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固体.液体课件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第4节毛细现象

5.毛细现象的应用和防止
点击下图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
点击下图了解土壤的毛细现象
例题: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 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所示,水在直管中 上升的高度比弯管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 的水将( )
A.会不断地流出 B.不会流出 C.不一定会流出 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
3.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
点击下图观看动画演示
(1)附着层: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 其特点是:附着层中的分子同时受到固体分子和液体内 部分子的吸引.
(2)解释: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液体分子受 固体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液体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液 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 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 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
2.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凹月面,不浸润 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凸月面.
3.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 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
4.毛细现象的解释:
• 当毛细管里插入浸润液体中时,附着层里的推斥 力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面 弯曲,呈凹形弯月面使液体表面变大,与此同时由 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管内液体也随之 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伸作用与管内升高的 液体的重量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止上升,稳 定在一定的高度.
• 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强,附着层里的分 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 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 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 的表现.
二、毛细现象
•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讲解
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 9.2 液体

2 液体
学生实验一:
手指堵住注射器一端,然后压缩水与空气,判 断有何区别?
为什么空气容易压缩呢?
结论一: 液体分子比气体分子间距小得多
学生实验二:
将矿泉水倒入两个杯子里 现象说明:液体能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
结论二: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 的作用力小
学生实验三:
知识巩固② 弯成弧形的棉线所受张力的方向怎样?
知识巩固③ 液面对缝衣针的作用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吗?
不是
结论: 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液面对回形针的作用其实是这层膜对它有作用
视频: 酒精滴入红墨水
红墨水滴入酒精
结论:不同液体其表面张力大小存在差异
将水和水银滴在干净的玻璃上有什么不同?将水和水 银分别倒入玻璃杯中,液面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吹出的肥皂泡是球形? 为什么叶面上的露珠总是球形的?
猜想: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实验验证】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为什么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呢?
二、液体表面张力
思考: 液体分子在表面层与它在液体、气体中分布有什 么不同,分子间作用力又是怎样的?
汽 表面层 液体
液体表面微观图
表面层分子间距比 较稀疏,
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 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
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五、液晶
思考:液晶是什么物质?
1.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 相似,具有各向异性的化合物.
2.液晶态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
液体分子间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得多,跟非晶 体的微观结构非常相似
高中物理9.1 固体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3-3全章概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这两种作用相反的因素决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态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形态,有很多需要广泛和深入研究的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的出现,有关物质三态的知识,在技术和日常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章简单地介绍了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毛细现象,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空气的湿度、温度计以及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知识。
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
该说,人们对材料或传统材料功能的和研制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后来的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课标要求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
2.了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张力。
4.了解液体的浸润和不浸润以及毛细现象。
5.知道液晶的来历和概念,了解液晶的特殊性质。
6,知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念。
7.知道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
8.了解湿度计的类型及原理。
9.了解熔化热和汽化热的概念。
学法导析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本章所讲的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是在学习了物质三态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相关性质的发现。
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又要注意的科研动态和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如液晶电视的出现。
课程学习9.1 固体★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2.知道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4.知道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按照一规律在空间整齐排列的。
5.知道晶体外形的规则性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可用晶体物质微粒的规则排列来说明。
高中物理 第九章 物态和物态变化本章概览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3

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
本章概览
本章主要讲述了固、气、液体的性质及物质三种不同聚集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种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态,即从微观角度深刻理解三种不同聚集态.
其次本章介绍了材料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
本章最后讲述了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初中学过的“蒸发吸热”、“熔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固放热”,都是指的这种能量交换.。
《物态变化》课件

