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清水塘生态新城概念规划及核心区控详
株洲清水塘最新方案图

株洲清水塘最新方案图一、背景介绍株洲清水塘是株洲市的一座著名景点,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是一个集湖泊、湿地、山林等多种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由于近年来游客激增,该景区的管理方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出了最新的方案图。
二、方案图内容株洲清水塘最新方案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基础设施改造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方案图中包含了对基础设施的改造计划。
其中包括对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等地方的重新规划,以及增设更多的设施和设备,如桌椅、遮阳伞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服务。
2. 游览线路规划方案图中还包含了对游览线路的规划。
根据景区内的地形和景点分布,将游览线路划分为多个主题区域,并明确标注出各个景点的位置和特色。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线路进行游览,提高游览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株洲清水塘的历史和文化。
3. 生态保护措施方案图中还重点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株洲清水塘作为一个集湖泊、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
因此方案图中规划了湖泊水域的保护区域,并引入了生态护理人员进行日常巡护管理,确保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方案图的实施计划方案图中的内容不仅是一个设想,也是一个实施计划。
株洲清水塘的管理方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确定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计划将在明年开始实施,逐步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游览线路规划和生态保护措施等工作。
实施过程中,管理方将积极与各方合作,确保方案图的顺利实施。
四、总结株洲清水塘最新方案图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览体验而制定的。
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游览线路规划和生态保护措施等措施,方案图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美好的游览体验。
管理方已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将在明年开始实施。
希望通过这一方案,株洲清水塘能够更加吸引游客,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株洲片区规划方案

绿心总规
对绿心总规及相关文件政策进行研究
相关规划
对比株洲市已批相关规划, 确定与总规有冲突地块。 现状建设情况 对绿心总规,尤其有冲突地块 分专项进行研究。并提出调整原则。 对绿心总规分区进行评估
GIS分析
重金属污染分布情 况
绿心总规评估
绿心总规调整
对绿心总规进行调整
指标校核
对调整方案进行指标校核
Plan and design institution of ZHUZHOU
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株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Regulatory plan of green core in ZHUZHOU
1.2 相关政策与规划解读
相关政策解读
1.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2012.11.30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明确了三区可开发建设的项目: •禁建区--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土地整理、公益设施建设、当地农村居民住宅建设 •限建区--禁建区允许开发项目、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设施建设、村镇建设 •控建区--无污染项目
Plan and design institution of ZHUZHOU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2013.07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株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Regulatory plan of green core in ZHUZHOU
总规调整
1.1 项目概况 1.2 相关规划与政策解读 1.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株洲片区评估 1.4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株洲片区调整 1.5 相关指标校核
Plan and design institution of ZHUZHOU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2013.07
株洲云龙示范区“两型社会”用地基本思路和规划设计

1 6
何利 用起步区内 优美的自 然条件, 然山 把自 与白石 港结
合 打造环境良好、 风景优美的城市新区, 迫切需要从发
展 模式、 用地布局、 城市建 设等方面提出 整治 措施。
基 建 管 理 优 化 第 2 卷 21 年第 2 总第 8 期 3 01 期 7
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长株潭来说是发展的 一个契机, 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 择。 长株潭城市群要选择合理的产业政策, 突破资源环
