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读后感

旅游地理读后感

旅游地理读后感通过这一学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收获很多,也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过去了,对这门课有点意犹未尽。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使我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旅游地理课程尤其是对中国特定地域的了解,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及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

旅游地理是旅游业产生的自然背景,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是为学习旅游管理的打下基础。

这门课令我对祖国美好河山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当别人问及我中国有哪里好玩的时候,也不会哑口无言。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最大收获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且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为将来步入社会踏进旅游行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本人仍处于摸索期间,因为它的学习方法与高中的地理的学习方法远远不同。

高中地理注重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融会贯通,其中涉及的大多都是原理知识。

而中国旅游地理比较注重识记,内容也多,不仅要记得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还要记得它的旅游特色与优势。

所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要多看书,多看地图。

其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机会要四处旅游一下还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的风趣幽默深深的吸引了我,因为我是第一次接触这么有幽默感的老师,当时就觉得学习这门课就会很好玩。

果然如我所料,每一节课都在快乐的氛围下结束,真希望这门课可以学久一点。

这门可纯属纸上谈兵,但老师也可以讲得很精彩,但对这门课我有几点建议:1.笔记比较少,比较零散,这使我期末复习的时候难度增加,希望有比较系统、简明扼要的笔记:2.师生互动不够,希望能增加师生互动,3.课件的图片数量较少,令我很难领略景点的风光。

无论如何,对于这门课我是获益良多,最后要感谢大侠您这一学期的悉心教导。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在学习旅游地理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等多个领域,对于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旅游地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理环境可以提供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例如,壮观的自然景观如大峡谷和雪山,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历史古迹和文化村落,都是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

其次,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保护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可以确保旅游目的地长期吸引游客,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旅游地理学的学习还让我了解到旅游行为和旅游规划的关系密切。

旅游行为是人类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活动的实施,而旅游规划是有目的地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行动。

通过学习旅游地理学,我了解到旅游行为和旅游规划之间的相互影响。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旅游者对地理环境的喜好和需求的影响,而旅游规划则可以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资源来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因此,在旅游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需求,以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盈利性。

此外,学习旅游地理学也让我了解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学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模型等工具来研究旅游地理现象。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分析旅游数据、绘制旅游地图,并预测和模拟旅游发展的趋势和影响。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我们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从而为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学习旅游地理学让我深入了解了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和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读后感500字

-旅游地理读后感500字

旅游地理读后感500字
《读〈旅游地理〉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旅游地理的书,哎呀呀,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
书里讲了好多好多神奇的地方,那些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文化,都让我特别向往。

就说我上次去海边吧,那片广阔的大海真的是太震撼我啦!我光脚踩在沙滩上,那细细的沙子就像在给我的脚丫子按摩一样,特别舒服。

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地冲过来,那声音“哗啦哗啦”的,可有意思了。

我还在海边捡了好多漂亮的贝壳呢,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花纹,就好像是大海特意送给我的礼物。

看着书里那些或壮丽或秀美的地方,再想想我在海边的经历,真的觉得世界好大呀,有那么多我们还没去探索的角落。

每一处地方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我真希望自己能有双翅膀,这样就能飞到那些书上写的地方,去亲身感受一下啦!
旅游地理真的太有趣啦,它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以后呀,我一定要多去走走看看,去领略更多不同的风景和文化,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嘿嘿,我已经迫不及待啦!。

120-苏小慧-中国旅游地理读书报告

120-苏小慧-中国旅游地理读书报告

姓名:苏小慧学号:3210004346 班级:10市场营销一班中国旅游地理读书报告一直都没有到过哪里观光,我生活过的地方就只有茂名和广州,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努力挣钱,去我想去的地方吃喝玩乐,我选《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也正是因为我喜好旅游。

经过8周的学习,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我们中国旅游和地理的相关知识,获益匪浅。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包括水景旅游资源、动植物旅游资源、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城市旅游资源、园林旅游资源、宗教旅游资源、民族风俗旅游资源、文化艺术旅游资源等等。

不管是哪种旅游资源,都能夺人眼球,让人赏心悦目。

说到水景旅游资源,江、河、湖、海、瀑布、泉都各有魅力。

去海边,可以享受最受欢迎的“3S”,可以吸收含碘的海洋空气,可以看潮汐;去看湖,可以欣赏清澈见底的湖水形成倒影的对称,可以驾舟驶帆,可以品尝到很多水鲜;去游江河,可以体会水流的湍急与平缓,感受两岸声色;去看涌泉,可以感受矿泉水对身体的滋养也是一个享受,可以品茗泉水酿造的茶酒;去看瀑布,首选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和吊水楼瀑布这中国三大瀑布,在那里可以心旷神怡,,可以看到磅礴的气势以及映照出的缤纷色彩。

