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字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下册《三字经》部编版“人之初”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三字经》部编版“人之初”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三字经》部编版“人之初”教案作者:邓玉兰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下册《三字经》“人之初”。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3.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4.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5.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读课文,并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6.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几句三字经;7.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策略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2.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六、教学难点1. 体会和理解《人之初》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2.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七、学前准备教师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學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及含义。

2.能够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3.能够运用《三字经》所传达的道理进行简单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字经》的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2.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三字经》中的古文词语。

2.背诵《三字经》的整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三字经》的文本材料。

2.PPT 展示教案内容。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利用PPT展示《三字经》的封面,并简单介绍《三字经》的内容。

2.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并引出《三字经》的重要性。

第二节:学习和理解1.逐段讲解《三字经》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古文词语及含义。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三字经》,并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哲理。

第三节:背诵和运用1.分段进行背诵练习,让学生记住部分内容。

2.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体会其中的道理。

六、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中的一段内容,并进行口头测试。

2.让学生总结自己对《三字经》的认识和感悟,写成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程的教学是以《三字经》为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品德和修养,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国学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 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 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1.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

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2. 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a、上课要坐神气。

(评:瞧,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b、认真听。

(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c、积极举手。

(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4. 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2. 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 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 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

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

因此,从全局把握,让孩子有个整体的了解。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

《人之初》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

《人之初》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2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人之初》人教部编版《人之初》教案—、文本教学解读本文节选《三字经》的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文本以三言形式出现,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

它的前后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懂。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蒙书,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识字知理,并了解中国中古时期的常识。

1.识写生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13个生字,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翘舌音“之、初、善、专”。

“教、性、习、幼、玉、义”等字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比较容易熟记。

宜引导学生回忆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字,唤起生活中的记忆,比如:教学楼、幼儿园、性别、和田玉、义乌、学习。

再组词说一说。

认读“之”,出示“之字形”公路图,帮助记忆“之”的字形,再出示词句“一家之主,言之有理、举手之劳、一年之计在于春”,读一读,感受“之”的意思。

“贵、迁”是形声字,形旁分别是“贝字旁”和“走之”,表意。

教学时,先认识偏旁是什么,再说说为什么是“贝字旁”和“走之”。

“贝字旁”跟宝贝有关,表示贵重、珍贵的意思。

“走之”跟行走有关,含有移动、变动的意思。

“初、器、善、教”等笔画较多的生字,适合用字理识字。

“初”字拆分为“衣+刀”,表示拿了一把刀裁剪衣服,这是做衣服的开始,以此了解“初”是“开始”的意思,结合组词进一步理解字义“初冬、初中”。

“器”字拆分为“四个口+犬”,表示装东西的器具很多,用狗看守,“器”就是“容器、器具”,再组词说一说。

“善”字宜用汉字字形演变过程图来记住“善”的字形,领会“善”的意思。

“教”是象形字,引导学生观察右边像人手持教鞭(或棍棒),左边一个“子”表示儿童,“子”上的两个叉代表算术的筹策(小木棍或草秆),所以“教”字的本义为督导儿童学习。

本课要求写的字有7个:“之、习、玉、义”都是独体字,启发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认真仿写;“相”字左右结构两部分都是已写过的熟字,难度不大;“近、远”是同偏旁的字,复习落实“走之”的书写要领,才能把字写得美观端正。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熟读《三字经》中的8句话,理解并背诵,积累运用三。

2、阅读短文,理解文中的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让学生当众发言,引导学生发言时,声音洪亮,中心明确。

4、围绕写人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当众繁衍,作到中心明确,习作训练。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读背的部分。

1、导语:中华五千年历史,流传着许多文化精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字经》,就是古人推崇倍至的。

2、自由读句子,仔细体会句子的意思。

3、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4、全班汇报交流。

5、比一比,谁背得快。

6、指名背诵。

二、进行阅读短文训练,1、学生自由阅读短文和课后题,明白要求。

2、指名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出示句子: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1)读句子:为什么说选择是艰难的?4、出示句子“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读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在身处绝境的时候,要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有不把生死名利太防在心上,才能重新看到希望,得到幸福。

