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_寒假_补习班_家教_讲义_学案

合集下载

2015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2015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第四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练习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练习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基本练习1、口算接龙。

每人一题,全体参与。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

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

2、笔算闯关。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3、100÷2 63÷3 2800÷7 6300÷9200÷5 84÷2 2400÷6 5600÷8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3题。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3、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8题。

(1)先出示四幅图。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板书问题(1)(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

(5)读题,思考。

(6)学生独立解答。

第五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全册教案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借助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突破计算经过时间这一教学难点。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知识,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1秒的认识............................................................ 1课时2经过时间的计算.................................................... 1课时秒的认识。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第4页“做一做”上〉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重难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课件、钟表。

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复习题

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复习题

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复习题2014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2015.1一、复内容:1、时分秒2、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3、测量。

4、万以内的加减法(二)5、倍的认识。

6.多位数乘一位数7.长方形和正方形8、分数的初步知识。

9.数学广角二、复目标: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重点: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3、长方形正方形4、分数的初步认识四、复难点: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长方形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方法: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

(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研究。

3、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4、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措施(一)教师方面:1、针对本班的研究情形,制定好温计划,备好、上好每节温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常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立场和气,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研究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研究,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2015人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2015人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一:秒的认识学习目标: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一、阅读感悟1、看教材2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 、()、8 、()、()、5()()()()()2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5、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一圈是()分。

二、设问导读(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

秒针走()圈,分针走()。

2、秒针走()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能写()、能算()。

(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三、自学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

3、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四、展示点评五、分层训练练习一1、2、3、4、5题六、拓展延伸:课题二:时间的计算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篇一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初步具备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尺寸的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14课时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

最新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可选)教具:钟面、秒表、电子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2)认识1秒和几秒。

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最新版】2014~201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最新版】2014~201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14~201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时编号课题时、分、秒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重难点1、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

2、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

准备录像、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一)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1、认识秒针和1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细又长的那颗)。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

培训机构三年级数学寒假讲义完整版

培训机构三年级数学寒假讲义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寒假教学详案第一讲乘法计算【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口算方法【知识要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最高位上的数,算出积后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典型题例】例1、女生每组分20棵,男生每组分30棵。

