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它是伴随着民众生活的一道生长、发展的,因而它本身蕴含着民间文化的诸多要素,在其形成机制、存在状态及文化功能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作家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

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作家的创作,主要以个体方式进行;民间创作,则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

民间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一个作品的产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各种劳动号子、锣鼓秧歌不必说,即使最初是由某个人单独创作的作品,一经流传,便自然地归属集体所有。而且,创作主体、对象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位置常常是可以调换的,今天,他是一个故事的听众;明天,他又成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后天,第三者也许会把前两人一起编进故事里再去传讲。这样,劳动大众都可以是创作者,但谁也不是某篇具体作品的专利者。

二、创作、流传中的口头性

民间文学的载体,是民众的口头语言。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说笑话、唱山歌、猜谜语等,因此,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三、创作、流传中的变异性

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所以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特点。

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为其主要方式。讲述、传播过程是动态的。每一次传述,都可能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即使被记录入册,在民间口头流传时,仍会不断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民间文学永无定本。

四、创作、流传中的传承性

民间文学虽然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缘故,经常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然而,正因为如此,也使它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便民间文学代相递传,形成传统,这便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点。如:远古的神话;历代帝王、良将的传说;各地山川风物传说;各种小调、山歌等等,在当代民间仍有流传。特别是一些广为人知的作品,如“白蛇传”的传说,“梁祝”的传说,“三国、水浒、西游”等故事,不仅能以相当稳定的形式继续活在民众口头,而且还不断地被专业艺术家改编制作,通过新的媒体,以现代方式传播。

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2011-03-06 14:40

所谓民间文学,它不同于书面文学,也不同于文学作品,它是对劳动大众的创造力量、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的一种现实的肯定,是民众精神生产的结晶。它的创造活动常常是伴随着物质生产或者生活一道进行的,主要是劳动大众在劳动之时所作,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民间故事、歌谣首先体现的是劳动大众的一种自我抒发情感的欲望,但这种创作与流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润色加工而成,同时又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样式,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制作,久而久之,当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下来时,已经找不到最初的那个所谓的创作者,而只能是一种集体的艺术结晶,具有集体性的首要特征。

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是在民间流传的,它并没有固定的书面文字记载,而是在民众当中实行口耳相传,靠记忆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学,是通过民众的口头语言而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因而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它所代表的是当时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程度以及所体现的社会状况,人的认识能力深刻到什么程度,语言就能精确到什么程度,民间文学就是在语言发展的程度上体现其口头语言的独特魅力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民间文学的创作及流传也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它的讲述、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形式,都有可能是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即使有的故事记录到史册当中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这样就导致了民间文学的永无定本的状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所流传的民间故事肯定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体现着各个民族不同的特色,但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日趋紧密,在一个地方所流传的故事模型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变异而成为另一种框架,形成新的民族故事的特色。在这样的交流、润色、加工过程中,文学风格特色、艺术手法等的变化也导致民间文学的变异,这些主要是从横向方面来说的。从纵向方面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民间所创作、流传的文学,体现着特定时期民间文学的特色,随着历史的变化发展,很多的传统作品就会被经过改造,由内容、情节的逐渐丰富而导致作品主题的重大变化,体现出那个时代所独有的民众生活际遇、情感愿望等等。从这两方面来看,民间文学所具备的第三个特征便是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第四个特征是传承性。我们知道,直到今日,仍然还有一些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同时也有一些为民间文学做出一定贡献的民间故事家的存在,这归根到底是由于民间文学其本身的继承性所决定的。不管它随时代怎样的变化,其自身内部总有一些稳定不变的因素存在,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能够让后人一代一代的继续传承下去。当然不可否认,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故事会被人们自然的淘汰,有的也会因为人为的删减而失传于世,但总还是会有一些经典的故事被稳定的流传了下来,如“白蛇传”、“水浒”、“西游”等故事,它们总能穿越时空的限制而代代相传,并且这些故事不仅以稳定的形式继续在民众口头中流传,而且还不断地被专业艺术家改编制作,通过新的媒体,以现代方式在传播着。

以上我们是分开来讨论这四个特征的,但从具体的创作、流传过程来看,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由口头的语言在民众集体中讲述流传下来,其中也就会夹杂着变异的特征,能为后人所熟悉的民间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性的体现。总之,民间文学是一种带有浓厚传统性的文学现象,它在创作、流传方面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不能够孤立地看待的,它的这些特征是民间文学独特标志,因此我们在欣赏、评价具体的作品时,一定要遵循民间创作自身的规律,才可能把握正确的标准,更好的继承、发展我们的民间文学。

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及其相互影响有哪些表现?

来自各个不同群体的民间文学,在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在题材、内容、手法、形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相互借鉴。在流传中被各个民族所吸收,改造,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富。首先表现为一源分流的亲缘民族中保存找着一些共同的民间文学传统。<苗、瑶两族共同拥有盘神话,以此解释他们的族缘,也是他们来自一源而分流的证明>。一源分流而导致民间文学相似的情况,在其他同一语族的民族中也存在。

中国各民间文学的交融整合,还表现在汉语和汉族民间文学起到的某种“标准化”作用上。汉语在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成为“标准语”,使得这些民族无论是在共同的民俗节日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以汉语作为民间文学的共同载体。这种以传统民间文学形式坏人以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民歌,早已突破了民族的界限,成为这些地区多民族共同的表达形式。少数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不断被发现并迅速得到全国的认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

⑶多元交融的复合性

民间文艺美学具有多样的存在载体,或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水乳交融,是宗教人士念唱的文本;或与人生礼仪习俗相互依存,或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创作主体共同介入审美创造的过程,在现代传媒多样化的时代,民间文艺审美形态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特征更加突出了。

试谈梁祝故事的起源与变异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576375.html,中国梁祝文化网 2007年08月10日

