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的简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珍稀野生动物简介-素材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珍稀野生动物简介-素材

珍稀野生动物简介一、定义珍稀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天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数量极少的动物。

目前自然保护区已是这些濒危动物的最后存留地,同时也是濒危动物的良好庇护所,濒危动物的野外数量以及种群数量稀少,而且继续呈下降趋势,不同种类的濒危动物的临危程度不同,因而种群数量有异。

大型动物种群个体数少,濒危程度高,数量减少较快;小型动物种群个体数较多,濒危程度尚低,野外数量减少稍慢。

动物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窄的,数量下降较快,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宽的,数量下降较慢。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求非法猎杀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二、我国知名野生珍稀品种陆地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Panda):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情孤僻,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情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金丝猴(Golden monkey):灵长目,肩披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猴类。

白唇鹿(White-lipped deer):为大型鹿类,又名岩鹿、白鼻鹿、黄鹿、“哈马”(藏语),为我国特有动物,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唇鹿生活在青藏高原、甘肃祁连山和四川西部等地较高处的开阔林地。

上述几个地方已经开始人工饲养白唇鹿。

白唇鹿体型很大,肩高可达130厘米,身长超过2米。

它们生活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山地,食树叶、嫩芽和草。

由于身上有厚厚的长毛,所以不畏寒冷。

它们善于翻山越岭,喜欢营集群生活,最小的集群仅4—6只,一般多为10—30多只。

青藏铁路与藏羚羊

青藏铁路与藏羚羊
联合执法行动
与相关国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跨境盗猎和走私藏羚羊及 其产品的犯罪行为。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专门针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 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 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 力度。
0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策引 导和市场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 参与生态保护,形成多元化的生 态补偿资金来源。
02
03
科普知识普及
志愿者参与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藏羚 羊的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保护 意识。
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参与藏羚羊保 护行动,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 好氛围。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国际合作机制建立
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藏羚羊保护国际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保护 工作。
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借鉴先进的保 护理念和技术手段。
保护措施与成效
为了减轻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的影响,相关部 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例如,在铁路沿 线设立了野生动物通道和保护区,为藏羚羊 提供安全的迁徙通道和栖息地。同时,加强 了对铁路沿线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 非法捕猎和贩卖藏羚羊的行为。这些措施有 效地保护了藏羚羊及其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
定。
03
分布范围与迁徙路线
分布范围
藏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包括西藏 、青海、新疆等省份。
迁徙路线
每年夏季,藏羚羊会沿着固定的迁徙路线,从冬季栖息地前 往夏季繁殖地。这些迁徙路线往往穿越高山、河流和公路, 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保护现状与措施
保护现状
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因素的影响,藏羚羊的数量曾一度锐减。目前,藏羚羊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并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和管理。

藏羚羊的保护

藏羚羊的保护

藏羚羊的保护刘婉玉 20110360116 商学院金融一班西藏有世界之脊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多人想去但是最少人到达的地方。

在这片神秘魅力的土地上,有一种生灵,在这里世代繁衍,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那就是藏羚羊。

藏羚羊简介藏羚羊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

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成为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在那十分险恶的地方,时时闪现着藏羚羊鲜活的生命色彩、腾越的矫健身姿,它们真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迁移现象。

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藏羚羊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

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

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

藏羚羊面临的危机藏羚羊生活于青藏高原88万k㎡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4000~5300m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他们不同于大熊猫。

它是一种绝对的优势动物。

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百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

和大熊猫不一样,它绝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不去用猎枪和子弹找它的麻烦,它们自己就能活得非常好。

藏羚羊在生命禁区与恶劣环境斗,它们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它们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它们是无谓者,它们从不屈服于来自自然界的任何灾难,从未放弃过这里的家园。

最后一只藏羚羊朗诵稿删减片段

最后一只藏羚羊朗诵稿删减片段

最后一只藏羚羊朗诵稿删减片段
摘要:
1.藏羚羊的简介
2.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特殊意义
3.藏羚羊数量减少的原因
4.保护藏羚羊的措施
5.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启示
正文:
【提纲】
1.藏羚羊的简介
藏羚羊是一种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的高山动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羊之一。

它们适应高寒气候,身体灵活,擅长在崎岖的山地中奔跑。

藏羚羊的数量在20 世纪初达到了数百万只,但在过去几十年里急剧减少。

2.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特殊意义
“最后一只藏羚羊”朗诵稿删减片段描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它失去了家族和同伴,成为了最后一只。

这只藏羚羊的命运反映了整个物种的濒危状况,唤起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警觉和责任。

