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班级文化 践行立德树人(李春苗 )

合集下载

以花育人,铸就班魂——“享阳花开”班级文化建设德育特色项目的实践探究

以花育人,铸就班魂——“享阳花开”班级文化建设德育特色项目的实践探究

以花育人,铸就班魂——“享阳花开”班级文化建设德育特色项目的实践探究发布时间:2021-11-22T03:32:33.46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月1期作者:梁笑娴[导读] 班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它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炼班花内涵、凝练励志班魂等把花香文化融入班级文化,让班花精神滋养师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梁笑娴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石洲小学 528313【摘要】班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它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炼班花内涵、凝练励志班魂等把花香文化融入班级文化,让班花精神滋养师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内涵;班级文化;精神品质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01-099-01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发展的灵魂,它是班级精神、行为要求的重要体现。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和谐进取的氛围中熏陶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形成了较强的班级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个和谐进取的大家庭中受到熏陶、取得进步、获得成长,这是值得班级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我尝试结合“花乡陈村”的乡土文化资源和学校“阳光教育”的特色,打造“享阳花开”班级文化建设,把花香文化融入班级文化,让班花精神滋养师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缘起陈村镇素有“千年花乡”的美誉,自古以来人们爱花、种花,有着浓厚的花卉种植氛围。

我校的学生住在花香陈村,对花卉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同时学校也积极创建整齐清洁、鸟语花香、优美高雅的阳光花香校园育人环境。

因此,我结合班级实际管理需要,打造了“享阳花开” 班级特色,挑选符合我们班级特点的班花“向日葵”,充分利用其寓意,将其融入班级文化之中,为学生营造阳光健康的班级成长氛围。

聚焦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双减”—浅谈“双减”政策下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聚焦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双减”—浅谈“双减”政策下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聚焦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双减”—浅谈“双减”政策下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发布时间:2022-10-22T15:30:46.02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月3期作者:韦芬韦咏梅[导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双减”政策,做到“育人双减”两不误,我校就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进行研究,采取了抓班级常规管理、做实德育活动、认真开展德育研究和德育考评四项基本措施。

韦芬韦咏梅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双减”政策,做到“育人双减”两不误,我校就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进行研究,采取了抓班级常规管理、做实德育活动、认真开展德育研究和德育考评四项基本措施。

[关键词] 立德树人双减常规活动研究考评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9-108-0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条件,立德树人,为学校和教师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双减”精神,我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做到立德树人、“双减”推进两不误。

一、狠抓班级精细化管理,夯实学生常规。

德乃人之根本,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学生空闲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多了起来,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文明的校园需要文明的学生”。

我校的德育工作,以常规教育为抓手,着力夯实常规教育,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实现班级常规管理精细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生行为的养成方面,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以绿色为主线,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的有效性

以绿色为主线,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的有效性

以绿色为主线,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的有效性发布时间:2022-08-29T02:25:26.61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4月8期作者:孙雪姣[导读] 立德树人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孙雪姣四川天府新区正兴小学 610218摘要:立德树人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学生需要在良好的教育下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展现出生命的光彩,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校借绿色为主线之机,立足“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理念,打造绿色德育模式,构建起有机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以绿色为主线,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以绿色为主线,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引言在农村小学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时,需要对小学德育的要求进行全面分析,要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实际,促进德育与学校党建工作有效融合,通过德育课程促进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此外,要确保德育改革和创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够利用有效的思想政治育人策略,促进小学德育深化发展。

一、新时代农村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第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小学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站稳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以及正确价值导向的要求。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学章程和办学理念,并且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而小学德育是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也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中。

第二,加强农村小学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

因此,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是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三,要重视小学德育工作,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础。

班级建设以德为先,以教促德,立德树人

班级建设以德为先,以教促德,立德树人

班级建设以德为先,以教促德,立德树人发布时间:2022-07-24T08:05:08.94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5期3月作者:李春强[导读] 我国伟大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李春强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雁塔校区我国伟大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

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

”我也有幸成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承载着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的双重任务。

通过我从事二十余年小学班主任工作和带过六届毕业班的经历,感受到面对新时期孩子的教育工作,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同时,德育教育的首位教育不容忽视。

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的人才能成为一位真正优秀,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要成才先要成人,要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会学习,使其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合格品”。

我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于是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2020年陕西的高考作文也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语文学科和所有的学科教育教学一样,语文绝对不只简单的教授学生字词句和篇章的学习,而是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实践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去做人做事、勇担责任、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更好地去面向未来。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我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是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摸索,努力体现“班级建设以德为先,以教促德,立德树人!”一、小善为,大爱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也就是说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