诸焕灿

《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简称《梁祝》),是一个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是优美的四大民间传统戏剧之一。它以生动感人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封建制度压制下的男女青年,为婚姻问题展示了与封建势力竭力抗争的画卷,真挚地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自由、坚贞笃厚的爱情。

历史与传说

由于梁祝故事(戏曲)的长期广泛流传,已使我国人民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也广为流传。那么,梁山伯、祝英台是否确有其人呢?笔者翻阅了众多的资料,证实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

据《鄞县志》记载,北宋徽宗时,明州(宁波)知事李茂诚写过一篇《义忠王庙记》,其中记有:“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生,……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日:‘子为谁?'日:‘姓祝,名贞,字信斋。'日:‘奚自?'日:‘上虞之乡。'日:‘奚适?'日:‘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相得。……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去拜访祝时,才发现祝是女的,就遣媒求亲。但祝“已许鄮城廊头马氏,弗克”。以后山伯任郧令,于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病死。翌年春,英台出嫁路过梁山伯坟时,“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问知是山伯梁令之新冢,去祭奠而地裂,则出穴殉情。丞相谢安曾奏表封为“义妇冢”,梁的阴魂又助刘裕平寇有功,以致被封为“义忠王”。

刘裕是东晋时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的部将,曾镇压了浙东地区的孙恩农民起义。上面所说的“寇”,就是指孙恩起义军。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的丞相,在《仙踪记略》中也有相同的记录:“东晋宁康年间,吴郡梁山伯、国山祝英台同学三年,不知祝乃女子,结为兄弟,寝食与俱。梁为鄞县令,……卒,葬四明山下,祝往哭吊,墓忽开裂,祝坠下复合,仅

露玄襟,从者褫之皆毁,旋化蝶类飞去。”由此看来,梁山伯和祝英台应是东晋穆帝至孝武帝时人,生活在公元352年至373年之间。梁山伯在求婚不成之后,曾出任了鄮城(即今鄞县)的一个小县令。在县令任上病死,死后就埋在城西门口外。至今宁波市鄞县高桥尚有梁山伯庙旧址及墓址。看来,不仅梁山伯、祝英台,就连马家及马氏子也可说是实有其人的。既然都是实有其人,那么梁祝的传说及戏剧是否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呢?

历史传说是劳动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口头(或文学的简单记录)文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但是它不等于历史。它有着历史的依据和凭借,但它又有着成为这一传说故事的过程。在这个传说的过程中,又深深地烙下了历史真实的痕迹。梁祝也同样,既有着历史真实的痕迹,又有着它作为一个传说故事的发展过程。

以目前所能见到的材料来看,直接的著录只有宋代以后的,宋以前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间接材料。唐初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中“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著录。这仅仅是简略的记事,没有情节,不能算作传说故事。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里,才有了极简单的故事梗概:“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乃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日‘义妇冢'。”这比初唐的记事有了发展,有了简单的情节,已初步形成了故事的雏形。到了宋代《鄞县志·义忠王庙记》才有了更具体的描述。但《庙记》中的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思念未达到患相思病而死的程度。《庙记》中说

梁山伯知道英台已许配马家时,“喟然叹日:‘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这里的“区区”,就是梁山伯认为他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的渺小,为了“封候”、“庙食”,可以忽视爱情。而《庙记》中的“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璧焉。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这却是后来“化蝶”的先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中有关化蝶的说本及明人《山堂肆考》说:“俗传大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自宋以后,化蝶之说,流传较广。

到了明、清代,一些小说、鼓词,特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宝卷》及各地方唱本,故事情节有了一个大发展,其中也有不少离奇荒诞的说法。如说梁祝的老师是孔丘。在十八相送中因梁山伯的灵魂被太白金星收去,故不能知晓祝英台在途中对他的暗喻。在祭坟时,山伯显魂出来,拉英台一同归阴,马氏被当场吓死,结果两男一女齐至阴府告状,至此他们才明白梁祝本是金童玉女,因打碎琉璃盏被罚下凡间。在描写上也使用了较为细腻的笔调。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梁山伯如何发现祝英台是女的,但都被英台掩盖过去了。在“十八相送”中更添进了风趣的描绘,反映出了梁山伯忠厚老实相。并将山伯由一个一心想个人封候庙食的冷漠人物,变为一个矢忠于爱情,为爱情自由而病而亡的忠贞形象。当然,由于时代的使然,故事中含有相当部份的宿命论成份,把梁祝两人写成是七世的冤家(一世是买胭脂的郭华,二世是兰桥会的韦郎保,牛郎及董永也是其中的两世)是天仙下凡还愿,最后还以阳寿未满,使梁、祝、马三人还阳,有黎山老母搭救,梁祝一度入山修炼,能呼风唤雨,后英台挂帅出征,山伯又娶妻封王,调和了矛盾,削弱了原来传说中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对抗性,以低级庸俗的市民意识,偷换了传说中的优美的人民性。同时,还把马文才也设想成住在鄞县鄮城,因为

依据祝英台的船只从上虞祝家出发,过通明江,沿姚江顺流东下,越梁山伯墓,一路行来,可至马家,否则就讲不通了。

由上可知,梁祝的故事情节是随着时代的进程和艺人票房价值的驱使由简单而趋于复杂,内容一步步地演绎扩大。

从传说看历史

既然民间传说,它就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记录史实和事件,但它却可以和必然地反映着某一特定时代的历史面貌,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人民的心声。

