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欣赏课.ppt
合集下载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欣赏 大海啊,故乡》孙梅杰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海风 吹
海浪 涌, 随我 漂流 四 方。
走遍 天 涯 海 角, 总在 我的 身 旁 。
3
1=F
4
12 u
1·
76 |
··
5· 3
3 - | 34 3·
21 | 6·2
2-|
7·1 ·7··65·| ·52 2 - | 4·
3 16 | 1 - -
·
|
56 5· 3 | 56 5 - | 65 41 65 | 5 - - |
乡,
|
海7·1
边7··
65 |
··
出·52
2 - | 4·
生, 海
3
里
16 | 1 -
成· 长 。
-
|
‖··56 5· 3 | 56 5 - | 65 41 65 | 5 - - | 大 海 啊 大 海, 是我 生活的地 方 , 大 海 啊 大 海, 就像 妈妈 一 样 ,
34 3· 21 | 6·2 2 - | 45 43 16·| 1 - - ··||
3 1·6 | 1 - -
|
海边
出 生, 海 里 成 长 。
3
1=F 激4 动 稍强
‖··56 5· 3 | 56 5 - | 65 41 65 | 5 - - | 大 海 啊 大 海, 是我 生活的地 方 , 大 海 啊 大 海, 就像 妈妈 一 样 ,
34 3· 21 | 62 ·
2 - | 45
34 3· 21 | 6·2 2 - | 45 43 16·| 1 - - ··||
海风 吹
海浪 涌, 随我 漂流 四 方。
走遍 天 涯 海 角, 总在 我的 身 旁 。
3
1=F
四年级音乐《甜梦》优质课件

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
聆听歌曲
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曲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延长记号
延长号是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 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可以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
欣赏大提琴曲《梦幻曲》
复习歌曲
思考: 1.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大提琴
复习弦乐四重奏《小夜曲》
复习乐曲
听辨大提琴和小提琴的 音色间的异同。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月亮月光光》,感受到 了歌曲中具有鲜明的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欣赏了 大提琴曲《梦幻曲》,感受到了大提琴低沉优雅的 声音,让我们在《梦幻曲》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这 节课吧!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愉快的梦》,感受到了日本小朋友做的 神奇而又愉快的梦。聆听了弦乐四重奏《小夜曲》,感受到了小 提琴与中提琴、大提琴之间完美配合演奏出来的优美乐曲,让我 们在《小夜曲》的宁静、安详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吧!
Thank You!
甜
梦
第2课时
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复习歌曲
学唱歌曲《愉快的梦》
甜
梦
第1课时
同学们做过什么有趣的梦?
欣赏歌曲《愉快的梦》
聆听歌曲
思考: 1.歌曲里的歌曲的情绪分别是
怎样的?
6/8拍
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强弱规律:
连音线
连音线分成两种:延音线和圆滑线,他们的形 状几乎一样,圆滑线稍粗一些。
延音线
圆滑线
学唱歌曲《愉快的梦》
《波斯市场》欣赏课ppt

作品评价
艺术价值
该作品被认为是凯特尔贝的代表 作之一,也是古典音乐中的经典
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影响力
该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许多作曲家学
习和研究的对象。
历史地位
该作品在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被视为现代音乐的里程碑
之一。
03 《波斯市场》音乐欣赏
音乐风格
古典音乐风格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以平等和 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同时 ,我们也应该积极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让世 界更加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文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新,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华,为古典音乐的传承和发
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4 《波斯市场》舞蹈欣赏
舞蹈风格
古典芭蕾舞
作为一部古典芭蕾舞剧,《波斯市场》在舞蹈风格上展现了芭蕾舞的优雅与高贵,同时也 融入了丰富的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多元文化融合
该剧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元化的舞蹈风格,展现了市场的 繁荣与活力。
音乐结构
曲式结构
该作品采用了多段体曲式结构,将不同的音乐段落有机地组合在一 起,使作品更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旋律结构
该作品的旋律结构独特,采用了多种旋律手法,如反复、模进、倒 影等,使作品更具有旋律性和歌唱性。
和声结构
该作品在和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运用了多种和声手法, 如平行和弦、附加音和弦等,使作品更具有和声性和色彩性。
《波斯市场》欣赏课
目录
• 课程介绍 • 《波斯市场》简介 • 《波斯市场》音乐欣赏 • 《波斯市场》舞蹈欣赏 • 《波斯市场》舞台效果欣赏 • 《波斯市场》的启示与思考
部编小学音乐五年级《欣赏 森林狂想曲》于海娟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轻音乐作品推荐
欧美
“班德瑞” 《森林中的一夜》、《童年》、《安妮的仙境》、《追梦人》、《春野》、《初雪》等。 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 《蓝色的爱》、《梦中的婚礼》、《秋日的私语》、《少女的祈祷》、《野花》、《记忆》等。 环保音乐家马修连恩 《布烈瑟浓》、《海角乐园》、《飞鼠溪》、《栖兰山雨》、《独角兽》、《归乡之翼》等。
《森林狂想曲》 瓦房店市轴承小学 执教者:于海娟
聆听乐曲
乐曲中出现了哪些声音?你联想到什么场景?
