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教案

合集下载

朝天子咏喇叭的教案

朝天子咏喇叭的教案

朝天子咏喇叭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喇叭乐器与朝天子咏喇叭教案目标:1. 了解喇叭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2. 通过欣赏和学唱《朝天子》这首曲子,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导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喇叭乐器的基本特点并播放一段喇叭演奏的音乐。

2. 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认识喇叭乐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喇叭乐器的起源、结构和种类。

2. 使用图片或实际喇叭乐器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探索喇叭乐器的不同部分。

了解《朝天子》(1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版本较为传统的《朝天子》演唱。

2. 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3. 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词解读,并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其含义。

乐器演奏与合奏(25分钟)1. 教授学生喇叭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发音方法。

2. 分发喇叭乐谱,逐步教授《朝天子》中的主要旋律和音程。

3. 根据学生的能力,分为小组进行合奏练习,指导学生在合奏中互相配合和均衡声部。

4.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演奏,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技巧。

表演与总结(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表演,展示他们所学的喇叭演奏和合奏技巧。

2.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其他关于喇叭或类似乐器的知识。

扩展活动:1. 学生可自行寻找其他喇叭演奏的音乐片段进行欣赏,并尝试模仿演奏;2. 组织学生形成乐团小组,编排其他曲目进行合奏表演;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设计并演奏一段属于自己的喇叭音乐。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学习表现;2.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对喇叭乐器的理解;3. 对合奏演奏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教授前提醒和演奏时的姿势指导;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3.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乐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朝天子咏喇叭》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朝天子咏喇叭》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能够认知文中的语言表达,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文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掌握文章中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把握文章中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讨论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步骤:
1、热身: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
2、概述: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讨论: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4、归纳: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的主旨大意,并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的内容。

朝天子 咏喇叭教案

朝天子 咏喇叭教案

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案标题: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喇叭乐器——唢呐,以及其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学习基本的唢呐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吹奏姿势、发音方式和指法;3. 学习并演奏《朝天子》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唢呐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2. 唢呐乐器;3. 《朝天子》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制作一份包含唢呐图片和相关信息的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并简要介绍唢呐的起源、特点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作用。

2. 播放一段唢呐演奏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唢呐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探究:1. 向学生展示唢呐乐器,并介绍其吹奏姿势、发音方式和指法。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练习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发音。

2. 分发乐谱《朝天子》,向学生解释乐谱中的音符、节拍和演奏指示,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指法进行练习。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学生担任唢呐演奏者,其他成员担任伴奏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排练《朝天子》。

老师在排练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演奏技巧和合奏效果。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唢呐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学习唢呐的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的唢呐演奏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唢呐音乐。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或参加音乐节,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体验音乐文化的机会。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2. 评价学生在演奏《朝天子》时的表现和技巧;3. 收集学生对唢呐乐器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的写作或口头反馈。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朝天子咏喇叭-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朝天子咏喇叭-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朝天子咏喇叭-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朝天子咏喇叭》的背景、词意及创作动机;2.学会运用诗歌分析方法,分析朝天子咏喇叭中的“朝天子”、“喇叭”等词汇的含义;3.学会理解运用场景,将课文内涵融入社会生活并且用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4.学会进行创意写作,通过仿写或改编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词汇运用和意象的理解;2.诗歌分析方法的运用。

难点1.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建立;2.创意写作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朝天子咏喇叭》的阅读,并考虑以下问题:1.你的感想;2.你认为作品代表了什么意义;3.发掘整个诗歌中的细节。

第二节课堂导入老师可以采用影片、图片或者幻灯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进入诗歌所表达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诗歌分析1.理解朝天子和喇叭的含义;2.探讨诗人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3.重点分析“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诗句,带领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第四节社会实践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所在的社会背景;2.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将诗歌的内涵融入现代社会活动中,体现其价值意义;3.分享模拟情境后,让学生自己评价这个活动的得失。

第五节创意写作1.带领学生进行仿写或改编,积极参与创作,发掘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想象;2.学生可以模仿作者的风格,运用课上学到的诗歌分析方法,进行创作。

第六节作业讲解对于上课学生所完成的朝天子咏喇叭的阅读和创作任务,进行一定时间的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老师结合PPT或黑板进行课文和语文分析;2.讨论法:采用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带领学生理解诗歌背景;3.情境模拟法: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涵;4.创意写作法:采用仿写和改编的方式对课文进行重新创作。

