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 分析化学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 分析化学课件
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 又称为随机误差
定义:是由于某种固定的原因或某些经常 出现的因素引起的重复出现的误差。
特点
(1)单向性 (2)重现性 (3)可测性
产生原因
(1)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不完善所引起 (2)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不准确造成 (3)试剂误差:由试剂或蒸馏水纯度不够所引起 (4)主观误差:由操作者本身原因造成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3章 滴定分析法 第4章 电化学分析法 第5章 色谱分析法 第6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章 波谱分析法
1学时 3学时 8学时 4学时 5学时 4学时 2学时 5学时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有关计算
结构 理化性质 分析方法 含量
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对物 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进行鉴定。
**2.2 根据分析方法的性质和原理不同分为: 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滴定分析(又称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 优点:准确度高(1‰),所用仪器简单 缺点:灵敏度差 适用于高含量和中等含量组分(> 1%)的测定
本 任
结构
化学结构是什么?

分析
分析 化学 与其 他学 科相 互交 叉、 渗透
计算 机
数学
分析 化学
物理
生物
材料
**2.1 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分为: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确定 被分析物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 化合物构成的。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测 定相应组分的含量。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

x ts 58.25 3.18 0.15 (58.25 0.24)%
n
4
9 次测定置信度为 95%时,t=3.18
x ts 58.25 2.31 0.15 (58.25 0.12)%
n
9
7. 标定某 HCl 溶液,4 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是 0.1020,0.1015,0.1013,0.1014。 分别用 Q 检验法(置信度 90%)和格鲁布斯检验法(置信度 95%)判断可 疑值 0.1020 是否应舍弃。
11. 用有效数字来表示以下计算结果:
解:
(1) 213.64-4.4+0.3244=209.6;
(2) 2.52 4.10 15.04 =2.53×10-3; 6.15 104
(3) pH=5.03,求[H+]=9.3×10-6;
(4)
1.5 108 6.1108 3.3 105
=5.3×10-6;
(6)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稍有变动。(偶然误差)
2. 什么是误差?什么是偏差?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解: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偏差是单次测量值与 n 次测量平均值之差。 误差是用测量值与真实值作比较,衡量准确度的高低,偏差是用测定值与平 均值作比较,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大小。准确度高则精密度一定高,精密度高 准确度不一定高。
10 3
5. 什么是活度、活度常数、浓度常数?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活度常数?什么情 况下可用浓度常数? 解:活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活度常数:以活度表示的 平衡常数。浓度常数:以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6. 什么是滴定常数 Kt?不同强度的酸或碱,其反应的 Kt 与 Ka、Kw 之间存在 什么关系? 解:酸碱滴定反应是解离反应的近反应,反应平衡常数称为滴定反应常数。

大连理工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大连理工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解答1.有含氯的质量分数为34.31%的标准试样,某学生测得结果为34.58%,计算: (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 解: ①绝对误差%27.0%31.34%58.34=-=-=μx E②相对误差 =μE=%79.0%100%31.34%27.0=⨯2.用重量法测定某物质的含量,三次测定结果为:0.3417g ,0.3426g 及0.3342g ,计算:(1)平均值; (2) 平均偏差; (3)标准偏差; (4)用Q 法检验,是否有应该舍弃的数据(置信度90%)。

解: ① 3395.033342.03426.03417.0=++=x②d=33395.03342.03395.03426.03395.03417.0-+-+-=0035.030104.0=③1)(2--∑=n x x s 0046.0=④ 设0.3342为可疑值89.03342.03426.03342.03417.0=--=Q94.0=表Q表即Q Q <∴无可舍弃的数据3.有一可溶性氯化物试样,经8次测定氯的质量分数为34.34%,34.31%,34.34%,34.39%,34.43%,34.36%,34.58%及34.24%。

计算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

解:1)(2--∑=n x x s=0.1%4.某学生测定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为:47.64%,47.69%,47.52%及47.55%,用四倍法检验是否有应舍弃的数据。

解:设47.52%为可疑值,则不包括47.52%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为:%63.473%55.47%69.47%64.47=++=x3)%63.4755.4763.4769.4763.4764.47(-+-+-=d =0.05%%20.04=d可疑值与平均值的偏差为:%11.0%63.47%52.47=-=ddd 4< ∴47.52%应该保留若设47.69%为可疑值,则有%57.473%52.47%55.47%64.47=++=x%047.03)%57.4752.4757.4755.4757.4764.47(=-+-+-=d%19.04=d%12.0%57.4769.47=-=ddd 4< ∴无可舍弃的数据5.有粗盐试样,经测定其氯的质量分数为56.66%,56.66%,56.68%,56.59%,56.58%,56.63%及56.59%,计算:(1)用Q 法检验是否有应舍弃的数据(置信度为90%)。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第3章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第3章

