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钣金折弯半径

注:t为钣金厚度

钣金折弯工艺(知识参考)

钣金折弯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生产高、低压开关柜(箱)过程中,低碳钢板的折弯。允许公差值按标准JB /T6753.1-5.1中表1的规定。适用于产品结构零部件折弯加工工序之用。 2. 工艺过程: 3. 准备工作内容: 3.1 熟悉图纸和技术要求:备齐板手等手工具和钢卷尺、角度尺、游标卡尺等量具。 3.2 检查折弯机的状态,检查内容包括: A. 检查润滑情况是否正常,需要时将各部加足润滑油。 B. 检查机械部件是否正常,螺丝有无松动。 3.3 检查待折弯的板料尺寸及角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图纸无展开尺寸时,应按下表计算核对: kr T 1.0 1.2 1.5 2.0 1.0 1.77 1.85 1.96 2.15 1.2 2.07 2.13 2.24 2.42 准备 检验 折弯 检查及调整折弯机

1.5 2.51 2.57 2.66 2.84 2.0 3.29 3.31 3.39 3.54 2.5 3.98 4.04 4.14 4.27 3.0 4.72 4.78 4.86 5.05 4. 检查及调整折弯机: 4.1 机器刚开始使用时,对于同步油缸式折弯机,应放掉左右两个同步油缸中的空气,放气步骤如下: A.将放气螺丝松开; B.由按钮控制“充油”“工作”交替进行,并使滑块上下数次,使油缸中的空气放入油箱。 C.将放气螺钉旋紧,再由按钮控制充油,充油后折弯机两油缸应保持同步。 4.2 调整下刀两端的推拉螺杆,使上下刀口中心线重合。 4.3 调整滑块下限: 对于同步油缸式折弯机根据板料厚度和弯曲及开关用按钮通过电动机调整滑块的下限(即滑块下死点)指针旋转一周滑块移动1毫米,注意不得使上刀与下刀槽接触,以免造成顶刀事故,上下刀的间隙不得小于板料厚度。对于机械同步折弯机,先将下止点调整手轮顺时针方向调整到最小值,然后逆时针下调,一边折弯一边转动直到折弯角度合适时停止。 4.4 摇动“直板调节手轮”,使制板端面与下刀槽中心等于工件边高减去料厚,调整时使用300毫米深度尺寸在制板两端测量。 4.5 正确选用下模V形槽,开口尺寸应符合折弯压力表的规定。 5. 折弯

最新钣金折弯人员必备知识

金折弯人员必备知识 折弯中常遇见的问题 作为一名钣金行业折弯机操作工来说,对一些基础知识必须要知道。当然折弯操作工要会看工件图纸这是首要条件,同时在这个岗位工作经验也很重要。折弯机械设备类型很多,但一些设备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是要懂得。 对于在工作中折弯工艺的学习,首先应该从基础知识先了解。 1、折弯模具的选择 折弯模具按折弯工艺分为标准模具和特殊折弯模具。在标准的折弯情况下(直角和非直角折弯)折弯时一般都是用标准模具,折弯一些特殊的结构件(如:段差折弯、压死边等)时采用特殊模具。另外折弯不同厚度板料时,对折弯下模具的开口尺寸“V”形槽尺寸选择有所不同。一般所选用“V”形槽开口尺寸为板材厚度的6-10倍(0.5~2.6mm为6t、3~8mm为8t、9~10mm为10t、12mm 以上为12t)。当板材较薄时选择取向于小数,板材较厚时取向于大数。如:折弯2mm板时可选用12mmV槽即可。标准的折弯一般所弯的角度不小于90度,标准的折弯机模具上模和下模的尖角通常为88度。在不标准的折弯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的上模具形状,可折弯板材不同的角度和形状。若特殊的形状板金件,可要选择特殊的折弯模具成形折弯。 特殊模具折弯图 2、模具的分段 通常折弯机模具标准长度为835mm一段,原则上只可折弯大尺寸的工。如果

将模具分割为长短不同的小段,通过不同的模具长度自由组合,就可方便于不同长短的盒形工件或箱体等折弯。在行业内对折弯模具的分段有一个标准的分割尺寸,如:标准分割835分段:100(左耳),10,15,20,40,50,200,300,100(右耳)=835mm。当然也可按用户的要求分割。 折弯模具分段图 3、折弯力的计算 如果我们要折弯一件比较大以及板材比较厚的板材时,先要了解所需的折弯吨位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折弯所需的吨位(建议工件折弯的所需压力在设备额定吨位的80%以内),通过计算我们也可确定折弯所需的吨位设备,模具V槽合理的选择而对折弯力也有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公式: P = 折弯力(KN) L = 板料长度(M) T = 材料抗拉力(软钢: 45Kg/mm2) S = 板材厚度(mm)

