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防抗冻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冻害解决措施

冻害解决措施

冻害解决措施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气温低,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困扰。

其中,冻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业生产和建筑工程来说。

为了解决冻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和建筑工程两个方面来介绍解决冻害的措施。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冻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农作物在寒冷的气温下很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选择适应寒冷气候的农作物品种。

不同的农作物对于气温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选择适应寒冷气候的农作物品种可以降低冻害的风险。

二、加强农田的保温措施。

可以采取覆盖物,如农膜、秸秆等,覆盖在农田上,起到保温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采取灌溉保墒的方式,增加土壤的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三、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避免在气温过低的时候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冻害的发生。

四、加强农作物的管理。

及时清除冰雪,保持农田的通风透气。

同时加强施肥和浇水,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冻害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低温下建筑材料的性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

可以在建筑材料中添加保温材料,如保温板、保温棉等,提高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减少冻害的发生。

二、合理设计建筑结构。

在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考虑到低温环境下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冻性能。

三、加强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保护,避免材料受到冻害的影响。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保温措施,如设置临时保温层,保持施工现场的温度。

四、加强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建筑结构,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的部件,保持建筑结构的完好性。

冻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农业生产和建筑工程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冻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选择适应寒冷气候的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的保温措施,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加强农作物的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冻害的发生。

大雪对农村农田防冻和农作物覆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大雪对农村农田防冻和农作物覆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大雪对农村农田防冻和农作物覆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大雪对农村的农田和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农田不受冻害,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有必要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和培训。

以下是一些防冻和农作物覆盖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保护农田免受冻害的方法:1. 冬季灌水:在大雪来临前,适当进行冬季灌溉,将田地浸泡于水中。

水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轻冻害的发生。

2. 覆盖秸秆或草帘:在田间覆盖一层秸秆或草帘,可以减轻土壤的冻结程度,保持土壤温度,从而减少冻害风险。

3. 土壤覆盖薄膜:在冬季适当地铺设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薄膜,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温度,减少冻害的发生。

4. 编织篱笆:在农田的四周搭建编织篱笆,可以起到挡风保温的作用,减少冻害的发生。

5. 接种防冻菌剂:可以在冬季适当接种防冻菌剂,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的保温性能。

二、农作物覆盖的技巧:1. 使用农作物保护罩:在冬季严寒的天气中,可以使用农作物保护罩来覆盖作物。

农作物保护罩可以有效地阻挡冷空气对农作物的直接侵害,保持作物的温度,减轻冻害风险。

2. 覆盖草帘或秸秆:将一层草帘或秸秆覆盖在农作物上,可以保温保湿,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和冻结。

3. 使用覆盖薄膜:在大雪来临前,可以在田间覆盖一层薄膜,薄膜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可以增加作物的温度,减少冻害的发生。

4. 使用农作物保护药剂:在冬季适当使用农作物保护药剂,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减少冻害的发生。

5. 增加地下温室:在冬季适当增加地下温室的数量,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减轻冻害风险。

三、培训和指导的重要性:农民朋友们在面对大雪天气时,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容易导致农田和农作物的冻害发生。

因此,针对冻害预防和农作物覆盖技术的指导和培训非常重要。

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农村,为农民提供灌溉、覆盖材料的选择、农作物保护药剂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朋友们了解更多的防冻和覆盖技术,提高他们的农田管理和农作物保护能力。

预防小麦冻害的措施

预防小麦冻害的措施

预防小麦冻害的措施
马上就要进入冬至时节,气温再次降低,这种情况下要特别预防小麦冻害。

一、培土防冻
对整田质量差,垡块大的吊根苗,可施用土杂肥进行培土,以起到防冻保苗的作用。

二、水肥管理
抢早浇水:对叶片受冻、幼穗未受冻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因脱水死亡。

追施氮肥:对幼穗已受冻的麦田,应追加快速氮肥,每亩施硝酸铵10-13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并结合浇水,中耕松土,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增施磷肥:磷有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的作用,对缺磷的麦田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