第三章 习题1.通过计算CaF 及CaF 3的Φ∆f H ,比较CaF CaF 2和CaF 3的热力学稳定性,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已知:),(S CaF H 2f Φ∆=-1228kJ·mol -1,D(F 2)=158kJ·mol -1, )(Ca H at Φ∆ =178kJ·mol -1,EA(F)=328kJ·mol -1, IE 1(Ca)=590kJ·mol -1, IE 2(Ca)=1145kJ·mol -1,IE 3(Ca)=4912kJ·mol -1, r F-=133pm.假设:pm 81r r pm 138r r 332Sc Ca K Ca =≈≈++++,= 2. (1)已知pm 78r pm 65r pm 218r 23Fe Fe I ==-++,,=,计算FeI 3和FeI 2的晶格能。

(2)已知molkJ 2957H e Fe Fe mol kJ 189g I s I 213212∙=∆∙∆=+ΦΦ-,+==),()(++--H e 试设计Born-Haber 循环计算下列反应的Φ∆H .)()=()+(s FeI s I 21s FeI 322 并说明FeI 3(s)的热力学稳定性。

3.试从键焓数据,设计热力学循环,通过计算比较XeF 6和XeO 3的稳定性。

已知:E Xe-O =118kJ·mol -1, E Xe-F =128kJ·mol -1E O=O =498kJ·mol -1, E F-F =158kJ·mol -1.4.已知: S(s)+2F 2(g)=SF 4(g) △H =-718.4 kJ·mol -1 S(s)=S(g) △H = 278.8 kJ·mol -1F 2(g)=2F(g) △H =158 kJ·mol -1 试求S-F 键的键焓5.已知CO 标准生成焓为-110.52kJ·mol -1,石墨的升华热为695kJ·mol -1,O 2的离解能为498kJ·mol -1,试求CO 的离解能。

分析化学习题课全解共85页

分析化学习题课全解共85页
分析化学习题课全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Thank you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

25.00 25.00 6 1.385103 250 = 250
214.0 26.38
= 0.1472 mol· L-1
KIO3 K2Cr2O7 ???
直接滴定条件:
c· Ka≥10-8
lgK'MY = lgKMY - lgα Y(H)
lgcK'MY≥6 lgα Y(H) ≤lgKMY - lgK'MY = lgKMY - 8
2. 写出NH4HCO3,Na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解: (1)在NH4HCO3水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反应有: HCO3- + H2O H2CO3 + OHHCO3H+ + CO32NH4+ H+ + NH3 H2 O H+ + OH将得到质子的物质写在等式左边,失去质子的物质写在右边,得 到质子条件式: [H+] + [H2CO3] = [CO32-] + [NH3] + [OH-]
5
i
x
相对平均偏差:
5
2
d 100% x
标准偏差:
s
x x
i 1 i
4
相对标准偏差:
s 100% x
Q检验 G检验
X n X n 1 X 2 X1 Q 或 Q X n X1 X n X1
G计算
Xn X X X1 或 G计算 s s
6.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 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A 重新采样 B 直接弃去大颗粒 C) 再次破碎 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
定性的方法
定量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塔板理论
n 5.54(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练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练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譟 譟
H

H2 S
2+
H 2 O K = 1/ K w
譟 譟
K = 1/ K ( H 2 S)

(2) (3)
ZnS ( s) + 2 H
[4]

, 则
Zn
+ H 2 S K sp a ( ZnS)
K sp a ( ZnS) =
譟 spa
出 ,K 的确定和使用确实避开了 K ( H 2 S ) 。 M yers 还指出 , K sp a ( M S ) > 10 时 ,M S( s)在酸中是可溶的 ,K spa 在金属硫化物的分离中也是适用的 。

2 s1
5畅 1 × 10 液平衡系统 , 因此 c( M g (3) 平衡时 cB / c
譟 2+
K ( M g ( O H )2 ) = [ c( M g
- 12 2
2+
= { s1 }{2 s1 } s1 = 1畅 1 × 10
)/ c ][ c( O H )/ c ]
譟 - 譟 - 4 2+

mol· L
-1
, c( O H ) = 2 s1 = 2畅 2 × 10
- 2+
mol· L
- 1
Mg
{ s2 }
- 12
( aq) + 2 O H ( aq)