钣金件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一、折床工作原理 折弯就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利用液压伺服电机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 二、展开的定义和折弯常识 ★折弯展开就是产品的下料尺寸,也就是钣金在折弯过程中发现形变,中间位置不拉伸,也叫被压缩的位置长度,也叫剪口尺寸。 ★折弯V槽选择公式:当R=0.5时,V=5T;当R>0.5时V=5T+R 折弯展开会根据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更换模具时必须考虑进去。 ★折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工艺特性 1.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由内到外进行折弯;由小到大进行折弯;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2.90°折弯及大于90°小于180°折弯选模:一般在SOP没有特殊要求或没有 特殊避位的最好选用刀口角度为88°或90的折弯上模,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折弯角度的稳定性。

三、折弯展开尺寸计算方法,如右图: <1>直角展开的计算 方法 当内R 角为0.5 时折弯系数(K )=0.4*T , 前提是料厚小于5.0MM , 下模为5T L1+L2-2T+0.4*T =展开 <2>钝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如图,当R=0.5时的展 开计算 A+B+K=展开 K= ×0.4 a=所有折弯角度 1800-2 900

<3>锐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900折弯展开尺寸=L1+L2-2T+折弯系 数(K),如右图: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 =0.4*T,L1和L2为内交点尺寸 展开=L1+L2+K K=( 180—@) /90 *0.4T <4>压死边的展开计算方法 选模:上模选用刀口角度为300小尖刀,下模根据SOP及材料厚度选择V槽角度为300的下模。 先用 4.4.1所选的模具将折弯角度折到约300-650. 展开=L1+L2-0.5T 死边

PROE中钣金件折弯半径的确定

Pro/E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在钣金设计中,用传统方法画展开图时,只要有一个尺寸算错,加工后就可能导致零件报废。但是用Pro/E设计就非常轻松,只需输人精确的折弯半径,不用作任何尺寸计算,点击"展开"后,系统会自动展开,得到精确的展开图。 用Pro/E进行钣金设计,在平整壁侧面创建折弯壁时,会出现SEL RADIUS选取半径的命令菜单,要求设计人员选择折弯半径。系统提供选择的折弯半径为:等于工件厚度;等于2倍的工件厚度; "Enter Value输人值"。实际情况中,对于高精度的扳金件设计来说,折弯半径正好"等于工件厚度"的情况很少,"等于2倍的工件厚度"更少见,多选取"Enter Value 输入值"。 在Pro/E钣金设计中,影响展开图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折弯半径。只有输人精确的折弯半径,才能得到精确的展开尺寸。可是在Pro/E钣金模块中,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计算折弯半径。使展开图的尺寸精度,因设计人员的经验不同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设计误差。甚至一些厂家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钣金件,宁愿用传统方法作展开图,也不敢用Pro/E自动生成的展开图下料。因此,本文重点介绍Pro/E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2 实测圆角半径不能作为Pro/E折弯半径的"Enter Value输入值" 传统的确定展开尺寸的方法,一般通过做试验,把试样折弯后,测量成型尺寸,再把成型尺寸和试样的下料尺寸比较,得出延伸量。名义尺寸减去延伸量,就是下料用的展开尺寸。因为延伸量随折弯圆角的大小而不同,生产厂家根据钣金件要求线条简洁的特点,通常对相同厚度的板材,选用统一的较小圆角R<板厚,得到统一的延伸量,以简化制造工艺。如果有特殊要求必须采用不同的折弯圆角,则需单独求出延伸量,但这种情况很少。 如图l所示的折弯,1.2mm厚的Q235冷板,通常选用7mm宽的下模,已知折弯90°

关于钣金折弯半径

钣金折弯: 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内层则受到压缩。当材料厚度一定时,内r越小,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就越严重;当外层圆角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和折断,因此,弯曲零件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过小的弯曲圆角半径。公司常用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见下表。 序号 材料 最小弯曲半径 08、08F、 10、10F、DX 2、SP CC、E1-T 52、0Cr18Ni 9、1Cr18Ni 9、1Cr18Ni9Ti、1100-H 24、T2 0.4t 15、20、Q 235、Q 235A、15F 0.5t

25、30、Q255 0.6t 1Cr 13、H62(M、Y、Y 2、冷轧) 0.8t 45、50 1.0t 55、60 1.5t 65Mn、60SiMn、1Cr17Ni 7、1Cr17Ni7-Y、1Cr17Ni7-DY、SUS 301、0Cr18Ni 9、SUS302 2.0t 弯曲半径是指弯曲件的内侧半径,t是材料的壁厚。 t为材料壁厚,M为退火状态,Y为硬状态,Y2为硬状态。公司常用金属材料最小折弯半径列表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太小,最小高度按(图