三、喷施生长调节剂
在小麦越冬期发生冻害时,用0.3%-0.5%矮壮素溶液喷洒麦苗,可抑制植株生长,抵御或减轻冻害发生。

另外,喷洒“新高脂膜”乳剂800倍液,隔十天左右喷一次,能起到防冻、防寒、恢复小麦生理元气的作用。

1。

农业低温冻害应急措施

农业低温冻害应急措施

农业低温冻害应急措施
农业低温冻害应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清沟排水:在低温冻害发生前,应该及时清理田内和田外的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田地积水,提高根系活力。

2. 保暖防冻: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可以在作物行间均匀覆盖稻草,以提高地温,保护植株,预防冻害。

同时,早晚要关闭设施大棚,加盖覆盖物,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多层覆盖,在棚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并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增温。

3. 增施磷钾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预防冻害。

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叶面撒施草木灰等物质,增加作物的抗性。

4. 及时采收:对于已经成熟的作物,应该及时采收,避免因低温冻害造成损失。

5. 农业保险:在低温冻害发生后,应该及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减少损失。

总之,农业低温冻害应急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预防到补救都需要及时、科学地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冬小麦防冻措施

冬小麦防冻措施

冬小麦防冻措施
冬小麦是一种耐寒作物,但在极端低温下仍然容易受到冻害。

为了保护冬小麦,可以采取以下防冻措施:
1. 选择抗寒品种:选择适应寒冷环境的抗寒品种种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耐寒性强、抗冻性好的特点。

2. 好的田间管理:在冬季,要注意合理的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保持田面整洁,防止积雪和雨水积聚,避免形成冰冻层。

适当翻耕土壤,提高土壤温度,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3. 积雪保护:在大雪封冻时,可以采取覆盖秸秆或其他材料的方法保护冬小麦。

这样可以提高地面温度,减少对作物的冻害。

4. 合理施肥:适当施用有机肥或化肥,提高作物的耐寒性和抗冻性。

但要注意施肥不得过量,避免导致盐渍化问题。

5.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帮助冬小麦抵抗冻害。

冬季要避免过多的灌溉,特别是在低温天气下,避免土壤过湿。

6. 防风保温:种植冬小麦的地区常常受到强风侵袭,可以采取建设防风林或搭建遮风网等措施,减少冷风对作物的直接冷害。

总的来说,冬小麦的防冻措施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积雪保护、合理施肥、灌溉管理和防风保温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冬小麦免受冻害的影响。

冬季农作物防寒防冻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冬季农作物防寒防冻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冬季农作物防寒防冻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一、背景介绍
冬季气候寒冷,农作物容易受到冻害影响,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冬季农作物防寒防冻所面临的困难,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面临的困难
1.低温冻害:冬季气温骤降,尤其是突然的强降温,容易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

2.土壤水分:冬季土壤水分蒸发量小,但过多的水分却可能导致作物受淹,影响生长。

3.缺乏保护措施:很多农户缺乏对农作物的保护措施,如覆盖薄膜等,导致作物容易受到冻害。

4.气象预测不足:对于突发的气象变化,农户往往无法及时获取信息,无法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三、建议
1.加强研究:对农作物抗寒防冻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培育出更加耐寒的品种。

2.改进农业技术:引入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及地膜覆盖等保温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

3.建立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预警系统,及时向农户发布气象信息,以便农户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4.推广防寒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农户推
广防寒技术,提高他们的防寒意识和技能。

四、总结
冬季农作物防寒防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研究、改进农业技术、建立预警系统、推广防寒技术等。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减少农作物冻害,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业应对低温雨雪天气措施

农业应对低温雨雪天气措施

农业应对低温雨雪天气措施
农业在面对低温、雨雪等恶劣天气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作物和农田。

首先,针对不同作物的特点和生长阶段,可以采取覆盖保护、加强排水、加固支架等措施。

对于果树和蔬菜等易受冻的作物,可以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如搭建塑料大棚或使用农用薄膜覆盖,以减少低温对作物的影响。