)5、从短文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启发?第二课时一、导语。

同学们,《金色的脚印》一课,老师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说说。

板书:读书。

读了《金色的脚印》一课,老师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说说。

板书:读书收获。

二、教师示范。

1、从哪几个方面来谈呢?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

2、师生交流讨论,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三》。

(1)文章的题目与内容。

(2)体会和感想。

A文章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或者事情。

B你学到的知识或懂得的道理,受到的启发。

C你学到的写作文的方法。

一年级三字经教案

一年级三字经教案

一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三字经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三字经的内容。

2. 学生能够理解三字经的意义,并能简单解释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三字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三字经中较复杂的词语和句子,并能简单解释其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三字经,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教材和课件。

2.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

3.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三字经(20分钟)1. 教师逐句朗读三字经,引导学生跟读。

2. 分段解释三字经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 师生互动,进行问答,确保学生理解三字经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三字经进行深入学习。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解释所选择的三字经段落。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个人总结(10分钟)1. 学生个人总结所学的三字经内容,并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并互相评价。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三字经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拓展材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拓展对三字经的理解。

六、课堂结束(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三字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和意义,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公开课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公开课教案

部编新⼈教版⼩学⼀年级语⽂下册《⼈之初》公开课教案《⼈之初》公开课教案—、⽂本教学解读本⽂节选《三字经》的第⼀部分,从“⼈之初,性本善”到“⼈不学,不知义”。

⽂本以三⾔形式出现,句⼦短⼩,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听起来悦⽿。

它的前后句⾃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通俗易懂。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蒙书,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孩⼦识字知理,并了解中国中古时期的常识。

1.识写⽣字。

本课要求学⽣认识13个⽣字,要注意引导学⽣读准翘⾆⾳“之、初、善、专”。

“教、性、习、幼、⽟、义”等字与学⽣⽣活联系紧密,⽐较容易熟记。

宜引导学⽣回忆在什么地⽅见过这些字,唤起⽣活中的记忆,⽐如:教学楼、幼⼉园、性别、和⽥⽟、义乌、学习。

再组词说⼀说。

认读“之”,出⽰“之字形”公路图,帮助记忆“之”的字形,再出⽰词句“⼀家之主,⾔之有理、举⼿之劳、⼀年之计在于春”,读⼀读,感受“之”的意思。

“贵、迁”是形声字,形旁分别是“贝字旁”和“⾛之”,表意。

教学时,先认识偏旁是什么,再说说为什么是“贝字旁”和“⾛之”。

“贝字旁”跟宝贝有关,表⽰贵重、珍贵的意思。

“⾛之”跟⾏⾛有关,含有移动、变动的意思。

“初、器、善、教”等笔画较多的⽣字,适合⽤字理识字。

“初”字拆分为“⾐+⼑”,表⽰拿了⼀把⼑裁剪⾐服,这是做⾐服的开始,以此了解“初”是“开始”的意思,结合组词进⼀步理解字义“初冬、初中”。

“器”字拆分为“四个⼝+⽝”,表⽰装东西的器具很多,⽤狗看守,“器”就是“容器、器具”,再组词说⼀说。

“善”字宜⽤汉字字形演变过程图来记住“善”的字形,领会“善”的意思。

“教”是象形字,引导学⽣观察右边像⼈⼿持教鞭(或棍棒),左边⼀个“⼦”表⽰⼉童,“⼦”上的两个叉代表算术的筹策(⼩⽊棍或草秆),所以“教”字的本义为督导⼉童学习。

本课要求写的字有7个:“之、习、⽟、义”都是独体字,启发学⽣⾃主观察⽣字在⽥字格中的位置并认真仿写;“相”字左右结构两部分都是已写过的熟字,难度不⼤;“近、远”是同偏旁的字,复习落实“⾛之”的书写要领,才能把字写得美观端正。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它短⼩精焊,琅琅上⼝,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以下是⼩编分享的⼀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欢迎⼤家阅读! 诵读经典之——《三字经》 1、⼈之初 教学⽬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个⼈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性的理解。