蒸发与凝结的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液体与气体之 间的变化过程。
升华与凝华的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固体与气体之 间的变化过程。
物态变化的应用
溶液的制备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质制备各种溶液,如盐水、糖水等。
冷冻食品工艺
通过冷冻技术使液体食品转变为固体食品,保持口感和营养。
《物态变化》PPT课件
欢迎进入《物态变化》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物质的三态,如固体、液体、 气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过程,实验演示与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物态变 化的奇妙世界!
物质的三态
固体
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状态,分子之间紧密排列。
液体
具有固定体积但无固定形状 的物质状态,分子之间较为 松散。
干冰的制备
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升华成固体,制备可用于保鲜和特殊效基本知识
复习物质的三态和各态之间的变化,巩固理解。
展望物态变化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探索物态变化在科学、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更广泛 应用。
气体
具有无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 质状态,分子之间间距较大。
态的变化
1
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变化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凝固:液体变为固体。
2
液体与气体之间的变化
蒸发:液体变为气体;凝结:气体变为液体。
3
固体与气体之间的变化
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
物态变化图示与实验演示
熔化与凝固的实验演示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PPT

所以,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 出的热量相等。
几种物质在压强为1.01×105Pa时的熔化热
物质名称 水 铝 铜 碳酸钙 氯化钠
熔化热/ 333.8 395.7 205.2 527.5 517.1 (kJ·kg-1)
二氧 化碳
180.9
二、汽化热
1.汽化与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1、只有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热。
2、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增加分子 势能。液体汽化时,体积变化明显,吸收的热 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另一部 分用来克服外界压强做功。 3、某种物质的汽化热与大气压强和温度有关。
化热。
Q/(J.g-1)
汽化热: L Q 单位:J/kg m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00 200 300 400 汽化热跟温度有关
水在大气压强为 1.01x105Pa下汽 化热与温度的关系
t /oC
液体汽化时体积会增大很多,分子吸收的能量不 只用于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还用于体积膨胀时克服 外界气压做功,所以汽化热还与外界气体的压强有关。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 质量之比,称作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
m
单位:J/kg
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 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能量守恒定律),所以 可以认为熔化热与“凝固热”相等。
对于同种物体,分 子结构是一定的。因为 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是 用于克服分子力做功, 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 增加物体的分子势能的, 所以同一晶体的熔化热 是一定的。
几种物质在压强为1.01×105Pa,温度为沸点时的汽化热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第4节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新人教版选修3-3