此外,及时清理积雪,加强排水系统,防止雨雪过多造成农田积水,对作物造成伤害。

对于高寒地区的农田,可以采取加固支架、搭建农膜大棚等措施,以减少雨雪对农田的冲击。

其次,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来应对低温雨雪天气。

在种植作物时,选择对低温、雨雪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可以减少天气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例如,选择早熟抗寒的小麦品种、抗寒的蔬菜品种等,能够增加作物对低温雨雪的抵抗能力,减少损失。

此外,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也是农业生产中应对低温雨雪天气的重要措施。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提高作物对低温雨雪的适应性。

适时的灌溉管理可以减少农田积水,保持土壤透气性,减少作物根部受冻的可能性。

最后,及时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也是农业应对低温雨雪天气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对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天气做出预判,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作物受灾损失。

综上所述,农业在面对低温雨雪天气时,可以通过采取覆盖保护、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以及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等措施来保护作物和农田,减少不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防御寒潮的农业措施

防御寒潮的农业措施

防御寒潮的农业措施防止农作物受寒潮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一、加强农业抗寒潮性质的培育。

农艺抗寒性质的培育是防止寒潮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包括培育耐低温性农作物,将集历代品种选育结果用于品种育种、补充逆境抗性耐低温特性,和改良后即用品种。

二、规划科学灌溉和土壤保护。

为了加强农作物对寒潮的抗性能力,要规划科学的灌溉,灌溉过度或过少都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

灌溉的水量应该恰到好处,得到充足的水分。

此外,土壤保护是重要的,能够提高土壤疏松程度,增加土壤蓄水能力,缓解土壤低温和冻害对作物的危害。

三、有效施肥。

施肥对于促进夏秋作物发育和抗寒潮均有重要作用。

应在冬春注意补充养分,在夏秋补充土壤酸碱,消碱和提高钾、钙的含量,并注意地力的改良。

四、强化地膜保护作用。

地膜可以形成低空气温层,起到防寒保护作用,使土壤温度比空气要高得多,有助于作物的生长,有时能把寒潮中的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五、有利于强化植物抗寒潮的施药和喷洒。

施药和喷洒可以提高植物的抗低温能力,降低冻害程度。

比如在春季施药,可以使植物免受早春强寒冷的影响;在夏秋期间可采用喷洒植物护靶药剂缓解寒潮的危害。

六、注意灌溉的有效防寒作物。

对于一些特定的农作物,要采取有效的灌溉措施,增加农作物抗寒潮的能力。

比如冬小麦提前放水,可以改善旱季积水,种植浆果类等灌溉也有助于降低冻害。

七、合理安排种植布局。

应根据本区气候特征和地质条件,看当地有没有封谷保护地带,把大棚和墙体等设施尽可能搬到这些地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作物不受寒潮的影响。

以上是为了防止农作物受到寒潮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只有把这些措施结合当地特点,一起采取才能有效地防护农作物免受寒潮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农作物防寒抗冻技术措施1.甘蔗防寒抗冻减灾技术措施一、田间管理措施(一)熏烟保温防冻。

在霜冻可能发生的时间和蔗区,适当采取熏烟保温防冻措施,于蔗地通风处一边设烟堆,夜间燃烟,使浓烟持续到凌晨,一般熏烟可以提高蔗田温度1-3℃,达到保温防冻的目的。

(二)灌水或喷淋蔗地。

在甘蔗收获的秋冬季节我区大部分蔗区比较干旱,在有条件的蔗区适度引水灌溉蔗田,既有助于光合作用、促进甘蔗产量提高和蔗糖分的积累,又可以增加土壤湿度,使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加、夜间降温缓慢,起到防冻的作用。