3.藏羚羊数量减少的原因
藏羚羊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由于藏羚羊的羊角和皮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大量猎杀藏羚羊。

另外,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使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4.保护藏羚羊的措施
为了保护藏羚羊,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立法,严厉打击偷猎行为。

其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地。

此外,开展生态保育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5.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启示
“最后一只藏羚羊”的故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物种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有责任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一分钟了解藏羚羊

一分钟了解藏羚羊

一分钟了解藏羚羊
藏羚羊是一种罕见的野生动物,其有着完全独特的外形特征。

由于东西里斯山脉的横隔,该物种的神秘的特性被隐藏在西藏的深处使其没有被当时的人们广泛识别。

藏羚羊(黑羊),在学名上称作叉角羚(Procapra picticaudata),是羚羊科动物,特异性地分布在西藏高原、尼泊尔西南山地、青海和云南地区,以及蒙古地区的东部和贵州西部地区。

藏羚羊都有一个坚实紧凑的身体,长着四条高耸的腿以及相当宽敞的腰围,大多数藏羚羊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头顶覆盖着短毛,而身体的上部覆盖着绒毛。

此外,叉角羚的耳也较小,形似三角形,相较于其它羚羊,叉角羚头顶有一角,因此有了这一名称。

藏羚羊生性凶猛,尤其是成年雄性和吵架的情况。

藏羚羊的分布密度在
1000m-4000m之间,它比较适应草原山地的悬崖和由排水沟构成的干燥荒漠。

藏羚羊吃草,植物、灌木和苔藓,而且还喜欢吃昆虫,有时甚至去捕捉鼠类,而且有一些时候也吃哺乳动物,大多数叉角羚活动在晚上和清晨,正午通常是休息时间,休息时野物群组分散。

随着普遍的人类活动导致环境变化,藏羚羊的生存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藏羚羊种类的保护和保护土壤及水源,守护生态环境,防止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危害。

藏羚羊简介

藏羚羊简介

藏羚羊概要描述:藏羚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羊、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

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生存环境: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一般体长 135 厘米,肩高 80 厘米,体重达 45-60 千克。

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

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

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

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生活习性:它生活于青藏高原8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 4000 - 5300 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藏羚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

那些尽是些"不毛之地",植被稀疏,只能生长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这些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美味佳肴;那里湖泊虽多,绝大部分是咸水湖,藏羚羊成为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在那十分险恶的地方,时时闪现着藏羚羊鲜活的生命色彩、腾越的矫健身姿,它们真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迁移现象。

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 2-6 只或 10 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大群。

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

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 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 月份产仔,每胎1仔。

存在问题:经过千万年自然演变,它们与冰雪为伴,以严寒为友,自由自在地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

藏羚羊写作资料

藏羚羊写作资料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不是大熊猫。

它是一种优势动物。

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

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一个去过可可西里的学生这样说。

藏羚别名藏羚羊、长角羊 誉称“身披软黄金的珍兽”。

为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栖息在4000~5300米的高原地带 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

群居生活,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0余只结成小群,也有数百只以上的大群。

晨昏活动。

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季节迁移现象。

藏羚是偶蹄目牛科中形体中等大小的一种羚羊,因雄羚长有一对近乎笔直的角,从侧面远视犹如单角,故又有“独角兽”、“一角兽”的别称。

藏羚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

许多动物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上,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能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继奔跑20至30千米。

藏羚有特别优良的品质:耐高寒、抗缺氧、食物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因此是动物中的精品。

藏羚雌雄不合群,常分别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

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雄性有角,寿命仅7-8年;雌性无角,寿命最长不超过12年。

藏羚是典型的高原动物,只分布在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境的青藏高原上,偶尔越境出现在印度,是我国的独有动物。