梁祝故事既然成因于东晋,我们就来看看东晋时代和造成梁祝恋爱悲剧的社会原因。东晋,是等级森严的特定时代。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段,它既有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基本共性,又有着它的特定阶段的特殊性。在东晋,司马氏集团很少有正直忠实的人拥戴它。当时风俗淫邪,是非颠倒。学的是《老》《庄》,行的是“虚无”。做人以行同禽兽为通达,仕进以无耻苟得为才能。当官的不分善恶,一切以门第品定人物。自从魏文帝行施“九品中正制”以来,司马氏集团更是大肆扩张士族观念,高级士族同一般士民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严格界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族大姓极力排挤和压抑“寒门素族”。做官要按照门第,就是在婚姻上,一般士民绝对禁止同高级士族通婚。豪门势族通过政治特权保持其特殊地位,自诩血统高贵,互相标榜,互通婚姻,不屑与庶族同席。当时,会稽的王、谢两姓就是掌握朝庭大权的江南大族,他们的子女绝不与中下层士族通婚,多数是在王、谢等名门大族中联姻。即使身为帝王,如司马师也得娶东汉名儒蔡邕的外孙女羊氏为妻;司马昭娶魏名儒王肃的长女王氏为妻,以通过联姻来提高门第。晋武帝还定制,民间女子年十七不出嫁,由官府代择配偶。这就是强迫出嫁,你愿意也得嫁,不愿意也得嫁。由于门阀制度的界限,造成了许多的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上虞祝氏虽然够不上江南大族的地位,却也可算得是一个中等望族。《宝卷》唱本中就有着祝府大门内外富贵景象的描绘,并带有浓重的书香气氛,而会稽梁氏却没有这等名望,仅仅是一个下层士族。依据当时的门阀通婚的限制,梁祝之间的悲剧,从他(她)俩出生的一天起就已决定了的。所谓私订终身,不听父命应该是已经属于第二位的问题了。我们说,梁祝之间的发情是被当时的制度所禁止的,当时的社会不允许祝英台去爱梁山伯,封建婚姻伦理制度不许祝氏去

和梁家联姻,在梁家和祝氏之间有着一条封建门阀等级的大鸿沟。谁想跨越这条鸿沟,只能被鸿沟中的污泥恶浪所淹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梁祝之间的爱情只能是一个大悲剧。

在整个封建社会时,这样的恋爱悲剧又不是只有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一对青年,而是不知有多少对的青年男女被封建的高压所抑制,不得自由伸展;不知有多少对的理想婚姻的幸福不得实现。因此说,梁祝所反映的是当时,也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广大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封建伦理鸿沟的一个典型。它所反映的是这个社会千千万万青年所迫切关心的,需要合理解决的终身问题。它揭露了封建制度同人民愿望之间深刻的矛盾。人民要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封建势力或他们的代表却用反动制度的枷锁来禁锢人民的手脚,束缚青年们的自由,扼杀青年男女的终身幸福。梁山伯和祝英台渴望自由幸福的婚姻,大胆地向封建婚姻制度和种种顽固的礼教进行斗争,这正表达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男女的愿望,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也正因此,梁祝故事能够在广大人民中间得以流传,并得到不断地丰富。应该说,在贵族阶层中也很流传,因为处于贵族地位的男女们,从他们的内心

深处来说,婚姻上也有许多是不美满的,很有些难言之隐因碍于封建门面,没有象士民阶层来得明朗和直接罢了。这些人虽然也会联系自身的悲哀去同情梁山伯和祝英台,但丝毫不会给他们的精神生活上增加一丝一毫的反抗因素。在现实中,他们仍然要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去阻止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极力设法扑灭青年们向往幸福的火花,制造出青年们的悲哀之果。

从梁祝看它的思想性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人形物象,在这两个形象中寄托着人民的一部分理想。特别是祝英台这个形象,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跟杜丽娘、崔莺莺等一同成为我国古典文学里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

梁山伯和祝英台生活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的压制人性的制度、礼教、习俗像镣铐一样紧紧地束缚着他俩,封建势力以及各种形式阻碍得他俩的自由,威逼着他俩的幸福。在这种情境下,要么就做封建制度的服服贴贴的顺民,要么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在残酷的封建统治下,要想做叛逆,往往很少有好的结果。但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还是选择了做封建社会叛逆的道路,他们没有向封建势力低头。这正是当时广大青年男女的典型,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精英所在。

因此,梁祝有着较普遍的典型意义,表现了人民普遍愿望,以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普遍地流传着,有传奇小说、民歌、鼓词、木鱼书、各地方唱本及弹词宝卷。仅戏曲中元代大戏剧家白朴就写过《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杂剧,已失传,后有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的《英台抗婚》、《同窗记》,川剧的《柳荫记》等等。尤其在越剧《梁祝》被搬上银幕以后,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据戴不凡先生说:“有一个光绪抄本宝卷,实在是越剧前身绍兴文戏的嫡传祖本,不仅情节内容相同,甚至大部分唱词也几乎一样。”

以目前流行的戏曲内容来分析,更可以说明它的思想意义所在了。祝员外是以属于封建势力的代表登上舞台的,但他的女儿祝英台却是一个动人心弦的女性形象。她生长于富贵人家,有着相当的聪明才智,这本身就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批判,而英台还不就此罢休,还要象男子一样出门求学,这不是对封建礼教的一个冲击么。《柳荫记》里英台说:“爹爹说话欠思量,重男轻女不应当。休说女儿是外向,也有女比男儿强。”充分反映了她要求和男子有平等地位的强烈愿望。在严父的高压之下,他仍然不肯屈服:“父威难压儿志向,哪怕将儿锁楼房,海枯石烂不变主张。”在与梁山伯三年同窗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在“十八相送”中有着很充分的显露,展示了英台大胆追求幸福的愿望。当祝员外将英台许配给有财有势的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时,英台更是来了一个面对面的抗拒:“老爹爹做事差,图富贵,享荣华,把儿终身作戏耍。……提马家,我咬银牙,不该遣媒来作伐。你莫要仗着权势大,我寒梅岂怕风雪压。

要成亲,休想吧!除非是日出西山,铁树开花。”在越剧中,英台以“女儿不配,女儿不愿,女儿不嫁”三个不字,大胆地表明了自己的抗议态度。而当听到梁山伯的死讯之后,她仍然丝毫没有退缩。当花轿来到山伯墓前时,她愤怒地喊出:“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号地哭哀哀。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的誓言,以死来向封建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斗争。到这里,她的光辉人格得到了高度的发扬,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封建叛逆的典型形象。