想一想:
聆听乐曲你能分析出乐曲的结构?
音 效
A
A
B
A
B
C
A
音 效
A
B
AB
C
A
音 效
作品简介
《森林狂想曲》
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 湾大自然音乐
荒野探险家徐仁修、 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 自然观察家杨雅棠、 留美制作人吴金黛、 金曲奖湾森林 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 创作!
想一想: 面对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制作过程耗时5 年,深入全台山林实 地录音,共收集台湾 鸟类、蛙类、蝉类、 虫类、山羌、猕猴、 飞鼠、溪流…等近100 种台湾自然声音
轻音乐又名“情调音乐”(Mood Music) 指流行音乐中的器乐作品。指介于古典音乐 和流行音乐之间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轻音 乐以通俗方式诠释乐曲,其来源可以是原创, 也可以是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民间音 乐进行改编而成。轻音乐一般以小型乐队加 以演奏,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轻音乐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带有休闲 性质。轻音乐起源于一战后的英国,在20世 纪中后期达到鼎盛,在二十世纪末渐被新纪 元音乐取代,但时至今日尚有一定影响力。
音乐欣赏ppt课件

音乐的分类与流派
分类
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风格进行 分类,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 音乐、爵士乐等。
流派
每种音乐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流派和风 格,如古典音乐的巴洛克、浪漫、印 象派等,流行音乐的摇滚、流行、 R&B等。
音乐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音乐
古代的音乐形式和乐器各 不相同,如古希腊的琴、 管、笛等。
04
音乐欣赏的感悟与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音乐与文化
音乐是文化的反映
音乐常常能够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例如中 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就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音乐是文化的传承
音乐作品常常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例如中国的古琴曲《广陵散 》就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气节和风骨。
音乐是文化的交流
音乐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通过音乐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 理解,例如世界各地的民间音乐就是展示不同文化的窗口。
音乐欣赏ppt课件
目录
• 音乐基础知识 • 音乐欣赏技巧 • 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 音乐欣赏的感悟与思考 • 音乐欣赏实践与探索
01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 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特点
音乐具有抽象性、非语言性、情 感性和创造性。它可以超越语言 和文化的障碍,直接触动人的心 灵,激发情感和联想。
乐等新的音乐形式。
浪漫音乐
浪漫时期的音乐注重情感表达 和个人体验,出现了大量的交
响诗、歌剧等作品。
现代音乐
现代时期的音乐更加多元化和 实验性,出现了大量的新流派
和风格。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阿里山的姑娘(欣赏)课件

再行伴奏
鲍元恺编写的管弦乐小品《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 青》,经典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声 部轮流奏出,音色由幼细到柔和,再至深厚,好像众人口 耳相传着什么令人喜悦的话语。
首尾热烈狂放的乐队合奏,表现出民歌本质的淳美之感, 使阴柔与阳刚之美,水乳交融令人惊奇,并将中国原味民 歌与西洋交响乐创作技法完善地融会在一起。
阿里山的姑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学习 过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阿里山的姑娘
复唱歌曲
凝听乐曲: 乐曲的旋律你熟悉吗? 它是根据哪首歌曲改编的?
