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111、致【词义推导】“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

引申出“导致”。

【词义例释】(1)动词①送达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柳敬亭传》)——宁南伯左良玉南下,安徽统帅想要结交讨好他,就把柳敬亭送到了他的军中。

②表达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③招来致食客三千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招来三千食客。

④取得,得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家中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

⑤到,达到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土地,达到了万乘兵车的实力。

⑥使,致使,导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她的品行没有偏差,哪里料想却使您不喜欢呢?(2)名词,意态,情趣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芙蕖》)——这样我在花没有开放的时候,就已经先享受到无穷的优雅情趣了。

(3)形容词,精细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

(《汉书·严延年传》)——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不可推翻。

(4)副词,尽,极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张衡擅长研制机械巧妙的东西,特别在天文阴阳历法的研究方面极尽心思。

【成语助记】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也指暴露的彻底。

其他如: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迁移练习】齐王欲致()天下之士,致()千金以晏子。

晏子致()诚于天下豪杰。

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91-100)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91-100)
【词义例释】
(1)形容词
①言语真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
②引申为诚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绸,不敢向神虚报,一定要诚实。
③可靠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可靠的臣子率领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来往的行人。
——低头随手连续的弹奏着,好像要把心中所有的事情都诉说出来。
读音二:shēn,通“伸”。
动词
①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
②伸出
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中山狼传》)
——狼高兴的听从了他的话,把脚伸给了东郭先生。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辞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母亲婉言谢绝了媒人。
③辞去,辞别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看公子的神色始终没有改变,就和朋友告别上了车。
④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樊哙下拜道谢,起身,站着喝了这杯酒。
⑤告诉,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多多劝告后代人啊,应该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2018·全国卷Ⅲ)宽猛相济,圣人之训相:互相

2021届高三语文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汇总—实词51-60

2021届高三语文备战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汇总—实词51-60

【词义推导】“怜”的本义是“怜悯”,怜悯不就是有爱心吗?故引申出“爱怜”之义。

【词义例释】(1)动词①哀怜,同情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您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投降秦国,难道你就不怜惜你的姐姐吗?②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③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项燕做为楚国的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爱戴他。

【成语助记】顾影自怜:顾:看; 怜:怜惜。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

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形容孤独失意。

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

怜:可爱。

原指幼松丛密柔弱,后形容女子形体姿态惹人怜惜。

也形容神情凄楚或处境令人可怜,当然,不一定是形容女性。

同病相怜:怜:怜悯,同情。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其他如:怜香惜玉我见犹怜摇尾乞怜【迁移练习】陌上有丽人,可怜()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之。

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之。

祸后归家,可怜()焦土一片。

【练习答案】陌上有丽人,可怜(可爱)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爱惜)之。

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怜悯)之。

祸后归家,可怜(可惜)焦土一片【高考链接】(2018·浙江卷)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人名)素与令善,怜其冤死怜:同情,怜悯【词义推导】“弥”的本义是“弥补”。

“弥”原作“彌”,表示弓上加柲,增加弓的弹射力,这不正是“弥补”其本身的不足吗?弥补了不足之后,弓可以“长久”使用,故有“长久”之义。

后又虚化为表程度的副词“更加”。

【词义例释】(1)形容词,满,遍马畜弥山(《苏武传》)――马和其他牲畜满山。

(2)副词,更加,越发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奉送的越多,侵犯得就越厉害。

【成语助记】欲盖弥彰:盖:遮掩; 弥:更加;彰:明显。

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2021高考之文言实词(二)

2021高考之文言实词(二)