藏羚羊

藏羚羊

返回
藏羚羊(图 藏羚羊 图9) 藏羚羊群的构成和数量根据性别和时期不同会有所变化。 雌性藏羚羊在1.5到2.5岁 之间达到性成熟,经过7-8个月的怀孕期后一般在2-3岁之间产下第一胎。 幼仔在6 月中下旬或7月末出生,每胎一仔。 交配期一般在11月末到12月之间,雄性藏羚羊 一般需要保护10-20只雌性藏羚羊。 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50英 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 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 有学者认为:猜测卓乃湖和太阳湖等地水草丰美,天敌少。丰富的食物、相对安全 的环境有利于藏羚羊的生产和生长。还有些人认为:卓乃湖和太阳湖的水质可能含 有某种特殊的物质,有利于藏羚羊母子的存活;而且,藏羚羊集中产羔后,离开产 羔地,有可能回到种群不是以前它所在的种群。这样会利于基因之间的交流,增加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有助于藏羚羊种群的延续。
返回
简介 生活 习性 再见 繁衍 后代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 体形与黄羊相似,体长为117—146厘米,尾长 厘米, 厘米, 物。体形与黄羊相似,体长为 厘米 尾长15—20厘米,肩高 厘米 肩高75— 91厘米,体重45—60千克。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 厘米,体重 千克。主要栖息于海拔 米的荒漠草甸高原、 厘米 千克 米的荒漠草甸高原 高原草原等环境中。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 高原草原等环境中。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藏羚羊善于 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 寿命最长8年左右 公里, 年左右。 奔跑,最高时速可达 公里,寿命最长 年左右。 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 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 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 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 御敌,一般有50-60厘米。 而雌性藏羚羊没有角。 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 厘米。 底绒非常柔软 御敌,一般有 厘米 而雌性藏羚羊没有角。 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 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 形 态: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 特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 雌性 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 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 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 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 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 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 乌兰乌拉湖、 卓乃湖、 可可西里湖, 太阳湖等地, 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 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 一次迁徙过程。 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 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觅食,善奔跑。 夏季雌性沿 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 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羚羊的原产地为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以及印度(查谟 - 克什米尔)。 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 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
藏羚羊分布图
数量下降 盗猎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历史纪录中,藏羚羊的 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使得它们 在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1995年全西藏也只剩5万多只。 近几年来,也无人再见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在许多昔日藏羚羊集 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面临灭绝危险 的边缘。 环境恶化 栖息地面积仍在逐渐缩小。例如,西藏羌塘高原北部的双湖地区,原为无人 区,分布有藏羚、藏野驴等珍稀动物,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则逐渐移民到 双湖居住并放牧,使周围数百平方公里的适栖生境遭受人为干扰并沦为牧场。 数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武装盗猎活动的减少,在藏羚羊主要生活的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及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生小藏羚羊的成活率有所提高, 种群恢复增长较快,到2014年数量已近30万只。


●物种名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种群现状 ●文化内涵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属牛科藏羚 属动物,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 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 长角。
藏羚羊体形也与黄羊相似,但 比黄羊大,也显得健壮。体长为 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 高75-91厘米,体重45-60千克。通 体的被毛都非常丰厚细密,呈淡黄 褐色,略染一些粉红色,腹部、四 肢内侧为白色,头部宽而长,鼻腔 宽阔,向两侧呈半球状鼓胀,鼻端 被毛,鼻孔较大,略向下弯。每个 鼻孔内还有1个小囊,其作用是为了 帮助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进行呼吸,以利于快速奔跑。 雌兽没有角。雄兽有角,角形特殊,有20多个明显的横棱,长度一般 为60厘米左右,最长的记录是72.4厘米,非常漂亮。因为两只角长得十分 匀称,由侧面远远望去,却好像只有一只角,所以被称为“独角兽”或 “一角兽”。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尤其 喜欢水源附近的平坦草滩。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 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 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 高山荒漠草原。这些区域植被稀少,并均为高原草本植物。此外,这些区 域气温较低,很多本地年被雪掩盖期超越6个月。在青藏高原一同恶劣的天然 环境中,为寻找满意的食物和抵挡酷寒,经过长时刻习气,藏羚羊构成了集群 迁徙的习性,而且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
藏羚羊的性情胆怯,常隐藏在岩穴中, 或者在较为平坦的地方挖掘一个小浅坑, 将整个身子匿伏其内,只露出头部,既可 以躲避风沙,又可以发现敌害。藏羚羊善 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千米,寿命最长 8年左右。 藏羚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但在食 物条件比较贫乏的冬春季节,其觅食时间 就延长,所以白天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在四 处活动;而在食物充裕的夏秋季节,则中 午都在湖边、河岸或较低凹处休息。早晨 和黄昏出来活动,到溪边觅食禾本科和莎 草科的杂草等。它的宽大的鼻腔有利于呼 吸,所以能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奔跑,时 速可达180公里,常使狼等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中,福娃 迎迎是以藏羚羊为蓝本,以赞扬藏羚羊 能在严酷环境生存的顽强生命力,表示 挑战极限的精神,更以“羊”字的谐音 意喻“喜气洋洋”。
藏羚邮票 中国于2003.7.20发行了1套2枚1种的藏 羚邮票: 藏羚羊的文化内涵有很多,除了奥运会吉祥物和藏羚邮票之外,还有很多的 影视作品《捕猎者》、《我和藏羚羊》《可可西里》、中法合拍动画《藏羚 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