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切片常用染料
组织和细胞的染色原理

组织和细胞的染色原理组织和细胞的染色原理染色是一种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通过染色剂与细胞或组织中的不同结构或成分发生特异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其可见或更易观察。
基于染色原理,可以对组织和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学分析、细胞生物学研究以及疾病诊断等。
染色原理涉及到染色剂的选择,以及染色剂与细胞或组织中的目标结构或成分之间发生的染色反应。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染色剂和染色原理。
1. 基本染色剂常见的基本染色剂包括伊红、酸性伊红、甲基绿、吉姆萃安蓝等。
这些染色剂一般带有阳离子结构,可以与细胞或组织中的阴离子成分(如DNA、RNA)发生静电作用而染色。
2. 酶标染色酶标染色是一种常用于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等领域的染色方法。
其原理是将目标分子与一种酶结合,然后加入特定的底物与酶发生反应,产生显色物质,从而形成染色。
3. 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或定位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抗体的特异性与待检测的蛋白质结合,并通过特定的染色反应可视化抗体-抗原复合物。
常用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免疫荧光染色等。
4. 核染色核染色是一种常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的染色方法,用于染色细胞核并观察核的形态特征。
常见的核染色剂包括伊红、甲基绿、苏木精和伊红溴化物等。
这些染色剂可以与DNA分子发生专一性结合,形成核染色物质。
5. 细胞器染色细胞器染色是一种常用于区分并可视化细胞器结构的染色方法。
例如,荧光卤素染料可以选择性地染色细胞器如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等。
这些染色物质与细胞器的特定成分结合,使其在显微镜下可见。
6. 组织切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是在组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用于观察组织中不同类型细胞和结构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常见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包括常规组织切片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总结:组织和细胞的染色原理基于染色剂与细胞或组织中目标结构或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1.HE染色: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是用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苏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2.PAS反应: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反应,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
PAS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3.生物膜:包裹在细胞外表面和细胞器及细胞核的表面,化学成分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在电镜下可见内、外两层电子密度高,中间一层电子密度低。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是脂类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排列成的液态膜。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为物质交换、屏障、细胞识别、细胞分化等。
4.细胞器:是分散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有形成分。
包括核糖体、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微丝、中心粒、中间丝、微量网格。
它们能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细胞的各种功能。
5.核仁:具有制造核糖体的功能。
核仁呈球形,多为1~2个。
核仁位置不定,数量及大小常随细胞类型及功能状态而改变。
核仁由蛋白质、RNA和少量DNA构成。
6.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包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内含有许多纵行微丝。
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7.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薄膜共同向外伸出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其内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
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的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8.缝隙连接:又称通信连接,呈斑状。
相邻细胞间有2~3nm间隙,有许多连接点。
冷冻蚀刻复型法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
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
相邻连接小体对接,小管相通。
其功能是进行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细胞间交换、传递化学信息、协调细胞功能及降低电阻,有利于细胞间传递电冲动。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常用染色剂的配方(一)天然染料1、苏木精(Hematoxylin)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Haematoxylon campechianum)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之一。
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这叫做“成熟”。
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
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
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
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铁明矾等。
苏木精是淡黄色到锈紫色的结晶体,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和甘油,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材料,他能把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分化时组织所染的颜色因处理的情况而异,用酸性溶液(如盐酸—酒精)分化后呈红色,水洗后仍恢复青蓝色,用碱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后呈蓝色,水洗后呈蓝黑色。