4.2.1)要求: h>2t。 图4.2. 1.1弯曲件的直边高度最小值 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如果设计需要弯曲件的直边高度h≤2t,,则首先要加大弯边高度,弯好后再加工到需要尺寸;或者在弯曲变形区内加工浅槽后,再折弯(如下图所示)。图4.2. 2.1特殊情况下的直边高度要求 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当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弯曲件时(图 4.2.3),侧面的最小高度为: h=(2~4)t>3mm图4.2. 3.1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xx距: 先冲孔后折弯,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外,避免弯曲时孔会产生变形。孔壁至弯边的距离见表下表。(目前对于本条,本人常用的方法是s≥ 2.5t)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钣金折弯加工工艺

Hontech Group. 编著:代利车

绪言 在金属材料中,原子之间作用着相当大的力,足以抵抗重力的作用,所以在没有

其它外力作用的条件下,金属物体将保持自有的形状和尺寸。 弹性变形-----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之后,它的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即变形,变形的实质就是原子间的距离产生变化。假如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去除后,由外力引起的变形随之消失,物体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始形状和尺寸,这样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如果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去除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始形状和尺寸,这样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都是在变形体不破坏的条件下进行的(即连续性不破坏) 通常用塑性表示材料塑性变形能力。 塑性-----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能力。金属 的塑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它的因素很多,除了金属本身的晶格类型、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等内在因素之外,其外部因素——变形方式(机械因素即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变形条件(物理因素即变形温度与变形速度)的影响也很大。 折弯一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折弯?下图是90 ° V型折弯: 学折床,勤动脑, 先把图纸学看好. 看图纸,挑模具, 模具形状要牢记. 看折形,选机床, 装模具,不要忙, 锁紧对在中心上? 看蓝图,排刀序,

钣金件折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干货】

钣金件折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干货】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自动化、数字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常用折弯模具 常用折弯模具,如下图。为了延长模具的寿命,零件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圆角。 过小的弯边高度,即使用折弯模具也不利于成形,一般弯边高度L≥3t(包括壁厚)。 台阶的加工处理办法 一些高度较低的钣金Z形台阶折弯,加工厂家往往采用简易模具在冲床或者油压机上加工,批量不大也可在折弯机上用段差模加工,如下图所示。但是,其高度H不能太高,一般应该在(0~1.0)t,如果高度为(1.0~4.0)t,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使用加卸料结构的模具形式。 这种模具台阶高度可以通过加垫片进行调整,所以,高度H是任意调节的,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长度L尺寸不易保证,竖边的垂直度不易保证。如果高度H尺寸很大,就要考虑在折弯机上折弯。

折弯机分普通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两种。由于精度要求较高,折弯形状不规则,通信设备的钣金折弯一般用数控折弯机折弯,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折弯机的折弯刀(上模)、V形槽(下模),对钣金件进行折弯和成形。 优点:装夹方便,定位准确,加工速度快; 缺点:压力小,只能加工简单的成形,效率较低。 成形基本原理 成形基本原理下图所示: 折弯刀(上模) 折弯刀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加工时主要是根据工件的形状需要选用,一般加工厂家的折弯刀形状较多,特别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厂家,为了加工各种复杂的折弯,定做很多形状、规格的折弯刀。 下模一般用V=6t(t为料厚)模。 影响折弯加工的因素有许多,主要有上模圆弧半径、材质、料厚、下模强度、下模的模口尺寸等因素。为满足产品的需求,在保证折弯机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厂家已经把折弯刀模系列化了,我们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对现有折弯刀模有个大致的了解。见下图左边为上模,右边为下模。

钣金件折弯系数

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 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先了解以下几点: 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 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 3、K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因子值的适用范围 二、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 LT = D1 + D2 + BA (1) 折弯区域(图中表示为淡黄色的区域)就是理论上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简而言之,为确定展开零件的几何尺寸,让我们按以下步骤思考: 1、将折弯区域从折弯零件上切割出来 2、将剩余两段平坦部分平铺到一个桌子上 3、计算出折弯区域在其展平后的长度 4、将展平后的弯曲区域粘接到两段平坦部分之间,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展开后的零件

钣金折弯成型最小折边

成型最小折边 一、L折。 1.决定最小L折的因素。 V槽中间距离为悬空段,成型时,折边必须超过此悬空段,具体搭边尺寸各公司有小小区别,(下V槽因使用时间长,R角变大,搭边距离将会随之变大,否则会“滑位”)。 2.换算公式(经验式):6*T/2+0.5+(1.8*T/2) 3.如下图,T=1,K=1.8*1, 最小L折:3+0.5+0.9= 4.4 特注: ⑴因每个公司的下V槽并一定都齐全,故需要灵活使用公式。 ⑵特别情况下,需用更小V槽时,原则上相对V槽减小不能超过2.0MM. ⑶附表。 说明:尽量采用黑粗线最小折边尺寸。

