复 4.3 隐私保护4.3.1 隐私保护法律法规 4.3.2 隐私保护策略4.3.3 数据匿名化与脱敏 4.3.4 用户隐私权附件:- 物联网架构图- 数据采集与存储流程图- 数据分析工具介绍法律名词及注释:1.隐私泄露:未经授权披露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

2.数据篡改:对数据进行非法修改或伪造的行为。

物联网导论复习

物联网导论复习

物联网导论复习物联网导论复习1.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和背景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2.物联网的基础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2 通信技术2.3 云计算技术2.4 大数据技术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3.1 感知层3.2 网络层3.3 应用层4.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4.1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4.2 物联网的安全防护措施4.3 物联网的隐私保护5.物联网的应用案例5.1 智能家居5.2 智慧城市5.3 工业物联网5.4 农业物联网6.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6.1 与物联网的融合6.2 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6.3 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并实现信息共享的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虚拟对象、人与物之间及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的网络。

2.传感器:通过感知环境参数,并将其转化为可用数据的设备或系统。

3.通信技术: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连接的技术,如无线传感网、蓝牙、Wi-Fi等。

4.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提供可按需访问的计算资源,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台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技术。

5.大数据技术: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

6.感知层: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底层部分,负责感知环境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上层网络。

7.网络层: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中间层部分,负责处理感知层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网络通信。

