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砌体结构参数

合集下载

PKPM-砌体结构设计

PKPM-砌体结构设计
墙段轴力设计值取下列两种组合旳较大值: 1.2恒+1.4活
1.35恒+0.98活 一般情况下第二组旳轴力比第一组旳大
注意要点
PMCAD是按轴心受压计算墙体受压承载力旳, 未考虑轴力偏心距旳影响(取е=0)。对于需 按单向或双向偏心受压计算旳墙体,顾客应 按《砌体规范》自行进行补充验算
砌体房屋墙下条基设计注意
画构造平面图:计算楼板配筋;
砖混节点大样:在楼板配筋图旳基础上, 输出圈梁及构造柱旳节点;
如需计算第一步模型中输入旳连梁,可在 形成pk文件这步选用要计算旳连梁,然后 到pk中去计算;也能够直接用TAT或Swate 计算,只需要把梁节点定义成铰支座,再 进行整体计算就行,比用pk快且精确。
基础计算:注意将构造柱
砼墙与砌体弹塑性模量比
组合构造是指在砌体房屋中设置少许竖向连续钢 筋混凝土剪力墙旳多层砌体构造。
组合构造中混凝土墙和砌体墙承担旳层间地震剪 力按各抗侧力构件旳有效侧向刚度百分比分配拟 定:有效侧向刚度旳取值,砌体墙不折减,混凝 土墙乘以折减系数。
程序在计算砌体侧向刚度时,取砌体弹性模量为1; 在计算混凝土墙侧向刚度时,取混凝土弹性模量 为实际混凝土弹性模量与实际砌体弹性模量之比 并乘以折减系数。 C=ηEc/Em
墙段旳高宽比是指层高与墙长之比,对门 窗洞边旳小墙段指洞净高与洞侧墙宽之比
注意要点
砌体构造采用基底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地
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αmax,仅与地震烈度有
关,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无关。 地震设防烈度可输入任意值,程序自动按差
值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下室构造嵌固高度
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旳砌体房屋,构造建模时可 把地下室作为构造层输入,程序将地下室底平面 高度内定为±0.000。此参数为构造嵌固端相对于 地下室底平面(±0.000)旳高度。

PKPM砌体计算实例

PKPM砌体计算实例

PKPM砌体计算实例为了更好的说明PKPM砌体计算实例,我们将选取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砌体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

1.基本信息我们假设要计算的是一面无加强的砌体墙,墙长为10米,墙高为3米,墙厚为0.4米。

砌体的强度等级为MU10。

2.材料属性根据砌体材料的具体参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砌体单位体积重量:18kN/m³;-砌体抗压强度:5MPa;-砌体抗折强度:0.4MPa;-砌体与刚性材料的摩擦系数:0.63.荷载条件假设在砌体墙上施加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载。

具体的荷载参数如下:-砌体墙的自重:γG=18×0.4=7.2kN/m²;-活载荷载:q=2.5kN/m²;-风荷载:P=1.0kN/m²,计算地区的风荷载系数K2=1.24.承载能力计算根据PKPM砌体计算规范,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砌体墙的承载能力:a.计算砌体的标准状态下的抗压强度:fstd = 0.6 × 5 = 3MPa;b.计算砌体的标准状态下的抗折强度:fbstd = 0.7 × 0.4 = 0.28MPa;c.计算砌体墙的承载力:承载力= (1 / γG + 1 / q + 1 / P) / Astd,其中Astd为砌体的面积;承载力=(1/7.2+1/2.5+1/1)/(10×3)=0.046kPa。

5.变形计算根据PKPM砌体计算规范,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砌体墙的变形情况:a.计算刚度系数:刚度系数=Σ(β×Eh×A×ΔP)/Δh,其中β为比例系数;假设β=1/3,A为砌体的面积,ΔP为施加的单位荷载,Δh为砌体的高度;刚度系数=(1/3×0.5×5×(10×3))/(3)=8.333kN/m;b.计算砌体墙的最大变形:最大变形=(承载力×L^4)/(384×E×I),其中L为砌体的长度,E为弹性模量,I为矩形截面的惯性矩;弹性模量E=0.4×MU10=4MPa,矩形截面的惯性矩I=(0.4×(10×3)^3)/12=6m^4;最大变形= (0.046 × 10^4) / (384 × 4 × 6) = 0.04mm。

