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物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技巧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技巧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人物描写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物描写的技巧,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

一、人物描写的重要性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是情节发展的驱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分析、描绘人物,可以培养他们对人物形象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二、人物描写的技巧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直观的印象。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例如人物的身高、体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力。

2. 行为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是了解他们性格特点的重要途径。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帮助他们对人物进行分析。

3. 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是反映他们思想、情感和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常用词汇、口头表达习惯等,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个性。

三、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描写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描写。

可以提供一些角度,例如外貌特征、行为特点、语言习惯等,让学生注意观察,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写。

2. 人物剧本创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情境,让学生自行创作人物的对话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人物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行动,增强对人物描写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3. 跟读人物语言教师可以提供一段关于人物的对话或独白,让学生进行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的表达。

通过模仿人物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四、评价与总结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人物描写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人物描写技巧,是否能够形象地描述人物的外貌、行为和语言等方面。

小学作文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件(共49张PPT)

小学作文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件(共49张PPT)

第二部分
怎样描写人物的语言
二、语言描写
写好人物的语言,可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塑 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够把作文的内容写得更加生动。 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描写人物的语言,有哪些问题 需要我们注意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写好人物语言的方法 吧。
招式一 人物开口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怎么将这样的情景写 好呢?不擅长语言描写的同学,几句话就写完了。
招式三 展开联想
一是 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的联系。比如说,看到满月, 就想到了白玉盘和瑶台镜。满月、白玉盘、瑶台镜,都是圆 圆的、亮亮的,它们之间有着相似的联系。
二是 两个事物之间有相关的联系。比如说,远方的游 子看到满月,就想到了故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游子看 到天上的月亮圆了,可是自己和故乡的亲人却无法团圆。他 由满月想到团圆,再由团圆想到亲人和故乡。就这样,满月 和故乡之间有了相关的联系。
片段二:我被推进了手术室, 看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很 害怕。钱医生双眼带着笑意, 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他摸了 摸我的头,轻声地对我说:“麻 醉后你不会疼的,你就当这是 睡觉,醒来后手术就做好了。”
例:我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来教我怎么炒 菜吧,好吗?”妈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油,有点 不放心:“油溅到你的身上可不是开玩笑的。”爸 爸听到了妈妈的话,急忙走进厨房,劝道:“孩子 这么大了,还不让她做一些简单的事,你又不能保 护她一辈子。”
招式四 写提示语
写好人物的语言,一般少不了提示语。提示语中,可以写一写说话者的动作、 神态、心理……这样一来,能将说话时的情景写得更加具体,能把人物的特点 表现得更加鲜明。比较下面的两个片段,你觉得哪个片段描写得更加生动?
片段一:我被推进了手术 室,看到爸爸妈妈不在身 边,我很害怕。钱医生说: “麻醉后你不会疼的,你 就当这是睡觉,醒来后手 术就做好了。”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2.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2.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的有趣的人物,并请学生谈谈自己见到的有趣的人物是什么样子的。

2.呈现新知。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人物图片,并请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特点,例如衣着、表情、动作等。

3.讲解新知。

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包括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描写,以及写作时要注意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

4.操练新知。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有趣的人物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撰写一篇写人作文。

学生在撰写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互相补充,以提高写作质量。

5.总结归纳。

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然后选择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作业布置。

布置写人作文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观察到的有趣人物进行描写,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

五、板书设计。

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作文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提高写作质量。

《人物描写一组》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

二、课时三课时三、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祥子和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展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摔跤》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小嘎子的机灵和争强好胜;《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着重从外貌描写体现祥子的健壮和朴实;《两茎灯草》则是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展现严监生的吝啬。

教材通过这三个片段,旨在让学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认识和写作能力。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一些描写人物的文章,但对于如何细致地描写人物,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对一些描写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例如动作描写中的连贯性、外貌描写中的抓住特征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等。

此外,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性格特点,如严监生的吝啬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表现,可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解释。

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嘎、绊”等12个生字,会写“跤、搂”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手疾眼快、精神抖擞”等词语。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 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等,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预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

- 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 进行仿写练习,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来描写身边的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物形象的多样性,感受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魅力。

-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人物的习惯,提高对人物的审美和评价能力。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优质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优质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 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准备
1.教材: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
2.教具:白板、彩色粉笔、图片、课件等
3.学生:理解能力较强的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人物描写,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学习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学习。

3. 实践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人物描写,可以选择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或者自己想象的人物进行描写,并互相分享,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总结人物描写的要点和技巧。

5. 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延伸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五、扩展阅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建议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关注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从中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小学写人的作文教案

小学写人的作文教案

小学写人的作文教案小学写人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表达;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图片,如动物、名人等;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和纸。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生动形象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神态,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Step 2 学习新知。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人物,包括外貌特征、神态、动作等;2.教师示范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3.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写人物,如“他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般灿烂”。