一起回顾本学期 曾凝听过的作品。
小河淌水
再听乐曲: 你能听出主题1在全曲中出现了多少次吗?
自选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 当听到主题1旋律出现时,为音乐伴奏。
优质人音版小学音乐课件(2024)

咬字吐字
情感表达
训练清晰的咬字吐字能 力,使歌词传达更加准
确。
9
学习在演唱中融入情感 ,使歌声更具感染力和
表现力。
节奏感培养
01
02
03
04
节拍感
通过拍手、踏步等练习,培养 学生的节拍感,使其能够准确
把握歌曲的节奏。
速度感
训练学生对不同速度歌曲的适 应能力,能够在快慢节奏中自
如切换。
律动感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使 其在演唱中能够自然跟随节奏
2024/1/30
22
06
音乐欣赏与评论能力培养
2024/1/30
23
不同类型音乐风格介绍
古典音乐
介绍古典音乐的起源、发展及特点,通过欣 赏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民族音乐
介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欣赏具有代表性 的民族音乐作品。
2024/1/30
流行音乐
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元素和风格,感受流 行音乐的魅力。
25
学生作品展示及互评环节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包括演唱、演奏、创作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和表现力。
互评环节
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建议,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 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培养良好的团 队协作精神。
2024/1/30
26
15
键盘类乐器演奏方法
1 2 3
手型与指法
正确的手型和指法是键盘类乐器演奏的基础,需 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型和指法,如手心拱起、 指尖触键等。
坐姿与踏板
坐姿对于键盘类乐器的演奏也有很大的影响,需 要保持身体自然、放松,同时正确使用踏板,以 控制音色和音量。
西师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欣赏课《陀螺》(课件)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
请你根据画面中的声音,画出节奏型。
音乐游戏
请你根据画面中的声音,画出节奏型。
音乐游戏
请你根据画面中的声音,画出节奏型。
音乐游戏
篮球: X X∣ X X∣X X∣ X -
乒乓球: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跳绳:XXXX XXXX∣ XXXX XXXX∣XXXX XXXX∣ XXXX XXXX
《陀 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4单元
欣赏课《陀螺》微课教学设计纲要
一、教材分析 西师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多彩的童年》,本单元以唱歌、欣赏的音 乐作品,体现了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管弦乐《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 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旋律描述了陀螺飞速旋转的情景,音乐充满兴奋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玩陀螺游戏的情景,观察陀螺旋转的特点,代入到欣赏音乐《陀螺 》对音乐形象的联想。 2.欣赏音乐《陀螺》,学生自主选择擅长的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力 度、情绪等),展开音乐想象力,去想象陀螺这一音乐形象以及玩陀螺的情景。 3.音乐游戏:用节奏记录课间游戏中的声音,把声音组合在一起,融合到音乐 《陀螺》的声势律动中去(导向“艺术表现”核心素养)。
四、 (15分钟)本课教学视频主要呈现内容 : 环节一 至 环节五
聆听音乐
《陀 螺》
(管弦乐)
聆听音乐
《陀 螺》
(管弦乐)
聆听音乐
《陀 螺》
(管弦乐)
聆听音乐
《陀 螺》
(管弦乐)
聆听音乐
《陀 螺》
(管弦乐)
音乐要素
速度 力度 节奏
快板、飞速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mp3
小提琴的常用音域在g-a4。 小提琴处能演奏单音外,还能演奏双音、和弦。
小提琴改编曲 《Summer Time》 (夏日时光)
音.mp3
作曲家背景
格什温(1889-1937)生于纽约市不卢克林俄国犹 太移民家庭。因从小喜欢爵士乐而走上了一条与一 般严肃音乐作曲家不同的道路。十二岁开始学习钢 琴,1917年开始为百老汇音乐剧院作曲,到了二十 年代中期,已成为了一位老练的百老汇作曲家。他 最重要的作品有: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管 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歌剧《波吉与贝丝》 等。三十年代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吸引了格什 温,在1936年来到洛杉机从事电影配乐。可是,当 他正处于事业成功的顶峰时,突然因患脑癌离开人 世,享年39岁。
作品简介
