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2册课本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泰山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泰山版

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册)莱州市大周家小学—第1课植物信息大搜索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搜索引擎”,掌握借助“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的方法,会使用“以图搜图”功能搜索不明事物的信息,懂得甄别信息。

2、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情境中,初步探索上网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体验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便捷,体会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

3、通过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培养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找网络信息的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本课四格漫画体现的是认识校园植物的实际问题情境。

通过思考如何了解身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植物,提出上网搜索植物信息的活动需求及任务内容。

这样引入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增强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探究: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白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1、搜索百合花的信息。

上网搜索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很多网站都有“搜索引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这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搜索引擎”搜索百合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便捷,并认识到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网上找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活动,也引领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2、查找不明植物的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搜索引擎”的“以图搜图”功能,掌握如何借助图片或照片搜索信息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学会更多的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体验上网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

教材围绕搜索校园中不认识的植物的信息设计活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设计适合当地情境的其他活动,只要学生感兴趣即可,不要在内容上进行过多的限制。

如有需要,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下搜索知名景点、喜爱的小动物等相关信息的方法。

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信息技术备课

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信息技术备课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标)》的要求,在总结原通用教材和实验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1.信息技术和计算机2.小试身手——Windows的程序窗口3.清除拦路虎——学习输入汉字4.拥有我的一席之地——文件和文件夹5.探寻百宝箱——学习使用我的电脑6.珍贵的礼物——用电脑录音7.走进知识大宝库——因特网8.网上宝贝大搜索9.精彩内容存下来10.网络邮递员——电子邮件共计十课。

二、教材分析:1.简明实用、内容生动。

注重介绍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内容简明准确、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顺畅的看懂学会,感受学习的快乐。

2.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是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到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课,而且是学好其他功课乃至将来做好工作的工具。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我将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共有四个教学班。

多数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计算机学习很有兴趣。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信息技术课,所以对这门课程并不陌生,他们喜欢上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贴近大家的生活,而且又有很多功能,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的积极主动。

但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起点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加深计算机知识的难度,提出要求,加强操作的熟练程度。

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树立信心。

四、教学目标:1.了解见算计的组成;2.会改变窗口大小并移动窗口位置,能够对窗口进行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操作;3.会选用输入法输入汉字,并能够进行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4.会新建文件夹并能对文件夹进行移动、复制和重命名操作;5.掌握文件移动、复制和删除的方法;6.会查找硬盘和光盘中的内容;7.使用电脑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8.学会打开浏览器,并了解浏览器窗口的组成部分;9.能够网上观看动画;10.学会使用网页的前进、后退按钮;11.了解常用搜索引擎,并能够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学会收藏喜欢的网页;12.学会保存网页、图片和歌曲;13.能够申请电子邮箱,并且会接收和发送邮件,学会清理邮箱。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 图文并茂更精彩课件 泰山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 图文并茂更精彩课件 泰山版
1.同学们要掌握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和 图片的方法。 2. 学会图片的格式设置及调整。
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设置水印效果
大 显 身

桌面上的“插入图片文件夹 “中有一个”短文文件夹“和一个” 图片文件夹”,请选择一个你最感 兴进趣的主题,来进行创作;也可 以展示联想,自主创作。
知识拓搌
• 1、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下午9时26分44秒21:26:4422.2.10 •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2年2月下午9时26分22.2.1021:26February 10, 2022 •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9时26分44秒21:26:4410 February 2022 • 4、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9时26分44秒下午9时26分21:26:4422.2.10
谢谢观赏You made myday!我们,还在路上……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教案(2018泰山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教案(2018泰山版)

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册)2019.2—2019.7第1课植物信息大搜索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搜索引擎”,掌握借助“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的方法,会使用“以图搜图”功能搜索不明事物的信息,懂得甄别信息。

2、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情境中,初步探索上网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体验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便捷,体会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

3、通过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培养用信息技术手段寻找网络信息的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本课四格漫画体现的是认识校园植物的实际问题情境。

