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结课论文
《孙子兵法》论文

从《孙子兵法》到当代大学生素质摘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这个社会及民族以及个人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孙子兵法》内容浅谈《孙子兵法》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厉害关系。
关键词:《孙子兵法》谋略战术素质竞争人文素养中华武德文化源远流长,初萌于炎黄氏族的融合,文明奠基于孙武。
《孙子兵法》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闪烁着中华民族伦理智慧的光辉,对现代世界文明有其重要的价值,有待于我们开发利用。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短兵相接,没有血流成河,但学习,是年轻的我们现在的首要大事,如何利用这大学四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是这四年里的大事,在竞争激烈的校园里,生存之道,成功之道,不得不察也,我们不得不郑重的思考,好好酝酿一下自己的人生之路。
利用几千年封建文化积淀下来的战略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也是生活在当前复杂社会形态下的新青年不可或缺的斗争思想。
同时,随着大学生军训工作不断深入健康地向前发展,高校军事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门必修课已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轨道, 高校军事教学的实践证明高校军事理论课不仅是高等院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2500年前大军事家孙武所撰。
它以军事理论专著的形式,总结了春秋末及以前的战争经验,奠定了中国古典兵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外军事和谋略史上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孙子兵法》之所以倍受人们的推崇, 影响遍及世界, 其主要原因就是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规律的“善战”思想。
所谓“善战”, 就是以最优的方法夺取战争胜利。
尤其是书中阐述的“奇正”、将之“五德”、“避实击虚”等原则,对今天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深刻的启迪。
所以,《孙子兵法》的原理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适用。
尤其是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很大启示,处于竞争激烈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研究、应用《孙子兵法》, 从而拓宽思维空间,利于开拓进取,取得创业成功。
孙子兵法论文8篇完美版

《孙子兵法论文》孙子兵法论文(一):论《孙子兵法》蕴含的伦理思想论文关键词:《孙子兵法》;军事伦理;伦理思想;管理伦理论文摘要:《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军事著作,其价值不仅仅在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主要表此刻与中国传统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在军事伦理、管理伦理上有丰富的思想资料。
对其深入挖掘,既有重要的理论好处,又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孙子名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
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价值不仅仅在于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深刻的伦理价值。
一、《孙子兵法》与管理伦理管理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计篇》总结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即将帅要有智谋才能,要赏罚有信,要爱护下属,要勇敢果断,要军纪严明。
其中的前三个方面智、信、仁是普遍的道德要求,后两者勇、严是对军事管理者提出的特殊要求。
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务必具备的五德,既是素质要求,更是道德要求。
智即智慧,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都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那里主要是说将帅要足智多谋。
《九变篇》日: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就是说,聪明的将帅,总是能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
在有利的状况下思考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不利的状况下思考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能够解除。
信主要指将帅要取信于下属,主要表现即《计篇》所说的赏罚孰明,将帅赏罚无度甚至失度,就是道德上的失当甚至失德,必然失信于部下。
仁如前所述,包括仁爱、义恨和大仁。
勇即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敢于勇往直前,能够视死如归。
那种胆小如鼠、临阵怯战的人最为军人所不屑,也被认为是最不道德的军人。
勇务必是与大仁、大智相联系的大勇,而非匹夫之勇。
严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将帅要有威严,能够令行禁止;二是要治军严格,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地形篇》);三是要严于律己。
《孙子兵法》论文

从《孙子兵法》看生活摘要:《孙子兵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而且影响最大的战略名著,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瑰宝。
它博大精深的内容和精美的语言艺术,反映了中华先人卓越的智慧;它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精神,闪烁着东方哲学的思想光辉。
《孙子兵法》不仅对于思考当今时代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政治、外交、经济、体育等领域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孙子兵法》所揭示的许多战争基本规律,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其观点和方法与社会生活的哲理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
本文浅谈《孙子兵法》中的哲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关键词:孙子兵法生活“知彼知己”人生目标“卑而骄之”“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正文: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
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会变化无穷而不困窘。
借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我们可以说,真正懂得人生的人,也绝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
而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归宿和生命的价值,对人生的根本方向、根本态度起着决定的作用。
在纷纭的大千世界里,丧失人生目的,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徘徊彷徨,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人们对每一个目标的追求都是人生目的的一个阶段,这种追求既是崇高的也是没有止境的。
所以,应当把某种追求的实现看作是向更高一级追求或者另一种追求的开端。
有一位年逾花甲的科学家,他掌握了六种外语,然而依然锲而不舍地学习第七种。
有人问他究竟为什么,他笑笑回答:“为了不懈地追求,为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为了不断地开拓有助于发现新的追求目标的窗口。
孙子兵法结课论文