境的瓶颈制约,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建设新型工业 化。 云龙示范区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
潭 城市群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 改革 试验总 体方案) 获得国务院批复, 株洲云龙示范区
20 年3 1 , 09 月1 日 株洲市委、 市政府决定设立株洲
规 划中的 红楠、 星渌两条干道, 京珠高速东移线以及长
云 龙示范区 党工委、 管委会, 分别为中共株洲市委、 株洲
市人民 政府的派出 机构, 行使市级行政、 经济管理权限。 云 龙示范区的建设, 将始终坚持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理 念, 务求打造生 态城、 文化城、 旅游城, 成为立足长株潭,
株 潭城际轨道穿境而过, 其中央商务区距长沙、 湘潭市
中心 场均在2 公里左右, 1 多分钟, 和机 0 车程 0 相距1 5 0
公里以内的 地级城市有 8 正在建设中的云龙示范 个。 区起 步区 域东至红楠大道、 西至株洲田心高科园、 北至
面向 全国的生 态新城、 教新区、 科 商务中心、 旅游用地。
1S
基 建 管 理 优 化 第 2 卷 21年第2 总第8 期 3 01 期 7
清水塘循环经济园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范围 (1)第二条规划原则 (1)第二章功能与规模 (1)第三条功能定位 (1)第四条人口规模 (1)第五条用地规模 (2)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2)第六条打造新型工业基地 (2)第七条构建分层生态网络体系 (3)第八条实现污染总量控制 (3)第九条建设和谐社区 (4)第四章规划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4)第十条空间结构 (4)第十一条功能布局 (5)第五章居住用地规划 (6)第十二条用地规划 (6)第十三条居住区公共设施 (6)第十四条居住区公共绿地 (7)第十五条居住区停车 (7)第十六条拆迁安置区 (7)第六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8)第十七条行政办公用地 (8)第十八条商业金融用地 (8)第十九条文化娱乐用地 (8)第二十条体育用地 (8)第二十一条医疗卫生用地 (9)第二十二条教育科研用地 (9)第七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9)第二十三条工业用地规划 (9)第二十四条仓储用地规划 (9)第八章单元划分及控制指标 (10)第二十五条单元划分原则 (10)第二十六条控制指标 (10)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 (10)1第二十七条对外交通规划 (10)第二十八条道路交通规划 (11)第二十九条公共交通规划 (12)第三十条交通设施 (12)第十章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13)第三十一条绿地规划 (13)第三十二条城市景观规划 (13)第十一章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三十三条给水工程规划 (14)第三十四条污水工程规划 (14)第三十五条雨水工程规划 (15)第三十六条中水回用规划 (15)第三十七条电力工程规划 (16)第三十八条电信工程规划 (17)第三十九条燃气工程规划 (17)第四十条共同沟工程规划 (18)第十二章生态环境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 (18)第四十一条环卫工程规划 (18)第四十二条环境保护规划 (19)第四十三条生态修复 (20)第四十四条城市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规划 (21)第十三章重要片区规划指引 (22)第四十五条传统产业园区 (22)第四十六条国际环保产业园区 (23)第四十七条长株潭国际物流中心 (23)第四十八条湘天桥片区 (24)第四十九条杉木塘片区 (26)第五十条田心片区 (27)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28)第五十一条近期重点发展地区 (28)第五十二条近期公共设施与功能区建设项目(工程) (28)第五十三条近期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 (28)第五十四条近期绿地、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工程) (29)第十五章规划实施与管理建议 (29)第十六章附则 (29)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范围清水塘循环经济园区东至白石港、西至株洲行政边界、北至时代大道和九郎山、南至湘江,面积约71.74平方公里。
《株洲日报》: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大步踏来腾笼换鸟涅槃重生

《株洲日报》: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大步踏来腾笼换鸟涅槃重生株洲日报讯6月13日,清水塘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数十台机械设备来回穿梭、紧张作业。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重点建设石油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并打造石油装备区域研发中心、企业创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及总部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这是清水塘再出发的缩影。
从2017年2月18日打响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集中攻坚战,到2018年12月30日株冶基夫赛特冶炼炉熄火关停,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实现了153家企业全部关停退出。
2019年12月25日,三一集团、绿地集团两大世界500强企业携手进驻清水塘,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同时开工,标志着清水塘老工业区高起点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
