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实验实验报告
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同配合比、养护条件下的强度,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 实验仪器: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压力机、电子秤、搅拌机等。
3.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设计要求,计算各配合比所需材料用量。
(2)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比例称量,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将试模置于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5)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出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记录试验数据,分析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各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1d龄期:C15强度为10.5MPa,C20强度为14.8MPa,C25强度为19.2MPa,C30强度为24.6MPa。
- 3d龄期:C15强度为16.3MPa,C20强度为21.7MPa,C25强度为27.8MPa,C30强度为35.2MPa。
- 7d龄期:C15强度为21.9MPa,C20强度为29.5MPa,C25强度为38.1MPa,C30强度为48.3MPa。
- 28d龄期:C15强度为30.6MPa,C20强度为40.3MPa,C25强度为51.9MPa,C30强度为63.4MPa。
2. 结果分析(1)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提高,且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1d龄期强度增长较快,28d龄期强度达到最大值。
(2)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3)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有促进作用,但需根据具体外加剂类型和掺量进行调整。
(4)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养护条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四、结论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符合实际工程需求,为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2.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养护措施。
混凝土通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3. 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通过设计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测试其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以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混凝土的质量。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水泥:硅酸盐水泥;2. 砂:中砂;3. 石子:碎石;4. 水:自来水;5. 拌和机:混凝土搅拌机;6. 测量工具:量筒、天平、钢尺;7. 抗压强度测试设备:万能试验机;8. 抗折强度测试设备:抗折试验机;9. 拌合物性能测试设备:坍落度筒、维勃稠度仪。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如C20、C30等。
计算水泥、砂、石子、水的用量,并按照质量法或体积法进行配制。
2. 拌和混凝土:将水泥、砂、石子、水按设计配合比加入拌和机中,搅拌均匀,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均匀一致。
3. 测试拌合物性能:将拌好的混凝土放入坍落度筒中,进行坍落度测试;将混凝土放入维勃稠度仪中,进行维勃稠度测试。
4. 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将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放入养护室养护,达到规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测试。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拌合物性能分析(1)坍落度:坍落度是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指标,坍落度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
(2)维勃稠度:维勃稠度是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指标,维勃稠度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越高。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也随之增大。
2. 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1)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反映混凝土的抗压承载能力。
混泥土实验报告

混泥土实验报告混凝土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实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报告,探讨其性能和应用。
1. 实验目的混凝土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混凝土在不同配比下的强度、抗压性能和耐久性,以及对其材料特性进行评估。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混凝土配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和水。
其中,水泥采用标准硅酸盐水泥,砂子和骨料采用常见的河沙和碎石。
2.2 方法2.2.1 配料比例根据实验需求,我们设计了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样品,包括不同水泥用量、砂子和骨料的比例以及水的用量。
2.2.2 搅拌将水泥、砂子和骨料按照配比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
2.2.3 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进行震实,确保混凝土中没有空隙。
2.2.4 养护将浇筑好的混凝土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养护。
在养护过程中,定期浇水以保持湿润。
3. 实验结果和分析3.1 强度测试在混凝土养护完全后,我们进行了强度测试。
通过压力机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加载,记录其抗压强度。
3.2 抗压性能评估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比较不同配比下的抗压强度,我们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3.3 耐久性测试为了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进行了耐久性测试。
将混凝土样品暴露在不同环境下,如潮湿、高温、低温等,观察其表面变化和强度损失情况。
4.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 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4.2 混凝土的耐久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需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整。
5. 应用前景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可用于制作基础、柱子、梁等结构件,以及地板、墙面等装饰材料。
结语:通过对混凝土的实验研究,我们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相关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学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在标准设计步骤指导下完成基本符合预期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2. 掌握混凝土拌合工序,学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3. 配制出具有较好性能的混凝土。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以达到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1. 选择坍落度或维脖稠度;2. 选择石子最大粒径;3. 选择用水量和含气量;4. 选择水灰比;5. 计算水泥用量;6. 选择砂率;7. 按照质量法或体积法得出粗细骨料用量。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混凝土搅拌机、台秤、其他用具(量筒、天平、拌铲与拌板等);2. 坍落度确定:坍落度筒、捣棒、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镘刀;3. 表观密度测定:容量筒、台秤、振动台;4. 试件的制作:试模、振动台、振动棒、钢制捣棒、混凝土标准养护室;5.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压力试验机、钢尺。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按照实验要求,将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按照比例称量,放入搅拌机中,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2. 坍落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中,用捣棒捣实,然后垂直提起坍落度筒,记录坍落度值。
3. 表观密度测定: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容量筒中,用振动台振动,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密实,记录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
4.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成立方体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待达到设计龄期后,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根据实验数据,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为XXmm,符合设计要求。
2. 表观密度:根据实验数据,该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XXkg/m³,符合设计要求。