课次五、六节班级、学号《孙子兵法》研读结课论文治众如治寡原则的指导意义姓名:授课老师:院系名称:专业名称:2012年月日摘要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瞩目一页。
兵书中所揭示的战略战术理论和经营管理原则被世界各行各业吸收和发扬,使古代兵法焕发出新的青春,在这些杰出的兵法思想宝库中,以《孙子兵法》为典型代表。
现代人研究古代兵法,并非坐而论道,而是着眼于实际,将兵法兵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在这十三篇中孙子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制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并且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仍然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战术理论经营管理重大意义治众如治寡原则对现代管理的指导意义《孙子兵法》那详尽透彻的精义于政治、外交、企业经营、市场竞争等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广泛应用,早已超出军事领域,并远播海外,不断掀起《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
本文将以《兵势篇》名句:“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作为切入点,由此出发,论述了治众如治寡的现代意义,通过论述表明了其与现代管理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将古典兵家理论应用到现代管理之中来,丰富现代管理思想,更好地为我所用,提高管理效力。
下面我将针对“治众如治寡”这一兵家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领域中的意义进行力所能及的阐述,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并略陈浅见。
孙子兵法虽然主要是古代关于军事战争的重要理论,但其广博深厚的管理思想已经渗透在各篇内容之中。
对于今天的现代管理而言,仍是有所助益的经典。
古话有:“温故而知新”。
回顾以往的知识或事理,可以为将来找出新的境界和方法。
就此而言,对于《孙子兵法》的理解仍会与时俱进,值得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为现时所用,为现事所用。
经济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竞争愈加激烈残酷。
有关孙子兵法论文2000字范文

孙子兵法论文《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孙子孙子子兵法”八十二篇,司马迁《史记》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
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它在我国古代汉族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许多企业家都将孙子兵法运用在战略管理当中,本文就提供了3篇2000字左右优秀孙子兵法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篇有关孙子兵法论文范文:标题:对孙子兵法中“驭人”的管理学分析摘要:自古以来,管理无非是对“人”和“事”两方面的管理,而《孙子兵法》一书是中国书库的瑰宝,被誉为百科全书,它短短6000多字,但是其中涉及的管理学思想却为后人推崇和钦佩。
本文将从对人的方面来研究《孙子兵法》中“驭人”的思想对现代管理者的意义,具体分析现代管理者的领导素质、领导艺术以及对下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孙子兵法;管理者;领导艺术;管理方法一、论管理者“驭人”的重要性刘邦战胜项羽时曾经说过,那是因为他唯贤是用,“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
”无论是古代成名的帝王还是现代商业中大佬,他们的成功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懂得用人、驭人,李嘉诚也说过:我的成功取决于愿意为我和集团肝脑涂地的团队。
所以说一个有志向的人如果不会用人,又不懂得如何“驭人”,那么他只能如项羽般留下“奈若何”的叹息!二、管理者应该具有的领导素质(一)出其不意的“奇正原理”奇正原理来源于孙子兵法中第五篇.兵势篇“: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奇正管理是策划的第一大原理,它是思维创新的核心表现。
我们在策划对手时,也正是对手在策划我们的时候,奇于对方之外则胜,奇于对方之同则平,奇于对方之内则败。
孙子兵法论文8篇

《孙子兵法论文》孙子兵法论文(一):论《孙子兵法》蕴含的伦理思想论文关键词:《孙子兵法》;军事伦理;伦理思想;管理伦理论文摘要:《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军事著作,其价值不仅仅在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主要表此刻与中国传统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在军事伦理、管理伦理上有丰富的思想资料。
对其深入挖掘,既有重要的理论好处,又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孙子名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
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价值不仅仅在于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深刻的伦理价值。
一、《孙子兵法》与管理伦理管理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计篇》总结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即将帅要有智谋才能,要赏罚有信,要爱护下属,要勇敢果断,要军纪严明。
其中的前三个方面智、信、仁是普遍的道德要求,后两者勇、严是对军事管理者提出的特殊要求。
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务必具备的五德,既是素质要求,更是道德要求。
智即智慧,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都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那里主要是说将帅要足智多谋。
《九变篇》日: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就是说,聪明的将帅,总是能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
在有利的状况下思考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不利的状况下思考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能够解除。
信主要指将帅要取信于下属,主要表现即《计篇》所说的赏罚孰明,将帅赏罚无度甚至失度,就是道德上的失当甚至失德,必然失信于部下。
仁如前所述,包括仁爱、义恨和大仁。
勇即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敢于勇往直前,能够视死如归。
那种胆小如鼠、临阵怯战的人最为军人所不屑,也被认为是最不道德的军人。
勇务必是与大仁、大智相联系的大勇,而非匹夫之勇。
严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将帅要有威严,能够令行禁止;二是要治军严格,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地形篇》);三是要严于律己。
孙子兵法结课论文