(一共有200棵树)(1)如果分给8组男生,这车树苗够男生分吗?(2)现有3组女生,4组男生,他们一共能分多少棵?(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例2、你能写出几个积是800的乘法算式吗?()×()=800 ()×()=800 ()×()=800 ()×()=800例3、商店运来8箱洗衣粉,每箱120袋,卖出一些后,还剩360袋,卖出多少袋?例4、有三袋相同的糖果,每袋25颗,每名同学发1颗,还要再去取12颗才够分,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例5、湖边种着一排杨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1棵跑到第24棵,一共跑了多少米?【课堂练习】1. 填空题2. 在○里填上>,< 或=①23×40○24×30 ②2700×3○900×9③78×50○79×50 ④1200×7○430×203. 计算19×3= 15×5= 13×6=230×4= 26×5= 250×4=33×4= 170×7= 27×3=4.学校栽了4行杨树,每行15棵,还栽了4行柳树,每行18棵,栽的杨树比柳树少多少棵?5. 330个同学去郊游,前3辆各坐82人,第四辆车要坐多少人?【课后作业】1、口算:230×0= 40×8= 110×9= 220×3=60×9= 300×7= 21×4= 3×4+5=35÷7= 24×3= 7×9-13= 80-20×3=5×0+0= 3+7×5= 0+48= 6×7-7=2、笔算:613×3= 804×5= 5200×2= 978×7=3、脱式计算:7300-2300×2 518×2×3 1249+350×44、列式计算:①比249多56的数是多少?②8个72连加,和是多少?5、学校合唱队有56人,舞蹈队比合唱队少24人,这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6.学雷锋活动中,三年级去69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7、口算专练63÷3= 24×2= 700×5= 22-2= 36+3= 18×6=35÷5= 1500÷5= 30×12= 3600÷4= 180÷9= 150÷3=100÷5= 7×300= 19×3= 3600÷3= 3000÷6= 3×500=6×24= 4800÷8= 400÷8= 66÷6= 26×4= 300÷3=400÷8= 66÷6= 20×9= 400÷4= 80÷2= 60×5=26×4= 300÷3= 400÷8= 66÷6=第二讲除法口算【学习目标】掌握除法口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4= 19×6= 35×7= 68×5= 38×7= 28×9= 56×4= 76×3= 530×4= 125×6= 456×3= 350×8= 780×5= 134×7= 324×8= 790×7=96÷3= 123÷3=78÷4= 103÷5=例2 妙算第二关 例1 妙算第一关306÷3= 804÷4=921÷3= 728÷7=体育老师带了350元上街,买了4个排球,还剩2元钱?请问每个排球多少钱?要想再买一个排球,还需要多少钱?例4 你是最快最准确的吗?【小试锋芒】1.26×4= 25×6= 37×7= 59×5=42×6= 35×8= 59×4= 76×4=360×4= 165×3= 354×5= 420×7=560×5= 234×6= 327×3= 580×9=2. 96÷4= 243÷3=78÷3= 205÷5=3. 309÷3= 412÷4= 612÷3= 636÷6=4.妈妈带了366元上街,买了5张桌子,还剩6元钱?请问每张桌子多少钱?要想再买一张桌子,还需要多少钱? .5、玩具厂的阿姨生产了642个玩具,如果每箱装4个玩具,要全部装完,准备160只箱子够吗?如果每箱装6个玩具,可以余多少只箱子?【知识要点】1.根据你的观察,别的同学在做乘法竖式或除法竖式时经常在什么地方出错? 2.你能把乘法竖式变为除法竖式吗?【典型例题】例1 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合的数字,使算式成立.2978口口口⨯1 3 78 2 口 口 口 ⨯例2 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合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例3 在下面竖式里的□里,各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例4 在下面竖式的□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例5 下式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成立?771口口口口口口口69428⨯口口口0618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D C CB A 4⨯A= B= C= D=48口口口口口口口口69 2 口 口 口76 7口 ⨯【小试锋芒】1. 2.3. 4.5. 6.7. 8.86570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9280661口口口口口口口9887口口口⨯6354口口口⨯3271口口口口口口口65436口口口⨯088 1 口口口 口 口口 口9.10. 11.12. 13.3567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37356口口口口口⨯006702口口口口⨯038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7 65 8 1口 口 口 口口口 口口 口 口口 口 口14.在下面的算式中,每个汉字表示0、1、2、3、…… 8、9中的一个数字,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 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祝你新年快乐”表示的 数是 .第三节 平均数问题【知识要点】一般地,我们把几个数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相关公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在一个题目中出现多个平均数时,找准每个平均数的范围至关重要,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例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18厘米、15厘米、14厘米、13厘米。

