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复习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E C A D BE C A D B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班级设计的完善的知识树和结构图,希望学生能以此为榜样,在接下来的复习总结中能更系统、更全面。
第二环节:知识回顾,形成体系通过提问课本基本内容并板书知识结构的形式复习本章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整章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本章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更具体的认识,同时在课上对重点的内容进行提问,并着重板书,加深学生的记忆。
第三环节:小组交流, 释疑解惑本环节按知识点组织学生交流解惑、变式总结: 知识点一:线段、直线、射线出示以下两题的几何书写并变式提升:5、如图,在直线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且线段AB=10cm, BC=4cm,O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O 的长.变式:在直线上取A ,B ,C 三点,且线段AB=10cm, BC=4cm,O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O 的长.6、如图,线段AC=14cm, BC=6cm,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变式:如图,线段AB=20cm,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变式的题目,能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并解决问题,初步体会分类讨论、整体的数学思想。
知识点二:角教学过程出示以下两题的几何书写并变式提升:5、如图,已知:∠AOB=70°,∠BOC=30°,OM平分∠AOC,求∠BOM的度数.变式:已知:∠AOB=70°,∠BOC=30°,OM平分∠AOC,求∠BOM的度数.6、如图,已知OM平分∠AOC,ON平分∠BOC, ∠AOC=40°,∠COB=60°,求∠MON的度数.变式:如图,已知OM平分∠AOC,ON平分∠BOC,∠AOB=100°,求∠MON的度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类比线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并解决变式的题目,再次体会分类讨论、整体的数学思想并感受数学中的类比思想。
第四章学案复习

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思维导学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学科:生物课时:1 编写人:冯英群审核人:徐俊萍编号:G1B1 13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渗透作用:1.条件:、。
2.水分子扩散的方向:浓度溶液→浓度溶液。
(即顺相对含量梯度方向运输)(二)动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原生质层包括、和。
2.原理:(1)失水原理:当浓度小于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发生(“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现象。
(2)吸水原理:当浓度大于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发生现象。
3.实验结果①判断细胞的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③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④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⑤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膜。
这一特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2.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① 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它具有 。
②蛋白质: 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
③糖被是由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 。
分布在细胞膜的 。
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作用。
三.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小分子或离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1.比较表(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氧气浓度(3)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二.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物质运输的方式(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写出连接序号) 方式特点实例a.主动运输①不需载体和能量Ⅰ水、O2、CO2、甘油、乙醇1b.自由扩散②需载体,不需能量Ⅱ红细胞吸收葡萄糖2c.协助扩散③需载体和能量Ⅲ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3d.胞吞和胞吐④需能量,不需载体Ⅳ大分子、颗粒物质4。
第四章复习课导学案定稿3

第四章复习课导学案使用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第___周星期_____第___节班级_____姓名______ 复习目标:记忆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四个阶段的状况;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对策;记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途径。
复习重点:本节基础知识.复习难点:结合具体案例,掌握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知识盘点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或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资源枯竭(1)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和破环自然资源。
(2)表现: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
(3)后果: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2.生态破环(1)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2)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3)后果:生态恶化。
2.环境污染(1)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
(2)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3)后果:下降,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都是有限的。
(2)目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3)纲领:《21世纪议程》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基本观念①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②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
③环境的观念: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④的观念:全人类都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权利。
《第四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学案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温度2.说出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状态的变化、发生的条件和特点、相应的吸放热情况。
3.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雨、冰、雾、霜、冰花等)是怎样形成的。
●复习过程一、切入情景阅读以下短文,说出与文中划线部分相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早春,冰封的河面解冻,层层叠叠的流凌从黄河上游奔涌而下,气势之壮观不亚于大海边的惊涛拍岸;盛夏,晴朗的天空说变脸就变脸,狂风推着乌云从天边翻滚而来,转眼间暴雨倾盆,直下得河满沟平;晚秋,清凉的银色早晨,太阳缓缓升起,南方秋叶上晶莹的露珠悄悄散去,北方大地上银色的霜衣渐渐消失。
”二、导入学习构建知识网络(根据复习目标,自主复习,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三、深入探究(一)在小组内提出你在复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后,生成组内疑难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
(二)研究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展示):问题1:做实验:向手上“吹气”和“哈气”有什么不同感觉?你能解释吗?巩固拓展:水烧开时,会看见从壶嘴向外喷出的“白气”,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也可以看见冒“白气”,这些“白气”的状态是什么?怎样形成的?问题2:冰达到0℃一定熔化吗?水降到0℃一定凝固吗?将0℃的冰和0℃的水混合,冰的质量是否变化?水的质量是否变化?巩固拓展: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三)检测练习1、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复习导学案(一)

(1);(2);
(3);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____________m/s,合____________km/s。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3)光线:物理学中,用表示光的传播和。如:(光用光线来描述是利用了“理想模型法”)
(4)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针孔照相机)等。小孔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孔成像跟小孔的形状无关)
【预习自测】
1、光在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四章多彩的光(1--4)
姓名:小组名称: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四章》,划出重要知识,并理解记忆,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在限定的时间内规范地完成预习案,AA完成所有题目,BB完成除(**)的所有题目,CC完成不带(*)的题目.