启发⼤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 《三字经》是古代⼩朋友上学的第⼀本书,是⼀本启蒙读物。

他⼀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朋友上学学的第⼀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以前中国发⽣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起学习⼀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诵读新句⼦: 请⼀个学⽣上台领读,⼤家⼀起诵读。

三、讲解句⼦,阐释概念: 1、⼈之初,性本善:“初”在这⾥就是“刚出⽣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个⼈在刚出⽣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步启发思考] 教师⼩结:引出,同样的⽗母,⼀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法改变,⼈⼈⼀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和⼈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会认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
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亲切交谈,导入课文。

1.孩子们,你们平时上语文课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生字呢?你们在学习课文前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2.运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我们一同学习两组有趣的《三字经》,愿意吗?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带红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2.把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并努力读好。

3.汇报交流:难读的句子,读通课文。

三、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孩子们,课文读得这么顺利。

汉字娃娃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交朋友了,愿意吗?得考考你。

设计:“摘星星”游戏。

1.多媒体课件展示:浩瀚的夜空,群星璀璨,汉字娃娃张开了笑脸。

2.游戏规则:每颗智多星都有一个汉字娃娃,只要你能响亮地、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就奖励你一颗智多星,比比谁摘的星星最多。

(1)自主拼读。

(2)抽读,帮助正音:后鼻音mìnɡ(命),平舌音sūn(孙),三拼音huán(环)、xiān(先)。

(3)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

(5)聪明的孩子,去掉了小红帽你还认识吗?去掉拼音读。

3.积累词语,巩固生字。

汉字娃娃告诉我:“休息一会,马上回来。

”来了,汉字娃娃变了,聪明的孩子,你还认识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
久远环保大熊猫炎黄子孙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1)抽读,培养语感。

师:读“大熊猫”时,你为何笑了?生:因为大熊猫的样子好可爱。

师:“中华民族”你怎么读得这么精神?生:因为爷爷告诉我,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我感到很骄傲。

孩子们真的了不起,能把自己对词语的感悟读出来。

(2)多种形式读(分组读、挑战读、男女生读),积累词语。

(3)练习说话,发展语言。

孩子们,给你喜欢的词语宝宝找个温暖的家。

例:(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中华民族)真伟大!
四、自读自悟,学习课文。

词语宝宝想家了,我们现在送他们回家。

考考你们还认识吗?
1.学习第一组韵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读对祖国的喜爱、赞美。

(4)背一背(自己背、同桌互背)。

2.合作学习第二组韵文。

读读,议议,背背。

3.孩子们,你还了解哪些你感兴趣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4.创编“三字经”。

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
例:根据“黄河宽,生命源”创编“长江长,生命源”。

“大熊猫,国之宝”,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

(“丹顶鹤,国之宝”)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重点识字,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孩子们,这几个生字不仅会读,还要会写。

2.想和他们永远成为好朋友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

已:“己”字出头“已”。

远:元+辶=远,还可以想:二个小儿走了很远很远(想象记)。

孙:子+小=孙(偏旁+熟字),我是爷爷的孙子,就是个很小的孩子。

孩子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方法记忆。

相信你们会书写得更漂亮。

3.指导书写。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写?你是怎么把它写漂亮的?
“已”第二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孙”要写得左窄右宽。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你想写好吗?
(3)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做到姿势正确。

教师巡视,点评、指导。

六、拓展。

1.出示“预防近视三字经”,让学生自由阅读。

近视眼,看不远;做事情,不方便。

要防止,不算难;做起来,要认真。

读书时,坐端正;眼离书,一尺远。

温功课,一小时;停一停,再来看。

光线暗,不看书;伤眼睛,损视力。

阳光下,莫看书;光太强,眼发花。

坐车子,睡床上;要记住,莫看书。

三字经,记心里,照着做,防近视。

2.推荐学生看《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