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无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达标(共6题;)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对以下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和豪迈气魄。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句中的“阔”字用得生动传神。

它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渺,使人的视野随之开阔,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恢宏壮阔。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归隐后洁身自好,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

“悠然”指的是幽深的南山,含蓄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地偏”之处。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 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 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伟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4、古代诗歌四首复习题(解析)一、基础知识巩固.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澹澹()竦峙()枯ténɡ( ) 天yá( ) xiāo sè(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临:(2)水何澹澹澹:(3)山岛竦峙竦峙:(4)海日生残夜生:(5)乡书何处达书:(6)断肠人在天涯断肠: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朝的王湾。

“次”是“停宿”的意思。

B.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筒,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达标(共6题;)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对以下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和豪迈气魄。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句中的“阔”字用得生动传神。

它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渺,使人的视野随之开阔,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恢宏壮阔。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归隐后洁身自好,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

“悠然”指的是幽深的南山,含蓄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地偏”之处。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 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 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伟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1) (2)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1) (2)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竦.峙萧瑟.枯藤.灿.烂残.夜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4.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二、阅读经纬5.阅读《观沧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全诗紧紧围绕一个字来写,文中又从虚实两个角度写了不同的景物,突出了意境美。

实写的句子有哪些?虚写的句子有哪些?(2)请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6.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了这首诗。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2)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友情诗中的千古名句,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

7.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8.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是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6.综合性学习。
为培养同学们对诗歌 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碣石(jig)枯藤(kū) 断肠人(cáng)
C.萧瑟(sè) 天涯(yá) 夜郎西(láng)
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C项正确。ABD三项修改为:A. 子规啼(tí);B.断肠人(cháng);D.潮平(cháo)。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 原创题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操东临碣.石观看沧海,看“水何dàn dàn,山岛sǒng zhì”,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在柳絮落尽、杜鹃啼.叫的季节,李白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王湾行舟于绿水之中,只见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高悬挂;夕阳西下,飘零天涯的游子面对着苍凉xiāo sè的深秋暮色内心凄楚悲怆,思乡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碣.石()dàn dàn()sǒng zhì()啼.叫()涨.满()xiāo s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3)山岛竦峙..(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次.北固山下( )(8)乡书.何处达( )(9)枯藤老树昏.鸦( )(10)断肠..人在天涯( )3.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

“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六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题目中的“次”为“停宿”之意,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五言绝句融写景、叙事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 默写。

观沧海(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建安年间,曹操登临碣石山,饱览沧海壮景,用“水何澹澹,”的诗句描绘出水波荡漾、海岛屹立的画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达标 (共6题;共24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 .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 . 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C .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D . 《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 (2分)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人也常常借山水来表达感情,下面几首诗没有同时写到山水的是()A . 李白《渡荆门送别》B . 曹操《观沧海》C .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D . 王湾《次北固山下》3. (2分)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 . 《春》的作者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C . 《伊索寓言》里的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乌龟和老鹰》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D .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是唐代著名戏曲作家。

4. (8分)默写(1)①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3) 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

(《虽有嘉肴》)(6)“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竦峙(shǒng)萧瑟(sè)B.天涯(yá)枯藤(téng)C.沧海(cāng)碣石(jié)D.澹澹(dàn)咏志(yǒng)
4.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首元曲描写的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
场景。

D.这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在作者眼里,雨“永远是美的”,这种美在四季各有不同,请你根据课文《雨的四季》概括四季不同的雨的美。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三、填空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是:(2)《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2.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后四句写。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写大风大浪的
一句是。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四、综合性学习
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第一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和第二题: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名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

“压枝低”形象的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

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

(2)你认为是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黄四娘家中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的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的精华学习里经典
五、古诗词赏析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

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

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2)“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六、写作小练笔
想象《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的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

(1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