Step 3 培养能力。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描写;2.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描写人物的能力;3.学生相互交流作文,互相学习和提高。

Step 4 总结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总结描写人物的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表达。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增强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们可以更生动地描写人物,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 (2)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 (2)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写人作文的概念;2.学会使用具体的描写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优秀的写人作文范文;2.学生准备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名人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并引导学生讲述这个人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特点的。

第二步:讲解写人作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写人作文的定义:写人作文是通过细致入微、具体生动的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特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然后,教师讲解写人作文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写人作文描述的人物形象必须真实可信,具有生动鲜活的特点;•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和特征,例如外貌、性格、行为举止等;•感情描写:通过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观察来加深人物形象的印象。

第三步:分析范文(2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一篇范文,然后一起分析范文的写作手法和描写细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个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和性格?2.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细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和特点?3.作者对这个人物有什么感情和观察?第四步:讲解写作技巧(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写人作文的技巧,包括:1.选择合适的人物:选择一个你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作为写作对象,这样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2.观察和思考:观察你所选择的人物,思考他们的外貌、性格、喜好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等;3.细节描写:使用具体、形象的细节来描写人物,可以从五官、衣着、行为举止等方面入手;4.感情表达:在描写人物的同时,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情和观察,用自己的话语来展示人物形象。

第五步:操练写作(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写作练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物描写一组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物描写一组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9篇人物描写一组 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拓展与延伸】围绕单元专题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

【重、难点突破】感受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这册学的有关写人的文章,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才把人物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个性分明的人物,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神奇的笔法来描写的吧。

二、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1、你们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吗?里面的嘎子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啊!现在我们就一起重温他摔跤时的“嘎”劲吧。

2、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描写嘎子的内容,说说嘎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重点抓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体会。

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

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这次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

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人作文教案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又是谁?还有一人,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

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对于前者,恐怕苦思冥想也得不出圆满答案;而对于后两者相信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与孙悟空。

这三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而后两个一猜就中呢?关键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许多同学认要写出人物特征简单方法便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

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

“不……不……”公式不能写出人物性;“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

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

“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

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在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这样看来,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体风貌,光写外貌还是不行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现人物。

比如说动作:1、每人想一个关于动作的词语:摸、跑、跳、投、拿、扶、蹲、跪、洗、捏、按、跃、扛、抓、搂、擦……2、下列几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涉及人物的“手、足、头、口、目”五个部位。

只有一组既不重负又不遗漏地列出了五个部位的动作,它是(B)组。

A.握住咬紧抓注视踢开B.跺脚鼓掌盯哈气举手C.凝视跨抓瞟吐D.摇头瞅摁瞪蹲下3、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表示人物神态的是(C)A.全神贯注垂头丧气满不在乎忍饥挨饿B.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胆大妄为安然无恙C.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垂头丧气面如土色仍以猪八戒为例:“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他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

……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我出恭来。

”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

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虽然孙大圣的勇猛和机智夺走了读者许多的视线,但这不妨碍我们喜爱猪八戒。

当然。

他并不美,与孙悟空的小巧机灵相比,他愈发显得笨拙;他的武艺不错,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绝不敢逞强(高老庄的一场厮杀除外);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说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实忠厚面前,他的懒惰与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缺点多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间的烟火味,一种属于凡人的个性特征。

他的这些特点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作者用了多个事例来具体地描绘给我们看。

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的猪八戒: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好农民吗?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顿大西瓜,然后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猪八戒,怎能逃脱“馋”和“懒”的评语!孙猴子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也依依不舍?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也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这样一个八戒,不也是有情有义?当然,我们也不忘了他在三位菩萨变化而成的美女面前,丑态百出,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好色之徒?--------通过众多事例,从多个多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事例有了,但如果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文章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

拿一把放大镜,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人物便会因此而生动立体。

还是谈下我们熟悉猪八戒,当调皮的孙悟空抖出他私设“小金库”的隐私时,他嘴里嘀嘀咕咕地发着无意义的牢骚,一边很不情愿地从大耳朵中掏出几钱银子来,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微笑。

好了,该到小结的时候了,写好一个人物其实不难,关键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物的个性也不难,综上概括出“三诀”:1形神并举;2多管齐下;3微处动情。

善于观察的高尔基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一生中曾写出过许多伟大的作品。

他笔下的人物个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高尔基不仅经常一个人观察生活,有时还和朋友们一起观察生活,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有一次,他和安德列耶夫、布宁在城里的一家饭馆里坐着,他们三人商量好要对一个新进来的人进行三分钟的观察,然后三个人说出各自观察的结果,看看谁说得最准确。

