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6.2《非洲(第2课时)》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非洲(第2课时)教案 湘

2、非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导入:上节课我们对非洲的位置和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下非洲的气候。
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非洲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非洲河流主要有哪些?
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
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
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难点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法
指导自学、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
自主学习
激情互动
激情展示
精讲点拨
强化识记
当堂检测
反馈纠正
拓展延伸
复习提问:
利用各种方法识记。
做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根据答案,进行自测。
畅所欲言,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
一、非洲的气候
二、非洲的河流
教学
反思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非洲的气候特点。
重点
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

《非洲》(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气候资料、地图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2)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水文特征。
(3)了解非洲的主要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信息,尝试探究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非洲炎热的气候。
【教学难点】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回顾非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明确: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区为热带。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非洲的气候。
二、新课学习(三)炎热的气候展示非洲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提问:为什么说非洲大陆是“热带大陆”?(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0C以上,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展示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非洲的降水地区分布很不均衡。
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年降水量非常丰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多干旱少雨。
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活动:1.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何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非洲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高山气候;分布特征:赤道为对称轴,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2.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2)说一说,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明确:乞力马扎罗山虽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导致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
从山麓到山顶,分别为稀树草原、森林、草地和冰雪。
6.2 非洲2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

难点
重点:炎热的非洲气候。
难点:通过看地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法
选择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多媒体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2课时
总数
第6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非洲的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因此被称为“高原大陆”,除此之外非洲还有哪些大陆之称呢?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
4、展示图1-25非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总结非洲的气候特征:非洲气候带受因素影响,以为中心呈对称。
5、学习非洲的河流,在地图上找出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二)丰饶的资源
1、读图1-29,了解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并找出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
2、了解非洲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三)亟待发展的经济
1、了解非洲的人口问题。
2、了解非洲的经济状况以及农业发展。
四、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五、课堂小结:小结非洲一课的知识点。
非洲:“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富饶大陆”
非洲气温特点是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
引导提示
引导学生比较尼罗河、刚果河的特点
例如:黄金、金刚石、铬铁矿、磷酸盐等
举例比较说明
教师对照板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比、思考
学生总结
学生读图比较后总结
学生自学“阅读材料”
学生思考感悟
学生思考回答
作业设置
练习册2.1节(第二课时)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6_2_2非洲-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优质教案

6.2.2 非洲【教学目标】1、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
2、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资料,了解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培养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
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法、问答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划分出了三大人种,图片上的是什么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那么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气候炎热干燥二、讲授新课(一)炎热的气候低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根据非洲所处的纬度位置,我们发现:非洲¾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地区。
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我们先从气温角度来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
1、气温读图,归纳非洲的气温数值特征并解释原因。
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气候普遍炎热。
原因: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降水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要注意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分布和走向。
读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降水分布不均;赤道附近降水丰富,向两侧有减少趋势;回归线附近的干旱面积大。
3、非洲的气候类型阅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非洲的主要气候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4、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二)河流了解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刚果河请同学们从流向、流经主要地区、流经气候和注入水域等方面来了解非洲的两大河流。
教师进行表格总结:(三)物产丰饶的非洲读图找出欧洲的物产。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2)湘教版

6.2非洲(2)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二、讲授新课㈢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1.看读数,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㈡读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1.看读数,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1月时密集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三.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1.看读数,小于200㎜,到大于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
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四.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6.2 非洲学案(第二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6.2 非洲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4、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重难点】1、非洲的气候特征。
2、非洲的经济、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自主学习】1、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气候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非洲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3、尼罗河河为世界最长河流,向北注入地中海;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刚果河,水量居世界第二。
4、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5、非洲的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非洲是咖啡、枣椰和油棕的原产地,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之冠。
6、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的经济水平最低。
非洲主要粮食为玉米。
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知识梳理】1、炎热气候――气候特点:(1)以热带气候为主(3/4,20℃以上)(2)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3)热带草原面积广阔(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4)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2、河流: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3、丰饶的资源――“富饶大陆”(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2)动植物资源丰富(热带经济作物、森林资源、草场资源)(3)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多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4、亟待发展的经济(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2)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3)农业是最重要的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是主食;小麦、水稻要进口;出口热带经济作物。
七下第二节《非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课倡导课堂有效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读图分析、归纳思维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优化组合,让学生尝到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一、非洲“炎热的气候”部分,教材安排了非洲 1 月平均气温分布、7 月平均气温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等地图,为引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这些地图的方法,能够从图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教材穿插安排了“学看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材料。
学生结合上述 4 幅地图,可以归纳出非洲气候具有“气候普遍炎热” 、“干旱区面积大” 、“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三个方面的特征。
具体来说,由非洲的纬度位置,可分析出非洲气候以热带类型为主,通过读图6-21 、6-22 ,可进一步分析出非洲气候具有普遍炎热的显著特征。
读图6-24 可知,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小于500 毫米的地区便极为干旱,结合图6-23、6-24 ,可归纳出非洲干旱地区分布广的特征。
在本部分正文中,教材还从气候的角度,简要介绍了非洲农业生产的情况。
此外,为达成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乞力马扎罗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以及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比较两个活动题,以引导学生分析非洲地形、气候、水系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巩固相关技能。
二、在本节内容的最后,教材安排了“物产丰饶的非洲”的阅读材料,从矿产、动植物资源两个方面,扼要介绍了非洲是“富饶大陆” ,以利于学生对非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各种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归纳出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并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第2课时)》学案