PKPM砌体结构参数

PKPM砌体结构参数

PKPM砌体结构参数
PKPM(参数化评估程序化砌筑法)是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的参数化评估
的计算方法。

它通过对砌体结构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结
构的性能和耐久性。

1.砌体基本参数:砌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包括尺寸、布置、类型等。


寸主要指砖块和砂浆的厚度和宽度,布置主要指砖块之间的摆放方式,类
型主要指砖块和砂浆的种类。

2.抗震性能参数:抗震性能是砌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参
数化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抗震强度、抗震性能等级等。

3.抗风性能参数:抗风性能是砌体结构在风力作用下的抗力能力,可
以通过参数化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风荷载计算、结构刚度、位移
限值等。

4.抗倾覆性能参数:砌体结构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能,
可以通过参数化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覆按量条件、土体抗剪强度等。

5.耐久性参数:砌体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其在长期使用和环境作用下的
性能表现。

主要包括抗渗性、耐久年限等。

6.安全性评估参数:砌体结构的安全性评估主要是通过研究其在不同
工况下的极限状态,判断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主要包括满足强度要求、
变形要求等。

综上所述,PKPM砌体结构参数涵盖了砌体结构的基本参数、抗震性
能参数、抗风性能参数、抗倾覆性能参数、耐久性参数和安全性评估参数。

这些参数通过参数化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砌体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从而指导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PKPM结构设计应用第8章 PKPM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软件QITI

PKPM结构设计应用第8章 PKPM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软件QITI

8.1 多层砌体结构设计
6. 砌体结构施工图绘制QITI模块 1)圈梁设计 改详图:包含截面信息修改与钢筋信息修改两部分, 截面信息修改部分的各项含义如下:
上部墙厚度——位于圈梁上部墙体的厚度; 上部墙偏心——圈梁上部墙体相对于圈梁下部墙体的偏心 距; 下部墙厚度——位于圈梁下部墙体的厚度; 圈梁偏心——圈梁截面相对于圈梁下部墙体的偏心距;
8.1 多层砌体结构设计
6. 砌体结构施工图绘制QITI模块 一般砌体结构施工图绘制只要包括板施工图的绘制 、梁柱施工图的绘制,以及节点详图的绘制。板与 梁柱施工图的绘制,在前面的章节已进行了详细的 介绍,本节将重点说明砌体结构详图的绘制过程。 双击“砌体结构辅助设计”模块的子菜单5“详图设 计”。进入砌体结构详图设计界面。
8.1 多层砌体结构设计
5.砌体和混凝土构件三维计算 QITI模块除上述计算方法外,还整合了SATWE砌体 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块,其参数设置方式与计算 流程与一般SATWE模块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进行重 复介绍。对于一般砌体结构,QITI结构SATWE模块 的分析结果主要供混凝土构件设计及基础设计参考 。
8.1 多层砌体结构设计
6. 砌体结构施工图绘制QITI模块 1)圈梁设计 改详图:
梁顶面高——圈梁顶面标高相对于楼层标高的高差。该项 可用于调整圈梁截面与圈梁两侧楼板之间的竖向位置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如需调整圈梁两侧楼板之间的高度关系 ,需返回“砌体结构建模与荷载输入”子菜单中,通过楼 板错层来实现。 左板(右板)——圈梁左边的楼板信息。程序允许圈梁侧 边的楼板为现浇楼板或预制楼板(横放或顺放),当预制 板横放时,可调整预制板嵌入墙体内的长度。 砖墙填充:在圈梁详图中,对圈梁上下的砖墙图示,设计 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填充或不填充。

pkpm参数设置

pkpm参数设置

pkpm参数设置一结构布置1、平面布置宜对称,尽量避免L形等凸凹墙体,避免困难时,应满足t/d小于等于0.3否则应设防震缝。

使底层纵横向刚心尽可能与整栋房屋的质心重合。

2、7度设防时,允许7层且高度小于21m,对教学楼等横墙少的6层19m,对砖抗震墙为5层16m。

3、上面砖墙应按轴线上下对齐或基本对齐(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二道不落在框架主梁,或砼抗震墙上)。