2、将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错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和规律,及时总结在典型题笔本上,多理解记忆.
【合作探究】
1、举例说明光的传播条件。
2、举例作图说明光是反射规律。
3、举例作图说明平面镜成像规律。
4、举例作图说明光的折射规律。
【课堂达标】
1、光在_____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_______造成的。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__;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复习血液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2、复习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3、复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4、正确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5、正确画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复习重难点:1、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心脏的结构与功能4、血液循环的途径一、预习案(知识梳理)学习建议:先复习书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本章的知识填空,梳理清楚本章的知识脉络。
3、心脏结构图结构①是_____________;结构②是_____________;结构③是_______________;结构④是_____________;结构⑤是___________;结构⑥是______________。
与①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与②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与③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__;与④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
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输血与血型(1)、输血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的血型主要有四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血关系表(见书本70页)二、探究案------大雄人体探险记一、探险背景:暑假的一天中午,大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也去出去买东西,哆拉A梦因为昨天晚上看到一只老鼠,吓得一晚上没有睡觉,现在正在午睡,只有大雄一个人在无聊地发呆。
这个暑假大雄已经要求哆拉A梦带他去进行了宇宙探险、非洲探险、恐龙时代探险等等。
“下一次去哪里探险好呢?”大雄心里想。
突然,手上感到一阵疼痛,看着红肿的手臂,令大雄想起了昨天因为不肯借最新的漫画书给胖虎,害得被他狠狠地K了一顿。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 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第四章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熟记四大地理区域的基础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本节知识点做对检测题。
教学方法填图分析法:利用对地图的熟悉和填写进行学习。
拓展探究法:利用对教材的把握进行拓展探究,深入巩固教材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第四章今天的复习目标是:(出示“复习目标”投影)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
2.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3.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查矿产名称及分布。
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
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3.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
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
二、复习指导1、内容:第四章知识点2、时间:20分钟3、要求:看图记忆课本上的知识点,认真逐一将图和学习行动过关。
三、学生复习、记忆,教师巡视督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发试卷检测)给大家15分钟做检测题。
【基础测评】试题总体设计说明: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总是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的特征,即区域以内的某些共性,总是同这个地区的位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密切联系着的。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大片沼泽性荒原有待开发的是()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松辽平原【解析】东北平原分布有沼泽地,但只是三江平原上有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上没有分布。
第四章期末复习学案

一、有关概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___轴或___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___轴或___轴。
它们统称坐标轴。
公共原点O 称为_______。
(2)①若平面内有一点P (如图),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它的位置?(过点P 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将垂足对应的数组合起来形成一对有序实数,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_______,可表示为P (a ,b )②若已知点Q 的坐标为(m ,n ),该如何确定点Q 的位置?(分别过x 、y 轴上表示m 、n 的点作x 、y 轴的垂线,两线的交点即为点Q )(3)点坐标的特征:①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作第一、二、三、四象限。
②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③象限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_________;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
④对称点坐标的特征:P(a ,b)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P(a ,b)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P(a ,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二、例题讲解例1:函数y13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B .x =3C .x <2且x ≠3D .x ≤2且x ≠3x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顶点坐标是(3,4)则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 (4,0)(7,4)B. (4,0)(8,4)C. (5,0)(7,4)D. (5,0)(8,4)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B.(-2,0)C.(-5,3)D.(1,3)例4: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找到了如图所标示的两个标志A(2,3)、B(4,1),A、B两点到“宝藏”点的距离都是10,则“宝藏”点的坐标是()A.(1,0)B.(5,4)C.(1,0)或(5,4)D.(0,1)或(4,5)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 (-1,1),C(-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营养物质
右心房
主动脉
组织细胞
肺静脉
肺泡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2课时 复习学案
一、知识回顾:
(一)心脏的结构
1.写出图中心脏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⑽ ⑾
2.心脏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分别是 、 。
瓣膜的功能:房室瓣朝向 开,保证血液由 到 流动;动脉瓣朝向 开,保证血液由 到 流动。
3.心脏的功能:心脏的 发达,能够强有力地 ,像
泵一样,将血液泵至 。
心脏的中间由一层厚厚的 分隔开。
左侧收集来自 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 ;右侧收集来自 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 ,所以, 心室的壁比 心室的壁厚。
4.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 、 、 、 ;四腔的功能: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 和 ;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 和 ;全心舒张,血液经 被吸进 。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右心房。
经过体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由 血变为 血。
体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由含 丰富、颜色鲜红的 变成含 较少、颜色暗红的 。
2.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 →肺部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
肺循环的作用: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完成气体交换。
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由含 较少、颜色暗红的 变成含 丰富、颜色鲜红的 。
动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含 少,颜色 的血液是静脉血;含 多,颜色 的血液是动脉血。
(2)两条循环路线的共同点: 3、心脏的工作过程:
、
4、请完成以下血液循环的途径:
(三)输血与血型
1、 人类的血型分为A 型、_______型、O 型和__________型四种.
