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十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30篇)

(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四)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共10篇,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5分)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1.文中“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中“患”的意思是。
(1分)2.司马光关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2分)3.简要概括选文所写司马光在学习上的特点。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5分)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①。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②。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③战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注】①石砫:地名,宣抚使:当地土司。
②邓坎:地名。
③南川路:指秦良玉所带的南川路。
1.“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句中的“征”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秦良玉的主要事迹。
(2分)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秦良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①,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日:“闻人诵伊川②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日:“伊川之言,奚为③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④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课外⽂⾔⽂阅读(含答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课外⽂⾔⽂阅读班级:姓名:座号:⼀、阅读⽂⾔选段,完成下⾯⼩题。
天⽯砚铭(苏轼)轼年⼗⼆时,于所居纱縠⾏①宅隙地中,与群⼉凿地为戏。
得异⽯,如鱼,肤温莹,作浅碧⾊。
表⾥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贮⽔处。
先君③⽈:“是天砚也有砚之德⽽不⾜于形⽿。
”因以赐轼,⽈:“是⽂字之祥④也。
”轼宝⽽⽤之,且为铭⽈:⼀受其成,⽽不可更。
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
均是⼆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世固多有。
元丰⼆年秋七⽉,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⑦。
其匣虽不⼯,乃先君⼿刻其受砚处,⽽使⼯⼈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苏轼⽂集》第⼆册)【注释】①纱縠⾏:苏轼故⾥,在四川眉⼭。
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
③先君:这⾥指苏洵。
④祥:吉祥之兆。
⑤主:以……为主,着重于。
⑥当涂:地名。
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
1.解释下⾯加点词。
(1)且为.铭⽈()(2)明年..⾄黄州()(3)求.砚不复得()(4)发.书箧()2.⽤“/”给⽂中画线句⼦断句。
(限断两处)是天砚也有砚之德⽽不⾜于形⽿3.⽂中“赐”“付”都是⽗亲将砚交给⼉⼦,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4.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本简要说明理由。
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夫差⽈:“尔忘勾践杀尔⽗乎?”夫差对⽈:“不敢忘。
”是⼣,阖庐死。
夫差既⽴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
⼆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栖于会稽之上,使⼤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妾。
吴王将许之。
伍⼦胥谏⽈:“越王为⼈能⾟苦。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十篇含答案

一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 1 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 2 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 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 3 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 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 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 1 . 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2. 鷇 :初生的小鸟。
3. 忮 :凶狠。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2 分)(1)信.于异类也 ( )( 2)去.人太远( )2、用“./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4、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 2 分)5. 选文最后 “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2 分)四 义 犬 (浙江嘉兴)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
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 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 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 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扫,清理。
橐,钱袋。
④冲衢:交通 要道。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既走,则又从之 (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驰 ( 4)金亡其半2、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1、___对___年幼却聪明过人。
他的祖父___是魏郡太守。
有一次,正月日食,京城看不到,___听到这个消息后向皇宫报告。
太后问他这次日食持续多久,___想不出来怎么回答。
这时,七岁的___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之后就像月初一样呢?”___大吃一惊,立刻回答了太后的问题。
太后对___十分惊奇和喜爱。
2、神童庄有恭___是广东人,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
他家住在离___很近的地方。
一天,他在附近放风筝,不小心风筝飞到了将军署的院子里。
___直接走进去要取回风筝。
守卫们觉得他神秘莫测,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___老实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将军问他:“你读过书吗?能对诗吗?”___回答:“能,这是小事,有什么难的?”将军听了以为他很厉害,就让他对一幅画作品进行评论。
画里有一座房子,但是屋里没有人声,没有龙的吟声,没有虎的啸声,没有花的香味,也没有鸟的叫声。
将军觉得这很好笑,就让___来评论一下。
___说:“只需要看这里面的一局棋,我就可以对它进行评论了。
”他说:“这是一局残棋,只剩下半局了,车没有轮子,马没有鞍子,炮没有烟火,兵没有粮食。
将军要小心,小心。
”3、___聪慧___十几岁的时候,就背诵了《诗经》、《论语》和数十万言的辞赋,写作能力非常出色。
___看了他的文章,问他:“你找人帮你写这篇文章了吗?”___跪下回答:“我自己写的,言出之后就成了文章,没有什么难的。
”当时,邺城有一位叫做笔立的人,他的书法也非常出色。
___非常赞赏___和笔立的才华。
4、鲍子难客___家族有一千个客人。
有一次,有人送来了鱼和雁,___看到后说:“上天对我们人类真是太好了!它们生长五谷,还有鱼和鸟,都是为了我们人类而存在的。
”客人们都赞同。
不过,___的儿子年纪只有十二岁,也在场。
他说:“我不同意你们的说法。
上天创造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这些生物之间并没有贵贱之分,它们只是相似而已。
中考语文试题课外文言文完整版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课外文言文完整版附带答案201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1.(2010·武汉市,9-11,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全品中考网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
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斥逐之追赶B.富人病且死将要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多么D.不复有故态原来的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何以战B.不以物喜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全品中考网D.以塞忠谏之路11.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答案】9.A 10.C 11. A2.(2010·江苏省南京市,9—12,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 1恶杀生,儿 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 2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 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 3 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 _ 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 — 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1 .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2.鷇:初生的小鸟。
3•忮:凶狠。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2分)(1)信于异类也 ( )(2)去人太远( )2、 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分)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4、 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 ( 2分)5、 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2分)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3、 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 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 2分)四 义犬(浙江嘉兴)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
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 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 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 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扫,清理。
橐,钱袋。
④冲衢:交通要道。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既走,则又从之 (2)犬始奔去(3 )返客疾驰 (4)金亡其半2、 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主公 “此言甚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 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 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 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 )此言甚善( )2、 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乃赐之币。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2)信能尽忠于我也( 2分)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4•太祖“ _”的神情和“ _”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
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是怎样的?三 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 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 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 ・・・ H m m r b ・ H IS * H K ・ ”・・・■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2、 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或阻之( 2分) (用原文词语回答) 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人相食。
燮开 ”即发谷与民,活万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4.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五、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释】①审:清楚,明白。
②洎(j 1)至,至叽③骤几:很快成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 •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C .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 .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4、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每期会.赋役()②事决乃.退()2. 用“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3.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准方进取,可欺君邪?4. 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七(山东淄博)曹操之子冲早慧①,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②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③,库吏惧 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 “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 鼠啮者。
谬④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 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⑤耳,毋自苦⑥也。
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柱乎?”遂不问。
(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①慧:聪明,有才智。
②太祖:指曹操。
⑤妄言:瞎说,乱说。
⑥自苦: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 为鼠所啮 为② 库吏以啮鞍闻 闻(2) 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3)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儿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柱乎?“以刀穿衣”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曹冲什么样的性格?请再举一个古代少年早慧的事例。
八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 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 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 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 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然杭人游湖 烨然若神人B .多于堤畔之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 .与杏桃相次开发 惠子相梁D •石篑数为余言 扶苏以数谏故2、 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3、 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①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鸣机夜课图记[清]蒋士铨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 ①数句。
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 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 。
既识,即拆去。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 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 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 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 胸温儿 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 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②波、磔(zh e ):汉字书写笔画。
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
④夏 (ji d )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 “儿 ③啮:咬。
④谬(mi d )假装。
⑦县:通“悬”。
A. 抱铨坐膝上教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B. 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C•儿怠,则少加夏楚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D.解衣以胸温儿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2、用“ / ”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3、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4、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十择鹑【明】宋濂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