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合集下载

(100种)重点中药材药用部位与科属汇总1

(100种)重点中药材药用部位与科属汇总1

百合科
干燥根茎
苦,甘, 寒。归肺 、胃、肾 经。
清热泻 火,生津 润燥。
苦、甘、 补肝肾,
蚌壳蕨科 干燥根茎 温。归肝 强腰脊,
、肾经。 祛风湿。
凉血,止
茜草科
干燥根及 苦、寒。 血,祛 根茎 归肝经。 瘀,通经

辛、微苦
、微甘, 行气解
莎草科 干燥根茎 平。归肝 郁,调经
、脾、三 止痛。
焦经。
茜草科
阿胶 马科 固体胶 归肺, 阴,润
肝,肾经 燥,止血
辛、温。 行气活血
降香 豆科 干燥心材 归肝、脾 、止痛、

止血
络石藤
夹竹桃科
干燥带叶 藤茎
苦、微寒 。归心、 肝、肾经
祛风通络 、凉血消 肿
甘、平。 养血安静
首乌藤 蓼科 干燥藤茎 归心、肝 、祛风通


桂枝
樟科
干燥嫩枝
辛、甘、 温。归心 、肺、膀 胱经
补肾阳、 益精血、 润肠通便
苦、寒、 清热燥湿
白鲜皮 芸香科 干燥根皮 归脾、胃 、祛风解
、膀胱经 毒
续断
川续断科
干燥根皮
苦、辛、 微温、归 肝、肾经
补肝肾、 强筋骨、 续折伤、 止崩漏
石决明 鲍科
贝壳
咸、寒、 归肝经
平肝潜阳 、清肝明 目
海金沙
海金沙科
干燥成熟 孢子
甘、咸、 寒、归膀 胱、小肠 经
P211
青蒿
菊科
干燥地上 部分
苦、辛、 寒、归肝 、胆经
清热解暑 、除蒸、 截虐
老鹳草 苗科
干燥地上 部分
辛、苦、 平、归肝 、肾、脾 经
祛风湿、 通经络、 止泻痢

中药材(饮片)鉴别及质量控制

中药材(饮片)鉴别及质量控制

中药材(饮片)鉴别及质量控制课程42中药材(饮片)鉴别及质量控制中药材(饮片)质量控制的目标1.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

2.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

3.重点增加和完善中药安全性检测方法;增强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与技术要求中药特点:功能主治广泛,物质基础复杂,易于掺杂、造假,质量控制难度大。

因此,中药质量控制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难点和热点。

中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是中药质量标准的基础,也是确保临床汤剂和中成药质量的关键。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现状1.对中药化学成分、特别是有效成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很多中药药效物质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如人参、地黄。

2.化学成分与功效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如板蓝根、虫草3.专属性不强,如绿原酸、槲皮素、熊果酸、氨基酸4.指标成分含量很低,难以代表中药的整体疗效:1%, 0.1%, 0.01%,5.量效关系不清楚6.完全未知或基本不清楚中药材(饮片)质量标准建立的基本要素科学性分析、检定方法达到辨别真伪、评价优劣的目的指标成分的有无或含量高低能够反映分析对象药物的内在品质测定值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值先进性反映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各国药典, 最新的文献)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普及中药材(饮片)质量标准基本内容中药材、饮片质量标准基本内容: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贮藏样品的收集考证来源、产地、资源情况收集代表性样品对于容易区分的多来源品种,每种来源都要收集3~5批样品,单来源的品种至少应收集10批以上避免由同一供货渠道收集实际为一批样品的“多批样品”注意收集该品种的易混伪品供比较研究用收集的药材样品应标明产地、收集地、收集时间等。

调整质量要求的28种中药饮片品种名录

调整质量要求的28种中药饮片品种名录
水分不得过12.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6.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K)。
含量测定

决明子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C15H10O4)不得少于0.20%,含橙黄决明素(C15H10O4)不得少于0.080%。
含量测定

生甘遂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戟二烯醇(C30H50O)不得少于0.12%。
决明子
检查
总灰不得过5.0%
决明子
水分不得过15.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5.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K)。
炒决明子
苦杏仁、光杏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本品含苦杏仁苷(C20H27NO11)不得少于2.4%。
郁李仁
检查
酸值不得过10.0
羟基值不得过3.0
过氧化值不得过0.050
郁李仁
水分不得过6.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酸败度照酸败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 P)测定。
木香
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4.0%
木香
水分不得过14.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H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4.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 K)。
浸出物