2、 一个人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_______血为原则.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_血;AB 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 型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 型或_________型血.
3、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__________.
4、 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________ml ,所丧失的血浆成
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_________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6、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分) 的次数。
一分时间内 次数与心率一致。
7、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 及其分支,进入心肌内部的 ,再由静脉流回 的循环。
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 、主动脉 B 、心脏 C 、肺动脉 D 、心肌
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
3.与左心室、右心房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 A 、主动脉,肺动脉 B 、主动脉,上、下腔静脉 C 、肺动脉,肺静脉 D 、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4.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 )
A .含营养物质少
B .含代谢终产物多
C .含氧少
D .在静脉中 5.体循环是从哪里开始的?(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6.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测,则最先应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7.在肺循环中,流出肺的血液将首先进入心脏的(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8.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9.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
________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 ________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 ________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A.毛细血管
B.动脉
C.静脉
D.心脏
10.用猪或羊的心脏做灌流实验时,要想使水从主动脉流出,应将水注入(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11.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中的血液分别是( )
A .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B .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
C .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D .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12.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血管是( )
A 、主动脉
B 、肺动脉
C 、肺静脉
D 、组织细胞外部的毛细血管 13.心脏内房室瓣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的流向为( ) A.静脉→心室→心房 B.心房→心室→静脉 C.心房→心室→动脉 D.心室→心房→动脉
14.某人因炎症造成下肢静脉内出现大量血栓(血凝块)。
如果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移动,最有可能停留在 ( )
A.脑
B.上肢
C.肾
D.肺
15.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16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17.下列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将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B .都能将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C .同时进行,在心脏处汇合
D .互不相通,彼此独立 18.体内静脉血和动脉血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
A 、组织间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
B 、肺泡壁毛细血管、组织间毛细血管
C 、静脉管内、动脉管内
D 、动脉管内、静脉管内 19.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场所是( )
A 、肺静脉
B 、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 、肺动脉
D 、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20.某患者既可以接受少量A 型血,也可以接受少量B 型血,你认为这个患者是ABO 血型中的 ( )
A 、O 型
B 、AB 型
C 、A 型
D 、B 、型
21.当人手指出血时,血块凝集时周围会出现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是 ( )
A 、血浆
B 、血清
C 、组织液
D 、淋巴液
22.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验血结果是:此人的血液与A 、B 血清均不发生凝集现象,此人的血型是 ( ) A 、A 型 B 、B 型 C 、AB 型 D 、O 型
23.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 )
A 、800-1000毫升
B 、1200-1500毫升
C 、600-700毫升
D 、200-400毫升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 图,据图分析作答:
1)若B 为心脏的左侧,则A 为 ,C 为 ,流( 血)。
2)若B 为心脏的右侧,则A 为 ,C 为 ,流( 血)。
3)若B 为肾小球, 则A 为 ,C 为 ,流( 血)。
4)若B 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则A 为 ,C 为 ,流( 血)。
5)若B 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则A 为 ,C 为 ,流( 血)。
6)若B 为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则A 为 ,C 为 ,流( 血)。
2、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
2
4 6 7 (2)在心脏的1.2.3.4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的心腔有 ,血管有 ;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 ,血管有 。
(3)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
向 ,而不能倒流,原因是[ ] 和[ ] 能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3、下图是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图解。
请据图回答:
⑴血液流经小肠时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⑵血液流经肾脏时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是_______________的场所。
⑶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_____________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⑷其内流动的血液含氧和营养物质都很丰富,该血管[ ] 。
⑸肺泡和其周围的组织获得氧和养料、排出废物的循环途径是 。
⑹其内流动的血液含营养物质最多、含氧最少的血管[ ] 。
⑺[6]的最小功能单位是 ,它包括 、 和 。
4、(本题10分)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及血液循环
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标有③的结构称,此处适于气体交换的特
点是 。
(2)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上血液循环途径的名称。
(3)图中②是指 ,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血
管C 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4)由于在“组织”处发生气体交换,使B →A 处
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