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件检验标准.doc
钣金结构件检验标准

钣金结构件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客户要求和技术标准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4.原材料检验标准(我司有权对厂家生产用原材料进厂抽检)4.1金属材料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塑粉4.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4.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
4.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4.3.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5.1冲裁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平面公差度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表面尺寸(mm) 变形尺寸(mm)3以下±0.2以下大于3小于30 ±0.3以下大于30小于400 ±0.5以下大于400小于1000 ±1.0以下大于1000小于2000 ±1.5以下大于2000小于4000 ±2.0以下5.2折弯检验标准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结构件检验标准

北京中科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结构部件检验标准
受控状态:受控
文件编号:
版本号/修订号:A/0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提供结构部件物料之检验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全系列机种使用结构机械类物料。
3.职责
3.1质管组检验员负责执行。
3.2质管组负责人负责监督。
4.程序
4.1合格判断准则
合格质量水平:严重缺陷:0.010;主要缺陷:0.40;轻微缺陷:1.0
定义:
严重缺陷(CR):造成机器或者人体造成伤害或者损害,危及财产安全;
主要缺陷(MA):功能不良、性能参数不符合要求、可靠性降低、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结构及外观存在大的缺陷严重等;
轻微缺陷(MI):原材料的缺陷不影响未来产品的性能、功能、外观、组装等。
4.2形状尺寸检验
结构部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订号:A/0 5 检验的项目及具体要求。
表4 检验项目及要求。
钣金结构件检验标准

钣金结构件检验标准(试行版)一尺寸要求:1 形状尺寸:外形尺寸公差要求见附表1【附表1尺寸公差要求】2 孔位尺寸:孔位加工的尺寸偏差要求±0.5mm,最大偏差尺寸在1mm 之内。
贯穿的通孔最大偏差尺寸在±1mm之内。
螺纹孔加工的尺寸偏差尺寸在±0.5mm,最大偏差尺寸在±1mm之内。
要保证螺纹的完整性。
3 角度公差:角度公差按图纸要求检验,图纸未标注的角度均为90º。
未注公差的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见附表2【附表2角度公差要求】4 对角线公差要求:在对角线保证的情况下且要保证工件的平行度与垂直度对角线公差要求见附表35 折弯检验标准:a 对于模具压痕的要求:看得见有压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为宜。
b 折弯变形标准按照【附表1】【附表2 】【附表3】c 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6 焊接检验标准:a 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弧坑¸咬边等缺陷。
b 焊接后其他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理干净。
工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
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影响装配。
框架及面板应除去焊后应力,以防止工件变形。
c 焊接零部件表面应磨平,喷塑件及电镀件焊接后打磨粗度Ra12.5和Ra3.2-6.3。
二外观要求:1 剪冲要对所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锐边去除毛刺处理。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的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2 折弯要保证工件的垂直度和平面度。
3 零部件焊接后不允许有气孔冷裂纹咬边烧穿夹渣焊瘤未熔合凹凸不平等缺陷。
4 角焊焊缝要均匀圆滑美观等。
5 零部件的平面焊缝(对接)要打磨平整,不允许有凸起凹陷等现象,打磨处要求光滑。
结构件通用检验标准

浙江鹏雁科技有限公司结构件通用检验标准(V 1.0)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结构件产品的通用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各种结构件产品的检验,包括结构零件、结构部件及其他由结构件和非混合组装而成的产品。
本规程适用于各个阶段对于结构件产品实施的检验,包括来料检验、工序检验、整机检验。
本文档为通用文件,当某一或者某些结构件产品有独立成文的检验规范或质量要求时,应以其独立成文的检验规范和质量要求为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检验依据本文档为通用文件,当某一或者某些结构件产品有独立成文的检验规范或质量要求时,应按照独立成文的检验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
4术语与定义4.1 缺陷定义致命缺陷(CR :有可能危及顾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缺陷重缺陷(MA):对产品装配或产品使用性能会造成较大影响的缺陷,如:重要尺寸的超差,重要技术要求的不满足,外观件的表面缺陷等。
轻缺陷(MI):对产品装配或产品使用性能几乎不构成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
如:非主要尺寸的般技术要求的不满足,内部件的表面缺陷等。
4.2 表面等级定义A 级面: 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 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的顶面,手柄,显示屏,按键及键盘正面等)。
此表面不允许存在任何表面处理缺陷和物理缺陷。
B 级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后壳的左右侧面及背面、机箱盖板等)。
此表面必须满足产品外形,装配适用性及功能要求,在此前提下允许有轻微的表面瑕疵或刮擦存在,但不能暴露产品基材。
C 级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或从不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如:面壳的底面、内表面,底壳或后壳的底面,内部零件表面)。
此表面外形,装配适用性及功能要求是其主要的考虑因素,可允许接收有限数量的小瑕疵。
4.3参数代码定义允收表 规定的缺陷数量 N 。
结构件检验标准