至于梁山伯,同唐人小说《会真记》中“始乱而终弃之”的张生逐渐演变成目前《西厢记》中的张生一样,梁山伯也由《义忠王庙记》中的一心想念“生当封候,死当庙食”的义忠王丰富成目前《梁祝》中的单纯、朴实、用功好学的青年形象。因为群众喜欢这样,可以将他丰富成符合人民理想的形象。他心地纯洁,没有对女性的不正确观点。“我只道天下男子一般样,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这正是英台爱他的开端。从此以后,通过三载同窗的基础,尊重、了解,逐渐地打下了爱情的基础。他不仅在三年同窗中没有发现英台是女的,就在“十八相送”中也丝毫不领会英台给他的种种暗示,这实在是一个相当忠厚的青年形象。一当师母告知英台是女的,他就欢喜若狂,立即动身,满怀幸福的愿望向祝家奔来求亲。但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不可能有一条任梁山伯奔向自由幸福的道路的。在越剧《楼台会》里,当山伯知道英台已许配马家时,他真恨啊,但他仍不失为一个幼稚的可爱的痴心青年:“你爹爹不肯把亲退,我梁家的花轿先来抬。”他还对官府抱着一线幻想:“我要写成冤状当官告,头顶状纸进衙内。……就告你父亲祝员外,他不该欺贫爱富图赖婚姻犯大罪。我再告那仗势欺人的马文才,他活夺我爱妻该有罪,我一张状纸进衙内,倘若为官是清正,只断拢来不断开。”他丝毫没有去考虑一下,到底会不会有哪一个清官站出来,替他说话,当英台明确告诉他状告无益之后,他才感到世道如此:“我满怀悲愤无处诉,……无限欢喜变成灰。”也只有到这时才使他明白使他俩“不能夫妻配”的根由。《柳荫记》中梁山伯对社会进行了控诉:“说什么父母之命,说什么月老红线,父母命坑人陷境,媒妁言害人妖精。爱儿反把儿女损,骨肉之情变仇人。周公礼如泰山压坝,早埋葬有情之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贤弟呀,兄不到黄河不甘心。”但是即使到了这种地步,梁山伯还是抱着坚贞的信念:“哪怕是九天仙女我不爱,……儿与她在世不能夫妻配,儿死后也要和她同坟台。”准备反抗到死,斗争追求到死。

梁山伯、祝英台的死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严厉的控诉,它有着很深厚的社会意义。

正义得不到伸张,美好的愿望遭到破灭,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真实。但是,人民群众也不肯就此甘休,偏偏要使自己的愿望获得圆满的解决。因此他们按照生活的原型描绘出历史的悲剧之后,总是设法给它加上一条光明尾巴,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从而加强对悲剧所以造成的社会原因的谴责。在《梁祝》的结尾,清代吴骞《桃溪客语·梁祝同学》里就有了英台“过梁墓大恸,墓忽开,祝身随入,同化为蝴蝶”的记载。人民赋予它一个“化蝶”的美丽幻想,这跟《孔雀东南飞》中的鸳鸯的出现及《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应验,正是给了悲痛之余的观众一个取得斗争胜利,理想化的欣慰。并使之对故事中的坚强灵魂产生出一种敬意,激发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增强必胜的信念。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故事(或戏曲)就是通过它的光辉的思想性和人物的坚强性格形象而深人民间,成为人民的一份宝贵艺术财富。

(1986年12月浙江省民间文学上虞年会论文)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201109考试批次 《民间文学》大作业 学生姓名李杰 学习中心山东省金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5] 学号 200908576220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层次专升本

民间文学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精确地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民间文学中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和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

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576375.html, 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题参考 1、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49~1966 2、论中国民间文学 3、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 4、回归民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反思 5、中国民间文学的西西弗斯——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读后 6、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 7、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及地位的历史与现状 8、郑振铎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意义——为郑振铎诞辰110周年而作 9、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 10、“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述史模式的可能性探索 11、刘绍棠小说与中国民间文学 12、中国民间文学史 13、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 14、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间文学史 15、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英译中诸悖论的统一 16、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传奇 17、中国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18、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对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 19、佛教与中国民间文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576375.html, 20、世纪描述:民间文学学科的历史风貌——《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座谈会纪要 二、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民间文学经典论 2、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3、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 4、高校中国民间文学导入课教学设计新探 5、中国民间文学中“鱼”的意象 6、20世纪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文体研究史略 7、试谈《中国民间文学史》中的两个问题 8、喜读刘守华著《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兼谈道教对谚语、谜语的影响 9、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 10、作为学科的中国民间文学——兼及对胡适白话文学的新阐释 11、论中国民间文学的多元一体格局 12、我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13、中国民间文学的符号学阐释 14、我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15、对《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几点看法 16、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历史丰碑 17、关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学术意义 18、中国民间文学影响力评价问题研究--以愚公移山故事影响力为中心的考察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911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3 万 建 中 内容提要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 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 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 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 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生活 历史 知识 教育 民间文学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 一、讲述者的魅力 民间文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结果”,也显示于其演说过程本身。任何民间文学活动都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具有强烈的展示性。过去,民间文学表演和民间文学力量的释放主要集中在神庙、祭祀、竞技等公共场所。人们常常在这些公共场所表演、祭祀、聚集、歌舞、庆贺等等,举行场面宏大的公共仪式。所有的人都是仪式的参加者,也是民间文学的表演者,没有专门的观众。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刹那间融为一体。这种高度的集体性使得民间文学的传统力量得到极大的发挥,似乎威力也更为强大。 古往今来的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讲故事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的意义,“不讲故事则不成其为人”①。正像世人皆知的《一千零一夜》所喻指的:从人最终的命运来看,“叙事等于生命,没有叙事便是死亡”。《一千零一夜》除了山鲁佐德讲故事这一线索贯穿始终外,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也讲故事,形成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它用无穷无尽的故事赞美了故事本身,赞美了讲故事的人。将这部百科全书般的故事集译成中文的纳训先生在“译后记”中提到,伏尔泰说,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以后,算是尝到了故事体文学作品的滋味。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 alter Benja m in)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②在这篇著名文章中,本雅明解释了民间文学教育作用的来源:故事讲述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 3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文学的生活特征及其理论建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05BZ W062。