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例2 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65棵,第3天植了2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999999乐乐快年新你祝例3 露露期末考试数学和语文两科的平均分是94分,后来英语考了100分,她三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例4 虫虫前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又考了一次后,这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4次测验考了多少分?例5 已知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其中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多少?例6 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动数原来是几?小试锋芒1.邦德三年级A班有26人,B班30人,C班28人,平均每种程度有多少人?2.甲筐有梨23千克,乙筐有梨30千克,丙、丁筐共有梨47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3.哥哥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分是91分,已知语文89分,数学90分,哥哥英语得了多少分?4.琦琦期末考试语文和科学平均 89分,加上数学后平均分为91分,琦琦的数学考了多少分?5.已知6个数的平均数为15,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为17,去掉的数是几?6.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这5个数的平均数为4,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大显身手1.叶子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2.米老鼠轮胎公司第一、二车间共有工人45人,第三车间有23人,第四车间有32人,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3.期末考试,小石头语文,数学,外语的平均成绩是96分,其中语文得了98分,数学得了92,外语得了多少分?4.有甲、乙、丙、丁四个采茶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甲、乙、丙、丁四个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丁队采了多少千克?5.有3个数平均数是1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那么这3个数平均数是15,这个被改动的数是多少?6.小英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比4次的提高1分,小英第5次测验得多少分?第四节 和差问题【知识要点】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和差问题应用题. 为了找到解答和差应用题的规律,我们来看线段图: 小数 大数:那你知道如何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题目吗,从上图你可以看出什么吗?【典型例题】例1 小新家养了30只小兔子,小白兔比小灰兔多8只,请问小新家养小白兔、小灰兔各多少只?例2 小雪期中考试成绩如下:数学、语文两门功课平均分数是98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问小雪数学和语文各考了多少分?例3 两筐梨子共有120个,如果从第一筐中拿出10个放入第二筐中,那么两筐的梨子的个数相等,问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梨?例4 甲、乙两筐香蕉共重60千克,从甲筐中取5千克放入到乙筐,结果乙筐比甲筐还少2千克,问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香蕉?两数差两数和例5 玩具工厂三个小组共生产玩具414个,第一组比第二组多生产15个,第二组比第三组多生产21个.三个小组各生产玩具多少个?小试锋芒姓名:成绩:1.期中考试刘星和鼠标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鼠标比刘星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2.实验小学男生,女生共816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4人,男、女生各多少人?3.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与宽相差50米,小军沿操场跑一周280米.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4.某汽车公司两个车队共有汽车80辆,如果从第一车队调10辆到第二队,两个车队的汽车辆数就相等,两个车队原来各有汽车多少辆?5.两层书架共放书88本,如果从上层拿出10本给下层,则上层比下层还多4本.上层、下层各放书多少本?6.张华、李兰、黄禹三人期末考试外语成绩总和为289分,已知张华比李兰多8分,李兰比黄禹少5分,请问三人各得多少分?7.三年级195人分乘三辆车去春游,第二辆车比第一辆车多坐5人,第三辆车比第二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哦!辆车少坐10人,三辆车各坐多少人?大显身手姓名:成绩:1.豆豆和妞妞上街买鸡翅,共用100元,豆豆用的钱比妞妞的多30元,求豆豆和妞妞各用多少钱?2.小蜜蜂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3.师徒二人合做1小时共生产零件16个.如果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生产8个,问师、徒二人各完成多少个?4.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如果第一车间给第二车间8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部数相等,两个车间各有车床多少部?5. 一年级有三个班,(1)班比(2)班多3人,(2)班比(3)班多6人,一年级共138人,求三个班各有多少人?【探案游戏】亮光闪过之后暑假,大学生曾凡和几个同学去一个公司面试,他们准备在那里碰碰运气,找份兼职工作。

他们要去的公司在一座大厦里,于是曾凡几个人很快钻进了电梯,这时电梯里还站着一位衣着考究的女士,只见她的胸前别着一个很漂亮的钻石胸针。

女士旁边是一个穿着邋遢的青年,他不时用眼睛瞟那个女士的胸部。

这位女士对他十分反感,但又无可奈何,只好侧着身子。

女士另一边是一个中年男子,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他不时抬起左手拢一拢头发,曾凡看到的手腕上戴着一块劳力士荧光表。