曾饱受环境污染的清水塘,已然卸下旧妆容,整装再扬帆。
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正大步踏来。
新城空间布局“四个产业区、三个住宅区、一个预留区”。
即:科技创新、高端智造、文创商贸、口岸经济四个产业区以及三个配套品质住宅区,预留一个弹性发展区,对各产业区保留合理弹性规划,在区域中部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核心。
新城产业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区。
立足于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复合型产业活力新社区,引进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要素,重点发展动力与应急安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研创应用产业,以及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建立孵化器、加速器和双创基地,打造清水塘科创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高端智造产业区。
作为科技创新的配套发展区域,重点集聚高端、先进制造产业,引进发展轨道交通集成电路(芯片)、应急安全高端装备、智能驾驶应用产品、智能工厂应用装备等领域的制造项目,促进动力产业、应急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智慧化、数字化、集群化。
文创商贸产业区。
结合工业遗址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以产业化、商业化的运营思路,文化创意体验式商业、商业贸易、会展经济、影视摄影、沉浸式旅游休闲、应急安全体验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项目,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工业特色文创休闲街区。
株洲市清水塘生态新城核心区雨洪管理规划及实施方法

株洲市清水塘生态新城核心区雨洪管理规划及实施方法吴昊;袁军营;高枫【摘要】Regulatory master plan of Zhuzhou Qingshuitang Eco-city integrated a Low Impact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stormwater management. Objectives for storm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deifned and index system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introduce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is adopted to simulate pre-development and post-development conditions on plot level and the key indicators such as required reduced outlfows, retention volumes etc.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guiding framework, stormwater management measures will be taken in implement phase. It may provide a gu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stormwater projec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s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株洲市清水塘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提出较明确的要求,通过引入水环境指标体系,在雨水水量标准和水质标准方面均给出定量目标,并通过水文模型模拟计算城市中各个地块开发前后径流情况,给出在一定排放标准条件下开发后地块内所需减排出流值和滞留容积等关键性指标,在核心建设区范围内形成控制性规划导则。
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2025年要建成现代化新城(图)

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2025年要建成现代化新城(图)
发布日期:2016-03-04信息来源:市两型办
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的总体目标,今年底,清水塘老工业区基本完成核心范围内37家中小企业土地收储协议签订,大踏步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搬迁后怎么办?发展绿色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城区老工业区产业重构、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修复和民生改善为着力点,统筹推进企业搬迁改造和新产业培育发展。
清水塘老工业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石峰区将充分利用腾退土地,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配套产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主题公园、工业博物馆等,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目前,已委托专门的公司做规划设计。到2025年,全面实现搬迁改造的总体目标,把清水塘老工业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据了解,今年主要目标任务是“5+37+X”。5大中央省属企业,由市区两级组建专门工作组,开展关停和搬迁工作。35家中小冶炼化工企业和2家水泥厂,以石峰区为主负责,年底完成土地收储,最迟2018年完成搬迁。在此基础上,力争再促使21家危化品仓储贸易企业关停搬迁。
怎么搬迁?包干负责