木香
取本品直径在3mm以下的颗粒,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中药鉴定学参考文献书目

中药鉴定学参考文献书目

中药鉴定学参考文献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Ⅰ~Ⅳ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982、1993、1994、1998年。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选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7. 高等植物图鉴,(第一、二、三、四、五册,补编),科学技术出版社。

8.徐国钧等,中国药材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

9.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10.徐国钧,生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995年。

11. 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定大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12.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

13. 周荣汉,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14.任仁安,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15.李家实,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6.朱圣和,中国药材商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1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药鉴别手册(第一、二、三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8. 罗集鹏,生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

高万山等,中药材理化鉴别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吴淑荣等,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0.吕侠卿等,中药鉴别真传,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老中医推荐:68种中药药性一览表,非常实用,建议收藏

老中医推荐:68种中药药性一览表,非常实用,建议收藏

老中医推荐:68种中药药性一览表,非常实用,建议收藏
我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各类中草药能达上万种,不同的中药起作用也有所不同,而且中药的副作用较小,所以中药是比较受人们欢迎的。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研究中药药性产生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中药药性理论,又称中药药理,现已发展成中药药理学这一专门学科。

它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治疗作用所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下面给大家分享68种中药药性的作用,既简单又一目了然,不妨来了解一下。

饮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喝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吃萝卜,因为萝卜有消食、破气的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可能会大大的降低药效。

第二,喝中药时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在喝清热去火,滋阴凉血的中药时,一方面可能会影响药性,另一方面可能会和中药发生反应,危害人体健康。

第三,在喝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一方面可能会长湿
气,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降低药用价值。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上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上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上解表药发散风热药柽柳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桧柽柳Tamarix juniperina Bge. 或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 的细嫩枝叶。

亦名西河柳(《本草汇言》)、观音柳(《卫生易简方》)等。

味甘、咸,性平。

入肺、胃、心经。

功能:疏风、解表、透疹、利尿、解毒。

主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为散。

外用:煎水洗。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含柽柳酚(Tamarixinol)、柽柳酮(Tamarixone)、柽柳醇(Tamarixol)、槲皮素(Quercetin)、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其葡萄糖甙以及树脂(Resin)、鞣质(Tannin)等。

药理作用: 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柽柳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5g/kg,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

豚鼠腹腔注射1g/kg,无明显的平喘作用(组胺喷雾引喘法)。

2. 抗菌作用体外试验,柽柳煎剂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西河柳所含柽柳酮和柽柳醇对于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解热作用柽柳浸膏溶液给人工发热家兔皮下注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临床运用】临床报道:1。

治疗慢性气管炎以柽柳细嫩枝叶入药,制成煎剂、冲剂、丸剂和注射剂应用。

①煎剂:鲜柽柳60g(干者减半),白矾1.8g(水煎2次(白矾分两次入煎),药液混合,早晚分服;②冲剂:鲜柽柳1500g(干者减半),柽柳细粉250g,白矾90g,制成冲剂100包(每包重5~5.5g),每次开水冲服1包,每日2次;③丸剂:柽柳细粉500g,白矾细粉72g,混合制成水丸。

每服6g,每日2次;④注射液:每毫升含干生药1g,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4.
5.
当归:当归是一种滋补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川芎素和羟基川芎素。研究表明,当归的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6.
7.
丹参:丹参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等。研究表明,丹参的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8.
9.
灵芝:灵芝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研究表明,灵芝的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种植技术等因素有关。
10.
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法可以为中药材的产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是中药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以下是一些常用中药材品种的整理和质量研究情况: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皂甙和多糖。研究表明,人参的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种植技术等因素有关。
2.
3.
黄芪:黄芪是一种补益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研究表明,黄芪的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花。

亦名红蓝花(《金匮要略》)等。

味辛,性温。

入心、肝经。

功能:活血通经、去淤止痛。

主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淤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内服:煎汤,3 ~6g;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

外用:研末撒。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含红花醌甙(Carthamone)、新红花甙(Neocarthamin)、红花甙(Carthamin)。