民间文学论文

浅析民间神话传奇的传播与发展 摘要: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学的一大部分,而民间文学也在古往今来民间简单的士人的智慧 沉淀下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民间文学也随着历史推进积累也在不断的延伸出不同的分支,并且至今仍在发展。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奇是民间文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可以说是民间文学的雏形。他们包括了人们对人类初始的猜测与推断以及对未知事物的理解与分析,更创造了新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想。 本次论文以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理解神话传奇产生传播发展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和对 研究者的影响,以及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神话传说与现代人的结合与发展。 关键词:神话传奇;传播;发展; 民间神话传奇的产生是基于对自然界探索,猜测自己对未知事物的敬畏。而神话传奇中神话其实是把神人性化的产物,人们最初会猜测人的产生,以及身边发生一些不理解的事情,人们在脑洞大开的情况下推演出能够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些事情的理由。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情况下,经过不同时代人类的改进下,民间神话逐渐的有朴素转变为华丽,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在人们人们的敬畏中,神话中的人是那么的传奇,神话中的神是那么的伟大,神话中的邪恶总是那么邪恶。人们在敬畏神,其实是在敬畏自然和自己。 民间神话传奇的传播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口口相传,在我们远古的先民们繁衍生息中 产生传播以及发展,先民们在部族融合之后找寻共同的信仰,并传承这种信仰,这是朴素神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持续到在文字的出现,这一阶段的神话传播和传承不仅仅靠着口口相传,还有融入在人们生活中的占卜,祭祀等方面。文字出现之后,更为文明的社会出现,人们通过文字记录和书籍传播以及部落宗族之间的口口相传以及与不同部落宗族的交流融合来传播神话,并创造新的神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的加深,书本纸张印刷术的出现或许在古代也产生过信息大爆炸的效果,也有文人雅士在闲暇时间追寻上古秘闻,整理远古先民遗泽加以推演,以及在统治阶级的影响下写出了不同性质的神话传奇小说。另外宗教的产生传播更为神话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条件,这也是符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我们在神话中看到了玉皇大帝,也流传下了“王皇可恕,犬帝难饶”的传奇故事。而古代地域间联系的不紧密也导致,地域传奇或者说是地域风俗禁忌的不同,而这些风俗和禁忌中也带有神话的神秘色彩,同样也是神话传播和发展的结晶。 近代,是一个科学发展的时代,也是破除神话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减少,地图 上未知的地方逐步的被发展,人们更深入的了解的自己所在的星球,但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和观念却深入人心,同时人们对神话的追寻却未改变,所以深入人心的仙侠类文学产生了,这也是神话发展的一些表现。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也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有很多的神秘不再是神秘,有很多 的神秘却更神秘,在当下我们把它看做是传奇,或许在后人眼中,那可能就是神话。 民间神话传奇的影响 自从文字出现到造字术印刷术成熟这个阶段,文字对很多人来说是奢侈品,相对的人类文明程度要低一些,文学的种类多为偏记录,同时也记录着神话,或者说通过神话来表现一些东西。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字的普及,文人数量也在增加,他们通过对神话的记录来结合自身的阅历写出一些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通过自己编撰神话故事来传播发展神话传奇。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寓言 答案: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47.第20题 民间文学 答案: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48.第27题 生活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49.第36题 时政歌 答案: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50.第37题 民间叙事长诗 答案: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51.第40题 “母题” 答案: 作品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叙事要素,称其为母题(motif)。母题可以是一个物件(如魔棍),一个奇异动物(如会说话的马),一种观念(如禁忌),一种行为(如考验、欺骗),一个角色(如造物主、巨人),一个人物类型(如傻瓜、预言者),或一种结构特点(如常用数字或多次重复)等。

机智人物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51. 第14题 答案: “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于此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47.第3题 口头性 答案: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48.第22题 传说 答案: 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9.第23题 民间笑话 答案: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50.第32题 史诗 答案: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52.第34题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复习题 1、从文体特点上来看,民间寓言具有“形象”和“寓意”两大特点。 从思想角度、民间寓言反映了人民的道德观念、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知识和教训、反映劳动人对待事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即包含好的品质、对劳动的肯定和思辨的思想。 2、神奇故事的特点是“幻想性”、“神奇性”。本质是“民众话语的狂欢”。 3、民间歌谣的章法包括一、三、多段体。其中三短体中的一二段是喻体,第三段才是本体。它的句式有整齐句、杂言句、长短句 在内容上分为劳动歌、习俗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儿歌 按体制分包括山歌:对唱、和唱、独唱、爬山歌(信天游)、信天游、民间小调、花儿 4、民间谚语的形式美特点: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 5、谜语的分类:物迷、事迷和字谜 6、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基本原则:全面收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立体描写。 7,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8、传说的特点: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传奇性。 9、史诗包括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 10、民间小戏向城市发展,在小地方演奏的说唱戏,称为“小戏”,到大城市演奏的被称为“大本戏 11、民间文学流传特点: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承性和集体性 12.民间故事按体裁分类的标准,民间故事分为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神奇故事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以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的民间故事。民众话语的狂欢。 1、民间文学:指的是劳动人民用口头进行创作,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人民群众中间流行和传播的一种文学。 2、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人类原始初民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口头故事。 3、民间传说:是描述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解释一定地方风物山川、古迹,社会习俗的口述传奇性故事。 4、民间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民间故事,篇幅短小,是口头的讽刺幽默小品。有些地方把所有民间故事通称为“笑话”,那是广义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民间笑话是狭义的,和传说、生活故事、童话等作品不同,它是具有强烈的喜剧性民间故事。 5、生活故事:指的是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反映社会、现象、阶级关系,世态人情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民间故事,是草根生活的展现。 6、民间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合称,是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作品,是表达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 7、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言、固定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通俗而又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民间传言。 8、歇后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集中地运用比喻、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段,表达抽象的思想内容。它可分为歇前和歇后两部分,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 9、史诗:反映历史题材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人民口头的历史课本。它采用韵文或韵、散文相间的“说唱体”形式,记叙一个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或记录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重大事件。包括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史诗中有以远古的神话为题材的神话史诗,史诗中还有一部分是以英雄人物的斗争故事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

