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悯农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教案《悯农》

大班语言教案《悯农》

大班语言教案《悯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依据教材第二章《诗歌与故事》中的《悯农》一诗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与理解:通过朗读《悯农》一诗,使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体会农民伯伯辛勤付出。

2. 词语解析: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诗歌背后的故事:讲述《悯农》作者李绅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悯农》一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农民,尊重劳动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掌握《悯农》一诗的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农民辛勤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付出,引出本课主题《悯农》。

2. 新课内容:(1)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悯农》,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解析诗句: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讲述作者故事:介绍《悯农》作者李绅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悯农》2. 诗句解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3. 作者:李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悯农》一诗的理解。

示例:我生活在农村,深知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学习《悯农》这首诗,让我更加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付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讲述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悯农》一诗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大班语言活动:《悯农》

大班语言活动:《悯农》

引言概述:《悯农》是中国古代诗人李绅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社会不平等的愤怒。

本文将探讨在大班语言活动中如何通过《悯农》展开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探究。

正文内容:1. 学习诗歌基础知识- 诗歌背景: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介绍李绅以及《悯农》的背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及其创作动机。

- 诗歌形式: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悯农》采用了什么样的诗歌形式,例如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并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诗歌形式的特点。

- 诗歌意境:在此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悯农》所表达的意境,例如通过描述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来展示农民的辛苦和社会的不平等。

2. 探究诗歌主题通过分析《悯农》中描写农民生活的细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农民的劳动条件、生活环境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反思社会不平等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 社会不平等:通过分析诗中揭示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不平等的存在,引导他们思考不平等对社会稳定和公平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关心社会正义的意识。

3. 探讨诗歌表达技巧- 比喻与象征:《悯农》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通过农田的比喻揭示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农民的赞美。

通过分析这些手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运用类似的手法进行自己的创作。

- 音乐与韵律:此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悯农》来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感,并鼓励他们进行朗读和韵律感知训练。

4. 进行相关创作与活动通过学习和分析《悯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农民和社会正义的写作活动,例如写农民劳动的题材作文或发表对社会不平等的观点。

- 表演活动:我们可以将《悯农》改编成小剧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通过表演来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 绘画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绘图来表达对农民和社会不平等的理解,或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展示对《悯农》的感悟。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悯农》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悯农》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悯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为《悯农》。

具体内容包括:诗歌《悯农》的朗读、理解和欣赏;通过诗歌学习,让幼儿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教育幼儿珍惜粮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朗读诗歌《悯农》,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习惯。

重点: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录音机、磁带、卡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农民劳作的情景。

讲解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引发幼儿对农民的敬意。

2. 诗歌朗读与欣赏(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邀请幼儿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卡片,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

分析诗歌的意境,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涵。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作。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粮食的行动。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悯农》2. 生字词:悯、农、粒、皆、辛苦3. 诗歌意境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悯农》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展现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内容丰富,能体现农民的辛勤劳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走进农田,体验农耕”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增强幼儿对粮食的珍惜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农民劳作的情景。

2. 诗歌朗读与欣赏中,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悯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悯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悯农》含反思教案题目:《悯农》大班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表述《悯农》的内容及情感。

2. 能够理解并背诵《悯农》。

3. 能够简单地解释生字词汇。

4. 培育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学校每天欢快的课程之一:《悯农》
2. 手拍节奏按时声,口中诵读字句韵。

3. 八九不离十地圆满表述。

4. 协作性的班级小组游戏。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创设
老师通过简单的场景创设让幼儿了解《悯农》的背景学问,提高了他们理解此诗歌内容的本领。