(三)增施肥料。

特别是对于留宿根和砍收计划安排较迟的蔗地,要注意多施酿热性的有机肥和磷肥,以提高蔗田温度和甘蔗的抗霜冻能力,并促进甘蔗后期单产的提高。

(四)注意宿根蔗的田间管理工作。

凡要留宿根蔗的蔗田,在霜冻季节结束前,不可开垄松蔸,以免冻坏宿根蔗芽;如有重霜时要采用蔗叶或地膜覆盖。

(五)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甘蔗品种结构。

有霜冻频繁为害的桂中蔗区,冬春植蔗要因地制宜引种耐寒力强的品种,推广应用高产高糖的柳城和桂糖系列品种,如柳城03/1137、05/136和桂糖21号(桂糖94/11 9)、桂糖29号、31号等新品种,以利有效地回避生产风险,防灾减损。

二、生产管理措施(一)各级农业部门、糖办和制糖企业要高度重视甘蔗收获期的防冻减灾工作。

为了确保蔗糖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一要加强甘蔗留种工作,做好甘蔗种苗调剂计划,协调好各市县之间、蔗区之间甘蔗种苗调剂工作和经费安排;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推广冬植蔗地膜覆栽培,尽可能做到边榨蔗边种新植蔗,以减轻春季生产压力,稳定生产面积;三要切实抓好甘蔗种植计划的落实,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明年蔗糖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二)要共同协助各制糖企业合理安排原料蔗砍运计划。

做好蔗农思想工作,广泛宣传防冻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砍运蔗计划和原料蔗销售合同,并按自治区有关规定规范榨季生产行为、自觉维护生产秩序,及时兑现蔗款,鼓励蔗农按计划砍运甘蔗,确保榨季均衡生产。

(三)要加强蔗区防冻工作指导。

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蔗农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霜冻危胁可能性较大的蔗区要及早做好甘蔗的砍运安排,受冻严重的蔗区要优先砍运;糖厂要确保榨季均衡生产,提高安全率,并随时做好应对处理冻害原料蔗工艺的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损失。

(四)要密切注意气象动态和天气预报。

关注灾情的发生,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灾情。

2.马铃薯防霜防冻生产技术措施一、以水抗冻。

已经播种的马铃薯田,要及时清理、疏通“三沟”,做到沟沟畅通、能灌能排。

霜冻到来前及时灌水,冰冻到来前及时排水,以水调温,防霜抗冻。

二、药物防霜。

霜冻到来前1~2天,喷施400~500倍的植物防冻剂溶液,减轻霜冻对马铃薯苗的危害。

三、应急抗霜。

一是霜冻发生前,用草木灰撒施叶面或用稻草、草帘、席子、麻袋、塑料布、地膜等遮盖物覆盖防寒防霜。

二是在霜冻发生时用喷淋机喷水或者脉冲弥雾、烟雾两用机喷烟抗霜。

三是霜冻到来时,可用秸秆、谷壳、树叶、枯木、杂草等作燃料,凌晨至太阳出来前在上风头堆火烟熏,每亩设烟堆3~5个,慢慢熏烧,使地面上笼罩一层烟雾。

四是霜冻发生后的早上,在太阳出来前,及时采用淋水或人工办法拨掉叶面上的积霜,减轻霜冻的危害。

四、及时补肥。

寒潮霜冻过后,及时补肥。

一是对已经出苗的,结合中耕松土,及时追施草木灰、地灰、牛、猪粪或堆肥等热性农家肥,提高地温,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亩施腐熟农家肥500公斤于根际周围或淋施10%~20%的稀粪水2000~2500公斤;二是气温回升后,采取“控氮增磷钾”的方法,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磷肥10~15公斤,促进植株生长;三是追施叶面肥,叶面喷施400~500倍含氨基酸叶面肥或者每亩用尿素三两、磷酸二轻钾四两、红糖五两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

五、及时防病。

寒潮霜冻过后,选择晴好天气,对已经出苗的,每亩用68.75克/升银法利悬浮剂75毫升(或者72%克露可溶性粉剂100克)、77%可杀得3000可湿性粉100克混合兑水50~6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5次,预防病害的发生。