《波吉与贝丝》取材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州查尔斯顿 黑人生活,可以说是格什温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顶点。 评论家们一般都认为这是“毫不含糊地对美国人民 产生影响的一部美国歌剧”。《夏日时光》是歌剧 《波吉与贝丝》中的第一个唱段,又被称为《摇篮 曲》。本曲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场景, 它既是内战前种植园奴隶生活的诗化,也是非洲大 陆祖先们农业社会的写照。乐曲在做反复时,使人 感到有种力量要“伤害”他们,更反映出他们昔日 是那么“无忧无虑”。该曲将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 结合起来,歌剧尽管没有直接使用民间素材,但在 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美国民间音乐(爵士乐)中五声 调式风格,使其更像是真的民间音乐一样。 此曲用小提琴独奏,突出了小提琴更接近于女高音 音色的特点,使之充分的表现了乐曲的意境。
本课程以对各乐器组的分类讲解 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各种乐器的 特点介绍,进一步结合曲式结构 做音乐欣赏的实例分析,最后达 到学习的目的。
第一章 弓弦乐器组
总述
现代管弦乐队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是经 过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这类乐器的 前身是古提琴类乐器,它是十四世纪 末至十五世纪初由欧洲的弗杜拉琴演 变而来的。
滑音 拨奏 弓杆击奏——弓背击弦
三种改变音色的方法
1. 用弱音器 2. 靠马奏法 3. 指板上奏法
第一节 小提琴
小提琴产生于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由 手提里拉琴与古提亲演变而来。 小提琴的制造技术是从意大利兴起的。 十七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各国广泛传播。 小提琴传入我国,大约是在鸦片战争(1840 年)以后,在音乐会上出现约有六七十年历 史。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
教学方法研究
绪论
•对音乐欣赏活动的认识:
音乐分为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而在通俗音乐中又有 些是格调不高的庸俗作品,这部分作品毫无疑问不适 合青少年的听和唱(如《纤夫的爱》)。作为学校应 该严格把好这一关。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的音乐 作品已经体现出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 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时,应遵循由潜到深, 由通俗到高雅的规律。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在美的音 乐也毫无意义”。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 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 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走为进而学习 音乐其它方面知识技能的基础。培养学生会听音 乐、听懂音乐,真正具有“音乐的耳朵”。
•音乐欣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感官欣赏,属于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 是比较肤浅的欣赏。 情感欣赏,能听出音乐作品中的喜怒 哀乐,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理智欣赏,a、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 生平等。b、能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 c、能分辨出音乐结构以及各种作曲技 巧和手法。
作品创作背景
歌剧《波吉与贝丝》由海沃德的同名小说 《波吉与贝丝》改编。格什温偶然在阅读小 说《波吉与贝丝》时,脑子里不由自主的产 生了旋律、和弦。1926年第一次与海沃德会 面并详细探讨了将其改编为歌剧的想法。由 于种种原因,格什温与海沃德的第二次会面 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以后,才正 式开始着手于剧本及音乐的创作,1935年才 完成手稿。在此期间,他多次倾听黑人灵歌, 多次亲身体验黑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创作的灵感。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说,音乐创作是一度 创作,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的话,那么,音乐欣赏就 可称之为三度创作。这是音乐实践活动当中相当重要 的环节。一件音乐作品只有被更多的听众欣赏、理解、 接受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是音乐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之一。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目的