通过思考如何了解身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植物,提出上网搜索植物信息的活动需求及任务内容。

这样引入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增强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探究: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白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1、搜索百合花的信息。

上网搜索信息离不开“搜索引擎”,很多网站都有“搜索引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这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搜索引擎”搜索百合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便捷,并认识到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网上找到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活动,也引领学生学会甄别信息。

2、查找不明植物的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搜索引擎”的“以图搜图”功能,掌握如何借助图片或照片搜索信息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学会更多的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体验上网搜索信息的便捷、高效。

教材围绕搜索校园中不认识的植物的信息设计活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设计适合当地情境的其他活动,只要学生感兴趣即可,不要在内容上进行过多的限制。

如有需要,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下搜索知名景点、喜爱的小动物等相关信息的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第2册课本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第2册课本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1课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一、走进信息世界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一探究竟。

通过电子屏幕,我们可以根据文字提示,了解到当天的天气情况;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是好多同学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展览会上,我们看到了具有“战神金刚”外形的数码相机。

这些通过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各种消息叫做信息。

动动脑:找一找,在你的身边,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信息。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利用。

它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和丰富多彩,因此应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好帮手,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1)信息的采集大部分信息是通过眼睛看和耳朵听获得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许多信息采集工具,如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采集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比如,利用遥感技术和显微技术了解客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奥秘。

(2)信息的传递古代,人们用烽火狼烟、飞马传书等方式传递信息。

而如今,我们利用电磁信号或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

像电报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广播可以传递声音信息,而网络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3)信息的处理早期,我们利用绳索、算盘等方式处理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能高速、准确的处理大批量信息的电子计算机(简称计算机或电脑)就应运而生了。

动动脑:今天,计算机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得各个方面,如电子商务、航天领域、军事领域和医学领域等。

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补助学习和产品的补助设计。

总之,从家庭到学校,从商店到工厂,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到处都看到忙碌工作者的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硬件作为工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他由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2课网络大寻宝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2课网络大寻宝

师总结: 方法一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方法二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优点是,图片可以任意调整大小,缺点是要另外再保存一遍。这种 方法比较适合做电脑手抄报。刚才这位同学从建立文件夹到保存图 片一直都很详细。那你想不想自己试试? 师:打开文件夹,看看保存了什么宝贝? 四、丰富的视听资源 同学们想不想边听歌边做任务? 生答。 师:那你觉得如果我们想听歌的话,需要准备什么硬件? 师生总结:需要耳机或音响。 学生查看自己。 学生交流下载音乐的方法。 师生总结:网上既有可免费下载的音乐,也有需要付费下载的 音乐,我们在下载的时候要注意音乐的版权,若需要付费下载,需 要去求助父母。 五、交流收获、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的知识可真不少,学了以后重要的是应用,相信 你们在以后的应用中会有很多收获。 六、板书设计 文字 复制——粘贴 图片 右击——图片另存为 音乐 下载按钮 注意版权 教后记: 这节课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大部 分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当中总结知识点,并且做到举一反 三。
第 2 课:网络大寻宝 教学内容: 1.网页收藏真方便; 2.下载文字资料; 3.收集网络图片; 4.丰富的试听资源。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能利用网络搜索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意识初步养成; 2.建立对网络搜索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使用互联网获取信 息的兴趣; 3.认识信息资料的版权,树立负责人地使用信息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浏览器收藏夹的使用; 2.文字资料的搜索、复制方法; 3.图片资料的搜索、保存方法; 4.音视频资料的搜索、下载方法。 教学难点: 1.不同类型信息关键词的搜索技巧; 2.各类型信息资料的保存、下载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在搜索引擎里搜索了五岳的相关信息,你最感 兴趣也是最想去的是哪里? 可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五岳的相关信息。 二、下载文字资料 网上的宝贝可真多,那同学们能不能把它们大致分为几类? 生答 师总结:是的,我们可以保存文章、保存图片。不过,我们还 可以把整个网页保存下来。 把喜欢的宝贝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中,这种操作称为“下载” 。 出示任务一:保存文字。 怎样把关于五岳的文字保存到电脑中呢? 你想给同学交流什么? 同学们说他说的怎么样? 师评:方法很正确,说得很详细。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就可以 把网上的文字复制下来。 保存以后,打开记事本文件,就会发现里面的文字和网上的一 模一样。下面自己试试, 三、保存图片 同学们已经把相关的文字保存到电脑中了,有的同学发现网上 还有很多关于五岳的美景图片,怎样把自己喜欢的图片下载到电脑 中呢? 生答。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共37页文档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全册]共37页文档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第1课小试牛刀显身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的名称,了解以椭圆、圆为代表的基本图形工具的使用,学会保存图形文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化、故事性的场景,让学生了解防火墙的查杀木马的过程,解决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体验安全修复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情景化、故事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尝试利用简单的图形描述事物的形象特征,体验如何把现实世界景物的基本特征抽象的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运用电脑技术绘制图形进行事物造型的意识。