六、适时抢收。

已经进入成熟期的秋播马铃薯,在雨后选择合适时机抢收上市。

3.食用菌防寒抗冻技术措施一、及时除雪排水。

密切留意天气的变化,及时清除菇棚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倒塌;在菇棚四周要开好排水沟,清沟排水。

二、修复破损倒塌菇棚。

对因灾损坏倒塌的菇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能修则修,无法修复的也要及时清理。

三、清理死菇。

及时将菇床上受冻害而枯黄的死菇摘除,以免气温回升后死菇腐烂引发病虫害。

四、松料补土。

当气温回升到10℃,要及时松料和补土,这不但有利于排除培养料中的废气,更有利于促使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长出,形成菌丝强势,为春季出菇打下基础。

松料分大松、中松和小松三种,应根据菌床培养料的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菌丝生长旺盛,土层菌丝结板的菌床,应采用大松;可将细土刮到一边,用竹签斜插入土层底部撬动粗土,拣除干死的老菌丝,每平方米撒入0.2公斤石灰粉,随后将细土重新铺平。

对于土层菌丝长势不旺的则采用中松或小松;松料时,不必将细土撬出,连粗细土一起撬,然后用新土将料面凹陷处填平。

五、追肥补水。

培养料经上年秋季的连续出菇后,营养损失严重,PH值也降低了许多。

开春后,必须及时追肥和补水,春菇才能高产。

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以下方法中任选一种进行追肥补水:1、发酵料浸汁:把晒干的发酵料切碎,加入干重10倍的开水,浸泡一夜后取其滤汁,再加1倍清水,向床面喷施。

2、尿素水:取尿素50克、葡萄糖10克加水配成0.1-0.2%尿素水作追肥,可明显提高中后期产量,且菇质较白嫩。

3、食用菌多价营养素:营养素可起到复壮菌丝、加快菌丝生长的作用,可促进子实体形成和加速肥大的作用。

使用时,每100克加清水40-50公斤,每平方米喷施0.3-0.4公斤。

4、人畜尿稀释液:取新鲜尿水煮开至泡沫消失,加入10倍清水,在出菇前分3-4次,每平方米用0.5-1公斤喷于菇面,喷完后再用清水喷一次。

此外,在出菇前追肥时还应喷1-2次2%的石灰水,调整土层的PH值在7.8-8.5之间。

六、保温通风。

随着气温的回升,密切注意棚内空气状况,适时通风。

棚内空气既要保持新鲜,无霉气,又要保持温度不致过低,人感觉不闷即可。

春季气温变化大,春菇前期应以防低温为主。

菌床调水不可过早,床面不能过湿。

菇房通风和调水应在中午进行,早晚、夜间仍要加强保温。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干热的西南风吹进菇房。

春菇中后期,要以防高温为重点,白天要关紧门窗,通风换气应在夜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免菇房温度上升而引起死菇和病菇。

4.果树防寒防冻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一、大力推广“三避”技术,做好果树防寒防霜冻工作一是做好果实的防寒,对已成熟的果实及时采收上市,对未成熟的果实在霜冻来临前喷防冻剂或套袋防寒保果。

二是做好树体的防寒,施用磷酸二氢钾、高镁施、绿芬威1号、复合型核苷酸等叶面肥,提高果树抗寒能力。

三是对成年木本果树做好冬季树干涂白,在霜冻来临前夜进行果园灌水防霜,霜冻当天早上进行树冠喷(淋)水解霜;四是对草本、藤本如菠萝、火龙果等果树可用稻草或薄膜覆盖防霜;五是对秋植的香蕉、菠萝等易受霜冻的果树要大力推广“三避”技术,使用双膜覆盖防寒越冬。