据介绍,上述37家企业中,有16家正在生产。其中不符合环保、安全生产要求或产能落后的企业,将全部无条件先关停。其它拟搬迁的企业先关停部分生产线,同步启动新址建设。
目前,搬迁改造指挥部5个入企包干组已对接各自包干企业,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寻找工作突破口,确保协议签订等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同时,本月底开展一次环保和安全生产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查、产能情况检查,作出预估。
株洲清水塘生态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化工类25家企业)
株保旗 其 洲险滨 他 钢粉玻 企 铁厂璃 业
• 退二迚三,收储土地。
需搬迁企业远景目标地 茶陵经济开发区
(冶炼类23家企业)
转 1 株冶株化地块:向都市型产业转型
特征:占地觃模大,搬迁时间具有丌确定。1应预留弹性,方向丌能定死;2注重阶段性,先搬地坑退二换二,后搬地坑退二转三。
两型示范,转型样板,单元渐进,产城融合
清水湖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生态霞湾港 靓丽清水湖 循环产业园
中国城市觃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株洲市觃划(勘测)设计院
一、项目概况
• 区位:
项目位于石峰区南部的清水塘板块, 北接轨道科技城及九郎山。
• 规划范围:
西至法华山,东至白石港,北至株洲 北站,南至湘江。
1) 土壤治理:分级分类
厂区外地快:分类
1 用地上:分类治理 2 方法上:混合应用
厂区内地快:分级
分级治理 轻、中、重度污染
厂区外地块
企废业水治癿理治本理工身,程也根修是源复对性废治气理生、物废修渣复、 组合人工湿地技术 化学修复
2) 水体治理:切断污染渠道
1厂水区体内治理地—块—生物剂吸重金属
21 重河度底污污染泥区治(理换—土—)稳定剂固化+填埋 32 中水度体污两染岸区治(理隔—离—密管封线后改深造埋+治)土壤
产业导入思路:
以区域需求为导向。发展轨道装备产业。
目前轨道城产业发展势头好,但发 展备用地丌足,清水塘可凭借自身的区 位优势和产业工人优势,承接轨道城产 业外溢,发展轨道装备产业,不田心形 成轨道产业集聚区。
发展思路:轨道装备产业园
增 (2) 增量产业 选择方向——预留商务用地(原基福赛特厂地块,7-10年后搬迁) 总部研发中心(市场、管理、研发、售后服务、配送服务、总部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清水塘生态新城概念规划及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工作计划书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2012年12月
1项目名称及规划范围
1.1项目名称
《株洲清水湖生态新城概念规划及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规划范围
本项目包含三个层次的规划范围。
概念规划层次:东至白石港,南至湘江,西至法华山,北至京广线。
面积约45平方公里。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次:清水湖新城核心区(北至建设北路-清水路,东至石峰公园,南至湘江,西至高铁路),面积约16平方公里。
2项目背景与总体认识
2.1株洲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与升级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株洲的工业不仅起步早、规模大,而且在诸多领域都曾代表着行业最高水平。
清水塘工业区曾是株洲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集聚了包括株冶、株化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但由于该地区产业更新步伐的缓慢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的逐年加大。
尤其进入“十二五”后,该地区面临新一轮产业发展局面,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
因此,如何能够突出转型,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产业升级,从根本上改变和提升老工业基地现状落后的产业发展局面和不适宜生活居住的问题,将是本轮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发展的重点。
2.2两型社会示范区的样板要求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此背景下,株洲市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包括云龙生态新城、清水湖生态新城(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河东旧城区。
本次规划的清水
湖生态新城是传统工业区和重污染地区,株洲市政府将其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对于转变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内容
本次规划围绕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采用了外延式与内涵式并用的方法,即通过扩大控详编制区研究范围和细化控详编制区内部重点地区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与其对应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同时,建议项目后续还应增加竖向、道路、排水等专项规划作为本规划实施操作的支撑系统。
3.1概念规划
对清水湖生态新城整体范围(约45平方公里)进行概念规划,包括明确地区未来的产业升级转型方向与定位,空间布局,梳理交通系统、绿地系统、水工水利系统,并理清重要基础设施,最后提出开发策略。
主要内容如下:
⏹系统分析
对核心区规划进行外延式研究,将研究范围扩大为整个清水湖生态新城范围。
通过对核心区外围生态格局(如核心区西侧法华山的关系、湘江风光带西延伸等问题)、产业格局、交通骨干网络等的分析与理顺,明确核心区在各系统中的定位和所承担的职能,指导核心区功能板块的划定和控详的编制。
通过对外围交通、生态、景观等大系统的分析,做好核心区与外围系统的衔接。
⏹产业研究