0畅 010 + 2{ s2 }
- 8
{ s2 }(0畅 010 + 2{ s2 }) = 5畅 1 × 10
, s2 = 5畅 1 × 10
2 -1 -
(2) M g( O H )2 饱和溶液即为 M g( O H )2 ( s) 与 M g ) = s1 = 1畅 1 × 10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姓名:__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学号:__________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试卷: A院系:__________授课院(系):___化院___ 考试日期:2006 年 7 月 6 日_____ 级_____ 班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分析数据中,小数点后的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3.对于多元酸,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

()4.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将产生偶然误差。

()5.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指示剂和标准溶液的pKa,与被滴定物的浓度和pKa性质无关。

()6.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K’MY≥106或lg cK’MY≥6。

()8.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9.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理论上讲需要无穷长的分离柱。

()10.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pH值较低,测定结果将偏低。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4L∙mol-1∙cm-1,现在其他波长处进行测定,其灵敏度一定低。

()12.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1955年以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提高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分辨率。

()1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电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

()14.某化合物-CH2CX2-部分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受X的电负性影响。

如果X的电负性增大,质子的化学位移将向高场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实验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及减小偶然误差
控制测量的相对误差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X t
s n
n , t ,置信区间
置信度 ,t ,置信区间 。
第三章 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对基准物的要求,滴定分析的四
种滴定方式及其计算方法,滴定度计算。溶液的pH计算,精
TA/B
列出算式:
a = ×c B ×M A ×10 -3 b
TA / B b cB 103 MA a
3 1 TFe/KMnO 4 = 5c(KMnO4 ) V(KMnO4 ) M(Fe) 10 g mL 5 TFe O /KMnO = c(KMnO 4 ) V(KMnO 4 ) M(Fe2O3 ) 10 3 g mL1
5. 使用金属锌标定0.02000molL-1的ED TA,使滴定体积为25mL左右,应 称取金属锌多少克?为保证分析结果的 相对误差低于0.1%,标定时应如何 操作? 解释:称取0.033g, 误差为 0.0002/0.033=0.6%大于0.1%,故实际 时应为称0.33g(250mL),取25mL进行 滴定。
pH
浓度
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
指示剂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EAgCl/Ag = EAgCl/Ag - 0.0592lgaCl-
液接电位的产生及减小的方法 电极的分类, 参比电极的种类及结构,工作原理
膜电极的种类及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Kij)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玻璃膜电极 RT 溶液pH的计算, E膜 K ? ln a nF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作用及组成 直接电位法(pH测定、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电位滴定法 (二阶微商法)
E X ES pH X pH S 2.303RT / F
cx
c 10
E / S
1
第五章
气相色量因子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固定相的选择,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及分离度的关系 柱效提高的途径
显色条件及测量条件
参比溶液的选择, 示差分光光度法
第一、二章 绪论和 误差与数据处理
1.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D.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解题关键: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定义。精密度是描述一组平行 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通常用偏差表示;准确度是描述测 量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一般用误差表示。
解:
根据反应:
IO3- + 5I- + 6H+= 3I2 + 3H2O 3I2 + 6S2O32- = 6I- + 2S4O62-
确定IO3-与Na2S2O3的化学及量关系:
n(IO3-) : n(S2O32-) = 1:6
因此,
c(Na2S2O3) =
6m(KIO3 ) 103 M (KIO3 )V
定性的方法
定量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塔板理论
n 5.54(
tR 2 t ) 16( R ) 2 Y1/ 2 Wb
分离度
速率理论
保留时间
分配系数
固定相
流动相
第六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基本原理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电子跃迁的类型,荷移光谱 朗伯-比耳定律及偏离的原因 摩尔吸收系数 仪器部件及作用
(2) [H+] + [H3PO4] = 2[PO43-] + [HPO42-] + [OH-]
3. 已知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10 mol· L-1,求滴
定度 TFe/KMnO 、 TFe O /KMnO 。
4
2 3 4
解题思路:根据滴定度的定义,1ml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 的克数,写出两个反应方程式,确定物质量关系。
5
i
x
相对平均偏差:
5
2
d 100% x
标准偏差:
s
x x
i 1 i
4
相对标准偏差:
s 100% x
Q检验 G检验
X n X n 1 X 2 X1 Q 或 Q X n X1 X n X1
G计算
Xn X X X1 或 G计算 s s
6.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 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A 重新采样 B 直接弃去大颗粒 C) 再次破碎 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
第三章 滴定分析
1. 有一份磷酸盐溶液,可能由Na3PO4、Na2HPO4、 NaH2PO4等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物质混合组成,以百里酚 酞为指示剂,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剂体 积V1(ml),再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继续标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又消耗滴定剂体积V2(ml)。若V1>0,V2>V1,溶 液的组成为 A. Na3PO4 C. Na3PO4,NaH2PO4 B. Na2HPO4 D. Na3PO4,Na2HPO4
2. 写出NH4HCO3,Na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解: (1)在NH4HCO3水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反应有: HCO3- + H2O H2CO3 + OHHCO3H+ + CO32NH4+ H+ + NH3 H2 O H+ + OH将得到质子的物质写在等式左边,失去质子的物质写在右边,得 到质子条件式: [H+] + [H2CO3] = [CO32-] + [NH3] + [OH-]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4. 在一组平行测定的数据中,其中有一个数据与其余各 数据较明显地偏大或者偏小,通常被认为可疑。在进 行取舍时,通常用 Q检验 和 G检验 方法 。 5. 对系统误差判断时,通常会进行显著性检验,在分析 化学中常用的方法是 t检验 和 F检验 方法。
平均偏差:
d
5
x
i 1
确式与简化计算的条件;