2、洋红(Carmine)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
一种热带产的雌性胭脂虫干燥后,磨成粉末,提取出胭脂红,再用明矾处理,除去其中杂质,就制成洋红。
单纯的洋红不能染色,要经酸性或碱性溶液溶解后才能染色。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
洋红使细胞核的优良染料,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
用作切片或组织块染都适宜,尤其适宜于小型材料的整体染色。
用洋红配成的溶液染色后能保持几年。
洋红溶液出现浑浊时要过滤后再用。
3、靛蓝洋红(Indigo carmine)是由木蓝(Indigofera)提出的靛蓝(Indigo)加上亚硫酸钠而成。
为蓝色酸性染料,作为细胞质的染色剂。
常与苦味酸合成苦味酸靛蓝洋红(picro-indigo-carmine),呈绿色,可与碱性品红作对比染色。
4、地衣红(Orcein)是由地衣(Lecanora parella)中取得的染料,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染色。
植物细胞学中应用较多,尤其对于某些植物的染色体染色,效果比醋酸洋红更好。
鲁哥氏碘液染色原理

鲁哥氏碘液染色原理
鲁哥氏碘液是一种用于组织学染色的常用染色剂,常用于病
理学和生物学研究中。
它主要用于胃切片的染色,能够帮助观
察和诊断胃部组织的病理变化。
鲁哥氏碘液的染色原理主要是通过碘离子和碘化物对细胞内
部的核酸和糖蛋白质进行染色。
碘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
够与核酸和糖蛋白质中的双键和氨基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碘化物。
碘化物在细胞内可以与细胞核酸和糖蛋白质的核心部分结合,从而使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深褐色或黑色。
具体来说,鲁哥氏碘液染色的过程如下:
1.组织标本的固定:首先,将获取的胃部组织标本进行固定
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
固定可以保持组织的形态
结构,并防止其退变或腐败。
2.组织切片:将固定好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通常在10微米至20微米之间。
3.脱脂和脱水:将切片放入醇溶液中,去除其中的脂肪物质,并逐渐用醇进行脱水,以使细胞内的水分逐渐被醇所代替。
4.上染料:将脱脂和脱水后的组织切片放入鲁哥氏碘液中,
使其与碘离子和碘化物发生反应。
碘离子和碘化物会与组织中
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深褐色或黑色的化合物。
5.洗净:洗净多余的染料,以避免染料过多产生背景噪音。
6.脱色:用酒精溶液将多余的染料脱色,使组织切片呈现出所需的染色效果。
7.除水:最后,用紫外线照射或漂白剂处理组织切片,以去除余下的色素,保持所需的染色结果。
总之,鲁哥氏碘液染色是通过碘离子和碘化物对组织中的核酸和蛋白质进行染色,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
这种染色方法在胃部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常见细胞染色试剂简介

常见细胞染色试剂简介1、酸性品红(Acid fuchsin)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
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
它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
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
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刚果红(Congo red)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喝酒精,遇酸呈蓝色。
它能作染料,也用作指示剂。
它在植物制片中常作为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
用来染细胞质时,能把胶制或纤维素染成红色。
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
刚果红可以跟苏木静作二重染色,也可用作类淀粉染色,由于它能溶于水和酒精,所以洗涤和脱水处理要迅速3、甲基蓝(Methyl blue)甲基蓝是弱酸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
甲基蓝在动植物的制片技术方面应用极广。
它跟伊红合用能染神经细胞,也是细菌制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
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动物的活体染色剂。
甲基蓝极易氧化,因此用它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
4、固绿(Fast green)固绿是酸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为4%)和酒精(溶解度为9%)。
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在染细胞和植物组织上应用极广。
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它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5.苯胺蓝(Aniline blue)是一种混合酸性染料,平常所用很难有一定的标准。
此染料一般很难溶于水,也不易溶于酒精(1.5%)。
植物制片中可与番红合用,作为组织染色;也可作藻类植物染色。
因为这种染料的成分很不一致,染色效果不易掌握。
6、苏丹Ⅲ(Sudan Ⅲ)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不溶解于水,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脂肪和酒精(溶解度为0.15%)。
常用70%酒精中的饱和溶液。
常见荧光染料及用途

常见荧光染料及用途《常见荧光染料及用途》荧光染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并在吸收能量的激发下发射可见光的化学物质。
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例如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监测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荧光染料及其主要用途。
1. 墨水蓝(BR):墨水蓝是一种具有强烈蓝色荧光的染料,常用于生物实验中的DNA染色。
它与DNA结合后能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从而在实验中方便地观察和分析DNA的存在和定位。
2. 罗丹明B(RhB):罗丹明B是一种红色荧光染料,广泛用于组织切片和细胞染色。
它能够与细胞核和胞浆中的核酸结合,以显示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帮助科研人员研究细胞分裂和组织结构变化。
3. 草酸罗丹明G(OG):草酸罗丹明G是一种绿色荧光染料,主要应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定量分析。
在分光光度计中配合荧光检测器使用,可以精确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和核酸的浓度。