一、U折。 1.U折的种类 A. 常规折弯刀成型。 B. 垫片反折压平。(先折至30°,中间放一块合适垫板后压平。) 2.决定最小U折的因素。 A .上模具的形状。(如下图)从常规刀具来看,小U折最佳刀具为“弯刀”。(弯刀有很多种型号,具体要依公司现有尺寸) C. 折边尺寸。(见下小图)两尺寸的梯增关系: A愈长则B愈长。

3.换算公式:(大弯刀经验型) ◆0.5MM板: 最小U折A尺寸=7.67。B尺寸=0.5板最小L折3.0。 梯增值:A尺寸每梯增1MM,B尺寸对应梯增1.87, 公式:已知A尺寸,求B尺寸=(A-7.67)/T*梯增值+该板厚最小L折如:A=15时,B=(15-7.67)/0.5*1.87+ 3.0=30.4 已知B尺寸,求A尺寸=(B-该板厚最小L折)/梯增值*T+7.67. 如:B=30.4时,A=(30.4-3)/1.87*0.5+7. 67=15 ◆0.8MM板 最小U折A尺寸=8.5,B尺寸=0.8最小L折4.2。 梯增值:1.87/0.5*0.8=2.99 ◆ 1.0MM板 最小U折A尺寸=8.94,B尺寸=1.0最小L折4.5 梯增值:1.87/0.5*1.0=3.7 ◆ 1.2MM板 最小U折A尺寸=9.3,B尺寸=1.2最小L折4.5 梯增值:1.87/0.5*1.2=4.5 ◆ 1.5MM板 最小U折A尺寸=10.3,B尺寸=1.5最小L折6.2

钣金件折弯展开计算方法(改正版)

?折床工作原理 折弯就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利用液压伺服电机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 ? ? ? ?展开的定义和折弯常识 ★折弯展开就是产品的下料尺寸,也就是钣金

在折弯过程中发现形变,中间位置不拉伸,也叫被压缩的位置长度,也叫剪口尺寸。 ★折弯V槽选择公式:当R=0.5时,V=5T;当R>0.5时V=5T+R 折弯展开会根据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更换模具时必须考虑进去。 ★折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工艺特性 1.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l由内到外进行折弯;由小到大进行折弯;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2.90°折弯及大于90°小于180°折弯选模:一般在SOP没有特殊要求或没有 特殊避位的最好选用刀口角度为88°或90的折弯上模,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折弯角度的稳定性。

三、折弯展开尺寸计算方法,如右图: <1>直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0.4*T,前提是料厚小于5.0MM,下模为5T L1+L2-2T+0.4*T=展开 <2>钝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如图,当 R=0.5时的展开计算 A+B+K=展开

K= 1800-2/900 ×0.4 a=所有折弯角度 <3>锐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900折弯展开尺寸=L1+L2-2T+折弯系数(K),如右图: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0.4*T,L1和

L2为内交点尺寸 展开=L1+L2+K K=( 180—@) /90 *0.4T <4>压死边的展开计算方法 选模:上模选用刀口角度为300小 尖刀,下模根据SOP及材料厚度选 择V槽角度为300的下模。先用 4.4.1所选的模具将折弯角度折到约 300-650.

SolidWorks钣金的折弯或展开基础

SolidWorks钣金的折弯或展开基础 1 、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 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超强的分析与计算能力,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但是当计算机程序模拟钣金的折弯或展开时也需要一种计算方法以便准确地模拟该过程。虽然仅为完成某次计算而言,每个商店都可以依据其原来的掐指规则定制出特定的程序实现,但是,如今大多数的商用CAD和三维实体造型系统已经提供了更为通用的和强大功能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应用软件还可以兼容原有的基于经验的和掐指规则的方法,并提供途径定制具体输入内容到其计算过程中去。SolidWorks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提供这种钣金设计能力的佼佼者。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SolidWorks软件在2003版之前只支持折弯补偿算法,但自2003版以后,两种算法均已支持。 为使读者在一般意义上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介绍SolidWorks 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概括与阐述: 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 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 3、K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因子值的适用范围 二、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钣金折弯人员必备知识