突然,电梯的照明灯熄灭了,大家一阵惊恐,就在这时,曾凡觉得眼前有亮光一闪,马上身边的女士动了一下,并在喉咙里咕噜了一句听不清的话。

大约20秒钟,电梯里恢复了光明,大家都嘘了一口气。

这时,在曾凡身边的那位女士忽然发出了一声尖叫:“胸针,我的钻石胸针不见了。

”大家都闻声聚拢来问发生了什么事,只听见那位女士道:“刚才停电的时候,我觉得有人在我的胸前碰了一下,因为漆黑一团,我也没说什么。

现在低头一看,才发现胸针不见了。

”说着,她用愤怒的眼神紧盯着旁边的年轻人。

年轻人让她看得直发毛,终于忍不住说:“你别老瞅我,不是我偷的,我对天发誓。

”这时曾凡想了想,对年轻人说:“我能证明钻石胸针不是你偷的。

”然后他转过身对那个中年男子伸出了手:“先生,请你把拿去的胸针还给这位女士,不然我就叫保安了。

”那个中年男子想申辩,但张张嘴没有吐出半个字。

那么,曾凡是根据什么推断胸针的是那个中年男子呢?第五节和倍问题【知识要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和倍问题.通过对和差问题的学习,你可以画出含倍数关系的线段图吗?找出它们的解题方法吗?【典型例题】例1 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一共52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问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例2 书架上有文艺书和科技书共15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2倍多3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例3 鸡和鸭共180只,其中鸡比鸭的3倍少20只.鸡和鸭各多少只?例4 电子工厂共有工人810人.甲车间工人人数是乙车间工人人数的2倍,丙车间工人人数是乙车间工人人数的3倍,甲、乙、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工人?例5 豆豆有邮票80张,妞妞有邮票60张.要使豆豆的邮票数是妞妞的4倍.那么妞妞要给多少张邮票给豆豆?例6 哥哥和弟弟共有48本书,弟弟给哥哥5本后,哥哥本数就是弟弟的3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多少本书?小试锋芒1.林妙可家购买了一台电脑和一台彩电,一共花了8400元.已知一台电脑的价钱是一台彩电的3倍,一台电脑和一台彩电各多少元?2.城市绿化带新种杨树和柳树共250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多3倍.种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3.荔园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共有学生372人,三年级的人数比四年级人数的2倍还多36人,荔园小学三、四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4.动物园的猴山上共有180只猴子,大猴子的只数比小猴子的3倍少8只,猴山上有大、小猴子各多少只?5.某饲养场共养鸡、鸭、鹅2100只.其中鸭是鸡的2倍,鹅是鸡的4倍.问鸡、鸭、鹅各多少只?6.甲、乙两个水桶分别盛有水70千克、54千克,要使甲水桶中的水是乙水桶的3倍,必须将乙桶中的水倒出多少到甲桶中?7.书架上下两层共有书90本,从下层拿出5本放入上层后,上层的书就是下层书的2倍,问上下两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8.两个数的和是165,大数去掉末尾的“0”就和小数相等了,问大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大显身手1.小狗和小猪的体重是72千克,小猪的体重正好是小狗的5倍,小猪、小狗各重多少千克?2.果园里共种340棵杏树和桃树,其中杏树比桃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有多少棵?3.数学书和英语书共210本,数学书是英语书的3倍少30本,两种书各有多少本?4.果园里有梨树,桃树,苹果树共490棵树,梨树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是桃树的4倍.求梨树、桃树、苹果树各有多少棵?5.姐姐有220元钱,弟弟有180元钱,弟弟给姐姐多少钱后,姐姐的钱是弟弟的3倍?6.静静和鱼鱼共有可爱猪50只,静静给鱼鱼7只后,鱼鱼是静静的4倍,静静和鱼鱼原来各有多少只可爱猪?第六节差倍问题【知要识点】通过对和差问题、和倍问题的学习,你可以画出含倍数关系的线段图吗?找出它们的解题方法吗?【知识入门】果园里有一些梨树和苹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2倍,苹果树又比梨树多100棵,请问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典型例题】例1 兄妹俩喜爱集邮,已知哥哥集的邮票数比妹妹多80枚,哥哥集的邮票是妹妹的3倍,问哥哥和妹妹各集邮票多少枚?例2 某工厂搞绿化,栽种的水杉树比桂花树多40棵,水杉树的棵数比桂花树的6倍还多5棵,问工厂栽种的桂花树和水杉树各多少棵?例3 苹果树比梨树多28棵,而且苹果树比梨树的3倍少12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