老师将场景放在农夫繁忙耕作季节,要求孩子们通过与场景相同的图片来感受农夫的辛苦。

2.基础讲解
通过口语讲解,老师为幼儿介绍《悯农》的基本情节,并对一些高难度词语进行解析。

3.节奏讲解
老师通过拍手示范,并将其呈现在白板上,以便幼儿们跟随和理解。

4.独立背诵
让幼儿开始背诵《悯农》,并将他们分成小组,以便在小组之间共享阅历和交流吸取彼此之间的阅历。

5.游戏历练
组织幼儿参加分类比赛,在课堂上为适应此游戏而分为若干小组,让幼儿们学会相互帮忙并竞争,以便以协作方式完成任务。

6.测验调整
老师测试幼儿唤醒他们所学的学问,以便对他们把握学问的情形有所了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原理,并尝试了次序性的教学,使我对这种形式的教育更加了解,提高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反思技巧。

此外,我发觉游戏和历练是提高幼儿参加学习的技巧,以及加强了幼儿的协作本领。

大班语言悯农教案(多场合应用)

大班语言悯农教案(多场合应用)

大班语言悯农教案(多场合应用)教案名称:大班语言活动——悯农一、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悯农》,让幼儿了解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激发幼儿对农民的敬意。

2.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悯农》的含义,学习诗歌中的生字词,如“悯”、“农”、“汗”等。

3.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悯农》诗歌、农民伯伯种地的图片、生字卡片。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农民伯伯种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农民伯伯的工作。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悯农》诗歌,解释诗歌中的生字词,如“悯”、“农”、“汗”等。

3.教师分段朗读《悯农》,让幼儿跟读,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语调。

4.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诗歌的意义,如“为什么我们要悯农?”、“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等。

5.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于悯农的理解和感受。

6.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悯农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珍惜粮食,感恩农民。

7.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诗歌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8.活动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悯农的意义,提醒幼儿要珍惜粮食。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向家长宣传悯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进行悯农教育。

2.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悯农主题的图片和标语,提醒幼儿要珍惜粮食。

3.区域活动:在阅读区放置《悯农》诗歌和相关书籍,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学习悯农。

五、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于悯农的理解和感受。

2.收集幼儿的诗歌表演作品,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悯农表现。

通过本次大班语言活动——悯农,我们希望幼儿能够了解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农民的敬意。

重点关注的细节:悯农诗歌的学习与理解悯农诗歌的学习:1.教师应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悯农诗歌,诗歌内容应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教案《悯农》

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教案《悯农》

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教案《悯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悯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诗《悯农》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种的田地,可是仍有农民饿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让幼儿熟读并背诵《悯农》;2. 使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苦;3.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背诵《悯农》。

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卡片、田地图片等;2. 学具:幼儿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农田,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2. 讲解古诗《悯农》:讲解古诗的原文及译文,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3. 朗读与背诵:带领幼儿朗读《悯农》,指导幼儿正确发音,培养幼儿的语感;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关爱农民,珍惜粮食;5. 动手实践:让幼儿绘画或手工制作与农田、农民相关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古诗《悯农》原文与译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悯农》的故事,并背诵古诗;2. 作业答案:《悯农》的故事内容及古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悯农》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村,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教材章节: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悯农》第二章,主要学习古诗《悯农》的原文及译文。

2. 教学内容: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种的田地,可是仍有农民饿死。

幼儿园大班语言悯农(三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悯农(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悯农(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悯农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懒惰的蜗牛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我家是动物园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悯农一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中农民劳作的辛苦与粮食来之不易的寓意,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及节奏美,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2、运用观察、探索、比较、选择等方式,理解诗歌的画面及寓意。

乐意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独特感受。

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悯农》2、能发出声音的积木、筷子、日常的玩具等。

三、活动过程:一、幼儿欣赏古诗。

1、出示《悯农》图片:师:老师请小朋友看一张图,谁来把你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小声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老伯伯在做什?他的心情怎么样?师:这幅画说的是一首古诗,你们能猜出来是哪一首古诗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3、师:老师把这首古诗来念给小朋友们听。

二、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请幼儿念古诗一遍,提问:这首古诗说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帮助幼儿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

