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中配合 -

合集下载

尺、桡骨骨干骨折

尺、桡骨骨干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一、查房医嘱概述尺、桡骨干骨折多发生青少年,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外伤史,前臂疼痛剧烈、活动障碍。

二、体格检查要点1.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2.检查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3.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

三、分析门诊、急诊资料通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不难确诊。

四、继续检查项目上、桡尺远侧关节X线,注意有无关节脱位。

五、门诊医嘱示对于怀疑骨折的病人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

对已已经确诊骨折需要保守治疗的病人1.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2.对症止痛非甾体类药物。

3.随访固定4~6周,定期拍片复查。

病情分析一、初步诊断外伤史;患侧局部肿胀、畸形、压痛,可触及骨擦感;X线可发生骨折线即可确定诊断。

二、鉴别诊断’1.孟氏骨折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可通过X线照片加以鉴别。

2.盖氏骨折指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

通过X线照片可以明确诊断。

三、临床分期或分型(一)尺、桡骨双骨折1.直接暴力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而。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通过腕关节向上传导,首先使桡骨骨折,通过骨间膜向下方传导,引起低位尺骨斜形骨折。

3.扭转暴力前臂受扭转外力,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为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

(二)桡骨干骨折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单纯桡骨干骨折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单纯尺骨干骨折少见,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治疗计划一、治疗原则根据病人的骨折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无血管神经损伤,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1)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旧骨折畸形愈合或畸形愈合。

禁忌证局部或全身感染。

2)术前准备(全身准备及专科准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对病人心、脑、肺、肾等多脏器评估。

3)手术入路及特点·病人仰卧位。

尺桡骨的手术配合

尺桡骨的手术配合

操作技巧
在骨折端安装外固定架,通过调 整外固定架上的螺钉和连杆来稳
定骨折。
优缺点
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 等优点,但固定效果相对较差, 容易松动和感染。因此,在使用 外固定架时要加强护理和观察,
及时处理并发症。
05
关节面损伤修复与功能 重建策略
CHAPTER
关节面损伤评估及修复原则
1 2
关节面损伤程度评估
髓内钉固定适应症与操作技巧
适应症
适用于尺桡骨干骨折,特别是多段或 粉碎性骨折。
注意事项
在插入髓内钉时要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和神经,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感 觉和运动功能。
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髓内钉,通过髓腔将髓内 钉插入骨折端,确保骨折对位对线良 好。
外固定架在复杂损伤中的应用
适应症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 等复杂损伤。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 现,对关节面损伤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修复原则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 包括关节面修复、骨折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3
手术时机选择
在确保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手术治 疗,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关节功能重建方法探讨
解剖复位与内固定
切开显露
在必要时,可以切开部分 肌肉或肌腱,以更好地显 露尺桡骨。
术中神经血管保护策略
熟悉解剖结构
熟悉前臂的神经血管走 行,避免在手术过程中
损伤重要结构。
轻柔操作
在分离和显露过程中, 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 操作导致神经血管损伤

使用保护器械
使用神经剥离子等器械 ,保护神经血管,减少
损伤风险。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

青少年占多数。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一)诊断依据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临床路径—尺桡骨骨折

临床路径—尺桡骨骨折

1、抗生素: ; 2、液体量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确定. 3. 液体量: ML
1、抗生素: ; 2、液体量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确定. 3. 液体量: ML
1、抗生素: ; 2、液体量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确定. 3. 液体量: ML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费用
第6天(术后第4) 第7天(术后第5天) 月 日 月 日 内 容 内 容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专科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专科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一般 □好转 □良好 □恶化 □治愈
□一般 □好转 □良好 □恶化 □治愈
□一般 □好转 □良好 □恶化 □治愈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第11天(术后第9天) 月 内 容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专科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日 费用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
1、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局部制动,支持并保持患肢在复位后体位,防止腕关节旋前或旋后。

(3)评估患肢肿胀程度,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如握拳竖拇指及肩关节活动等。

2、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切口渗血、引流液的情况,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1)肘关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手部感觉,如有肢端麻木,针刺样感觉、手部握拳无力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变化,监测血常规、血沉的变化、有无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间接疼痛夹加重,局部红肿情况,如有渗出,及时
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3)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伸屈和用力握拳活动,并进行上臂和前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

2周局部肿胀减退,开始练习腕关节活动。

4周以后开始练习
肘关节和肩关节活动。

术后6周内禁做前臂旋转运动。

4)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维持有效的固定,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
愈合。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吴** 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尺桡骨骨折的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尺桡骨骨折的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97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0月上第21卷第28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黄志,毕节市中医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

尺桡骨骨折的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黄志(毕节市中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摘要】目的:分析尺桡骨骨折的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疗效。

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实施诊治的62例尺桡骨骨折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电脑任意编号法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 =31)。

在手法整复后,常规组使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0.17±6.73)d、(13.04±2.41)d、常规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0.15±8.04)d、(17.15±4.02)d、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6.77%,常规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80.65%,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 <0.05)。