教学过程小丽在练习玩呼啦圈。

在小丽的建议下,大强也对呼啦圈产生了兴趣,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能能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奇怪的图形,让大家猜是什么,难道这也是呼啦圈吗?一、新发现:各种模样的健身呼啦圈1.先打开衣服图形画“毛毛虫”欣赏,引导学生的感官兴趣,再根据操作步骤实践,体验画图的启动,工具名称的自动显示等,对自己即将拥有的画室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画椭圆、圆用鼠标单击来选择工具,拖拉鼠标来绘制图形,单击颜色来选择颜料等。

注意对其他工具可以进行类比讲述,然后在探索中自主选用。

二、发现二:把图形保存起来包括保存菜单项、文件名、保存位置等。

要求能够保存再在桌面或“我的文档”中即可,对文件夹、文件等概念不作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指导学生起文件名要注意有自己的特点,以免大家相互影响。

一点通:正圆的画法注意指导shift键的使用方法:按住不放,同时进行绘制圆的操作。

三、去探索:尝试绘制跳绳、台阶、三角板等形状。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绘制。

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的实物外观的基本形状,为以后使用图形描述、设计事物做好技能储备。

四、教学总结结合最后的漫画式讨论,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一下,并注重结合知识卡来提倡学生参加玩呼啦圈等阳光体育运动。

第2课勾勒我的想象力教学目标以线、点、图形工具绘制图形,会用几何构图。

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参数选择。

教学重点“直线”、“矩形”、“多边形”等图画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地参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用课本中的漫画故事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新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

新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

新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等。

本册书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册书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加强练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网络的基本应用,熟练运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网络的基本应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

2.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高级功能,网络的深度应用,办公软件的高级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实践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一体机等。

2.软件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相关软件等。

3.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教材、辅导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网络的基本应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

3.操练(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一、走进信息世界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一探究竟。

通过电子屏幕,我们可以根据文字提示,了解到当天的天气情况;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是好多同学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展览会上,我们看到了具有“战神金刚”外形的数码相机。

这些通过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各种消息叫做信息。

动动脑:找一找,在你的身边,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信息。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利用。

它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和丰富多彩,因此应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好帮手,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1)信息的采集大部分信息是通过眼睛看和耳朵听获得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许多信息采集工具,如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采集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比如,利用遥感技术和显微技术了解客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奥秘。

(2)信息的传递古代,人们用烽火狼烟、飞马传书等方式传递信息。

而如今,我们利用电磁信号或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

像电报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广播可以传递声音信息,而网络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3)信息的处理早期,我们利用绳索、算盘等方式处理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能高速、准确的处理大批量信息的电子计算机(简称计算机或电脑)就应运而生了。

动动脑:今天,计算机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得各个方面,如电子商务、航天领域、军事领域和医学领域等。

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补助学习和产品的补助设计。

总之,从家庭到学校,从商店到工厂,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到处都看到忙碌工作者的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硬件作为工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他由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

(1)输入设备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我们给它下令和要求他处理的信息。

键盘.标和话筒都是常用的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计算机的计算结果或者这信息处理结果通过输入设备呈现出来。