民间文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间文学概述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性质 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 1、民间文学是一种单纯朴素的文学样式 2、民间文学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有两点本质性的含义:一是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二是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 (二)民间文学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三、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 1.英国: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 英国研究民间文学的主要方法,早期是将民间文学看作原始文化遗留物的进化论方法,后期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发生着作用的社会现象的功能方法。 2、芬兰 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国际民俗学家协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协会和北欧民俗协会的会址都在芬兰。 历史地理学派,也称为芬兰学派。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撰的主民民间文学工具书AT分类法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德国:格林兄弟对民间故事采录出版以及对神话的研究;缪勒创立的太阳神话学派,本非提出的流传学派。 4、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学派,以“自生说”来解释故事主题的起源,以“外来说”来解释故事情节的起源,认为主题可以自生,情节可以借用。 1928年,普罗普出版《民间故事形态学》归纳出两个最基本的叙事因素:“功能”和“行动范围” 5、日本:柳田国男研究“口承文艺”。 提出“重出立证法”,研究民间故事反复出现那些情节,分析其基本核心与变化的部分。 提出“方言周圈论”,认为距离文化发达城市越远,方言和民俗也就保存越多。 关敬吾:研究民间故事结构 四、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最重要也最常用 2、历时追溯法: 索绪尔:共时(特定时期或阶段的静止状况),历时(不同阶段和时期的

民间文学论文

兼谈民间文学和民间故事 学院:人文学院 学号:201326099 姓名:赵灿

摘要:民间文学植根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融幽默、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千百年来在民间口耳相传,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民间文学源远流长,无处不在,可以说凡有井水处即有民间文学。人是文化的产物,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德育,无可避免会烙上文化的印迹。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民间文学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民间文学是一座绚烂陆丽的文学宝库,它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充实、淳朴乐观、形式丰富多采的文学瑰宝,多少人曾在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面前惊叹不已。 在深入地研究民间文学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哪些作品才算民间文学?所以,根据民间文学的特点,找出它和非民间文学的界线,给它划定一个科学的范围,是很必要的一件工作吧。民间文学本是有其历史范畴的。在原始社会里,文学作品本无所谓民间与非民间的区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 对于民间文学,相信每位中国人都有接触和享受,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民间文学场域之中,拥有自己的民间文学知识,受过民间文学的影响。流传广泛的嫦娥奔月的神话、孟姜女的传说、狼外婆的故事等等,更是家喻户晓。然而,当我们在进行田野作业的时候,时常会听到对方说:“我没有文化……”这说明相当一部分的民众,也包括部分学者都认为文化就是以文字为媒介的,文化是需要经过“专门”学习的。“‘文字的权力化’表现出了一种不争的历史事实,更有甚者,它还成为社会价值体现中类似于福柯所说的‘区分|排斥’关系,比如,不懂文字的人被当作‘文盲’,那些无文字的族群、农民、妇女等,在历史上大都被视为‘没文化’人群。”其实,在广大民间,在很少使用文字的地方,流行着无边无垠、无需借助文字的口头文学、表演艺术、音乐、歌唱等“口传文化”。这类口传文化与书面文化有着同等的地位。 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它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话语,众多的学术术语足以构建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话语体系,诸如“神话”、“史诗”、“歌谣”、“传说”、“故事”、“谚语”、“民间”、“口头”、“口头语言”、“田野作业”、“传说圈”、“神话素”、“原型”、“人物”、“旋律”等等。“民间文学”既是一个学科或是学术话语意义上的名称,也是指这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民间文学是一门地域性学科,真正的民间文学学者应该从事的是某一地域的民间文学的研究,而不是只笼络地声称自己研究的是传说还是民间小戏。“什么是民间文学”,似乎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这是二十多年前的权威性定义。如今,关于什么是民间文学的认为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依旧认为“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以及其他人生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这样的理解实际上是并不全面,而是极大地限制了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空间。 有要求人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句句是真理,在真理面前只有低头。 有必须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这是训话,没有讨论余地。爱教育的人只有肃立恭听。 有需要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读的。这样读书不由自主,是苦是乐,各人感觉不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民间文学 课程论文

浅谈儿歌的分类及其作用 [摘要]:儿歌,是人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像一只百灵鸟,陪伴着儿童度过童年。我国儿歌历史悠久。传统儿歌,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四大类:生活性儿歌,思想性儿歌,知识性儿歌,趣味儿歌。传统儿歌,是我国民间歌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艺术结晶之一。许多多年流传的传统儿歌,丰富多彩,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运用,并加以发展。这对今天的新儿歌创作和繁荣儿童文学创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儿歌民间儿歌作用趣味教育 引言 儿歌也叫“童瑶”,是伴随着大多数小孩度过童年的时光,儿歌的分类也有很多,比如:生活性儿歌,思想性儿歌,知识性儿歌,趣味儿歌。每一类的儿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小瑟等等,《左转》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 [1]`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儿歌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在儿歌的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其中,婴儿听儿歌,会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受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童年的欢乐。