爱是人的秉性,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那么,管理出优秀班级的前提条件是爱学生。

爱主要体现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上。

你一心为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学生才会体会到教师的温暖,才能把自己的心全部交给老师,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学习上,才能茁壮、健康成长。

班级管理工作重在立德树人

班级管理工作重在立德树人

班级管理工作重在立德树人
班级管理工作重在立德树人,意味着注重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帮助其成为
有道德修养、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班级管理中,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这可以通过以下
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营造
出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3. 弘扬传统美德:通过讲述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尊重长辈、关爱他人、遵
纪守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助人精神和奉献精神。

4.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引导他们对道德、伦理和正义等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5. 建立师生互信的关系: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朋友,与学生建立起师生互信
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重在立德树人,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道德素养、品德高尚的公民。

心向美善,“育”见美好

心向美善,“育”见美好

心向美善,“育”见美好作者:张艳华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2023年第10期【摘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能恩泽万物,却不争名利。

所谓“美善”,就是指“以善为美”,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美善”育人的班级实施策略分为三点:一是创氛围,营造“美善”育人氛围;二是立规定,完善“美善”育人制度;三是促体验,开展“美善”育人活动。

【关键词】美善;班级文化;育人实践【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3-0037-06【作者简介】张艳华,江苏省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25)副校长,一级教师,常州市优秀班主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未成年人进行育人工作时,必须重视传统美德,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从未成年人的视角出发。

一方面,传统美德是时代发展所需的重要品质,班主任可以借传统美德育人,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心理行为较复杂,班主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讲究教育引导方法,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向美向善。

一、“美善”育人的内涵及意义(一)“美善”育人的内涵“美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具有以善为美的文化氛围,班级学生具备理想信念和积极向上的意识,生活中能够与人为善、处处为善,主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班级要实现以善育人,就要以善为本,要立善以行。

“善”是德育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班级教育中,要真正达到“以善为本”的教育标准,先要明确“美善”育人的内涵,做好相关工作。

以“美善”为主旨的班级育人体系包含“美”“善”相关的班训、班名、班歌、口号,以及由此形成的班风和班集体共同价值。

(二)“美善”育人的意义“美善”班级文化能够提升班级学生集体荣誉感。

在“美善”文化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规范自身行为,基本做到自主管理,能主动营造和谐团结、向善向美的班级氛围,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实效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实效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工作实效发布时间:2022-11-09T09:30:18.631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李彦飞[导读]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李彦飞陕西省榆林市第十八小学719000“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如何利用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建设与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校有关德育建设的一些做法:一、水鹰传统文化引领现在教育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功效,我们锁定水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确立以“水”润德、润智、润体、润美、润心和以“鹰”砺志、砺淬、砺能、砺行、砺学的“润砺教育”,让“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辉,每一只雏鹰都能飞向蓝天”。

进而落实“成人之美,各美其美”的办学目标,体现“润泽生命,启迪智慧;诚砺行远,幸福人生”的核心价值。

文化立校为学生的生命自觉奠基,为学生一生涂上亮丽的底色。

二、优美育人环境熏陶1.楼室皆显特色。

楼道、部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是人文关怀的突破口。

我校打造非遗、科技、书画、教师风采、党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等长廊,设立珍藏阁、养心阁、铭德轩、丹青阁、美术工作坊等30多个部室。

以从教之心立德,以治学之志树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思考与实践

以从教之心立德,以治学之志树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思考与实践

以从教之心立德,以治学之志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思考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1-19T03:49:44.15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第28期作者:于海波[导读]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到底要给家长一个什么样的承诺。

于海波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第一中学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到底要给家长一个什么样的承诺。

这是对每一位从教者教育观的灵魂拷问,现实中,为了好业绩,为了升学率,好多人作出了妥协,导致唯分数,唯升学等短期功利的作法大行其道。

习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方向,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从教者我们要重新坚定我们的教育观,将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的落到实处,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回顾多年教育实践,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德育工作形式重于内容,热闹喧哗,入耳容易入心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已形成共识。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逐渐形成。

但也仅仅是意识上的到位,而行动上远没有到位。

2、学校形成了校长一德育校长一政教主任一团队干部一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领导团队,意在打造全员育人的德育队伍。