显示器.音响和打印机都是常用的输入设备。

(3)主机: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暑期的男装在主机箱内,只有打开主机箱才能看见他们。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就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有酷荣蓉2双核等多种型号。

一般幸好越新,工功能越强,处理信息的速度也越快。

存储器:计算机用来存储信息的部件,相当于存放数据的“仓库”,分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两种。

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1B能存放一个英文字母,2B能存放一个汉字。

描述存储容量的单位还有KB(千字节)、GB(千兆字节),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内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处理的数据,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目前计算机中内存存储器的容量有512MB、1GB、2GB等。

容量越大,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

外存储器可以长时间保存存储数据。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和U盘等。

其中硬盘安装在主机箱内部,一般不能随便取出或更换。

硬盘的存储器容量比较大,常见的硬盘容量有120GB、160GB、250GB等。

为了使用方便,通常把一个硬盘分成多个区,非别称为C 盘、D盘、E盘等,“C:”、“D:”、“E:”……(4)光盘和U盘的用法使用计算机时,经常需要用外存储器读取或存入数据。

硬盘、光盘和U盘是常用的外存储设备。

1.光盘:光盘有好几种,目的最常用的光盘是只读光盘。

“只读”的意思是我们只能读取光盘中已经存放的信息,而不能将新的信息写入光盘,一张只读光盘的容量大约为700MB 或4.7GB。

它的体积很小、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很多程序软件都存放在光盘中。

知识窗把信息保存到存储器中称为“写入”或“存入”,反之,从存储器中提取保存的信息成为“读出”或“读取”。

光盘分两面,正面没有图案,存储着信息;而背面有图案,不存储信息。

我们平日使用光盘时,都把它放在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中。

将光盘放入光驱地方法是:用手指按下光驱上的托架进出按钮,等待光盘托架自动弹出;j将光盘正面抄下放入托架;按下托架进出按钮,光盘托架就自动缩回了。

使用完光盘后,我们一定要及时把光盘取出,取出的方法可以自己试一试请注意我们在使用光盘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1、保持光盘清洁;2、不要随意弯折光盘;3、不要用手触摸光盘正面;4、不要随意在光盘正面刻画,可以用软笔在背面做记号;5、为了保护光盘上的数据,光盘要存放在专门的光盘套中;6、每次从光驱中放入或取出光盘时,不要用手硬推托架,一定要按托架进出按钮式光盘托架自动缩回去;7、每次用完光盘,要将他从光驱中取出,不要长时间放在光驱中。

2.U盘:又被称为flash闪存盘、闪盘、优盘,常用的U盘容量有1gb、2gb、8gb等。

它的优点是防震、体积小、容量大、便于携带、性能优越,可以“读取”和“写入”信息。

我们平日使用U盘时,都把它插在电脑的usb接口处。

这时,电脑会自动识别U盘,并在任务栏的右下角出现相应的u盘插入图标。

使用完U盘之后,要将U盘从电脑中读取出。

方法是:单击任务栏的U盘图标,出现停止usb mass storage device-驱动器(I:)的提示,单击它,弹出“安全的移除硬件”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从usb接口拔下U盘。

请注意我们在使用U盘是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保持U盘清洁,防止用液体的清洁剂清洗U盘,可用像皮擦轻轻去除污渍;2、注意防潮,长时间不用时,要寄存于干燥处;3、插入U盘时要注意方位,遇到没有办法插入时,千万别用力;4、拔下U盘也不可以立刻将U盘插入,须等候5分钟以上再插;5、当U盘在工作时,强行拔出会造成损伤,还会带来很多故障的生产;6、每次使用U盘时,首先要用杀毒软件杀毒。

动动手找一个U盘,将它插入到电脑中,再将它从电脑中安全移除。

三、计算机的软件上学期我们已经使用过许多软件,例如:Windows、画图、纸牌、记事本等。

一台计算机能做什么工作,取决于它安装了什么软件。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的说,学习计算机实际上就是学习各种软件的用法。