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

探索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 内容摘要: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民间文学是大众文化基础上的归纳总结。其中,民间文学涵括了民众的美学价值,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间文学审美价值美学价值 在文学的一切价值中,审美的价值是其首要的和最高的价值。俄国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唯美主义认为,艺术的唯一功能,就是审美的功能。我国知名美学家敏泽教授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它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1]这些观点都极力强调审美价值在文学所有价值中的首要性,是可靠的。民间文学是多样文学形式中的一种,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依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世间百态作出了审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价值主体在与其价值客体相互作用中“唯一的”、“最有效的”价值中介。民间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创作,它用语言构筑形象、编织情节,通过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人们的生活、心理、情绪、感情等等。”[2]其语言在呈现出与一般的文学样式相一致的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它独有的个性。 民间文学作为全民口头文学,包括了生活故事、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长诗、民间曲艺等等。这些不同文学样式采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 最初的民众创作,是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达各种知识、技能。这就要求讲述者把繁杂冗长的句子进行浓缩,变成简洁凝练的短句,变为大家容易接受的语言。在长期的揣摩探索中,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谚语的精炼简洁一直为大作家们称道。鲁迅称谚语是“炼话”,是“相世相的神髓”。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洁的,然而在他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情感。”有的谚语只用三、四个字就能说出一条经验或一个道理。如“斤鸡叫”是说公鸡长到一斤多重就会啼鸣报晓,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清楚,达到了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则少的精洁程度。 民间文学的语言,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习俗、环境中得到的活生生的语言,总是能够从即时即景中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它未经任何的雕凿粉饰,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线秀》的语言也非常朴实无华:“你离开我们了,好比池塘里没有鱼,好比草地上没有露水”,“一颗星星照不亮地上的路,一粒种子不会使田野变绿”。《线秀》中的这些语言,完全是从现实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乡音口语,非常具有亲切感,常常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民间文学创作中,充斥着大量的乡土话、口头语,这些“家常语”从劳动人民的口中表达出来,是那么的自然、贴切,富有表现力,令人常常情不自禁地沉醉在那浓浓的乡土气息中,领略乡间那独一无二的美。 体现生活美是民间文学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民间文学语言虽然简洁、朴素,但是,“朴素、简洁和三言两语”却具有“塑造形象的雄壮的力量”。民间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不是像文人创作那样刻意挑拣一些艳丽、夸张,而在于它善于从身边的人、事、物、景“引类譬喻”、“借物发端”。在民间文

论民族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浅论民族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浅论民族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民族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世代传承的语言艺术和口头创作,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民族民间文学的产生和流传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完成的,每次表演和传播都是一次独特的生活经历,民众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从事文学活动。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中产生的,离开了民众生活,民间文学就不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也就是说,民间文学是伴随着物质生产和生活一起产生和流传的。民间文学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是一个区域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化的记载。所以说,民族民间文学是扎根于生活的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是民族群体的创作,是有某一特定群体共同完成并传承的。所以,集体性是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相对于作家文学,这是最具有区别性的特征。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第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集体性重要指民间文学是集体完成文学文本或共同经历民间文学生活;任何民间文学文本都为特定群体和地域所共享;任何民间文学文本的表演过程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由特定的表演者和观众

共同完成。也就是说,集体性是民间文学有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这种特性,一方面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与传承过程融于一体。共同展开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文学凝聚集体智慧与艺术才华所获得的强劲的艺术生命力,表达了植根于民俗生活的特定民族、地域或时代的集体观念。 与作家文学不同,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传承中的再创作)是在一些群体中进行的,这种由广大民族集体参与的创作活动,创作主体与传承主体相一致,创作与传承同步展开,作品一经创作也就进入了集体传承的过程,始终处于活态的流传状态之中,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被广大人民再创作的过程。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人,既是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和修改。从这一角度讲,所有的传承人都是作品的创作者。正是由于广大民众的参与,对作品的不断加工、修改和完善,才保证了民间文学在内容上最直接、最集中德体现广大民众的意志、愿望以及审美趣味,在形式上最大限度地表达广大民众的欣赏习惯。 与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很少是由某位作家单独完成的,它总是要在形成或流传过程中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加工和改造。所以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广大人民。因此,民间文学必然表达历史的集体意识。民间文学作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它的主题、选材以及表现形式都直接呈现生活,生活的所以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表现,每一个生活主体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再创作;某个民族、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 导读:1、民间文学的概念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