金折弯人员必备知识 折弯中常遇见得问题 作为一名钣金行业折弯机操作工来说,对一些基础知识必须要知道。当然折弯操作工要会瞧工件图纸这就是首要条件,同时在这个岗位工作经验也很重要。折弯机械设备类型很多,但一些设备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也就是要懂得。 对于在工作中折弯工艺得学习,首先应该从基础知识先了解。 1、折弯模具得选择 折弯模具按折弯工艺分为标准模具与特殊折弯模具。在标准得折弯情况下(直角与非直角折弯)折弯时一般都就是用标准模具,折弯一些特殊得结构件(如:段差折弯、压死边等)时采用特殊模具。另外折弯不同厚度板料时,对折弯下模具得开口尺寸“V”形槽尺寸选择有所不同。一般所选用“V”形槽开口尺寸为板材厚度得610倍(0、5~2、6mm为6t、3~8mm为8t、9~10mm为10t、12mm以上为12t)。当板材较薄时选择取向于小数,板材较厚时取向于大数。如:折弯2mm 板时可选用12mmV槽即可。标准得折弯一般所弯得角度不小于90度,标准得折弯机模具上模与下模得尖角通常为88度。在不标准得折弯情况下,可选择不同得上模具形状,可折弯板材不同得角度与形状。若特殊得形状板金件,可要选择特殊得折弯模具成形折弯。 特殊模具折弯图 2、模具得分段 通常折弯机模具标准长度为835mm一段,原则上只可折弯大尺寸得工。如果将模具分割为长短不同得小段,通过不同得模具长度自由组合,就可方便于不同长

短得盒形工件或箱体等折弯。在行业内对折弯模具得分段有一个标准得分割尺寸,如:标准分割835分段:100(左耳),10,15,20,40,50,200,300,100(右 耳)=835mm。当然也可按用户得要求分割。 折弯模具分段图 3、折弯力得计算 如果我们要折弯一件比较大以及板材比较厚得板材时,先要了解所需得折弯吨位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折弯所需得吨位(建议工件折弯得所需压力在设备额定吨位得80%以内),通过计算我们也可确定折弯所需得吨位设备,模具V 槽合理得选择而对折弯力也有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公式: P = 折弯力(KN) L = 板料长度(M) T = 材料抗拉力(软钢: 45Kg/mm2) S = 板材厚度(mm) V = 下模宽度(mm)

钣金折弯标准

折弯 一、折弯 ⑴首先检查上工序冲切好的产品与图纸是否一致,在做好工作前的准备时严格按图纸进行调机折弯。 ⑵做到无图纸不施工、不审图不施工、无上岗证不施工的三无原则。 ⑶成型好的板面平整度公差2m m,≤2000m m,≥2000m m的公差在3m m-4m m。 ⑷成型好的板5件以内的板面长≤2000m m、宽≤1200m m公差控制在±0.5m m,5件以上的公差要与图纸相符,≥2000m m的公差在±1m m。 ⑸密拼板的角度控制在88-89°为宜,除特殊情况下(包柱最佳角度为88°)。 ⑹成型好的板对角线公差在±1m m。 ⑺成型好的板非标件要全检、标准件要进行三检的标准,(三检是,首检、过程检验、最终检验)。 ⑻对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板成型好后要进行拼装检验。 ⑼对以加工的产品数量要做上记录以方便查阅数量。 ⑽小角度5件以上的板要用折弯机折压而成。 ⑾大小角度的公差控制在±1° ⑿对成型好的产品要轻拿轻放并放到指定位置。 ⒀样板的制作要专人负责生产,尺寸公差应与图纸尺寸公差一致,

表面要美观。 二、焊接 1先审图后施工,严格按图纸进行焊接。 2焊接前要对成型好的角度进行初矫,在焊接时要牢固、不得漏焊、少焊、脱焊、裂缝、而且满焊要平整光滑。 3焊接后不管是大角度还是小角度还是90°都要进行角度娇正。 4图纸要求特殊焊接的要特殊焊接并确保质量。 5焊接的配件公差不得超过±2m m。 6样品要专人负责焊接并作满焊处理。 7超大板组焊焊接时内须做点焊处理。 8刨槽后的板在焊接时不管长与短均做点焊处理。 三、辊弧(内装、外装通用) 1严格按图纸要求的半径进行滚弧。 2辊弧时注意正反滚的方向。 3滚出来的弧一定要顺,不能有直线段,滚出来的半径与实际半径小10m m为宜。 4滚弧前要对滚铜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5滚弧时要从大的半径逐步下调到图纸所要半径为止,并做到是从大件到小件或小件到大件的方式进行。 6滚弧好的板面不能有滚铜印,并要对半径进行初娇,到烧焊,粗磨后进行所要半径样板的娇直处理。

关于钣金折弯半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钣金折弯: 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内层则受到压缩。当材料厚度一定时,内r越小,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就越严重;当外层圆角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和折断,因此,弯曲零件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过小的弯曲圆角半径。公司常用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见下表。 序号 材料 最小弯曲半径 08、08F、10、10F、DX2、SPCC、E1-T52、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1100-H24、T2 0.4t 15、20、Q235、Q235A、15F 0.5t 25、30、Q255 0.6t 1Cr13、H62(M、Y、Y2、冷轧) 0.8t 45、50 1.0t