结构件检验标准本帖被 tandongchi 执行锁定操作(2008-07-27)结构件检验标准1、目的:用以规范和统一产品注塑、喷涂工艺标准,维护产品注塑、喷涂、电镀质量,指导生产人员和QA检验人员的依据。
2、适用范围:本标准建立了移动电话的注塑喷涂工艺质量标准,适用于移动电话产品的注塑喷涂质量检验,用于规范和统一产品喷涂外观检查标准。
3、编制依据:《可靠性试验程序》、《手机外观检验标准》、《QA 结构测试标准》4、测量面定义:A面:用户在使用经常看到和十分介意的表面,如:手机翻盖前、后面,键盘面和天线B面:除去A面的所有表面C面:用户在使用中看不到的表面,如:机壳内表面5、缺陷定义5.1 注塑件缺陷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凹凸点: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塑料件表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白印。
白化:因脱模应力关系产生的注塑件表面或背面或筋、柱、槽、墙刻印等部位的发白的印记。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在塑料件表面上的裂纹。
油渍:在塑料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翘曲及变形:塑料件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飞边:由于注塑工艺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细碎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
硬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损伤。
碰伤: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视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结构件检验标准

结构料检验标准编号:QC-JG-XXXX-XX 版本: XX 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产品配套的结构外壳件、装饰件等部件的检验、试验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采购、研发及质量等部门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要考虑本规范要求的测试条件和测试设备,优先选择具备相应测试能力的供应商。
2、范围2.1 适用于福建科立讯通信产品配套的结构外壳件、装饰件等部件的质量监控,确保部件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 任何新的项目,供应商都需要完整的按照本标准进行检查、验证测试,并提供报告。
2.3 按照本标准测试样品必须是自动线体生产或具备量产性,任何手动制作的样品不能用于测试。
2.4 已经通过科立讯通信电子技术验收测试正式签样的项目,如果出现任何工程变更,包含但不限于油漆颜色变化、光泽变化、油漆型号变化、底材变化、生产制程变化等,必须同步通知科立讯通信,按照相关协议要求,用PCN形式批准通过后,并按照本标准进行全面测试,提供测试报告给科立讯通信。
2.6、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发生冲突时,以客户标准为准。
3、职责3.1 SQE负责制定文件。
3.2 各代工厂IQC、供应商负责按照此文件内容执行检验、测试。
3.3供应商提供完整的外观、功能、可靠性及包装检验报告。
4、引用标准4.1 定义4.1.1 Critical Defect,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者人身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4.1.2.Major Defect,主要缺陷: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并对外观和产品形象产生严重影响的缺陷;4.1.3.Minor Defect,次要缺陷:对产品外观产生轻微影响的缺陷,两个次要缺陷算一个主缺陷;4.1.4.Acceptable Defect,可接受缺陷:可以接受的缺陷,在产品制程质量评估时使用,在产品出货抽样检验中仅供参考;4.1.5.段差:两个零件装配面理论设计为零偏差,由于加工有误差,实际装配面所产生的错位现象;4.1.6.顺段差: 在正常使用时,正视使用面所看不到的段差;4.1.7.逆段差: 在正常使用时,正视使用面所看到的段差;4.1.8.封样,Golden Sample,也称为签样板:由设计、研发、质量等部门签名认可的、用于确认和鉴别各种订制结构件来料批量供货质量的样品;一般可分为ID颜色样板、结构样板、标准样板和外观/颜色限度样板。
结构件进料检验标准