第二节非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经过对天气资料、地图的剖析,认识非洲天气种类及散布特色,以及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用对照剖析法认识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色。
3、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质源等方面认识非洲丰饶的物产。
4、认识非洲的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科学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连续发展观。
【学习要点】1、非洲的天气种类及散布特色。
2、非洲的人口及经济发展情况。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酷热的天气自主学习读图 1-22 非洲 1 月均匀气温及图(1) 看读数:绝大多数地域都在1-23 非洲7 月均匀气温摄氏度以上(2) 看散布 :等温线散布(稀少或密集),但7 月比 1 月密集。
(3) 看走向: 1 月,大概与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7 月,也大概与线平行,北部地域为显然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酷热衷心。
概括总结:非洲不论冬夏气温总在℃以上,且绝大多数地域在非洲是“大陆”,故非洲天气特色之一是气温。
合作研究:非洲为何能被称为“热带大陆”,联合其纬度地点作答。
℃以上,说明自主学习读图 1-24,非洲年降水量(1)看读数,找出年降水量小于200 ㎜、大于 2000 ㎜的地域,非洲赤道邻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北回归线邻近的地域,降水。
南回归线邻近大陆岸,降水少。
(2)看散布,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域和最少的地域相差mm,差别明显。
(3)看走向,北部地域大概与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域大概与平行。
概括总结:在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于500 毫米便十分干旱,故非洲天气的第二个特色是。
自主学习读图 1-25,非洲天气种类(1)看种类,赤道邻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天气,非洲热带雨林天气的南北双侧是天气,南北回归线邻近主假如天气,非洲最北端、最南端散布的是天气。
(2)看典型,非洲散布面积最广的天气种类是,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非洲的热带荒漠(撒哈拉荒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非洲(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2、学会用对比分析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3、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4、了解非洲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科学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点】
1、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2、非洲的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炎热的气候
自主学习
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及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绝大部分地区都在摄氏度以上
(2)看分布:等温线分布(稀疏或密集),但7月比1月密集。
(3)看走向:1月,大致与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7月,也大致与线平行,北部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归纳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以上,说明非洲是“大陆”,故非洲气候特征之一是气温。
合作探究:非洲为什么能被称为“热带大陆”,结合其纬度位置作答。
自主学习
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
(1)看读数,找出年降水量小于200㎜、大于2000㎜的地区,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降水。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岸,降水少。
(2)看分布,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和最少的地区相差mm,差异显著。
(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平行。
归纳总结:在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便十分干旱,故非洲气候的第二个特点是。
自主学习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
(1)看类型,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气候,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气候,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气候。
(2)看典型,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分布,以为中心对称,这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
合作探究:1、非洲气候对其农业的影响。
2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原因.
3、气候、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读图1-26完成活动①②
知识点二非洲的河流
刚果河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水能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知识点三丰饶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21至P23页,完成以下内容:
1、非洲物产丰饶被称为“富饶大陆”,那么,非洲的丰富的资源有哪几类?哪些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是那些农产品的原产地?
2、读图1-29,了解非洲矿产资源的种类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南非铬铁矿
刚果民主共和国黄金
利比里亚铜
摩洛哥铝土
赞比亚磷酸盐
几内亚金刚石
3、非洲主要的经济部门,找出非洲主要的农产品,
4、找出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合作探究:完成P23活动。
课堂练习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东非高原
B.南非高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刚果盆地
3.关于非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高
B.季风气候显著
C.干燥地区广大
D.气候南北对称
4.从气温上看,非洲是()
A.干燥的大陆
B.温和的大陆
C.湿润的大陆
D.热带的大陆
5.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原因是()A.距海洋远 B.海陆差异显著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高原地形影响
6.关于非洲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种类单一,但储量丰富B.地形以高原为主,水力资源缺乏
C.黄金、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
D.是世界上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大洲
7.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大洋洲
2008年10月23日晚,非洲各国艺术家与深圳歌舞团同台献艺,以一场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晚会拉开了“2008非洲文化聚集”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的序幕。
根据材料,回答8-9题。
8.节目演出期间主持人穿插介绍了关于非洲的一些知识,小明同学粗略记下了一些,衣你找出小明记错的内容人()
A.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量丰富B.地形以高原为主
C.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居世界首位D.是世界上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最少的大洲9.回来后,小明向同学小欢介绍有关非洲农、矿产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是非洲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稻米需要进口
B.非洲是咖啡的原产地,但咖啡需要大量进口
C.撒哈拉以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D.非洲北回归线以北黄金和金刚石矿产资源丰富
10、读非洲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甲、乙、丙“是左图A、B、C三地的气候资料。
请将A、B、C三地与甲、乙、丙三种气候资料对应连线:
甲 A
乙 B
丙 C
(2)、A、D两地同处于赤道地区,气候特征却有明显差异:
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D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