3. 立方体抗压强度:根据实验数据,该混凝土拌合物在XX天龄期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XXMPa,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了解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和工艺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混凝土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粗骨料、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料,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拌合、浇筑、振实、养护等步骤。
在混凝土实验中,成型是混凝土工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水泥
•砂
•碎石
•水
•搅拌机
•试模具
•振动台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将水泥、砂、碎石按照设计配合比称量好。
2.将混合物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合,保证混合均匀。
3.准备好试模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用振动台进行振实处理。
4.等混凝土凝固后,取出样品进行养护。
五、实验注意事项
1.配合比的准确性对混凝土强度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2.搅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混凝土早期硬化。
3.振实时应控制振动时间和力度,以避免产生气孔。
4.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保湿,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养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样品。
经检测,样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密实性良好。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混凝土成型工艺的理解,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实用经验。
七、结论
本实验通过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深入探讨了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和工艺要求,为后续混凝土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掌握了混凝土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实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等混凝土原材料。
2. 实验设备,混凝土试块模具、混凝土试验机、混凝土抗渗性测试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混凝土试块制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浇筑、养护,制作混凝土试块。
3.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测试。
4. 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混凝土力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2. 混凝土耐久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
六、实验结论。
通过混凝土实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工程要求,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工程技术规范》。
2. 《混凝土材料手册》。
3. 《混凝土实验方法》。
八、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为混凝土实验报告,希望对混凝土工程应用有所帮助。
混凝土常见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3. 掌握混凝土拌合、养护、强度测试等基本操作;4. 评估混凝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与其组成、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密切相关。
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2. 砂:中砂;3. 石子:5-20mm;4. 水:自来水;5. 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6. 实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试验台、坍落度筒、养护箱、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C30混凝土配合比,具体如下:水泥:砂:石子:水:减水剂 = 1:1.6:2.5:0.42:0.022. 混凝土拌合(1)将水泥、砂、石子、水、减水剂按比例称量;(2)将水泥、砂、石子混合均匀;(3)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搅拌机中,加入减水剂,搅拌均匀;(4)继续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要求的状态。
3. 混凝土浇筑将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无气泡。
4. 养护将混凝土模具放入养护箱中,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上,养护时间分别为1天、3天、7天、28天。
5. 强度测试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取出,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6.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数据,分析混凝土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坍落度达到要求,说明混凝土拌合均匀,流动性良好。
2. 混凝土抗压强度:- 1天:30.2MPa;- 3天:39.5MPa;- 7天:51.3MPa;- 28天:63.4MPa。
根据实验结果,C30混凝土在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六、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的组成、配合比设计、拌合、养护、强度测试等基本操作;2. 设计的C30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强度满足设计标准;3. 实验结果为混凝土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混凝土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熟悉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
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学会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 熟悉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混凝土工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组成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等,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2. 混凝土搅拌机;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仪器:坍落度筒、维勃稠度仪、拌铲、量筒等;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仪器:压力试验机、试模、捣棒、养护箱等;5. 计算器、记录本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称取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2)将水泥、砂、石子按比例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3)加入水,继续搅拌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无沉淀;(4)用坍落度筒或维勃稠度仪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5)将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用捣棒均匀捣实;(6)将试模放入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将养护好的混凝土立方体取出,用钢尺测量其尺寸;(2)将混凝土立方体放入压力试验机中,以均匀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3)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记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数据,包括坍落度、维勃稠度等;2. 记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包括尺寸、最大荷载等;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并与设计强度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院校学号:
学习中心: _______________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 .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C32.5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 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 X 150mm X 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土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C±2C,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
为40mm, 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
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
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 38.4MPa 38.7 MPa
因31.7与38.4的差值大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 MPa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 MPa大于38.2 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欢迎下载交流!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