3、教师重点解释大家都不能准确理解的文字及诗歌,幼儿理解的则由幼儿来讲。

师:“锄禾日当午”:农民伯伯在中午种庄稼,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

“汗滴禾下土”:农民伯伯种庄稼的时候热得全身都是汗,汗水一滴一滴都流到了泥土里。

“谁知盘中餐”:谁知道我们吃的这些米饭。

“粒粒皆辛苦”一粒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看图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告诉我们,农民伯伯在田里劳动的时候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在念古诗的时候速度要稍微慢一点。

2、教师动作在前,引领着幼儿打着拍子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积木)看着老师用积木要做什么?3、教师请幼儿自己探索、选择能发出和谐声音的物体,并学习打着拍子朗诵诗歌师:你们也想试一试吗?那请你们选择一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念。

大班教案《悯农》7篇

大班教案《悯农》7篇

大班教案《悯农》7篇大班教案《悯农》1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在会朗读根底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孩子认真观看图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提高语言表达力量。

3、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进展孩子词汇的运用力量。

4、懂得粮食是农夫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喜爱农夫的情感。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想与想象。

6、依据已有阅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1、有节奏的诵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预备《悯农》flash动画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播放《悯农》flash动画:一个古代装扮的农夫在种地。

动画片里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穿的衣服、发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你观察他在干什么?2、连续播放动画:一位诗人来到田间漫步,看到农夫在辛苦的种地,有感而发地念《悯农》。

又来了一个人在干什么?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引入:今日,我们来学习古代诗人李绅写的这首诗《悯农》二、出示诗歌,分析观赏诗句。

1、现在我们跟着动画片里诗人的节奏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2、帮忙理解:“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诗句里的“锄禾”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日”又是什么?(定格flash动画)看看画面,想一想“日当午”是什么意思?3、(引导观看画面)有太阳的时候,农夫在种地,消失什么情景呢?说说“汗滴禾下土”这一句诗的意思。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句教师和幼儿共同解释。

“辛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农夫伯伯种地很辛苦,你知道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学习用“辛苦”说一句话。

)你还知道哪些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知道?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6、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诗的意思讲一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xx大班语言:悯农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中农民劳作的辛劳与粮食来之不易的寓意,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及
节奏xx,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2、运用观察、探索、比较、选择等方式,理解诗歌的画面及寓意。

乐意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独到感受。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悯农》
2、能发出声音的积木、筷子、日常的玩具等。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古诗。

1、出示《悯农》图片: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一张图,谁来把你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小声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老伯伯在做什?他的心情怎么样?
师:这幅画说的是一首古诗,你们能猜出来是哪一首古诗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师:老师把这首古诗来念给小朋友们听。

二、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请幼儿念古诗一遍,提问:这首古诗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帮助幼儿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

3、教师重点解释大家都不能确凿理解的文字及诗歌,幼儿理解的则由幼儿来讲。

师:“锄禾日当午”:农民伯伯在中午种庄稼,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

“汗滴禾下土”:农民伯伯种庄稼的时候热得全身都是汗,汗水一滴一滴都流到了泥土里。

“谁知盘中餐”:谁知道我们吃的这些米饭。

“粒粒皆辛劳”一粒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劳苦种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看图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告诉我们,农民伯伯在田里劳动的时候是非常辛劳的,我们在念古诗的时候速度要稍微慢一点。

2、教师动作在前,引领着幼儿打着拍子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积木)看着老师用积木要做什么?3、教师请幼儿自己探索、选择能发出调和声音的物体,并学习打着拍子朗诵诗歌
师:你们也想试一试吗?那请你们选择一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念。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寓意。

1、师:朗诵这首诗歌时,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简单介绍粮食的由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涵,知道农民种粮食的辛劳与不易,知道要尊崇他人的劳动。

3、农民这么辛劳地种粮食,我们应该怎样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