六是对久旱无雨或少雨的地区要及时灌(淋)水防霜冻。

二、积极采取灾后补救措施,尽快恢复生产(一)对桂北受冻严重的柑桔、梨、枇杷、李等果树。

一是除雪防止冻根。

在积雪融化解冻前及早扒除树盘积雪;二是积雪融化解冻后及时排除果园积水,防止沤根、烂根。

三是适时适度修剪。

在气温稳定回升后,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对枝干完好,叶片焦枯未落的,尽早进行人工辅助脱叶;对冻伤痕迹明显的枝、干,及时从枝干死、活界下2cm处“带青”修剪。

如伤口较大,锯口应涂蜡液包扎保护。

对冻死果树,要尽快刨除,补栽新苗。

四是加强肥水管理。

气温稳定回升后,对受冻的果园及时进行一次中耕松土。

对受冻较轻的果园,及时施用春季萌芽肥,选用氨基酸、复合核苷酸、植物龙、芸苔素等叶面肥喷施2~3次。

对葡萄、梨在天气稳定回暖后,及时修复被毁坏的设施,要进行早催芽。

五是及时防治病虫害。

对受冻果园要求全园喷施1 80-300倍45%结晶石硫合剂1次,用400—600倍扑霉特淋根,如受冻后发生树脂病、炭疽病等病害,及时选用春雷霉素、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药物进行防治。

(二)蕉类。

一是及时排水。

若遇长时间阴雨天气,香蕉园里水分过多,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烂根。

二是割除被冻死的蕉芽、假茎和蕉叶。

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及时将受冻害干枯的叶片剥去,如果顶芽已经冻死的,则要将受冻部分茎叶剥去,直至见存活的生长点为止,以利新芽抽出,并把枯叶残茎、旧蕉头及杂草埋入原深沟内,撒施少量石灰埋好作基肥。

三是及时施肥促长。

剥除受冻叶片后,及时施复壮促长肥,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50~200克,兑清水或沤制腐熟的人畜粪水8~1 0公斤后,均匀淋施在植株的周围,以复壮受冻植株,促其速生快生,加快长叶增粗茎秆。

四是培土促发根系。

在早春气温尚未稳定前,用沤制腐熟的垃圾肥、塘泥、火烧土或其他土杂肥培施在植株周围,每株培10~15公斤,以培肥土壤,加厚土层,提高土温,促进根系活动,提高吸收功能,有利于恢复生长。

五是促发健壮新芽。

对于受冻害严重、已经冻死的植株,无法再抽生新叶的,应将其从近地处砍去,再淋施2~3次500倍活力素、5000倍云大-120、1500倍神农素螯合肥混合液,每7~10天淋一次,以促其重新抽生新芽。

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香蕉受冻害后,植株体变弱,抵抗力下降,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做好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叶斑病、香蕉象甲、香蕉弄蝶等病虫的防治。

虫害可用敌杀死、敌百虫、毒死蜱、吡虫啉、氯氟氰菊酯等药物防治。

病害可用敌力脱、灭病威、多菌灵、施保功、百菌清等药物防治病害。

(三)荔枝、龙眼、芒果等南亚热带果树。

一是及时排除果园积水。

二是天气回暖后结合氨基酸或0.2~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细胞分裂素1~2次,促进花芽萌动和花穗生长。

三是及时补充追肥,可施用沼气液肥或复合肥,尽快恢复树势。

四是荔枝龙眼若因花芽萌动推迟而出现冲梢时,可喷布低浓度乙烯利溶液(40%乙烯利5~6毫升兑水1 5公斤)以控制冲梢。

花穗生长期短截过长花穗以减少营养消耗并提高雌花比例。

开花期每天摇动树枝,有利于花粉飘散,增加授粉机会。

此外在阴雨天摇树可摇落水珠和巳凋谢的花朵,以防沤花。

花期放蜂传粉以利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五是芒果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将冻害严重的花序从基部摘除,促使再生花穗,并喷布200mg~300mg/L的乙烯利+800 mg~1000mg/L的15%多效唑催花,还可喷布1.5~2%硝酸钾溶液2次促进花芽萌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