在已有规划基础上,根据株洲建设两型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明确清水湖生态新城未来的空间产业布局。
确立该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根据功能定位,结合发展条件,借鉴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对产业发展进行总体定位,确定重点发展的细分产业门类和和发展规模。
⏹空间布局
研究清水湖生态新城的空间布局,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用地
布局和开发规模等内容。
⏹支撑系统
梳理交通系统、绿地系统等相关支撑系统,理清重要基础设施,提出交通系统和绿地系统规划建议。
⏹开发推进策略
提出规划建议的开发模式、运作机制、投融资方案和政策保障措施。
3.2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中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本次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7)进行相关经济分析,指导具体的开发运做模式,提出开发控制要求,确定开发建设时序。
3.3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主要包括未来片区中心地段的城市设计与现状老工业基地的更新再利用设计两部分内容:
第一,对核心区未来核心形象展示地区(中心地段),进行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
内容包括:
(1)研究明确地区的整体城市形象与特色,提出整体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手段。
(2)研究地区的整体风貌形象,确定形象定位、景观风貌以及品牌营销策略。
(3)控制地区城市设计各个系统与子系统,包括绿地系统、开敞空间、历史保护、天际线、视廊、特定片区、片区风貌等,形成完整的城市设计导则。
(4)确定并落实城市设计各个控制性要素。
(5)确定总体的空间建设形态,提出相关控制与管制要求。
特征片区城市设计指引。
第二,对核心区内存量产业用地与工业建筑中需要延续生产、无法搬迁的,给出其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与用地边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引导及限制条件;对未来厂址外迁的,通过对其现状产业建筑的评价与改造方式的研究,给出拆改留建议与整体更新改造的方式。
3.4专项规划设计
建议项目后续增设“排水、竖向、道路”等专项规划设计,作为本次规划的支撑系统更好地指导后续实施和操作。
4成果要求
4.1成果内容
(1)概念规划
规划说明报告,以及主要图纸。
主要图纸:
➢区位分析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空间结构图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图
➢其他反映规划意图的图纸
(2)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图纸、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
主要图纸:
➢区位图
➢用地现状图
➢功能结构规划图
➢控制单元及地块划分图
➢土地使用规划图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
➢开发强度区划图
➢建筑高度区划图
➢绿线控制图
➢蓝线控制图
➢其它相关规划图纸
规划图则:规划范围内针对街坊或地块分别绘制的规划控制图则。
(3)城市设计
➢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相关分析图
➢动画,3分钟
➢模型,1:5000
4.2成果形式
最终提交两个成果报告:
(1)株洲清水湖生态新城概念规划
(2)株洲清水湖生态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提供说明报告10套,电子文件光盘2套。
汇报展示用的ppt文件一份。
动画及模型各一份。
其它阶段性成果汇报按需提供。
5项目组织
本次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和株洲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组建队伍,派出技术骨干人员组成规划项目组。
6进度安排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次工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调研,第二阶段主要是概念规划的方案阶段,第三阶段主要是控规和城市设计的方案阶段,第四阶段是编制完成并提交最终成果。
各个工作阶段根据甲方实际需要,工作内容可穿插进行,保证甲方需要的技术支撑。
全部工作约7个月时间完成。
(1)第一阶段:现状调研、确定框架(2013.2月-3月)2013.2月,主要工作为现场的踏勘、走访、调研、座谈以及资料的收集和已有规划、上位规划的分析整理,制定技术路线,得出初步判断与结论。
调研走访:区政府主要领导、区政府相关部门、株冶、株化等区内主要企业。
初步拟定2月底或3月初,就规划研究与设计框架与委托方沟通并最终确定,同时就该项目推进计划和项目理解进行交流。
(2)第二阶段:概念规划初步方案阶段(2013.3月-5月)2013.3月-5月,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概念规划初步方案。
由甲方组织相关部门对初步方案进行讨论,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期间安排与甲方的不
定期交流。
(3)第三阶段:控规和城市设计方案阶段(2013.5月-7月)2013.5月-7月,在甲方认可的初步方案基础上,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
同时开展控规的编制工作,提交控规和城市设计的初步成果。
由甲方组织相关部门对控规初步方案进行讨论,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4)第四阶段:最终成果阶段(2013.7月-9月)
2013.7月-9月,在甲方认可的初步方案基础上,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并进行规划成果的制作。
期间安排与甲方的进一步交流,中间可增加安排规划中间成果汇报会。
10月底提交规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