4. 罗丹明110(Rh110):罗丹明110是一种黄绿色荧光染料,常用于细胞活性检测。
通过与细胞内的酶或细胞膜结合,罗丹明110可以用来评估细胞的活力和存活情况,特别适用于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增殖研究。
5. 荧光素(FITC):荧光素是一种与生物相容性极高的荧光染料,常用于免疫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它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中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以及细胞表面标记。
以上只是常见的荧光染料中的几种,它们的应用还远不止于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荧光染料不断问世,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更有力的工具。
通过荧光染料的运用,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生物、物质和环境,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盐酸副品红用途

盐酸副品红用途盐酸副品红是一种常用的染料,也称为碱性红B或碱性品红。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0H19N4Cl。
盐酸副品红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生物学、医学、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学领域在生物学研究中,盐酸副品红常用于细胞核染色和组织切片染色。
它可以与DNA结合形成紫色或红色的复合物,从而使细胞核显现出来。
此外,在免疫组化实验中,盐酸副品红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染料,帮助观察免疫反应产生的结果。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中,盐酸副品红被广泛用于制备组织切片和检查血液样本。
它可以与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结合,使它们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特征。
这对于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都非常重要。
3. 食品加工领域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盐酸副品红被用作一种食品着色剂。
它可以使食品呈现出艳丽的红色或紫色,增加其视觉吸引力。
此外,盐酸副品红还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时,会形成紫色复合物,从而反映出蛋白质的含量。
4.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盐酸副品红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在皮革制造中,它可以作为一种染料来染制皮革;在印刷和染料工业中,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来生产其他染料;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它可以作为一种指示剂来检测水体和土壤的pH值等。
总之,盐酸副品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在生物学、医学、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尽管它具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因此,在使用盐酸副品红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法规。
氨基黑10b染色原理

氨基黑10b染色原理氨基黑10b是一种常用的染色剂,常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组织切片染色。
它具有优异的染色效果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工作中。
那么,氨基黑10b的染色原理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氨基黑10b染色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氨基黑10b的染色原理涉及到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
氨基黑10b是一种碱性染料,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基团,使得它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强烈的碱性。
在细胞学染色中,碱性染料通常能与细胞组织中的酸性成分发生作用,从而实现染色的效果。
其次,氨基黑10b的染色原理还涉及到其与细胞组织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在细胞核染色中,氨基黑10b能够与DNA和RNA等核酸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染色复合物。
这种染色复合物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明显的颜色,使得细胞核能够清晰可见。
同时,氨基黑10b也能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结合,实现对细胞质的染色。
此外,氨基黑10b的染色原理还与其在细胞组织中的渗透性和亲和性有关。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氨基黑10b能够有效地渗透进入细胞组织内部,并与其特定的成分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渗透性和亲和性使得氨基黑10b在细胞学染色中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综上所述,氨基黑10b的染色原理主要包括其碱性特性、与核酸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细胞组织中的渗透性和亲和性。
这些特性使得氨基黑10b成为一种理想的细胞染色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组织切片染色工作中。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样本的特点和需要,调整氨基黑10b的染色条件,如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
同时,结合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进一步分析细胞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为科研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总之,氨基黑10b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染色剂,其染色原理涉及到碱性特性、与核酸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细胞组织中的渗透性和亲和性。
深入了解氨基黑10b的染色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理解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作用,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染料性能简介