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测验或者口头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2.通过情境模拟活动和创意写作,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3.通过作业检查,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上 语文 《《朝天子咏喇叭》 教学设计

六上 语文 《《朝天子咏喇叭》 教学设计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的痛恨之深。最后点出“吹”的恶果,百姓家破人亡,表达对“吹”的憎恨,点明了全文主旨。
四、合作探究
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应如何理解?明确: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例如: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唢呐”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形尽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全仗你抬声价”一个而在中,“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2.背景资料: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作者就以此为题,揭露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调整
一、释题导入
《朝天子》这首散曲选自《散曲丛刊·王西楼乐府》,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是借物咏怀。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散曲题目名。
二、整体感知
1.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朝天子 咏喇叭教案

朝天子 咏喇叭教案

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案标题: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朝天子咏喇叭这首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朝天子咏喇叭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创作时代等。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喇叭的样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朝天子咏喇叭这首诗歌,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知识讲解:1. 介绍朝天子咏喇叭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其在古代宫廷音乐中的重要性。

2. 介绍诗歌的作者和创作时代,帮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朗读和表演:1. 分发诗歌的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跟读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分组进行小品表演,让学生模拟古代宫廷音乐表演场景,其中包括喇叭的演奏和舞蹈。

讨论和思考:1. 引导学生讨论朝天子咏喇叭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宫廷会使用喇叭作为重要乐器。

拓展活动:1. 邀请音乐老师或专业演奏家来学校进行喇叭演奏的示范和讲解。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古代乐器和音乐文化。

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朝天子咏喇叭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扩展:1. 可以将朝天子咏喇叭与其他古代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探讨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了解古代宫廷音乐的发展和演变。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九年级语文下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1.必做作业:
-家作一:熟读并背诵《朝天子咏喇叭》,加强诗词内容的记忆。
-家作二:结合课堂所学,分析《朝天子咏喇叭》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选取一句诗句进行详细解读,不少于200字。
-家作三:以《朝天子咏喇叭》为蓝本,创作一首以喇叭花为主题的现代诗,体现古典诗词的韵味,不少于8行。
2.选做作业:
-家作四:收集与喇叭花相关的古诗词,了解其文化内涵,撰写一篇关于喇叭花诗词的鉴赏文章,不少于5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朝天子咏喇叭》的作者背景、诗词内容、韵律特点等基础知识。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学会分析古诗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诗词,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梳理知识点:对本节课所学的作者、诗词内容、韵律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巩固所学。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3.鼓励创新,体现个性化表达。
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准确性、思考深度、创意表达等。
3.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诗词填空:根据诗句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加强对诗词内容的记忆。

九年级语文上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朝天子咏喇叭》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以一首悠扬的古典乐曲《阳关三叠》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提问:“你们觉得古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又会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3.课题揭示:通过以上导入,正式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朝天子咏喇叭》。
(2)以喇叭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或一篇短文,展现你对喇叭的理解和想象。
3.拓展作业:
(1)了解诗人李之世的生平事迹,结合他的创作背景,分析《朝天子咏喇叭》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研究古代喇叭的文化内涵,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切勿抄袭,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朝天子咏喇叭》全文,注意生僻字词的正确书写。
(2)撰写一篇关于《朝天子咏喇叭》的鉴赏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
2.选做作业:
(1)搜集与喇叭相关的古诗词或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谈谈你的感悟。
3.诗词鉴赏:引导学生从艺术特色、意境等方面对《朝天子咏喇叭》进行鉴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2.讨论主题:围绕《朝天子咏喇叭》的主题、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讨论。
3.讨论过程: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形成共识。
2.学生对历史文化背景的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朝天子咏喇叭
注释:
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译文:
喇叭和唢呐,
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
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
又吹伤了那一家,
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赏析::
作者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

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
就能传扬四方。

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

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

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

“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

“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

他们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

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

“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

“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

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

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愁”是这一层的中心。

“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社会黑暗,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

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所以,军官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

“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

“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

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

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

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

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如果说上面一层,作者是从整个社会这一角度来反映宦官的罪恶,那么,最后三句是从宦官对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来着笔的。

“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

“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

其次,这儿的“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激起人民的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苦果。

这一层作者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恨。

王磬的《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

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群众对“吹”之恨。

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

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

这首散曲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