8.应用层: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顶层部分,负责处理用户的应用需求,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9.区块链技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在物联网中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交易验证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_物联网导论
内容回顾
本章讨论了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核心技术,主要特点以及应用前景。
重点掌握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互联网/电信网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和信息载体。
•物联网的四层体系结构模型: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 层,综合应用层。
第2章_自动识别技术与 R内F容I回D顾
•本章对常见的自动识别方法和技术做了介绍,包括:光学符号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和RFID射频技 术 •本章重点讲述了RFID技术,包括RFID历史和现状、RFID技术剖析和RFID 标签冲突问题。
第2章_自动识别技术与 重RF点I掌D握(续)
•RFID的概念与现状。 •RFID系统的组成,RFID标签的优点和特点,RFID标签的存储方式及分类, RFID系统的常见频率及其优缺点。 •RFID标签冲突及防冲突算法的概念,防冲突算法分类,详细描述基于帧 的分时隙的ALOHA协议,Q协议、随机二进制树协议和查询二叉树协议。 以上各种协议的优缺点。
重点掌握
•举例说明传统智能设备和新时代智能设备的应用。 •掌握智能设备运行平台的主要特点(情境感知,任务迁移,智能协作, 多通道交互)。 •了解并举例说明智能设备发展的新趋势(更深入的智能化,更透彻的感 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第6章_互联网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基本组件和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应用层,传输层和网 络层的功能,简单介绍了各层典型的协议和应用。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1620.1 0.1609: 2509:25 :3309:2 5:33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16日 星期五9 时25分 33秒Fr iday, October 16,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62020年10月 16日星 期五9 时25分3 3秒20. 10.16
第4章_定位系统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位置信息的基本概念,重点讨论了四种定位系统以及三种典型的 定位技术,最后探讨了物联网对定位技术的新挑战。
重点掌握
•了解位置信息的三要素。 •了解GPS的系统组成,定位原理,典型应用和优缺点。 •了解蜂窝基站定位(单基站和多基站)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回顾RFID的基本概念,举例说明RFID定位的应用,举例说明新兴定位技术。
本章介绍了RFID安全和典型的安全机制,以及位置隐私隐患和相应的保护手 段。
重点掌握
•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性指标。 •掌握主要的RFID安全隐患。 •了解RFID安全保护机制,重点掌握基于密码学的安全机制。 •理解位置信息的定义,举例说明保护位置信息的手段。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1620 .10.16F riday, October 16, 2020
本章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重点介绍了五种典型的数据挖掘算法和步
骤。最后讨论了物联网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
重点掌握
•了解数据挖掘的概念以及特点(反复迭代,人机交互)。 •熟悉数据挖掘的过程(数据预处理,挖掘知识,知识评估与表示)。 •理解关联分析的相关概念:关联规则(支持度/置信度),Apriori算法,频 繁项集。
重点掌握
•熟悉互联网中常用的接入方式。 •重点理解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原理和特点。 •牢记互联网的5层结构,包括每层中涉及的关键协议。 •了解应用程序构架:客户端-服务器和对等网络模式。
第6章_互联网
重点掌握(续)
•理解Web和HTTP协议,重点学习域名系统,DNS的分层组织结构和域名解析 方法。 •掌握套接字的概念和功能原理并理解UDP协议的特点,重点学习TCP协议的 原理和特点,以及与UDP的区别。 •理解路由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IPv4协议的结构和分类,重点学习IPv6 协议,包括结构以及与IPv4的兼容技术。 •掌握物联网中互联网的角色以及作用。
第3章_传感器技术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应用,并讨论了传感器的设计需求和 软硬件平台,以TinyOS为例简单介绍了节点操作系统。
重点掌握
•现代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以及各部分的软硬件平台特点和需求。 •掌握制约传感器性能提升的瓶颈以及相应的设计需求(低成本与微型化, 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鲁棒性) •了解节点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TinyOS/nesC编程的基本框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9:25:33 09:25:3 309:25 10/16/2 020 9:25:33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1609 :25:330 9:25O工程建设质 量。09: 25:3309 :25:330 9:25Fri day, October 16, 2020
第7章_无线宽带网络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无线网络的分类及特点,并以Wi-Fi和WiMAX技术为例重点介绍了 无线宽带网络协议802.11和802.16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结构和MAC层协议的特 点和技术。
重点掌握
•了解无线网络按覆盖范围的分类和宽带网络的标准。 •重点理解802.11基站模式的架构。 •重点掌握CSMA/CA的机制以及802.11不采用CSMA/CD的原因。 •掌握RTS和CTS避免“隐藏终端”问题的机制。
第4章_定位系统
重点掌握(续)
•掌握基于位置的定位距离测量的两种方法。 •掌握基于位置差的定位测量方法和位置计算方法,与基于位置的定位相比 有何优缺点。 •了解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方法。 •举例说明物理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新挑战。
第5章_智能信息设备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传统智能设备和新时代智能设备的应用,并就智能设备运行平 台的特点展开论述,最后根据物联网的特点概括了智能设备发展的新趋势。
第11章_海量信息存储
重点掌握(续)
•了解数据中心的概念,以Google数据中心为例,了解GFS,MapReduce, BigTable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Hadoop分布式计算开源框架的特点。 •掌握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数据中心成本的方法(服务器成本,网络设备成 本,能源成本)。
第12章_搜索引擎
重点掌握
•了解物联网需要低速网络协议的原因。 •对比Wi-Fi,理解蓝牙和红外技术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了解802.15.4对物理层和链路层的规定。 •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原理。
第8章_无线低速网络
重点掌握(续)
•理解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和MAC层的链路特点。 •掌握MAC层为降低功耗采用的低功耗侦听协议(采样侦听和调度)。 •理解无线传感网网络层设计时链路质量的重要性。 •掌握链路质量的评价标准ETX的原理和计算。 •了解无线传感网网络层典型路由协议CTP和Drip。
第9章_移动通信网络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我国使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 术和标准(TD-SCDMA,W-CDMA,CDMA2000),并讨论了移动互联网的典 型应用。
重点掌握
•了解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使用的三种3G技术标准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讨论4G的发展方向。
第2章_自动识别技术与 重RF点I掌D握
•光学符号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语音识别的流程,虹膜识别的特点,指 纹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 •IC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方法。 •条形码的分类,一维条形码的组成,条形码模块的概念;一维条形码的 基本参数及工作原理,二维条形码与一维条形码的比较,常见的一维条 形码和二维条形码编码。
第7章_无线宽带网络
重点掌握(续)
•了解802.11数据帧结构,重点掌握3个地址域的作用。 •掌握802.16的架构,802.16介质访问控制的新特点。 •理解802.16介质访问控制原理。
第8章_无线低速网络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典型无线低速网络协议,重点讨论了802.15.4/ZigBee协议各网络 层次的特点,并就无线传感网协议实现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谈论。
第10章_数据库管理系统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 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并讨论了物联网中数据管理的特点。
重点掌握
•了解数据库模型的发展,举例说明新兴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掌握关系、属性、域、元组、度、基数、模式的基本概念。 •能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关系代数查询表达式。 •掌握物联网数据管理的特点(数据特点,数据查询、存储和融合的方法)。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1620.1 0.1609: 25:3309 :25:33 October 16,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6 日上午9 时25分 20.10.1 620.10. 16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16 日星期 五上午9 时25分 33秒09 :25:332 0.10.16
谢谢大家!
第11章_海量信息存储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三种基本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并讨论了数据中心的基本概念, 以Google数据中心和Hadoop为例,简要介绍了数据中心的相关技术,最后指 出了数据中心的研究热点。
重点掌握
•了解物联网对海量数据存储的迫切需求。 •重点掌握三种基本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DAS,NAS,SAN)的基本概念以 及各自的优缺点。
•理解分类和预测的相关概念:判定树,期望信息,信息增益。
第13章_物联网中的智能 重决点策掌握(续)
•理解聚类分析与分类的区别,了解k-means算法。 •了解离群点分析的三种方法(基于统计,距离偏移)。 •了解演化分析的基本概念。 •举例说明物联网环境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