A00 页码:1/16 旧版本号:无 缺陷等级 检验工具 MA MI V V 目视 V V
尺寸
游标卡尺
V
尺寸 、外 类检验标准
检验 项目 检验内容 厂商/厂商编号 依供应商清册核对 品名规格 包装 检查 混装/错装 包装方式 依BOM/承认书要求核对 物料不能错装、混装 纸箱不得破损,材料不可有受潮现象;外箱必须 有厂商、料号、周期标示且与实物一致;保证器 件不受压 根据样品和规格书,检测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规 格要求 器件上代表规格型号的标识字符需与样品/规 格书一致 元 件 本 体 软板接触式,要求软板韧性良好;探针接式,要 求探针固定良好,镀金良好,探针应无高低不平 、无倾斜现象 套筒式麦克风,要求套筒与麦克风固定良好 划伤、点状不影响组装及性能可接收 发音孔处要求有防尘网,以防灰尘进入。 性能 检验 配合检测 与相应器件配合自如,无过紧过松现象。 检验规格
钢结构质量检验标准

钢结构质量检验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为钢结构质量检验提供了一套标准,旨在确保钢结构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优质与安全。
2. 设计阶段检验标准
在设计阶段,应执行以下检验标准:
- 检查结构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与国家建筑规范和标准相符。
- 评估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 检查钢材选择及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确保结构的防腐措施符合相关规范。
- 检查钢结构连接方式的合理性和相关材料的质量。
3. 制造阶段检验标准
在制造阶段,应执行以下检验标准:
- 检查钢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原材料来源、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 检查钢材表面的质量,确保无明显缺陷、裂纹或污染。
- 对焊接工艺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焊缝的完整性、焊接强度和密度等。
- 检查加工工艺的符合性,包括切割、冷弯、冲压等。
4. 安装阶段检验标准
在安装阶段,应执行以下检验标准:
- 确保所有构件的尺寸、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 检查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 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检验焊接连接质量和强度。
- 检查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包括防腐、防火等。
5.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钢结构质量检验的标准,以确保钢结构在设计、制造和安装阶段的合规和安全。
各个阶段都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表面烤漆:色差、尘点、烧焦、杂质、积油、异色点、同色点、飞油、掉漆、脏污等。
D.电镀不良或其表面处理后的不良现象,判定依形状或状态按类类似的项目之。如电镀中存在的杂质依上烤漆杂质判定。
E.各种不良须符合接收标准,接收标准见附件2:外观判定标准。
E.冷扎钢板产品24H
F.表面氧化产品16H
注:试验需要每8H确认一次;以上均指非断面,若未要求对断面作防锈处理,试验断面可有生锈现象。
盐雾试验箱
B
进货检验抽样表
附表1:喷油附着力测试方法:
测试步骤
操作方法
图示
第一步:选定待测面
在待测表面选约15mm*15mm的区域,用棉布将面擦拭干净
第二步:作百格
B. 各部品间组装无间隙(间隙小于0.2mm)、无段差(段差小于0.2mm)。
C. 活动的部件需要活动顺畅、力度均匀、卡口等不可有断裂、无弹力、弹性减弱等现象。
D.产品内部组装件,不影响其它部件的组装或不影响功能,可不考虑间隙与段差等。
目测
卡尺
B
10
附着力测试
用3M胶带对烤漆件、电镀件、丝印作油墨附着力检测,
高低温试验箱
B
8
低温
试验
置于-25℃环境试验箱内24h,取出在常温环境置2h后确认:
A.不可有变形、破裂、或易破裂、变形、表面处理脱落、龟裂等现象。