是把人类已有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去接受它们,逐 步的扩大学生视野,从而使音乐文化 在新一代的心灵中生根开花。通过音 乐欣赏活动,使学生们掌握欣赏音乐 的一般常识和技巧,养成经常欣赏音 乐的习惯,陶冶情操,使之成为一个 国家和社会合格的公民;并为高雅音 乐艺术培养忠实的听众群体,全面提 高新一代乃至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素 质。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归根结底是一门听觉艺术,训练与培养良好 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思维,不 仅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 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必要前提。演唱、演奏、识读 乐谱等等都离不开听觉的重要作用。旋律、节奏、 速度、力度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表情意义也都需要 借助听觉来感知和把握。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音乐作品的背景 音乐风格和流派 音乐体裁与表现形式 音乐情绪与情感 音乐表现要素——音色(各种乐器及 人声)、和声(西方传统和声、中国 五声性和声等)、力度、速度、节奏、 旋律等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欣赏方法进行教学 1. 直接欣赏法 2. 间接欣赏法 3. 联想想象欣赏法 4. 对比欣赏法 5. 引导欣赏法 6. 讨论欣赏法(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提琴的构造
分以下几部分: 1. 琴身 2. 琴弓 3. 琴弦
弓弦乐器的发音原理
琴弦振动时,除了全长振动外,还按 不同比例的段落分别同时振动而发出 不同高度的音。 泛音: 1. 自然泛音 2. 人工泛音
弓弦乐器的各种弓法
1. 分弓 2. 连弓 3. 断弓 4. 混合弓法 5. 颤弓
几种特殊的演奏方法
音色与音域
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别是: 1. 第一弦(高音弦):E弦——发音较明朗、清澈,
尤其在高音区色泽更加透明、光辉,具有水晶般 明亮性格。 2. 第二弦A弦与第三弦D弦发音优美柔和,适合奏如 歌的旋律。 3. 第四弦——G弦,发音深沉厚实,有热情奔放、 明亮有力的性格。如巴赫的《G弦之歌》音响、谱例\Violin\曲目
小提琴的常用音域在g-a4。 小提琴处能演奏单音外,还能演奏双音、和弦。
小提琴改编曲 《Summer Time》 (夏日时光)
音.mp3
作曲家背景
格什温(1889-1937)生于纽约市不卢克林俄国犹 太移民家庭。因从小喜欢爵士乐而走上了一条与一 般严肃音乐作曲家不同的道路。十二岁开始学习钢 琴,1917年开始为百老汇音乐剧院作曲,到了二十 年代中期,已成为了一位老练的百老汇作曲家。他 最重要的作品有:钢琴协奏曲《蓝色狂想曲》,管 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歌剧《波吉与贝丝》 等。三十年代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吸引了格什 温,在1936年来到洛杉机从事电影配乐。可是,当 他正处于事业成功的顶峰时,突然因患脑癌离开人 世,享年39岁。
作品简介
《波吉与贝丝》取材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州查尔斯顿 黑人生活,可以说是格什温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顶点。 评论家们一般都认为这是“毫不含糊地对美国人民 产生影响的一部美国歌剧”。《夏日时光》是歌剧 《波吉与贝丝》中的第一个唱段,又被称为《摇篮 曲》。本曲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场景, 它既是内战前种植园奴隶生活的诗化,也是非洲大 陆祖先们农业社会的写照。乐曲在做反复时,使人 感到有种力量要“伤害”他们,更反映出他们昔日 是那么“无忧无虑”。该曲将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 结合起来,歌剧尽管没有直接使用民间素材,但在 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美国民间音乐(爵士乐)中五声 调式风格,使其更像是真的民间音乐一样。 此曲用小提琴独奏,突出了小提琴更接近于女高音 音色的特点,使之充分的表现了乐曲的意境。
本课程以对各乐器组的分类讲解 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各种乐器的 特点介绍,进一步结合曲式结构 做音乐欣赏的实例分析,最后达 到学习的目的。
第一章 弓弦乐器组
总述
现代管弦乐队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是经 过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这类乐器的 前身是古提琴类乐器,它是十四世纪 末至十五世纪初由欧洲的弗杜拉琴演 变而来的。
滑音 拨奏 弓杆击奏——弓背击弦
三种改变音色的方法
1. 用弱音器 2. 靠马奏法 3. 指板上奏法
第一节 小提琴
小提琴产生于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由 手提里拉琴与古提亲演变而来。 小提琴的制造技术是从意大利兴起的。 十七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各国广泛传播。 小提琴传入我国,大约是在鸦片战争(1840 年)以后,在音乐会上出现约有六七十年历 史。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
教学方法研究
绪论
•对音乐欣赏活动的认识:
