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装置作业指导书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装置作业指导书

1 概述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利用在透明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感温液体随这测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的作用来测量温度的。

利用二等玻璃液体温度计并依据JJG130-2011《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校准。

2 主要技术指标3 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35)℃4 使用操作程序4.1 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温度计应着重检查温度计感温泡和其他部分有无损坏和裂痕等。

感温液柱若有断节、气泡或在管壁上留有液滴或挂色的现象,能修复者,经修复后才能检定。

4.2示值稳定性检定将温度计在上限温度保持15min ,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测定第一次零点位置。

再将温度计在上限温度保持24h ,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测定第二次零点位置。

用第二次位置减去第一次零点位置即为零点上升值。

测定零点位置和示值时主要检查感温液体有无蒸发和气泡。

4.3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将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按规定浸没方式垂直插入恒温槽中。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不超过0.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min 后方可读数。

视线应与温度计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

读数要估计到分度值的1/10.精密温度计读数4次,普通温度计读数2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检1-被检2…被检n ,然后再按相反顺序回到标准,分别计算算术平均值,得到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4.5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检测数据。

4.6记录的检测数据要及时处理,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出具证书/报告或不合格通知书。

5 维护保养5.1 二等标准汞温度计校准装置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每月定期填写保养记录。

5.2 二等标准汞温度计校准装置平时应妥善保管,严禁碰撞5.3 水银温度计校准周期为1年。

6 期间核查6.1每一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并作好核查记录。

6.2核查方法6.2.1引用JJ130-2011《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校准方法和步骤。

6.2.2数据分析:将所测数据与上次同一被检温度计,同一校准装置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以判定检定/校准装置的性能变化量。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量值比对报告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量值比对报告

3.2 实验结果处理
比对用温度计和备用温度计在主导实验室完成重复性实验后分发给各个比对小组,依次在
各比对小组进行实验,然后送回主导实验室,主导实验室再将所有温度计重新测量。为减少温
度计的稳定性的影响,比对细则规定将分度修正值作为比对结果。比对结果按式(1)计算:
x= x 修 +x 零位
(1)
x 修= t 标 – t 被 , x 零位= t’被 –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及检定顺序见表 2。
表 2. 温度计温度范围及检定点顺序
温度计温度范围(℃)
检定点及检定顺序(℃)
-30 ~ 20
0→20→-30→0
0~ 50
0→30→50→0
50 ~ 100
2
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所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江苏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计量技术研究所
7 月 19 日---7 月 25 日 7 月 26 日---8 月 1 日 8 月 2 日---8 月 8 日 8 月 9 日---8 月 15 日 8 月 16 日---8 月 21 日 8 月 22 日---8 月 28 日
主导实验室比对所用设备: 5840 测温电桥,QJ58 测温电桥,水三相点,一、二等标准 铂电阻温度计以及恒温槽,恒温槽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3。
表 3. 恒温槽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
恒温槽名称 温度范围
温度点
水平温差 最大温差 温场波动度
(℃)
(℃)
(℃) (℃) (℃/15min)
冰水混合杜瓦
组别 1
表 1. 参加比对的实验室以及比对时间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

五、环境条件
项目 温度 湿度
要求 (20±5)℃ 不大于 75%RH
实际情况 (20±5)℃ 不大于 75%RH
结论 合格 合格
4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196—419.527)℃

U=(2—30)mK,k=2

保存机构: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直接比较法



80.4
80.4
80.4
80.4
80.6
80.6
80.4
80.4
80.4
80.4
80.4
80.4
80.4
80.4
80.6
80.6
80.4
80.4
80.6
80.6
80.54
80.46
80.42
80.48
最大差值:
y max y min =0.12<U80 0.44℃
算术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扩展标准不确定度,故符合要求。
u100 t=
u
2
t1
u2 100
t
2
=0.15
4.2 输入量 T 得标准不确定度 uT 的评定
u100 (t2 ) s100 0.14
4.2.1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T1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应估读到分度值得 1/10,即 0.01℃,所引起的不确定度为
uT1 =0.005℃ 4.2.2 恒温槽温度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T2
组(共 30 个)示值误差数据,然后分别计算每组的实验标准差 si ,即
s0 =0.11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检定目的。

标准水银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一种常见仪器,其准确性对于各种实验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确保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

二、检定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玻璃水银温度计、工业玻璃水银温度计、精密玻璃水银温度计等。

三、检定条件。

1. 检定环境,检定应在恒温室或恒温水槽中进行,确保环境温度稳定。

2. 检定设备,应使用精密的温度计和其他必要的检定设备。

3. 检定人员,检定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检定工作。

四、检定程序。

1. 温度平衡,将标准水银温度计放置在恒温环境中,等待其温度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

2. 比较测量,使用精密温度计对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测量,记录两者的温度值。

3. 计算误差,根据比较测量的结果,计算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误差值。

4. 调整校正,如果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校正。

五、检定要求。

1. 准确性,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可靠性,检定后的标准水银温度计应能够稳定、准确地测量温度。

3. 记录保存,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包括检定日期、环境条件、比较测量结果、误差计算、调整校正情况等。

六、检定频率。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频率应根据其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定。

七、检定报告。

检定完成后,应出具检定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被检定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基本信息、检定结果、误差分析、调整校正情况等。

八、检定记录。

检定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每次检定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检定日期、环境条件、比较测量结果、误差计算、调整校正情况等,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以上。

九、检定管理。

对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检定计划、检定记录、检定报告等的管理和归档。

十、附则。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重新发布。

温度计校准报告

温度计校准报告

温度计校准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温度计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结果。