红花甙水解得葡萄糖(Glucose)和红花素(Carthamidin)。

亦含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

从色素中分离出红色素和黄色素。

红花及其油中尚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以及以棕榈酸,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脂肪酸组成的甘油酸酯类。

药理作用: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红花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

大剂量红花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小剂量对心脏却有轻微的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

煎剂0.5g/kg 静脉注射可轻度兴奋在位犬心。

红花注射液对离体兔心有较明显的减慢心率作用。

大剂量的红花浸剂能使离体蟾蜍与大鼠心脏停止于舒张期。

但洗去药液可迅速恢复心跳,幅度与频率有明显增加。

动物实验证明:与乙酰胆碱、枸橼酸钾等心脏停跳药物相比较,红花浸剂有使心脏迅速恢复正常跳动而不易发生纤颤的优点。

红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

红花水提取液小剂量可增加麻醉狗冠脉流量。

红花注射液10mg/kg 静脉注射能使在位犬心冠脉流量增加60.4%。

红花亦能轻度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红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动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总目录
南方(111类)
第1册(30类)徐国钧、徐珞珊
党参、麦冬、独活、丹参、紫草、地榆、防己、牛膝、山豆根、巴戟天、远志、郁金、姜黄、莪术、七叶一枝花、黄精、玉竹、延胡索、黄连、升麻、菖蒲、黄柏、砂仁、蛇床子、马兜铃、吴茱萸、连翘、淫羊藿、香薷、金钱草。

第2册(31类)徐国钧、徐珞珊
沙参、百部、芍药、黄芪、狼毒、桔梗、木香、金果榄、白芷、骨碎补、珠子参、芎穷、藁本、萆薢、山药、缬草、土茯苓、鸡血藤、秦皮、海桐皮、牡丹皮、紫荆皮、苦楝皮、辛夷类、猪牙皂-皂角-皂角刺、菟丝子、苦杏仁、桃仁、郁李仁、伸筋草、旱莲草。

第3册(26类)徐国钧、徐珞珊、王峥涛
柴胡、首乌、商陆、紫菀、羌活、黄药子、通草、洋金花、夏枯草、草豆蔻、草果、豆蔻、覆盆子、蒺藜、花椒、蔓荆子、枸杞子、地骨皮、地枫皮、降香、卷柏、地龙、蜈蚣、桑螵蛸、斑蝥、熊胆。

第4册(26类)徐国钧、徐珞珊、王峥涛
前胡、白头翁、藜芦、墓头回、天冬、白蔹、知母、小叶莲与鬼臼、乌梅、木瓜、橘红、陈皮、枳壳、枳实、诃子、络石藤、锁阳、鹿衔草、白花蛇舌草、紫金牛-朱砂根、海龙、海马、蛇、蛇蜕、野菊花、菊花。

北方(58+43=101类)
第1册(20类)楼之岑、秦波
海藻、麻黄、寄生、地肤子、肉桂及桂皮、大青叶、板蓝根、苦参、葛根、防风、女贞子、益母草、旋覆花、漏芦、大蓟和小蓟、刘寄奴、茵阵、艾叶、半夏、天南星。

第2册(20类)楼之岑、秦波
昆布、贯众、瞿麦、草乌、厚朴、五味子、合欢皮、甘草、冬葵子、紫花地丁、五加皮、泽兰、黄芩、地黄、茜草、钩藤、佩兰、白附子、山药、蟾酥及干蟾。

第3册(18类)楼之岑、秦波
青木香、木通、青风藤、葶苈子、仙鹤草、决明子、沙苑子、白鲜皮、大枣、秦艽、龙胆、败酱草、瓜蒌、天花粉、苍术、白术、鹤虱、三棱。

第4册(14类)蔡少青、李胜华
肉苁蓉、豨签草、桑白皮、石韦、土鳖虫、密蒙花、哈蟆油、蒲黄、阿胶、苍耳子、马勃、西河柳、鳖甲、狗脊。

第5册(14类)蔡少青、李军
细辛、银柴胡、山楂、萱草根、栀子、老鹳草、牵牛子、马尾连、功劳叶与功劳木、木贼、王不留行、茺蔚子、山柰、水蛭。

第6册(15类)蔡少青、王璇
透骨草、续断、鹿茸、紫苏、车前、射干、白茅根、石南藤、海风藤、金樱子、天仙子、白薇、白前、马钱子、半枝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