避实击虚在市场竞争中的运用《孙子·虚实篇》指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里面又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 这些话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用兵打仗,应该避开敌人实力雄厚之处而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这样就能“行而不劳”、“攻而必取”,较容易地赢得战争的胜利。
同样的道理,在市场竞争中,也要采取这种“避实而击虚”的战术,才能较顺利地销售商品,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山东惠民县地毯厂是一家有30多年历史的从事手工地毯生产的老厂。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家厂产品积压,严重亏损,濒临倒闭。
为了挽救危机,走出困境,他们在对国内市场进行细致分析后,又对国外市场作了认真调查。
多年的资料表明,欧洲与美国是世界最重要的两个手工地毯销售市场,但欧洲市场大部分被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占领。
因为欧洲人的绅士风气很浓,地毯喜欢传统名牌,而伊朗等国的产品正适合欧洲人的嗜好。
欧洲市场竞争激烈,强手如林,我们打不进去。
再看美国市场近几年手工业地毯需求量大增。
美国经济发达,消费观念比较开放,不求传统名牌,只要产品质量好,价位合适,便可畅销。
中国手工地毯正可适合美国人的需求。
于是,该厂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大干快上,向市场紧缺而需求量大的国家和地区打开销路。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年产三千平方米,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三万多平方米;从面临亏损倒闭发展到年创利税二百多万元,年创外汇四百多万美元。
在商业竞争中,“避实而击虚”的战略方针,给这个厂带来了勃勃生机。
商场如战场。
商家大可将"避实击虚"应用于市场策略之中。
比如,我来举个例子:从1990年开始,凯马特(Kmart)花了三年的时间设立了153家新的折扣商店,并对原有的800家商店进行了翻新,这是它斥资30亿美元要与前景看好的沃尔玛(Wal-Mart)进行较量的战略。
《孙子兵法》期末论文 - 副本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的启示摘要:不管是中国的崛起,还是金砖五国的兴起,还是中国的3D打印技术的应用都是一样的道理。
都要首先做到有所准备,充分准备,立于不败之地。
就是要做好一切准备,努力学习,掌握一切技能,学习一切知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了的时候能够抓住,把握住,不让机会流失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否则,毫无准备,机会来了的时候也抓不住。
人生的机遇并不多,有些机会可能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光顾你了。
所以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因此,让我们深刻理解孙子兵法的思想内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吧!成功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关键词:准备; 机会;成功正文:此语出自《孙子兵法》军形篇,如下: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这里“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的意思是:所以获胜的军队就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于弱小的敌方。
而败亡之师,就如同用“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来对抗强大的对手。
那么生活中的我们是要做“镒”还是“铢”呢?我想大家的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取胜,都想成功,都想有其辉煌的一生。
那么关键的问题是你在生活中怎样变成镒”又怎样变成铢。
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才是人生之关键。
而这就是准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准备就是预先安排或筹划。
为即将遇到的或遇不到的机会织网,从而去抓住他们而获得成功。
准备还可以让你去预知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从而你不会遇到问题措手不及。
这就是准备能给我们的。
军人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生活中的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又何尝不是。
准备了可能不会成功,但不准备绝不会成功。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语句“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给我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传承的中华民族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骄傲,她为我们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经过纷飞战火的洗礼,《孙子兵法》以短小精悍的篇章,以钢劲短促的语言改变着世界,影响着全人类。
它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亦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
《孙子兵法》是一部饮誉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
成书至今已近2500年。
大凡有作为的军事家、政治家、商业家,没有不熟读《孙子兵法》的。
《孙子兵法》作为华夏文化的代表,蕴含了丰富的东方式哲学智慧。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惊叹于《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思想,及其太极思维的博大精深……
这是一个激烈竞争,创新图存的时代,同时又是充满矛盾和陷阱的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依然有效。
强者会在短时间奇迹般获得成功,弱者也将会被迅速而无情地淘汰出局。
以往人们熟悉的西方竞争理论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现实问题,无论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还是国家宏观干预理论,都已不是灵丹妙药。
人们需要重新思考,寻找新的出路,需要提出新的竞争理念,重新建构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总之,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竞争,急于得到新的理性引导。