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3、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有共同的规律,即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形象化反映的产物,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活,发挥社会作用。但是民间文学又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整个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打夯,就不会有打夯歌;没有礼俗,就不会有礼俗歌;没有农耕生产,就不会有农谚;没有农民革命,也不会有农民起义的歌谣、传说、故事。民间文学所表现的生活面极为广阔,它的内容是劳动人民最熟知和最关切的事物,与劳动人民的思想、观点、道德、习俗、宗教信仰和生产劳动等息息相关、血肉相连。民间文学始终陪伴着人民的全部生活,拉法格说,它“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己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民间文学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具有传授民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一一一一、、、、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一一一一))))传授礼俗知识传授礼俗知识传授礼俗知识传授礼俗知识。。。。口头讲述或演唱的民间文学可以使人们了解礼仪、民俗风情,如向民众传授关于婚姻等习俗方面的常识:民间小戏《洪月娥做梦》便描述了传统婚俗中的细节,使观众或听者获得了丰富的民俗知识。附:民间小戏《洪月娥做梦》中的一段: …… 叫声女儿“快起来吧,你梳洗打扮好上车。今天女儿你出闺去,妈我有知心话对你说。公婆面前闲话少说,小姑子不好你别管,小叔子不好你要少说”。((((二二二二))))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传授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其中积淀了民众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如在散文体叙事题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和生产活动知识。附:承载自然和生产等知识《梯玛神歌》土家族祭祀仪式上由祭司梯玛所演唱的《梯玛神歌》即《社巴歌》中有关于时令特点的自然知识。而《社巴歌》的第三部分是讲述诸如割草砍树、挖土、种包谷、犁田、撒谷种、薅草、踩田、背包谷、打谷子等农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打镰刀、绩麻、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知识的。二二二二、、、、传授民众历史知识传授民众历史知识传授民众历史知识传授民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增强文化认同的功能。。。。((((一一一一))))传传传传授历史知识授历史知识授历史知识授历史知识。。。。民间文学是群体口述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间文学的各个类别或者直接描述历史,或者隐含着历史,或者具有历史的背景,它们与人们的历史记忆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群体的全部口述历史。而其中的口头叙事部分总是或讲或唱已经发生过或存在过的人物、事件。这在原始社会或无文字的人类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原始的图腾神话、族源神话等等便是该群体追溯群体起源的历史。而苗族古歌中对祖先辗转迁徙等方面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苗民对自身历史的追忆。民间文学的演述是传统社会民众获取历史知识最为直接和便捷的方式,民间文学的影响使民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历史观。因而,透过民间文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民众对于当时社会历史的认识和评价,如关于三国曹操的知识。((((二二二二))))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民间文学是以口头方式进行述说和记忆的历史,是群体凝聚力的牢固纽带。民间文学在民族的层面上,是某一个民族的史书。民族在逝去的岁月中所经历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等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等都在口头文学方面有所反映。民间文学所聚焦的是整个民族的劳动创造和奋斗进取。这些记忆中的历史一方面通过平时的讲唱活动等潜移默化地注入民众的心底,成为普遍植根于民间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叙事必须在隆重的场合和庄严的仪式上由该群体公认的权威进行讲唱,借以强调口述历史的神圣与权威,强化民族认同感,在反复的讲唱中实现历史的延续。广泛流传于布努瑶族中的《密洛陀》是长篇叙事诗,内容有女始祖的诞生和创世业绩;有女始祖作古后,布努人的山居生活、族群内外的冲突和矛盾;有布努人的各个分支谱系及其繁衍的历史。每当始祖母的诞辰即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的祝著节来临之际,即便是远离家乡的人也会千里迢赶回家乡祭拜始祖母并聆听曾不止一次聆听过的《密洛陀》,密洛陀成为布努瑶族群体凝聚力的牢固纽带。民间文学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故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建构往往以民间文学中最具传播力和美誉力的材料作为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的标志形象。此特点在近些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争夺,既体现出人们对于传说资源的争夺,也体现出这些群体曾经拥有过共同的历史文化的现实。三三三三、、、、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教化的功能。。。。民间文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故而具有鲜明的寓教于乐的功能。“摇篮曲”和“儿歌”便明显地体现者这种功能。“谚语”等具有教育的功能。如“买卖

民间文学当代应用价值评析

民间文学当代应用价值评析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把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相比较,会发现民间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些特点,比如感情真挚,情节单纯,风格粗犷,语言简朴,通俗易懂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特征。其中,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口头性。民间文学的其他基本特征的形成也和口头性有一定的关系。 所谓口头性,是指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基本特征。尽管个别时候也有民间文学的抄本,还有搜集记录本,现在还有电子本,但文字不是民间文学必须的载体,只是辅助性的载体。相反,作家文学用笔写作、通过书面文字流传。个别时候,作家文学也诉诸口头传播,例如诗歌朗诵会,但口头传播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是辅助性的。到今天为止,人类之间的社会交际还是以口头语言作为最常用的工具。口头语言有很多优越性。第一,人人都会口语,而文字却需要专门学习,所以,口头文学更加适合所有人。尚未学习文字的幼儿,未能学习的文盲,都可以欣赏民间的口头文学。第二,口头表达适合各种生活环境,十分方便,而文字阅读需要占用眼睛,很多场合不适应。农民一边赶牛耕地,一边唱歌。第三,口头表达可以有表情、动作,

民间文学

论民间文学的功能 【摘要】:民间文学的功能,是指作为一种生活文化现象的民间文学,在一个民族文化体系中所发挥的效用。我们知道,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而创造文化,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互相联系的各种文化要素构成,其中每一要素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这一定的功能。 【关键词】民间文学功能多形态 民间文学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间文学的功能具有多形态、多层次性。从我们的认识来看,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知识传授功能 由于民间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没有掌握文字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从而,民间文学担负着一项主要的使命,那就是传承民众的知识和经验。 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大量的文本都是知识的汇集。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天地万物的由来和人间秩序的形成,尽管并非真正科学的知识,却是当时人们认识成果的结晶。如中国地理形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现象,神话是这样解释的: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非常明显,神话叙述中国独特的地理形势,并与日月星辰西落和水向东流的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成为当时民众传授知识的途径。 神话这样,传说也是如此。民众获得大量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的知识,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典籍,而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故事和传说。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与历史真实会有一定距离,但是民众是将其作为历史知识加以认同的。 至于谚语之类所包含的知识以及民众通过谚语的运用传授气象、劳动、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就更直接明了了。 二、道德塑造功能 “传统对于社会有无上的价值,所以再也没有比社会分子遵守传统更为重要的了。必须严格遵守前代遗留的民俗与知识,才能维持秩序与文明。”道德规范就是传统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众历来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自我道德约束,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大量属于风俗习惯中的村规民约、礼俗禁忌之外,人人们还通过舆论以及家庭教育规范各自的行为,成为人民自觉遵守的传统。而民间文学则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寓教于乐,成为塑造民众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所以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三、礼俗伴生功能 礼是俗的制度化,俗是礼的原生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俗大量的被礼制化;而同时,礼制也大量地习俗化。上下层文化之间的这种互动,使中国的民间文化呈现出礼俗共生、礼俗混生、礼俗叠用的现象。其中,民间文学在礼俗过程中有重要的伴生功能,由此民间文学的功能从一般文学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层面。 民间文学的礼俗伴生功能表现得非常普遍,它往往融入礼俗之中,成为礼俗的内容之一,故称之为伴生功能。在人生礼仪过程中,如满月酒、成人礼、婚礼、葬礼等,都伴有相应的民间文学活动;在一些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祭祀习俗中,也常伴有民间文学的内容。 四、娱乐休闲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