次梁的重力和弯矩应作为主梁的集中力和集中扭矩,并应传递到主梁两端的竖向支承构件,形成附加的地震作用效应;北京市的结构设计技术细则中要求:“允许有1/3道墙体可以不与下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

同时,不对齐的墙不能连续超过两道。

4、底层应布置纵、横向尽量连成一体的抗震墙,横墙间距应小于18m。

抗震墙布置原则: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其他的一些细节诸如:最好在上部砖墙下布墙、宜布在楼梯间周围等。

总层数不超过5层的底层,可以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当采用砖时应先砌墙后浇梁柱(要防止底层商铺随意打墙)。

纵横向抗震墙宜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布置在外围或靠近外墙处,并应尽量避免出现一字形墙体。

为防止角柱的破坏最好在转角处布置混凝土抗震墙,如不能布置则应在该处嵌砌砖围护墙,而且该墙不宜开设门窗洞口;抗震墙基础应应与框架柱基础联合考虑成一体。

5、二层楼盖应现浇且不小于120厚,当150厚时,应配双层筋,以承担部分水平剪力。

6、梁高跨比应在1/4-1/8之间,梁宽应300以上,b/h >0.3,柱宜采用方形截面对称配筋。

二底框计算方法1、满载法:把梁作为单独的受弯构件,上部墙等全荷均作用梁上(结果偏大)。

2、三板两墙法:即只算三层楼板两层墙体的重量,其余层不算(柱和基础算)虽未出过问题,但缺乏科学依据。

3、弹性地基梁法:把墙体视为半无限弹性体,将托梁视为倒过来的弹性地基梁,按三角形竖向荷载计算托梁。

4、墙梁组合规范算法:考虑墙梁大拱效应规范算法,按墙梁组合计算,虽经济合理,但条件太多见如下各条:(1)梁宽不小于300,净跨不小于梁高的4倍,梁高在1/6-1/8;(2)梁底筋应通长,伸入支座不小于锚固长度,接头焊接,箍筋最小8@100,1/5跨内无洞口;(3)托梁通长腰筋2¢14,间距不大于200。

pkpm砌体计算及结果

pkpm砌体计算及结果

pkpm砌体计算及结果PKPM砌体计算及结果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PKPM砌体计算是砌体工程设计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PKPM是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一套砌体结构计算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高效的处理速度。

本文将介绍PKPM砌体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结果。

一、PKPM砌体计算的基本原理PKPM砌体计算是基于砌体结构力学理论进行的,通过对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其受力状况和承载能力。

具体而言,PKPM砌体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砌体材料特性的输入:PKPM砌体计算需要输入砌体的材料参数,如砌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等。

这些参数是砌体计算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砌体结构的建模与分析: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将砌体结构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分析。

通过输入墙体的几何尺寸、砌体的类型和厚度等参数,可以对砌体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其受力状况。

3. 砌体结构的受力计算:基于建模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砌体结构的受力计算。

这包括对砌体结构的荷载计算、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等。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砌体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4. 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评估:根据受力计算的结果,对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承载力和刚度等指标的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砌体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PKPM砌体计算的结果通过PKPM砌体计算,可以得到砌体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承载能力。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对砌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合理布置,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1. 砌体结构的应力分布:PKPM砌体计算可以确定砌体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这包括砌体结构的轴力、剪力和弯矩等应力参数。

通过分析应力分布,可以判断砌体结构的受力状况和承载能力。

2. 砌体结构的变形情况:PKPM砌体计算可以计算砌体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这包括砌体结构的沉降、位移和变形等参数。

PKPM砌体计算实例

PKPM砌体计算实例

PKPM砌体计算实例砖墙的计算设计在土建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PKPM砌体计算软件是一种常用的砌体墙结构计算软件,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介绍PKPM砌体计算软件的使用。