音乐分为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而在通俗音乐中又有 些是格调不高的庸俗作品,这部分作品毫无疑问不适 合青少年的听和唱(如《纤夫的爱》)。作为学校应 该严格把好这一关。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的音乐 作品已经体现出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 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时,应遵循由潜到深, 由通俗到高雅的规律。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在美的音 乐也毫无意义”。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 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 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走为进而学习 音乐其它方面知识技能的基础。培养学生会听音 乐、听懂音乐,真正具有“音乐的耳朵”。
•音乐欣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感官欣赏,属于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 是比较肤浅的欣赏。 情感欣赏,能听出音乐作品中的喜怒 哀乐,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理智欣赏,a、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 生平等。b、能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 c、能分辨出音乐结构以及各种作曲技 巧和手法。
作品创作背景
歌剧《波吉与贝丝》由海沃德的同名小说 《波吉与贝丝》改编。格什温偶然在阅读小 说《波吉与贝丝》时,脑子里不由自主的产 生了旋律、和弦。1926年第一次与海沃德会 面并详细探讨了将其改编为歌剧的想法。由 于种种原因,格什温与海沃德的第二次会面 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以后,才正 式开始着手于剧本及音乐的创作,1935年才 完成手稿。在此期间,他多次倾听黑人灵歌, 多次亲身体验黑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创作的灵感。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如果说,音乐创作是一度 创作,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的话,那么,音乐欣赏就 可称之为三度创作。这是音乐实践活动当中相当重要 的环节。一件音乐作品只有被更多的听众欣赏、理解、 接受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是音乐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之一。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目的
是把人类已有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去接受它们,逐 步的扩大学生视野,从而使音乐文化 在新一代的心灵中生根开花。通过音 乐欣赏活动,使学生们掌握欣赏音乐 的一般常识和技巧,养成经常欣赏音 乐的习惯,陶冶情操,使之成为一个 国家和社会合格的公民;并为高雅音 乐艺术培养忠实的听众群体,全面提 高新一代乃至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素 质。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归根结底是一门听觉艺术,训练与培养良好 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思维,不 仅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 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必要前提。演唱、演奏、识读 乐谱等等都离不开听觉的重要作用。旋律、节奏、 速度、力度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表情意义也都需要 借助听觉来感知和把握。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音乐作品的背景 音乐风格和流派 音乐体裁与表现形式 音乐情绪与情感 音乐表现要素——音色(各种乐器及 人声)、和声(西方传统和声、中国 五声性和声等)、力度、速度、节奏、 旋律等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欣赏方法进行教学 1. 直接欣赏法 2. 间接欣赏法 3. 联想想象欣赏法 4. 对比欣赏法 5. 引导欣赏法 6. 讨论欣赏法(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提琴的构造
分以下几部分: 1. 琴身 2. 琴弓 3. 琴弦
弓弦乐器的发音原理
琴弦振动时,除了全长振动外,还按 不同比例的段落分别同时振动而发出 不同高度的音。 泛音: 1. 自然泛音 2. 人工泛音
弓弦乐器的各种弓法
1. 分弓 2. 连弓 3. 断弓 4. 混合弓法 5. 颤弓
几种特殊的演奏方法
音色与音域
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别是: 1. 第一弦(高音弦):E弦——发音较明朗、清澈,
尤其在高音区色泽更加透明、光辉,具有水晶般 明亮性格。 2. 第二弦A弦与第三弦D弦发音优美柔和,适合奏如 歌的旋律。 3. 第四弦——G弦,发音深沉厚实,有热情奔放、 明亮有力的性格。如巴赫的《G弦之歌》音响、谱例\Violin\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