55、60 1.5t 65Mn、60SiMn、1Cr17Ni7、1Cr17Ni7-Y、1Cr17Ni7-DY、SUS301、0Cr18Ni9、SUS302 2.0t 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416222143.html,/bbs 弯曲半径是指弯曲件的内侧半径,t是材料的壁厚。 t为材料壁厚,M为退火状态,Y为硬状态,Y2为1/2硬状态。 公司常用金属材料最小折弯半径列表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太小,最小高度按(图4.2.1)要求:h>2t。 图4.2.1.1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最小值 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如果设计需要弯曲件的直边高度h≤2t,,则首先要加大弯边高度,弯好后再加工到需要尺寸;或者在弯曲变形区内加工浅槽后,再折弯(如下图所示)。 图4.2.2.1 特殊情况下的直边高度要求 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当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弯曲件时(图4.2.3),侧面的最小高度为:h=(2~4)t>3mm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图4.2.3.1 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孔边距:先冲孔后折弯,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外,避免弯曲时孔会产生变形。孔壁至弯边的距离见表下表。(目前对于本条,本人常用的方法

钣金折弯人员必备知识【集锦】

钣金折弯人员必备知识【集锦】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折弯机钣金设备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对于在工作中折弯工艺的学习,首先应该从基础知识先了解。 1、折弯模具的选择 折弯模具按折弯工艺分为标准模具和特殊折弯模具。在标准的折弯情况下(直角和非直角折弯)折弯时一般都是用标准模具,折弯一些特殊的结构件(如:段差折弯、压死边等)时采用特殊模具。另外折弯不同厚度板料时,对折弯下模具的开口尺寸“V”形槽尺寸选择有所不同。一般所选用“V”形槽开口尺寸为板材厚度的6-10倍(0.5~2.6mm为6t、3~8mm 为8t、9~10mm为10t、12mm以上为12t)。当板材较薄时选择取向于小数,板材较厚时取向于大数。如:折弯2mm板时可选用12mmV槽即可。标准的折弯一般所弯的角度不小于90度,标准的折弯机模具上模和下模的尖角通常为88度。在不标准的折弯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的上模具形状,可折弯板材不同的角度和形状。若特殊的形状板金件,可要选择特殊的折弯模具成形折弯。

特殊模具折弯图 2、模具的分段 通常折弯机模具标准长度为835mm一段,原则上只可折弯大尺寸的工。如果将模具分割为长短不同的小段,通过不同的模具长度自由组合,就可方便于不同长短的盒形工件或箱体等折弯。在行业内对折弯模具的分段有一个标准的分割尺寸,如:标准分割835分段:100(左耳),10,15,20,40,50,200,300,100(右耳)=835mm。当然也可按用户的要求分割。 折弯模具分段图 3、折弯力的计算 如果我们要折弯一件比较大以及板材比较厚的板材时,先要了解所需的折弯吨位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折弯所需的吨位(建议工件折弯的所需压力在设备额定吨位的80%以内),通过计算我们也可确定折弯所需的吨位设备,模具V槽合理的选择而对折弯力也有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公式:

钣金加工:折弯工艺手册

钣金加工:钣金制造工艺手册—3 1 数控折弯(Numerical Control To Bend) 1、1 折弯机得结构 折弯机由机械、电气控制、电气、液压四大部分构成 1、2 折弯机得工作原理 1、2、1 折弯机得工作就是利用液压传输驱动机身上、下得相对运动,结合折弯上、下模具得形状实现平板绕折弯线被弯曲为具有一定折弯角度与折弯半径得特性功能,与简易模具完成特殊形状成形;其运动方式分为上、下运动两种: a)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b) 下动式:机身上部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1、3 折弯机得加工技术数据 机型 项目RG50RG100 工作台长度20003000 最大折弯长度20853100

最大折弯尺寸(深度)500500 D轴行程0~99、990~99、99 最大压力50T100T 工作台开口高度370370 后定位升降量60~14060~140 后定位宽度6060 L轴后定位行程420420 L轴定位精度±0、1±0、1 D轴运行精度±0、1±0、1 折弯加工精度±0、2±0、2 1、4 1、4、1 折弯上模也称为折弯刀具,它有整体式与分割式两种: a) 整体式上模长度(mm):835 b) 分割式上模长度(mm):10、15、20、40、50、100、200、400 1、4、2 常用折弯刀具R为R=0、 2、R=0、6,刀具角度有88o、90o两种,折弯刀具类型(见下图) 大R刀模段差模压平模 88o小弯刀压线模 88o鹅颈刀 88o直弯刀 30o尖刀 88o直刀 1、4、3 折弯下模也称为V槽,它有整体式与分割式两种: a) 整体式上模长度(mm):835 b) 分割式上模长度(mm):10、15、20、40、50、100、200、400 1、4、4 常用折弯下模类型(见下图)