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学校的德育工作,事实上成了德育干部和班主任的事情。

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到学生活动、校园卫生等都似乎只是政教处的事。

而班主任也仅限于管好自己班级的学生,应付考核。

3、从整体上讲,校园变得整洁美观了,德育氛围也逐步形成。

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都张贴在了学校的显眼处。

学校的文化墙,过道的名人肖像或名言警句都布置得规范、妥贴,学校的德育角也彰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但是,能体现一所学校之所以为学、治学的文化底蕴还没有形成,学校校风、教风、学风还需进一步提炼。

4、虽然建立健全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力求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班级文化践行立德树人
————辅导员工作总结
城关镇西街小学三(6)班李春苗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当然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最主要的阵地。

以文化育人创建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熏陶教育学生是实行立德树人目标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小学阶段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渗透过程中,班主任和辅导员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道德观的内化,班级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进行道德观自我内化的重要过程。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重视对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在树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同时,要将班级活动的开展作为育人活动开展的主阵地,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认知观念。

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并借助每一次教育契机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我担任了半期的四一班班主任,其后又担任过短短一个月的三六班辅导员工作。

结合本期工作实际,我对班主任和辅导员在班级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要务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建班级精神文化,渗透立德树人德育内涵。

开学初,我利用学校的“建设最美班级”的活动,精心设计班级名片,创设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名片是一个班级的标志,标志着大家从属于一个班级并且团结一心,也是班级活力和荣耀的象征。

班训和
口号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班集体目标的凸现与浓缩,是班集体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源动力。

所以,经过与学生共同探讨和自己深思熟虑之后,我为我班确定班级昵称为“团结奋进的一家人”,班级宣言为“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口号为“一步一脚印,携手共奋进”。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奠基工程,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集体约束,也是一种善良的警示;是一种精神激励,也是一种温和规劝;是一种集体教育,也是一种亲切的教诲;更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志存高远、增强品德修养、奋发向上健康成长的动力。

其次,我让学生出谋划策,齐心协力布置教室环境,通过让学生画画,剪纸,做手抄报、手工制作,书法展示等作品,充分展示学生特长,让孩子们齐动手、共出策精心布置“我们的大家庭”。

而在“快乐四一是我家”的这一专题版面,让学生从自我介绍,自己的理想以及自己的打算三个方面,用文字作较为详细的叙述,展示各自的风采,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

然后,老师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受到感动和鼓舞,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此活动也为老师比较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每位学生提供详实的资料,如学生的个人爱好,性格特征,志向理想,为班级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精神文化的创建促使了班级意志的形成和升华,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班级的灵魂健康向上,同学们追求高尚品德修养,行而循德,意气风发,态势喜人。

二、创建班级物质文化,彰显立德树人的德育特色。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质基础,是班级文化的有机载体。

开学初,我按照学校的具体安排和布置,规范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打造了学习区、卫生工具摆放区、室内绿植区、图书阅读区、四大功能区文化,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文化育人环境。

同学们在这样充满诗意和美感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犹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耳濡目染,学习生活舒适愉悦,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绿色植被的养护,增强同学们对生命的敬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演绎“大教于无言”德育境界。

三、创建班级制度文化,凝聚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

良好制度是班级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独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是是落实德育的根本保证。

班级在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我们全班同学讨论创建《班级管理公约》、《班级卫生公约》。

1.人性化管理体制:包含推行轮值班长制度,小组合作制度,确保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做事中学做人。

班级一级管理层为“班队委”共8人;二级管理层为课代表、劳动小组组长;三级管理层为各组小组长,每一学习小组六人分别担任不同学科学科组长,负责学科学习检测和交流。

这样的管理,确保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做事中学做人。

每位同学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明确责任担当义务,不断成长为乐观开朗乐于为集体服务的优良品德。

2.利用学校“守规则,定班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创建《班级管理公约》《班级卫生公约》,明确奖励和惩处的细则。

有奖有惩才能扬善除恶,正本清源。

没有约束就不可能有道德的维持和发扬,学生
的品行就不可能规范雅正。

通过创建班级制度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形成良好品行,体现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

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途径。

立德树人绝非纸上谈兵就能实现,必须落在行动中,内化为思想,外显于行为。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生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本身就是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学校德育处开学初就立定每个月的活动主题,如“精彩童年”优秀暑假作业展览、网上祭英烈活动、“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感恩教育活动、“爱科学、爱祖国”校园科技节、“迎新年”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净化自己的灵魂,震撼自己的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自我思想道德素质。

以班级文化创建为载体的德育方式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集体,寓教于活动中,从灵魂塑造到行动实践,育人于精神,践行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总之,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个性心理、培养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促进个体人格修养的重要阶段。

班主任和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就如春风化雨一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引领下,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在不断的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使其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