《孙子兵法》通过对战争规律深刻的阐述,揭示了竞争的普遍规律。
不仅如此,《孙子兵法》以其独特的凝练、抽象和意会的方式揭
示战略本质,给人以更深刻的启迪和更广泛的联想,为参与、主导现代商战的企业家们提供更为贴近实际的方法论指导。
作为解释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孙子兵法》的当代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地凸现出来,并且展示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
这种“理性之光”通过《孙子兵法》中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的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一”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示出来。
孙子在兵法的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尤其重点提到君与将的重要作用。
在《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在《作战篇》以“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来体现将之地位;在《谋功篇》中提及君之三忌“不知三军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三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糜军……侧军士疑矣。
”……等等,而孙子在君将关系上没有像君将之地位这样重点强调,在君将关系上也没有“忠”,更没有“忠君”这样的概念,而孙子在《计篇》中提到“令民与上同”这点就明确了君将民在政治思想及观念领域统一
之重要。
在领导关系上,他认为“将受命于君”,在决策权的问题上其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管理方面,他认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君将在仁利关系上他主张仁义与功利的统一,他多次提及要“修道而保法”(《形》),要“安国全军”(《火攻》),他并且认为:不了解敌情而盲目进行战争是“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用间》,与此同时,他更加强调功利,
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火攻》,“掠乡分众,廊地分利”……等等。
面对千变万化的竞争世界,《孙子兵法》给予企业家的不是机械的教条,而是直觉的提示,从而帮助战略家们自如快捷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
正是这种高度的抽象、精练和浓缩的特征,使《孙子兵法》在把握宏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使《孙子兵法》在战略领域具有更大的现代应用价值。
在崭新的商业时代,竞争已经不再单纯是资源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而是思维智慧的竞争。
我们对《孙子兵法》的领悟不仅仅止于知识,更在于掌握孙子兵法中的东方思维方式的精髓。
通过将东方思维与西方商业理念的对比,进行前所未有的思维碰撞,并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对比、碰撞中,全角度地激发我们的商业思维及创造模式,从而更深层次的领悟新商业时代的驾驭之道。
我们把《孙子兵法》这种理论应用到营商管理中去,恰如企业管理人员,须有统御各级主管的能力,各级主管又须有统御员工的能力,否则威权不立,号令不行,有如人体血液之凝滞,令企业的运作困难,一事无成,因此,「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孙子的思想已经在现代经济战略理论上打上深深的印迹。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也曾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探讨了兵法在营销中的应用。
日本企业家非常推崇孙子“上下同欲者胜”的思想,
将其与儒家思想结合创立了温情主义的合作型管理模式。
在现代经济战略管理学中,有一个叫做“SWOT”的概念
(Strengths ,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s),即“强弱、机遇和风险”。
来华讲授经济学的美国学者约翰·阿利,将“SWOT”与《孙子兵法·虚实篇》联系在一起。
他指出:“《孙子兵法》的虚实之分及其倡导的以实击虚的效果,与现代SWOT分析方法的效果如出一辙。
SWOT分析法是营销中流行的策略性方法。
这种方法给出公司强弱的领域,给出市场的机会与风险。
应用实力去追寻机遇的观点,可以说是《孙子兵法》的再版。
这完全是换一种说法说出了我们计划要做的事情。
”这位学者还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孙子七字谋略——营销经理如何应用孙子兵法》。
他在文中写道:“《孙子兵法》虽然古老,却可能成为未来的蓝图。
”
孙子兵法帮助许多企业家获得了巨大商战的战果。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在1984年销售汽车830万辆,居世界首位。
他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与的《孙子兵法》一书中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应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对策。
索尼公司应用孙子的这一思想取得了成功。
50年来,索尼“以正合,以奇胜”,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支撑企业发展。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这种思想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思想。
许多企业避开市场竞争主战场,独辟蹊径,开辟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一举获得成功,达到了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的效果。
在这方面,日本的任天堂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它原是一家生产扑克牌的小公司,1980年独辟蹊径开发出普及型家庭游戏机,打开日本市场,1986年推出适合美国家庭的游戏机,又开辟了美国市场,现在正席卷欧洲市场。
《孙子兵法》是“大谋略”,具有深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价值。
我们不能把《孙子兵法》等同于一般的谋略来看待,也不能把《孙子兵法》机械地当作一般可操作性的条文看待。
《孙子兵法》不仅深刻揭示了竞争规律,是制胜之道,而且充分展示了战略智慧,是现代商战的统帅之道。
《孙子兵法》在战火消逝的和平年代更能彰显它那巨大的理论研究价值。
孙子兵法结课论文
孙子兵法——一部不朽的商业圣典
张歌
化工学院化机系0404班
20044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