钣金工艺规范及折弯及模具手册

钣金工艺规范及折弯机模具手册 1简介 1.1钣金所用材料 常用材料有:冷轧板SPCC、热轧板SPHC、电解板SECC、普通铝板及铝合金板AL1050、AL5052-H32,不锈钢板SUS304、覆铝锌钢板. 1.2典型钣金件加工流程 图面展开---编程---下料(剪、冲、割)----冲网孔----校平----拉丝----冲凸包----压铆----折弯-----焊接----立体拉丝----表处----组装 2下料 2.1数冲是用数控冲床加工,板材厚度加工范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 3.0mm;铝板小于或等于 4.0mm;不锈钢小于2.0mm。 2.1.1 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t为材料厚度,冲孔尺寸一般不小于1.5t。如遇特殊情况,可参照下表: 图2.1.1 冲孔形状示例 *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1.2mm。 冲孔最小尺寸列表

2.1.2 数冲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见图2.1.2。当冲 应不小于1.5t。 2.1.3 折弯件及拉深件不可选用数冲下料,可选用二次激光切割。 2.1.4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d2。 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 *要求钣材厚度t≥h。 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

*要求钣材厚度t≥h。 用于沉头铆钉的沉头座及过孔 激光切割是用激光机飞行切割加工,板材厚度加工范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8.0mm;不锈钢小于或等于4.0mm ;铝板小于等于5.0mm。其优点是加工板材厚度大,切割工件外形速度快,加工灵活.缺点是会产生热变型,网孔件不宜用此方式加工,加工成本高! 折弯 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内层则受到压缩。当材料厚度一定时,内r越小,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就越严重;当外层圆角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和折断,因此,弯曲零件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过小的弯曲圆角半径。公司常用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等于0.5t。(弯曲半径是指弯曲件的内侧半径,t是材料的壁厚)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太小,最小高度按(图3.2.1)要求:h>2t>2.5mm。 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如果设计需要弯曲件的直边高度h≤2t,,则首先要加大弯边高度,弯好后再加工到需要尺寸(可采用激光二次切割或者机加工);或者在弯曲变形区内加工浅槽后,再折弯(如下图所示)。

钣金件折弯系数计算法

折弯系数折弯扣除K因子值的计算方法 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 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超强的分析与计算能力,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但是当计算机程序模拟钣金的折弯或展开时也需要一种计算方法以便准确地模拟该过程。虽然仅为完成某次计算而言,每个商店都可以依据其原来的掐指规则定制出特定的程序实现,但是,如今大多数的商用CAD和三维实体造型系统已经提供了更为通用的和强大功能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应用软件还可以兼容原有的基于经验的和掐指规则的方法,并提供途径定制具体输入内容到其计算过程中去。SolidWorks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提供这种钣金设计能力的佼佼者。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SolidWorks软件在2003版之前只支持折弯补偿算法,但自2003版以后,两种算法均已支持。 为使读者在一般意义上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介绍S olidWorks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概括与阐述: 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 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 3、K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因子值的适用范围 二、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图1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 域的长度。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 LT = D1 + D2 + BA(1)

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Pro/E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在钣金设计中,用传统方法画展开图时,只要有一个尺寸算错,加工后就可能导致零件报废。但是用Pro/E设计就非常轻松,只需输人精确的折弯半径,不用作任何尺寸计算,点击'展开'后,系统会自动展开,得到精确的展开图。 用Pro/进行钣金设计,在平整壁侧面创建折弯壁时,会出现SEL RADIUS选取半径的命令菜单,要求设计人员选择折弯半径。系统提 供选择的折弯半径为:等于工件厚度;等于2倍的工件厚度; 'Enter Value输人值'。实际情况中,对于高精度的扳金件设计来说,折弯 半径正好'等于工件厚度'的情况很少,'等于2倍的工件厚度'更少见,多选取'Enter Value输入值'。 在Pro/E钣金设计中,影响展开图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是折弯半径。只有输人精确的折弯半径,才能得到精确的展开尺寸。可是在Pro/E钣金模块中,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计算折弯半径。使展开图的尺寸精度,因设计人员的经验不同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设计误差。甚至一些厂家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钣金件,宁愿用传统方法作展开图,也不敢用Pro/E自动生成的展开图下料。因此,本文重点介绍Pro/E 钣金设计中折弯半径的确定方法。 2 实测圆角半径不能作为Pro/E折弯半径的 'Enter Value输入 值'