酸效应,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之间的关系,最低pH; 滴定曲线计算方法,滴定终点、突跃范围的确定及计算; 各种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选择方法;

终点误差与直接滴定的方法。分步滴定条件; 掌握各种滴定方法的典型应用、计算方法。
c ·Ka≥10-8
c等 K’MY≥106
lgK’MY≥8
1 pH 14 ( pK M (OH ) n lg c M ) n
0.0592 0.0592 3 n1 3 n2 lg( 10 10 ) 3(n1 n2 ) n1n2 n1n2
O 1 O 2
O ( n1 n2 ) Eeq n1 E1O n2 E 2 O n1 E1O n2 E 2 Eeq n1 n2
2 3 4
2
根据定义: V(KMnO4)=1mL,将已知量代入计算式, 计算得:
TFe/KMnO 4 = 5 0.02010 1 55.845103 0.005613 g mL
TFe 2O3 /KMnO 4 = 5 0.02010 159 .69 10 3 0.00802 g mL1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2. 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 C ) A. 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时末尾数字估计不准确 C. 用未经恒重的NaCl基准物标定AgNO3标准溶液 D. 把滴定管的读数14.37误记为17.43
解题关键:主要理解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前者具有单向 性、重现性和可测性。不管是方法,仪器,试剂等等原因引起的 都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偶然误差大小方向不恒定,多次测量值服 从正态分布的统计学概率。另外,注意 区分“过失” 。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1.电池: Mg2+离子选择电极 Mg2+ (6.8710-3mol/L)SCE 其电动势为0.367V,若用一未知镁溶液代替上述已知 Mg2+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66V,试计算未知溶液的 pMg2+值(实验温度为250C). 解题思路:借鉴pH计算的实用定义式,将公式中的pH 直接换成Mg2+的负对数pMg. 解:
2
小结: 本题要对测定过程加以理解,将试样先还原为亚铁后再测定,写出平 衡方程式,找出化学计量关系就不难计算。
第三章 滴定分析
4. 标定Na2S2O3溶液,称取基准物KIO3 1.385g,用H2O
溶解后稀释至 250mL ,移取 25.00mL 于 250mL 碘量瓶 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然后加入过量KI,待反应充 分完成后,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体积26.38mL,试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25.00 25.00 6 1.385103 250 = 250
214.0 26.38
= 0.1472 mol· L-1
KIO3 K2Cr2O7 ???
直接滴定条件:
c· Ka≥10-8
lgK'MY = lgKMY - lgα Y(H)
lgcK'MY≥6 lgα Y(H) ≤lgKMY - lgK'MY = lgKMY - 8
解:为了测Fe,首先将试样溶解于HCl溶液,然后进行预还原,使Fe 全部变为Fe2+,Fe2O3→2Fe2+ 反应方程式为: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 物质量分别为: n(Fe):n(KMnO4) = 5:1,n(Fe2O3):n(KMnO4)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