常规组患者术后发生6例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患者生理职能评分为(85.40±2.63)分、躯体疼痛评分为(85.31±3.10)分、情感职能评分为(86.41±2.50)分、社会职能评分为(84.36±2.15)分,常规组患者生理职能评分为(76.85±1.95)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6.50±2.03)分、情感职能评分为(76.55±3.09)分、社会职能评分为(75.69±3.11)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查房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查房

02
神经损伤预防与处理
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肢体神经,避免过度牵拉和压迫。如发现患
者感觉或运动功能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03
关节僵硬预防与处理
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锻炼,以预防关节僵硬。对于已经出现关节僵硬
的患者,可采用物理疗法或手术松解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
防止再次发生关节僵硬。
05
污染风险。
无菌物品准备
手术所需的无菌物品应提前准备齐 全,包括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 ,确保在有效期内且包装完好。
无菌技术操作
护理人员需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如正确穿戴手术衣、手套,规范 使用无菌器械台等,以防止术中感 染。
器械传递与使用方法指导
器械传递
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流程,准确 、及时地传递手术器械,确保手
02
术前护理工作准备
患者信息收集与评估
01
02
03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 健康状况。
评估病情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了解 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周 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评估手术耐受性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 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 确定手术耐受性和风险。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查 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尺桡骨骨折概述 • 术前护理工作准备 • 术中护理配合与操作规范 • 术后恢复期护理策略实施 • 药物治疗管理及注意事项 • 出院前健康教育及随访计划制定
01
尺桡骨骨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尺桡骨骨折是指尺骨干和桡骨干同时发生的骨折,是常见的前臂骨折类型之一 。
术前教育及心理支持

无痛条件下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的护理

无痛条件下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的护理

·88·生垦塞旦匿型!Q!Q生!旦筮!!鲞筮!翅£塾i望!堕』螋婴坐堕!堕笪垡!丛鲤堕些!尘:!Q!!:!尘:!!:盟!:i无痛条件下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的护理郭文琴谢冬梅【摘要】目的利用神经阻滞麻醉,使病人在无痛、肌肉松弛的条件下,接受手法折顶复位。

方法对骨折肢体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后10—20m i n,使肢体伸肌处于较松弛的状态下,在x线影像下接受手法折顶复位,结合夹板石膏外固定。

结果本组106例,在无痛条件下整复对位对线良好者101例,整复失败需手术治疗者5例,整复成功率95.2%。

结论舒适无痛是病人的权利和基本需求,利用无痛技术,减轻疼痛指数,有效制止疼痛的发生发展,减轻对抗,提高了手法复位成功率。

【关键词】无痛;手法复位;护理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目前,疼痛已成为继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疼痛的危害认识不断加强,舒适无痛是病人的权利和基本需求,而使病人在无痛的条件下接受骨折手法复位就是我们每一位骨科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随机抽查新鲜性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06例,其中男47例,女59例,年龄5—78岁。

横断型79例,短斜形27例;骨折远段背侧移位58例,掌侧移位48例。

均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小夹板固定4—12周,平均6周。

在无痛条件下整复对位对线良好者101例,整复失败需手术治疗者5例,整复成功率95.2%。

1.2治疗方法:对骨折肢体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后10一20m i n,使得前臂伸肌处于较松弛的状态下,结合x线影像,用手触摸骨折部位,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至近、摸清骨折移位的方向,在助手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放在骨折断端的背侧,其余四指放在掌侧,紧贴皮肤,沿着前臂的纵轴方向,夹挤骨折断端的骨间隙,使向中问靠拢的双骨折断端各自分开,运用牵引基础手法纠正成角移位及旋转移位、缩短重叠移位石膏外固定,用折顶手法使折端复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术中配合
(一)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
1.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手术体位仰卧位。

(二)手术物品准备
1.常规用物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电钻、敷料包、手术衣、
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气压止血带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
缝合针
(三)巡回护士配合
患肢外展置于清创车上,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
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四)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1.消毒碘酒酒精纱布消毒
2.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用甲状腺拉
钩拉开切口,
3.显露骨折端电刀打开筋膜、骨膜,弯钳分离松解,用甲状腺拉
钩拉开肌肉,显露尺骨骨折部
4.复位骨折端刮匙、弯钳清除骨折面凝血块,复位钳对合
骨折
5.钢板螺钉内固定选择合适的钢板、钻头,电钻钻套保护电钻,
通过钢板钻入骨孔,测深、攻丝后植入螺钉,
同法植入其他螺钉
6.透视检查透视检查钉位、长度及骨折复位情况,无菌
中单遮盖透视部位,进行C臂透视
6.冲洗递生理盐水冲洗,弯盘接流下的水,以免弄湿
无菌敷料
7.逐层缝合1号可吸收线逐层缝合至皮下,0号可吸收线缝
合皮下,酒纱消毒皮缘,1号线缝合皮肤8.消毒包扎酒纱消毒创面,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绷带包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