实例介绍一处建筑的外墙采用砖砌体结构,砌体筒体砖和空心砖混用。

设计要求砌体墙抗震能力符合地震烈度为6度的要求。

墙体参数为:长度8m,高度6m,砖墙宽度为240mm,砖的强度等级为MU5,龙骨钢筋直径为12mm。

本次设计使用的PKPM砌体计算软件版本为V5.0。

软件使用方法第一步:新建工程在PKPM砌体计算软件中,首先需要新建一个工程。

在软件菜单栏中选择“项目”-“新建工程”,并填写工程相关信息。

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到工程主界面。

第二步:添加墙体结构在工程界面中,需要添加砌体墙结构。

在左侧的工程结构树中右键点击“结构”-“新建”-“砌体墙”,即可添加砌体墙结构。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砌体墙的参数信息,如墙体长度、高度、厚度等。

第三步:添加材料参数在工程结构树中,右键点击“材料”-“新建”,即可添加砖墙材料参数。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砌体墙使用的材料参数,如砖的强度等级、龙骨钢筋直径等。

第四步:建立荷载组合在工程结构树中,右键点击“荷载”-“荷载组合”-“新建”,即可建立荷载组合。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地震作用荷载,并设置地震烈度为6度。

第五步:分析计算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进行分析计算。

在工程结构树中,右键点击“计算”,即可进行砌体墙结构的计算分析。

根据PKPM砌体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建筑砖墙结构符合地震烈度为6度的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和设计。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PKPM砌体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

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掌握这种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能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PKPM砌体计算实例

PKPM砌体计算实例

某幢民房计算实例房屋概况:两层带阁砖混结构楼房,东西长12m,南北长10m,一层层高3.30m,二层层高3.10m,阁楼层屋脊高3.00m。

该房屋采用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由扁砌实墙承重,预制多孔板楼盖,屋盖采用横墙搁置木檩条,木椽条,望砖基层,平瓦双坡屋面。

平面示意图结构验算:一、新建工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建模与荷载输入二、轴线输入1、正交轴网:2、输入开间与进深:三、楼层定义1、本层信息注:1、底层标准层层高需加上基础高度;2、阁楼层为坡屋面时阁楼层层高需折算成阁楼层檐口高加上屋脊高的1/3~1/2。

2、柱、主梁、墙、洞口的布置(1)定义柱、主梁、墙、洞口的截面尺寸及材料类别注:1、布置时需注意墙、柱、梁、洞口的偏心(默认居中);2、洞口布置时一面墙只能布置一个洞口,若需要布置多个洞口时需增加节点和注意两个洞口之间墙段的距离;3、窗洞布置时需注意底部标高。

3、楼板生成(1)生成楼板注:1、生成楼板时默认生成现浇板;2、楼梯间板厚修改为0;3、若本层无现浇板或预制板则需布置全房间洞;(2)布预制板注:1、布预制板时需注意板的宽度、方向(承重墙不同);2、屋面为平瓦屋面时,屋面板布置参考布预制板;四、荷载输入1、恒活设置注:1、恒载取值为现浇板、板底粉刷、板面找平粉刷等的自重2、活载取值参考荷载规范(住宅一般取2.0,上人屋面取2.0,不上人屋面取0.5);2、楼面荷载(荷载查改)注:1、楼梯间恒载取值一般为7.0(参考荷载规范);2、卫生间、阳台、过道等活载取2.5(参考荷载规范);3、住宅楼梯间活荷载取2.0,其它取3.5(参考荷载规范)。

3、梁间荷载注:1、梁间荷载取值为墙体扣除洞口后的梁间均布线荷载2、(墙体体积-洞口体积)*墙体容重/墙段长度五、添加新标准层注:1、增加新标准层全部复制后进行修改,重复步骤三~四;六、设计参数1、总信息2、材料信息3、地震信息注:1、参数选取参考抗震设计规范;2、计算振型个数为层数*3;4、风荷载信息注:1、参数选取参考荷载规范;七、楼层组装1、楼层组装2、整楼模型3、保存→退出→存盘退出八、砌体信息及计算1、参数定义(砌体信息)2、材料强度3、受压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PM砌体结构参数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

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 混凝土C20。

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 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 。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

宜全楼统一编号。

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

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

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

说明分布筋为φ6@250 ,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 。

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

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

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

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

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

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

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

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

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

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

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

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 ;否则用φ8@200 。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
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

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

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

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

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