高低温试验箱
B
9
产品
试装
将结构件与相匹配的部件进行实际的装配再检查它们间的配合良好性:
A. 安装过程不可以难于装备、无法装备、组装干涉、不可有非意期的松动、脱落、或者产品变形、拉白或破损等损坏现象
缩水、缺料
料花、气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组装时,可接收
注:所有外观缺陷项目均为在所规定的目视条件下可见或有感的情况,若不可见或无感,则不视为缺陷;标准中没有罗列到的缺陷项目,则可依相似或相近缺陷项目判定;无法用文字描之缺陷可参照限度样板进行限收。
编制
周威文
审核
批准
版本
V1.0
日期
2016.12.2
色卡
目视
B
4
表面
处理
确认表面处理方式与要求是否一致(与规格、样板核对一致):
A.一般表面处理分:无表面处理(素材)、喷油、丝印、电镀、氧化、阳极、研磨、晒文等,其表面处理方式要求与设计及样板核对一致。
目视
样品
B
5
整体
外观
通常不良内容包括有:
A.素材:变形、破损、划伤、插花、撞伤、毛刺、压印、拉模、毛边、脏污、氧化、杂点等。
序
号
检验
项目
检验条件、方法
和技术要求
检验
器具
质量
特性
抽样
判定
1
包装
核对
目视检查包装方式及其包装的是否符合要求:
A.包装方式符合要求,包装箱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无雨淋、无受潮、破损、变形现象。
B.标示规范内容至少需含:生产厂家、物料名称、规格、料号、数量、生产日期、标识与实物一致性。
目测
C
进货检验抽样表
L≤3、N≦2、D≤10
0.08<W≦0.10
W≤0.1mm、L≤5mm
N≤3状杂质、撞伤、凹凸状
不允许
0.10<Φ≦0.20
N≦1
0.15<Φ≦0.25
N≦1
D≤0.5mm、N≤2个
D≧10mm
可接收
同色点、点状杂质、撞伤、凹凸状
不允许
0.15<Φ≦0.25
N≦1个
0.20<Φ≦0.30
目测
C
6
结构
尺寸
依据设计图纸对各尺寸进行测量,确认尺寸的准确性:
A.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必须在公差范围内。
依据设计图纸及承认样品确认结构符合性:
B.结构与设计图纸及样品一致。
目测
卡尺
B
7
高温
试验
置于80℃环境试验箱内24h,取出在常温环境置2h后确认:
A.不可有变形、破裂、或易破裂、变形、表面处理脱落、起泡、龟裂等现象。
日期
日期
日期
2
材质
依设计要求或承认样品确认材质:
A.材质与设计要求或样品一致。
B.未特别指定,不允许定掺对水口料。
C.生产厂家须能够提供材质证明。
相关
文件
样品
文件
B
3
颜色
依色板、色卡或颜色限度样板,目视比对:
A.颜色不可有明显的差异,当出现颜色差异时要以颜色限度样品为准进行限收(当五金件为内置组装件时,色差可接受,基色须符合要求)
在选定的待测表面作百格(1mm*1mm),即在待测表面用百格刀,横竖两个方向各划一刀
第三步:贴3M胶
取全新的3M胶带约50mm长,紧贴于百格区域,用手指将胶带压平,注意不可有气泡,需压净其中的气泡
第四步:拉起3M胶
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拉下胶纸,同一位置操作2次,然后观察表面处理(喷油)脱落情况
N≦1个
D≤0.6mm、N≤2个
D≧10mm
可接收
夹水线
模痕
不充许
L≦2、N≦1
W≦0.08
L≦3、N≦2
W≦0.1、D≧10mm
L≦5、N≦2
W≦0.1、D≧10mm
可接收
批峰、变形
破损、毛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组装时,可接受
丝印模糊
断画、缺画
重影、毛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可识别时,可接收
注:丝印附着力测试方法同上,但丝印附着力测试时无需作百格
附表2:外观判定标准(以下L:长度,W:宽度,D:相距距离,单位:mm,N:数量,单位:个/条。)
缺陷项目
AA级面
A面
B面
C面
D面
允收标准
允收标准
允收标准
允收标准
允收标准
划伤、线形尘点、线形杂质、掉漆
不允许
L≦1.5、N≦1
0.05<W≦0.08
表面喷油需先作百格,测试方法见:附表1(喷油附着力测试方法):
A.附着力测试后不可有脱落现象。
3M胶纸
B
11
盐雾
试验
依要求设定试验参数(中性盐雾试验:5%的氯化钾溶液、HP值6-7、试验箱温度:35+/-5℃)后将置于盐雾试验机中:
A.镀锌材料产品16H
B.电镀和烤漆产品24H
C.马口铁产品12H
D.不锈钢产品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