(一)天然染料
1、苏木精
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热带豆科植物)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之一。
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这叫做“成熟”。
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
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
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
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铁明矾等。
苏木精是淡黄色到锈紫色的结晶体,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和甘油,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材料,他能把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分化时组织所染的颜色因处理的情况而异,用酸性溶液(如盐酸-酒精)分化后呈红色,水洗后仍恢复青蓝色,用碱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后呈蓝色,水洗后呈蓝黑色。
2、洋红
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
一种热带产的雌性胭脂虫干燥后,磨成粉末,提取出虫红,再用明矾处理,除去其中杂质,就制成洋红。
单纯的洋红不能染色,要经酸性或碱性溶液溶解后才能染色。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
洋红使细胞核的优良染料,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
用作切片或组织块染都适宜,尤其适宜于小型材料的整体染色。
用洋红配成的溶液染色后能保持几年。
洋红溶液出现浑浊时要过滤后再用。
(二)人工染料
人工染料,即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种类很多,应用极广。
它的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苯胺蓝、亮绿、甲基绿等更易褪色。
在制片中注意掌握酸碱度,并避免日光直射,也能经几年不褪色。
1、酸性品红
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
他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
他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
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
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刚果红
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和酒精,遇酸呈蓝色。
他能作染料,也用作指示剂。
他在植物制片中常作为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
他用来染细胞质时,能把胶制或纤维素染成红色。
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
刚果红可以跟苏木精作二重染色,也可用作类淀粉染色,由于他能溶于水和酒精,所以洗涤和脱水处理要迅速。
3、甲基蓝
甲基蓝是弱酸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
甲基蓝在动植物的制片技术方面应用极广。
他跟伊红合用能染神经细胞,也是细菌制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
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动物的活体染色剂。
甲基蓝极易氧化,因此用他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
4、固绿
固绿是酸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为4%)和酒精(溶解度为9%)。
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在染细胞和植物组织上应用极广。
他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最常用的染料。
5、苏丹Ⅲ
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脂肪和酒精(溶解度为0.15%)。
苏丹Ⅲ是脂肪染色剂。
6、伊红
这类染料种类很多。
常用的伊红Y,是酸性染料,呈红色带蓝的小结晶或棕色粉末状,溶于水(15摄氏度是溶解度达44%)和酒精(溶于无水酒精的溶解度为2%)。
伊红在动物制片中广泛应用,是很好的细胞质染料,常用作苏木精的衬染剂。
7、碱性品(复)红
碱性品红是碱性染料,呈暗红色粉末或结晶状,能溶于水(溶解度1%)和酒精(溶解度8%)。
碱性品红在生物学制片中用途很广,可用来染色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嗜复红性颗粒和中枢神经组织的核质。
在生物学制片中用来染维管束植物的木质化壁,又作为原球藻、轮藻的整体染色。
在细菌学制片中,长用来鉴别结核杆菌。
在尔根氏反应中用作组织化学试剂,已核查脱氧核糖核酸。
8、结晶紫
结晶紫是碱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9%)和酒精(溶解度8.75%)。
结晶紫在细胞学、组织学和细菌学等方面应用极广,是一种优良的染色剂。
他是细胞核染色常用的,用来显示染色体的中心体,并可染淀粉、纤维蛋白、神经胶质等。
凡是用番红和苏木精或其他染料染细胞核不能成功时,用它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用番红和结晶紫作染色体的二重染色,染色体染成红色,纺锤丝染成紫色,所以也是一种显示细胞分裂的优良染色剂。
用结晶紫染纤毛,效果也很好。
用结晶紫染色的切片,缺点是不易长久保存。
9、龙胆紫
龙胆紫是混合的碱性染料,主要是结晶紫和甲基紫的混合物。
在必要时龙胆紫能跟结晶紫互相替用。
医药上用的紫药水,主要成分是甲基紫,需要时能代替龙胆紫和结晶紫。
10、中性红
中性红是弱碱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4%)和酒精(溶解度1.8%)。
它的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在强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而在弱酸性溶液中呈红色,所以能用作指示剂。
中性红无毒,常做活体染色的染料,用来染原生动物和显示动植物组织中活细胞的内含物等。
陈久的中性红水溶液,用作显示尼尔体的常用染料。
11、番红
番红是碱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
番红是细胞学和动植物组织学生常用的染料,能染细胞核、染色体和植物蛋白质,示维管束植物木质化、木栓化和角质化的组织,还能染孢子囊。
12、亚甲蓝或美蓝
亚甲蓝或美蓝是碱性染料,呈蓝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9.5%)和酒精(溶解度6%)。
亚甲蓝是动物学和细胞学染色上十分重要的细胞核染料,其优点是染色不会过深。
13、甲基绿
甲基绿是碱性染料。
它是绿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8%)和酒精(溶解度3%)。
甲基绿是最有价值的细胞和染色剂,细胞学上常用来染染色质,跟酸性品红一起可作植物木质部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