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答案,翻译
2019年广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年广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陈陶传陶,字嵩伯,鄱阳剑浦人。
尝举进士辄下,颇负壮怀。
志远心旷,遂高居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①”。
大中中,避乱入洪州西山学神仙,咽气②有得,出入无间。
时严尚书宇③牧豫章,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
而欲试之,遣小妓莲花往侍,陶笑不答。
陶赋诗赠之云:“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宇见诗益嘉贞节。
【注释】①三教布衣:意为三教都未入门。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③咽气:道家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
③严尚书宇:指严宇,官名是尚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颇负.壮怀/负.箧曳屣B. 出入无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 遣.小妓莲花往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 宇见诗益嘉.贞节/虽有嘉.肴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3.从陈陶不慕名利且有自己坚守的事迹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①人也。
良少诞节②母憙③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
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
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
礼所以制情佚④也。
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
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
”论者不能夺之。
【注释】①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
②诞节:放纵不拘。
③憙(xǐ):喜欢。
后作“喜”。
④佚(yì):放纵。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良常.学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兄伯鸾居.庐啜粥/不可久居.C.哀.至乃哭/哀.转久绝D.情苟.不佚/苟.全性命于乱世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良少诞节母憙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3.你认为戴良是个怎样的人?(3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阅读(10分)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去.国怀乡()(3)宠辱偕.忘()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湖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二)(9分)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人物了……(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
(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2.(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人物了……(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
(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2.(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3)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在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4)?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请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得像温室。
(2)月还没有落,……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
(3)我páo gēn wèn dǐ,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4)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yǔrìjùzēng。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怜当的一项是()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4.(3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
(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基础1.【答案】(1)君子好逑(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4)天下英雄谁敌手(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答案】(1)燥热(2)皎洁(3)刨根问底(4)与日俱增3.【答案】D【解析】A.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使用正确。
B.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使用正确。
C.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使用正确。
D.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声嘈杂喧闹。
不合语意。
语句表达的是大渡河畔很热闹,并非嘈杂喧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4.【答案】A【解析】搭配不当,在“和”后面加“关心”等可以和“生活状况”搭配的词语。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5.【答案】(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解析】(1)材料第一段以扇子为代表说明历史上的广东也曾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第二段举例说明广东的扇子在国外很受欢迎。
因此,可以从第一段最后一句来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即“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注意“曾”的使用,要体现出文中“历史上”的背景。
(2)根据上、下联对应的词语需结构相同和词性相近或相对的特点,可以得出“无处”对“随时”,“不清风”对“消酷暑”,“动来”对“举起”。
根据逻辑关系可组合成“举起随时消酷暑”和“动来无处不清风”两句。
再根据平仄规律来确定上、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据此可确定上下联。
【考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拟写对联。
二、阅读6.【答案】(1)同“嘱”,嘱托(2)离开(3)一起7.【答案】(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8.【答案】C【解析】“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错,应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文章格式已经整理好了,没有需要删除的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1.默写古诗文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___)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出师表》)3)夜雨寄北,草铺梦回。
川为静者,_______;月出皎者,_______。
(唐代___《夜雨寄北》)4)何以解忧?唯有___。
青青子衿,_______。
(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惶恐滩头说惶恐,___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
(___《过零丁洋》)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横屋里面热得像温室。
②月还没有落,……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娇洁。
③我跑歌___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④十年之久,___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4.下列句子修改个别错误的一项是()。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
(将“199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是否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感情操守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困难并取得了好成绩。
文章通过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研究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并寻求帮助,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2019年广东省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课内文言文专集与答案

2019年广东省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课内文言文专集与答案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梅州模拟(一)醉翁亭记 (10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2)泉香而酒洌.()(3)树林阴翳.()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第三段写宴饮之乐,意在表现滁地的富足,表明酒宴之丰盛豪华。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议论让人回味作者之乐,言尽而意未尽。
D.太守真正的醉因是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6.(3分)(1)情趣(2)(水或酒)清澈(3)遮蔽7. (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喝酒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9.C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①志向坚定 ②赈施钱财
译文:马援年轻时,就因家中用度不足就辞别兄长马况, 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马况说:“你有大才,当晚些时才 能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暂且听从你所 喜爱的。”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的志气,应当在穷困 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因从事耕作放牧致有牛 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又叹道“凡是从农牧商业中 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 罢了!”于是将财产尽分散给了哥哥和故旧。听说隗嚣很 喜欢有才学的人,就前往投靠他。隗嚣很敬重他,与他共 同筹划决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 D.闻隗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读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11.结合文本,谈谈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4分)
课外文言文(10分)(2019广东中考)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 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 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 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 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 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显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