传统的确定展开尺寸的方法,一般通过做试验,把试样折弯后,测量成型尺寸,再把成型尺寸和试样的下料尺寸比较,得出延伸量。名义尺寸减去延伸量,就是下料用的展开尺寸。因为延伸量随折弯圆角的大小而不同,生产厂家根据钣金件要求线条简洁的特点,通常对相同厚度的板材,选用统一的较小圆角R<板厚,得到统一的延伸量,以简化制造工艺。如果有特殊要求必须采用不同的折弯圆角,则需单独求出延伸量,但这种情况很少。 如图l所示的折弯,1.2mm厚的Q235冷板,通常选用7mm宽的下模,已知折弯90°的延伸量为2.l,每翼外档尺寸都是100的L形工件,其展开尺寸为:100+100-2.1=197.9。 如果板材拆弯2次,就减去2个延申量,折弯3次,减去3个延伸量……依此类推。 如果折弯角度不是90°,其延伸量就要按折弯比例打折扣。如折弯45°,延伸量取二分之一,即1.05,30°。取三分之一,即0.7。 产生相应延伸量的折弯圆角可以实际测量,但是这个实测圆角的折弯半径,不能作为Pro/E钣金设计时,SEL RAbIUS选取半 径]/'Enter Value输人值'使用。仍以1.2mm厚的冷板为例,产生2.1延伸量的圆角半径(外圆角),实测为R2.5 ,而正确的Pro/E钣金设计的折弯半径'Enter Value输人值'(外圆角)应当是1.9,显然不是一回事。另外,折弯圆角很难测量精确,尤其对于非直角折弯。

钣金折弯成型最小折边

钣金折弯成型最小折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成型最小折边 一、L折。 1.决定最小L折的因素。 V槽中间距离为悬空段,成型时,折边必须超过此悬空段,具体搭边尺寸各公司有小小区别,(下V槽因使用时间长,R角变大,搭边距离将会随之变大,否则会“滑位”)。 2.换算公式(经验式):6*T/2++*T/2) 3.如下图,T=1,K=*1, 最小L折:3++= 特注: ⑴因每个公司的下V槽并一定都齐全,故需要灵活使用公式。 ⑵特别情况下,需用更小V槽时,原则上相对V槽减小不能超过. ⑶附表。 说明:尽量采用黑粗线最小折边尺寸。

一、U折。 折的种类 A. 常规折弯刀成型。 B. 垫片反折压平。(先折至30°,中间放一块合适垫板后压平。) 2.决定最小U折的因素。 A .上模具的形状。(如下图)从常规刀具来看,小U折最佳刀具为“弯刀”。(弯刀有很多种型号,具体要依公司现有尺寸) C. 折边尺寸。(见下小图)两尺寸的梯增关系: A愈长则B愈长。 3.换算公式:(大弯刀经验型)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板最小L折。 梯增值:A尺寸每梯增1MM,B尺寸对应梯增, 公式:已知A尺寸,求B尺寸=()/T*梯增值+该板厚最小L折如:A=15时,B=/*+= 已知B尺寸,求A尺寸=(B-该板厚最小L折)/梯增值*T+. 如:B=时,A=()/*+=15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2= 特注:

钣金折弯成型最小折边修订稿

钣金折弯成型最小折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成型最小折边 一、L折。 1.决定最小L折的因素。 V槽中间距离为悬空段,成型时,折边必须超过此悬空段,具体搭边尺寸各公司有小小区别,(下V槽因使用时间长,R角变大,搭边距离将会随之变大,否则会“滑位”)。 2.换算公式(经验式):6*T/2++*T/2) 3.如下图,T=1,K=*1, 最小L折:3++= 特注: ⑴因每个公司的下V槽并一定都齐全,故需要灵活使用公式。 ⑵特别情况下,需用更小V槽时,原则上相对V槽减小不能超过. ⑶附表。 说明:尽量采用黑粗线最小折边尺寸。

一、U折。 折的种类 A. 常规折弯刀成型。 B. 垫片反折压平。(先折至30°,中间放一块合适垫板后压平。) 2.决定最小U折的因素。 A .上模具的形状。(如下图)从常规刀具来看,小U折最佳刀具为“弯刀”。(弯刀有很多种型号,具体要依公司现有尺寸) C. 折边尺寸。(见下小图)两尺寸的梯增关系: A愈长则B愈长。 3.换算公式:(大弯刀经验型)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板最小L折。 梯增值:A尺寸每梯增1MM,B尺寸对应梯增, 公式:已知A尺寸,求B尺寸=()/T*梯增值+该板厚最小L折如:A=15时,B=/*+= 已知B尺寸,求A尺寸=(B-该板厚最小L折)/梯增值*T+. 如:B=时,A=()/*+=15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 ◆板 最小U折A尺寸=,B尺寸=最小L折 梯增值:*2= 特注: 1. A尺寸超过及B尺寸超过的不按此公式计算。 2. 附表:A=测试值,B=该板最小L折。K=测试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