答案:CD
方法规律 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仍然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晶体熔化 时吸收的热量主要是破坏晶体的分子结构,增大分子势能,所以物体 的内能因吸热而增大。
1.水的凝固点是 0 ℃,如果把 0 ℃的冰放到 0 ℃的房间时,则( ) A.冰一定会熔化 B.冰一定不会熔化 C.冰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 D.冰将全部熔化 解析: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 0 ℃;二 是要继续吸收热量。0 ℃的冰不能从 0 ℃ 的环境里吸收热量,故 不能熔化。
解析: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 加内能,一部分用来膨胀对外界做功。
答案:D
物态变化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
案例探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g 0 ℃的冰和 1 g 0 ℃的水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均 相同 B.1 g 0 ℃的冰比 1 g 0 ℃的水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都 要小 C.1 g 100 ℃的水和 1 g 100 ℃的水蒸气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 总动能都相同 D.1 g 100 ℃的水的内能比 1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小 解析:0 ℃的冰熔化成 0 ℃的水,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 变,分子总数不变,总动能不变,而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增 大分子势能,内能增大,选项 A、B 错误;由水的汽化过程可知选项 C、D 正确。
在 100 ℃的汽化热是 L=2.25×106 J/kg,冰的熔化热是 λ=3.34×1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kg)
解析:(1)设冰的质量为 m1,水蒸气的质量为 m2,则有
人教版 物理选修3-3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例题 下列关于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 看作是粘滞性很大的液体 B.液体的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各向同性 C.液体的密度总是小于固体的密度 D.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AB
2、液体的表面张力
一. 固体
非晶体 1、固体 各向同性 多晶体
晶体
单晶体 各向异性
1)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这是晶体的标志。 2)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和 非晶体没有。
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 C.凡是具有规则天然几何形状的物体 必定是单晶体 D.多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 ACD
水水银AB用一根细玻璃管将A、B两个半径大小不同的肥 皂泡连通起来,那么这两个肥皂泡的大小将如 何变化?
5、液晶 (中间态) 1)特性 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有 机化合物 2)分子结构 在某些方向上呈现有规则排列,具有远程有 序特点 3)应用 各种电子显示器
三.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蒸发和沸腾 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动态平衡 3、空气湿度
饱和汽
饱和汽压
绝对湿度 水蒸气的实际压强 水蒸气的实际压强 相对湿度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湿度计
四.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1、熔化热 为什么熔化会吸热? 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 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2、汽化热 为什么汽化会吸热?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汽 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汽
表面层
液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收缩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四、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阅读教材第39页“浸润和不浸润”和第40页“毛细现象”两部分,知 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以及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 差与毛细管内径关系是怎样的。 1.什么叫附着层? 答案: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接触的位置形成的一个液体薄层,叫 作附着层。 2.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 答案: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 象叫作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着在这种固 体表面,这种现象叫作不浸润。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1 固体 2 液体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知道固体的微观结构,知道固体 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能从液体的微观结构入手了解 液体的基本性质。 4.知道生活中的表面引力现象,知 道表面张力的成因。 5.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浸润和 不浸润、毛细现象及它们产生的 原因。 6.了解液晶的特点及它在生活、生 产、科研中的应用。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三、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 阅读教材第37页“液体的微观结构”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两部分, 比较液体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知道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1.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1)分子距离:液体不易被压缩,这说明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 (2)分子力: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 (3)分子的热运动:液体分子热运动与固体分子相似,但每个分子 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在液体中移动,因此表现出流动性。 2.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层?表面层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特点? 答案: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作表面层。 表面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相 互吸引。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一、晶体和非晶体 阅读教材第32页“晶体和非晶体”部分,了解固体的分类和晶体的 分类,体会晶体和非晶体之间有什么不同。 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其中石英、云母、明矾、食盐、 硫酸铜、蔗糖、味精、雪花等是晶体,而玻璃、松香、蜂蜡、沥青、 橡胶等是非晶体。 2.晶体 (1)晶体又分为多晶体和单晶体。 (2)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确定的熔点。 3.什么是各向异性?什么是各向同性? 答案: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同,有些晶体沿 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不同,这类现象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沿各个 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叫作各向同性。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4)若某种液体浸润,那么它对所有固体都浸润。 ( ) 解析:同一种液体,对有些固体浸润,对有些固体不浸润,同一种固 体,可以被某些液体浸润,也可以不被另一些液体浸润。 答案:×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2.探究讨论。 (1)观察图示,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却有 很大差别,为什么石墨很软,金刚石却很坚硬?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五、液晶 阅读教材第40页“液晶”部分,知道液晶的概念是什么,了解液晶 的用途有哪些。 1.概念。 有些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 似,具有各向异性,人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在特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具有液晶态;另一些物质,在适 当的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之内具有液晶态。 3.微观结构。 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而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所以液晶是有晶 体结构的液体。 4.用途。 当前液晶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是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二、晶体的微观结构 阅读教材第33~34页“晶体的微观结构”部分,了解晶体的规则性 以及不同微观结构和转化。 1.为什么晶体的形状和物理性质会与非晶体不同呢? 答案: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 2.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 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3.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 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例如石墨和金刚石。 4.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 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这说明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 体,并不是绝对的。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1.思考辨析。 (1)铁块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 ) 解析:常见的金属材料是多晶体。 答案:× (2)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 ( ) 解析:无论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 的熔点。 答案:√ (3)具有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 ) 解析: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但多晶体在物 理性质上也表现出各向同性。 答案:×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3.什么叫液体的表面张力? 答案: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 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作液体的表面张力。 4.试简述形成表面张力的原因。 答案: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液体内部分子引力 和斥力可以认为相等,而在表面层里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
答案: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规则不同。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2)雨伞的伞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孔,为什么下雨时,雨水不会从孔 里漏下来?
答案:因为雨水将纱线浸湿后,在纱线孔隙中形成水膜,水膜的表 面张力使雨水不会漏下来。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3.浸润和不浸润产生的原因各是什么? 答案: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当附着层的液体分子 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附着层 有收缩的趋势,这样的液体和固体之间表现为不浸润;如果附着层 内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附着层内分子之间的 作用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这样的液体与固体之间表 现为浸润。 4.什么是毛细现象?毛细现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 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毛细现象的特点是:管的内径越细,管 内外液面的高度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