三分钟过去了,安德列耶夫说:“刚进来的是一个男的,大概有30岁左右,最多不超过40岁。

”布宁看后说:“他脸色苍白,身穿灰色衣服,还长着一双细长的发红的手。

”高尔基观察后说:“这个男人有35岁左右,身材偏瘦,穿着深灰色的双排扣羊毛西装,蓝花色的衬衣,还有他系着带小黄花点的领带。

他小手指上的指甲有些不正常,颈部有一颗黑痣。

”最后高尔基还做出结论:这个人是个骗子。

后来,他们共同询问了这家饭店的伙计,伙计说:“那个家伙确实是个骗子,经常像这样穿着深灰色的双排扣羊毛西装,蓝花色衬衣,到处招摇撞骗,骗吃骗喝。

”伙计的话最终证实了高尔基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

师:1.找出三个人描述人物的句子,你认为谁观察得比较细致?2.高尔基的一生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生动形象的人物来,与他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

要写人,必须先了解人。

我们朝夕与“人”共处,观察是最好的方法。

人物分好多类:自己、“熟人”、“生人”。

只要你搜集了足够的信息,就能为写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例讲解地理老师那是开学后的第一堂地理课。

我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师的到来。

从课程表上,我知道地理老师姓许,我盼望走进来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应该有修长的身材、漂亮的脸庞、悦耳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我正想着,教室门被推开了,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男教师走了进来。

我对他仔细一看,不禁大失所望:他的鼻子又扁又平,上面还架着一副断了腿的眼镜,镜片后是一对细小的眼睛,还没开口说话就傻笑开了。

我与邻座的几名同学交换了一下目光,看得出他们对这个“傻大个”老师也很失望。

可是,还没过10分钟,我就被他的课吸引了。

他讲得滔滔不绝,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个地球仪,一根教鞭,一张世界地图,在他手中似乎成了变幻无穷的魔方。

他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讲到南极的“中山站”;从澳大利亚的袋鼠讲到中国的大熊猫……最令人吃惊的是,他竟没有看过一眼教科书,没瞟过一眼备课笔记。

真是“人不可貌相”,他备课的充分和对教材的熟悉,使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许老师还有一个本领,就是擅长在讲课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手势和恰当的比喻。

有一次,讲到地球的形状时,他说:“你们记住,地球的形状就像你们平时吃的橄榄,不过,它是一个‘畸形’的橄榄,一头大,一头小。

”说着,他用两只手在身体前比划出一个非常大的橄榄形的“地球”,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就这样,在笑声中,我们牢牢地记住了他讲授的知识。

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对他的印象已经完全转变过来了,由不信任到敬佩,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

同时,我也常告诫自己:今后可不要再以貌取人了!师:同学们想一想,本文是怎样突出地理老师的特点的?生:语言描写(老师的话)幽默动作描写(上课的样子)吸引人外貌描写(长什么样子)傻大个师: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特点,写人就要找到这些特点,多用些笔墨来突出这些特点。

小作者就是抓住了老师教课吸引人的特点,把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方法新颖的老师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既有独特的外貌描写又有动作、语言描写,在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课后转变了对老师的印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

我第一次离家出走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

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

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

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

唉,去哪儿呢?反正连家都不要了,去哪儿都无所谓。

我的脚步渐渐慢下来,最后,索性找个地方坐下。

以后怎么办?我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哼哼,乞丐都比我富有,我自嘲。

抬头一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怕是半夜了吧,我的心突突地跳,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想到这里,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抱着。

“咕噜噜——”是肚子在抗议了,可我实在无力填饱它,无奈,只得站起身,继续走下去。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

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竟蹲着睡着了。

不一会儿,我被恶梦惊醒,便再也不想睡了。

外面寒风刺骨,肚里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有人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

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者的滋味。

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

唉,何必和妈妈顶嘴呢,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

其实,我也知道她说得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性了。

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到处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香喷喷的饭菜都做好了。

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我站起身,拼命地往家跑。

跑着跑着,我看到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个身影,没错,是妈妈!她站在寒风里,两手搭在嘴边,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嗓子都喊哑了。

我鼻子一酸,心里热辣辣的,“妈妈——”我大声答应着,直向妈妈奔去……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走,也是最后一次。

妈妈,您能原谅我吗?师:1.小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离家出走的?2.小作者的心理经历了几次变化?生1:与妈妈发生矛盾,被妈妈责打之后离家出走的。

生2:我决不回去——开始后悔——拼命地往家跑——直向妈妈奔去师:这篇习作,小作者巧妙运用心理描写,将第一次离家出走的全过程真实地在读者面前再现了。

那么,我们在进行人物习作的同时,也要学会用心理描写,将人物写生动。

三.板书设计:写好人物的外貌——外貌描写写好人物的语言——语言描写把人物写活写好人物的动作——动作描写写好人物的心理——心理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