软件可粗略的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使计算机能够有条紊不地正常工作的软件。

计算机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个系统是操作系统,Windows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

它就像房屋的地基一样重要,没有它,我们无法使用电脑。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软件。

过去我们学过的画图软件、记事本软件,将要学习的能写作文能排板报的写字板软件,可制作多媒体报告的PowerPoint 软件等。

同学们喜欢的各种游戏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是应用软件。

软件是软件开发者辛苦劳动、精心设计出来的。

目前,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不法之徒为了自己的利益制作盗版软件,严重地伤害了软件开发者的利益。

为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不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不购买盗版软件;养成购买和使用正版软件的好习惯。

课后练习1、想一想,我们在学校里通过什么手段来获取信息,又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最后利用什么工具处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请你举例说明。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哪几部分?3、请教一下你的信息技术老师,学校里的计算机都安装了哪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4、和同伴一起做一个小调查。

计算机来源:家庭学校同学朋友其他CPU型号:内存容量:操作系统:是否有光驱:是否有打印机:5、读一读,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只有计算机硬件就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鼠标、键盘都属与输入设备。

()U盘安装在主机箱内,只有打开主机箱才能看见它。

()输入设备有音箱、话筒等。

()1GB=1024B. ()U盘是一种便于携带的外存储器。

()6、算一算,一个3GB容量的U盘,在容量为512MB的U盘?7、和同伴一起讨论,列举出两个系统软件和三个应用软件的名称。

第2课小试身手──认识Windows的程序窗口在操作系统Windows中,每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就会打开一个窗口。

各种应用程序的窗口都非常相似,只要掌握了一个应用程序窗口的操作方法,其他应用程序窗口的操作就能无师自通了。

为了顺利掌握有关Windows程序窗口的各种知识,我们先从“记事本”程序窗口的学习入手。

一、猜猜我是谁—窗口的组成虽然“记事本”程序窗口变化多端,但无论怎么变化,他都是标志栏、菜单栏和编辑区三大部分组成。

联系上学期启动“写字板”程序的方法,打开“记事本”程序窗口,进一步认识窗口的组成。

(1).标题栏位于窗口的顶端(最上面)。

表示正在编写的文章名称;记事本表示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名称;为三个控制按钮,它们分别是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

(2).文件(F)编辑(E)格式(O)帮助(H)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由“文件”、“编辑”、“格式”、“帮助”四个菜单名(或菜单项)组成。

我们通过执行菜单中的命令可以实现“记事本”程序的各项操作。

做一做打开“编辑”菜单,然后关闭它。

第1步:在菜单栏上点击编辑(E)菜单名,打开“编辑”菜单。

第2步:再打开的菜单意外单击,就可以关闭该菜单。

我们打开“编辑”菜单之后,发现菜单中有两种比较铁树的命令。

命令是我灰色的,如撤销(U),表示这种命令在当前状态下不可用。

命令后面有“……”,如替换(R)…..,表示单击这种命令可以打开一个对话框。

对话框的作用是请作者输入一些信息或做一些选择,它的内容虽命令不同而不同。

对话框与窗口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最小化和最大化按钮,单机对话框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以关闭对话框。

二、我的七十二变——改变窗口的大小“记事本”程序窗口有着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窗口的大小可以随时随地的变化。

(1)改变窗口的高度第1步: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上边框,鼠标的指针变成形状。

第2步: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第3步:拖动到合适的高度,松开鼠标左键即可。

动动脑想要调整窗口的高度可以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下边边框吗?如果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下边框,我们应该如何修改第2步的操作?(2)改变窗口的宽度做一做调整窗口的宽度第1步: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左边框鼠标的指针变成形状第2步:按住鼠标左键向右托动。

第3步:拖动到合适的宽度,从开鼠标左键即可。

(3)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做一做调整窗口的大小第1步: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某个角上,鼠标指针变成或形状第2步:按住鼠标左键向内托动。

第3步:拖动到合适的大小,松开鼠标左键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