过: 走过 超过 过分 过错 责备
仕途困顿
盖: 茅草编织物 盖子 遮蔽 掩盖 超过
穷:阻塞不通 生活困顿
寻根究源
边远的 走到尽头 极,尽
3.比喻义: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词义。
4.假借义: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 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通假字
通假字类型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某所,而母立于兹 1.同音通假(占绝大多数) 2、秦王还柱而走 2.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3、莫春者,春服既成 3.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4、举酒属客 4.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 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
决定明天的不是明天, 而是今天对事业的作为。
我们的今天由过去决定, 我们的明天由今天决定。
常见古今异义词
D
大风 古义:麻风病。 ——可以已大风。 怠慢 古义:松懈,轻忽。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常见古今异义词
F
风流 古义:①杰出,英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非常 古义:名词,意外的变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扶老 古义:手杖。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P15-16通假字和偏义复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
B
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 不好 古义:不美。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 求好女,后日送之。 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常见古今异义词
C
春秋 古义:①年龄。——天子春秋鼎盛。 ②一年。——蟪蛄不知春秋。 ③书名。——仲尼厄而作《春秋》。 操持 古义:握着,拿着。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从容 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古今异义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古今异义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 不识其面,朝廷每欲舁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 喜悦。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好读书,善属文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C.风俗日以衰败 D.患在不知法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此题B项中的“故事”是古今异义词,这里 可译成“先例”之意。而现在是指有情节、有人物的一些事 件。A、C、D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在一致。
【对点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
另提一事)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心腹;今:指与公家相对的
个人) C.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不正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
故事 旧事,前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其实 那实际情形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六国论》
亲戚
父母兄弟等家里 的亲属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颜色 容颜,脸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
《孟子二章》 《琵琶行》
因为 因此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老大 年纪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 商人妇。
【答案】A 【试题分析】 A项的“前进”的古义应该解释为“走上去奉献”。
6.完成下面的表格
词语 常见古义
例句
出处
除 任命,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可以 可以用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2021高中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精讲及练习附答案

2021高中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精讲及练习附答案

2021高中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精讲及练习附答案一、文言实词的几种活用1、概述文言文以实词为主,实词中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很大障碍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现象的基本情况并学习相关内容,掌握解决它的基本方法。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可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

2、名词用作动词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

.............................如:①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②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③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①“蹄”用作动词,译为“用脚踢”。

②“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

③“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

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就是登记户籍。

3、名词作状语(1)普通名词作状语⑴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

如:①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①“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响应一样”。

⑵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

如:①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活板》)①“木格”是名词做状语,译为“用木格”。

⑶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

如:①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赤壁之战》)①“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面上和陆地上”。

⑷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作……”。

如:①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①“兄”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2)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趋向,译为“在……”、“向……”。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积累方法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积累方法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的积累方法一、文言实词积累的范围和数量一般而言,凡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尤其是高中文言教材中的文言词语,均是积累、掌握的范围。

高考文言文与教材文言文的紧密关系,想必每位考生都能了解到。

那么,就具体个数而言,宜掌握300~500个实词。

这300~500个实词分别是:1.核心实词:200个一级核心实词:120个。

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

(见《高考必背》)二级核心实词:80个。

2.高频实词:80个(说明:除一级核心实词外,上面的实词参照上海《考试说明》所列“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梳理近十年各地高考卷出现频率而得出的。

)二、文言实词积累方法1.分类记忆法文言实词浩繁复杂,适当地归类识记,效果很好。

如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授予的,如征、召、辟、拜、除、迁等;表罢免的,如黜、罢、免、削、夺、废等;表调动的,如迁、调、改、转、出、徙等。

人物类的,表年龄的,如孩提、豆蔻、及笄、加冠、而立;表性情的,如直、清、聪、狡、佞、贪;表修养、才华的,如精、修、通、博涉、善属文等。

表示社会状态的,如治、乱、兴、衰、盛等。

边练边悟1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

(1)与学校有关的词语有:庠、序、太学、书院、国子监、童生、诸生等。

(2)表少数民族称谓的有:蛮、夷、戎、狄等。

2.源流识记法对于多义实词,可以根据其本义,再引申到其他义项,由源通流,十分好记。

(参见前面实词部分)3.故事助记法对于复杂的多义词,也可以把它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记忆。

如对于常见的120个实词,已有完整的一套故事集。

如“疾”字:蔡人有足疾.(病),不能疾.(快)走。

家人寻医。

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病痛)苦。

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

”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

”可依据此例自己编制一些小故事来记忆。

边练边悟2试以“奇”“属”为主体,编制历史小故事,把这两字的义项尽可能地涵盖进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文言实词复习:复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
恢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8)(2018·全国卷Ⅰ)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复:又,再
(9)(2018·全国卷Ⅲ)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复:又,再
(10)(2018·江苏高考)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复:又,再
(11)(2017·全国卷Ⅱ)王无复言复:又,再
(12)(2017·浙江高考)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复:重复,反复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双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重复,重叠
(4)勿复重纷纭(《孔雀东南飞》)
又,再
(5)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孔雀东南飞》)
答复
(6)复前行,欲穷其林
(陶渊明《桃花源记》)
继续
[实战高考]
(7)(2018·全国卷Ⅰ)芝(鲁芝,人名)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复: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