校准过程包括常规检查、测量比较和调整校准。

本次校准的目标是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

2. 背景温度计是在各种实验室和工业环境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工具,它们在温度测量和监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正确的操作,温度计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方法3.1 常规检查在校准过程开始之前,对温度计进行常规检查以确保其外观和功能正常。

这包括检查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显示屏是否清晰可读,以及按键是否灵敏可操作。

3.2 测量比较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温度计进行温度比较。

将被校准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同时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并记录两者的温度读数。

重复此步骤多次,以获得一组可靠的数据。

3.3 调整校准根据测量比较的结果,计算出被校准温度计的偏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的方法可以根据温度计的型号和生产商的指南进行操作。

确保在调整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步骤和安全要求。

4. 结果根据本次温度计校准的实际操作和测量比较结果,得出以下结论:4.1 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确认。

4.2 温度计的误差范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符合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

4.3 在调整校准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操作,以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

5. 建议基于本次校准结果和实际操作,提出以下建议:5.1 定期进行温度计的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遵循温度计制造商的指南和操作说明进行校准和调整。

5.3 注意温度计的存储和使用条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和湿度环境下。

5.4 关注温度计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清洁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寿命。

6. 总结本次温度计校准的过程和结果表明,温度计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确认,并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

根据校准结果提出的建议,可以维护温度计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一步确保温度测量和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水银温度计技术报告

标准水银温度计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计量标准负责人 ____ _ ___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 __ ______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2–)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2–)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3–)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4–)五、环境条件……………………………………………………………(–4–)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5–)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6–)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8–)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0–)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15–) 十一、结论……………………………………………………………………(–16–) 十二、附加说明………………………………………………………………(–16–)- 1 -- 2 -- 3 -- 4 -- 5 -上一级计量标准本单位计量标准下一级计量器具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试验标准铂电阻温度计(-60~420)℃二等市计量测试所比较法标准水银温度计(-30~300)℃合格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0~300)℃MPE:±7.5℃压力式温度计(0~300)℃1.0级及以下比较法双金属温度计(0~300)℃1.0级及以下- 6 -- 7 -- 8 -- 9 -。

温度技术测量实验报告(3篇)

温度技术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用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3. 学会使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际测量;4. 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对温度测量技术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敏电阻、PT100等;2. 温度测量仪器:数字温度计、温度测试仪等;3. 实验装置:电加热炉、万用表、连接电缆等;4. 待测物体: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物体。

三、实验原理1. 热电偶测温原理: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即当两种导体在两端接触时,若两端温度不同,则会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

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温度。

2. 热敏电阻测温原理: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温度。

3. PT100测温原理:PT100是一种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线性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可以计算出温度。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热电偶测温实验(1)将热电偶插入电加热炉中,调整加热炉温度;(2)使用数字温度计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3)根据热电偶分度表,计算热电偶热端温度;(4)比较实验数据与实际温度,分析误差。

2. 实验二:热敏电阻测温实验(1)将热敏电阻插入电加热炉中,调整加热炉温度;(2)使用数字温度计测量热敏电阻温度;(3)根据热敏电阻温度-电阻关系曲线,计算热敏电阻温度;(4)比较实验数据与实际温度,分析误差。

3. 实验三:PT100测温实验(1)将PT100插入电加热炉中,调整加热炉温度;(2)使用数字温度计测量PT100温度;(3)根据PT100温度-电阻关系曲线,计算PT100温度;(4)比较实验数据与实际温度,分析误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热电偶测温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热电偶测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误差在±0.5℃以内。

分析误差原因,可能包括热电偶冷端补偿不准确、热电偶分度表误差等。

2. 实验二:热敏电阻测温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热敏电阻测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误差在±1℃以内。

体温计检验报告书模板

体温计检验报告书模板

体温计检验报告书模板
体温计检验报告书模板
报告编号:XXXXX
检验项目:体温计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检验对象:
1. 产品名称:体温计
2. 产品型号:XXXXX
3. 生产厂商:XXXXX公司
二、检验依据:
1. 国家标准:XXXXX
2. 公司标准:XXXXX
三、检验内容:
1. 外观检验:体温计外观无划痕、磨损、变形等缺陷。

2. 测量准确度检验:使用标准体温计与待检验体温计同时测量同一对象的体温,比较两者的差异。

3. 反应时间检验:记录体温计测量到结果显示的时间。

4. 漏电流检验:检测体温计是否存在漏电现象。

5. 电池寿命检验:将体温计连续使用多次,检测电池是否能正常供电。

四、检验结果:
1. 外观检验结果:体温计外观符合要求。

2. 测量准确度检验结果:与标准体温计相比,待检验体温计测量结果误差在标准范围内。

3. 反应时间检验结果:待检验体温计测量到结果显示的时间为X秒。

4. 漏电流检验结果:体温计未检测到漏电现象。

5. 电池寿命检验结果:体温计经过多次使用后,电池正常供电,寿命满足要求。

五、检验结论:
经过测试和检验,待检验的体温计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标准的要求,可正常投放市场使用。

六、备注:
1. 本检验报告仅针对待检验的体温计,不涉及其他型号或其他品牌的产品。

2. 如有问题或质量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生产厂商进行处理。

七、签字:
检验员:XXXXX
审核员:XX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⑴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⑴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⑴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⑵
五、环境条件……………………………………………………………………………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⑶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⑸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⑻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⑾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⒂十一、结论………………………………………………………………………………⒃十二、附加说明…………………………………………………………………………⒃
-2-
-5-
-12-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