动植物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伙伴,自然风景以山水为主但一般也不会缺少动植物。

动物的奔腾飞跃、鸣叫怒恐,植物的开花结实,摇曳俯仰及其在风雨中的低吟高唱都使得景观生机勃勃,具有动人的魅力。

有些动植物还有象征义,比如鹤——长命百岁,水仙——凌波仙子,动植物与我们人类关系息息相关,不要以为资源是无限的,就不懂得去珍惜去保护,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气象和气候也属于旅游资源。

常见的气象景观有云、雾、雨、雪、霞、光、风。

天气太热,可以到凉爽宜人的地方避暑,可以看流云飞雾;天气太冷,可以到热的地方避寒,也可以去高寒地带玩冰雪运动,看雾凇奇景。

天气也是决定旅游季节长短变化的一个条件。

宜人的气候是用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测量的,一般利用特吉旺法。

中国旅游地理读后感

中国旅游地理读后感

中国旅游地理读后感以前我对中国的旅游地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只知道自己去过的那一小点儿地方。

这本书一翻开,好家伙,整个中国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先说那些名山大川吧。

像黄山,以前就知道它有奇松、怪石,可看了书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那些松树,像迎客松,仿佛真的是在山巅上站了千百年,就为了迎接八方来客,每一棵都像是有了灵魂似的。

怪石就更有趣了,什么猴子观海,我感觉那石头就差开口跟我讲它看到的景色了。

还有华山,那险峻的山路,书中描写得绘声绘色,感觉就像自己挂在悬崖峭壁上,一手抓着铁链,一手擦着冷汗,心跳都跟着加速。

再说说那些古城古镇。

丽江古城,在我的想象里它就像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窄窄的石板路,两边是古旧的房子,流水潺潺地从每家每户门前流过,仿佛流走的是岁月的痕迹。

当地的纳西族人民,他们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和咱们在大城市里那种急匆匆的状态完全不同。

我都能想象自己坐在一个小茶馆里,晒着太阳,听着周围人用我听不懂的纳西语聊天,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感觉啊。

这本书还让我对一些小众的旅游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比如说丹巴藏寨,那独特的碉楼建筑,在大山里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城堡。

藏寨里的人们过着传统的生活,那些精美的藏族服饰、独特的藏族文化习俗,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感觉去了那里,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

而且啊,这本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各地美食的事儿。

比如说去成都,那可不仅仅是看大熊猫、逛宽窄巷子,更重要的是吃啊。

火锅、串串香、龙抄手,光看文字描述,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感觉每一个旅游地都有自己的美食密码,这美食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也是分不开的。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有点“小痛苦”。

为啥呢?因为看着那些绝美的景色、有趣的地方,我就特别想去,可是我的钱包和时间却不允许啊。

感觉就像一个小孩站在糖果店的橱窗外,看得见吃不着,心里痒痒的。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
学习旅游地理使我对旅游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了解了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对旅游的吸引力。

许多旅游目的地以其壮丽的山脉、美丽的海滩、独特的文化遗产等而闻名,这些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其次,我学到了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不仅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创造经济收益和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等,从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此外,学习旅游地理也让我了解了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过度旅游和破坏性旅游可能导致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损害,需要采取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措施来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我也意识到旅游业在解决社会不平等、促进文化交流和保护地方身份认同方面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学习旅游地理使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让我对旅游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将对我未来的旅游规划和旅游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体会模板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体会模板

旅游地理学习心得体会模板旅游地理学习心得体会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旅游地理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旅游与地理的密切联系,对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学习旅游地理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旅游地理学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通过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的学习,我了解到旅游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理资源等紧密相连。

旅游地理学告诉我,旅游地的选择应该根据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因素,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应与地理条件相适应。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旅游地的独特性以及地理因素对旅游的重要影响,为我分析和评价旅游地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旅游地理学在实践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

在学习旅游地理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大量的地理知识,还通过实地调研和实习等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调研,我更好地了解了旅游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进一步了解了旅游地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知识,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旅游业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

实践中的经验让我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也增强了我对旅游地理学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此外,旅游地理学对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多思考。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旅游地的环境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旅游地的地理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学习旅游地理学,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

我意识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发挥地理资源的优势,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居民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在合理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旅游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旅游地理学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很多有关旅游业发展的知识。

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服务业之一,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地理学为我提供了分析和评估旅游业发展的工具和方法,使我更好地理解旅游业的运作机制。

旅游地理学读后感

旅游地理学读后感

旅游地理学读后感1. 读了旅游地理学,哇塞,我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无数奇妙地方的大门。

比如我以前觉得沙漠就是一片荒芜,现在才明白沙漠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生态,这多有意思啊!2. 旅游地理学读后感?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好比之前我对一些地方的认知很片面,现在却能看到它们更全面的一面。

就说那山川湖泊,以前只觉得好看,现在知道背后还有那么多地理知识呢!3. 哇哦,读完旅游地理学,我感觉自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好像原本我在迷雾中摸索旅行的意义,现在一下子清晰了。

比如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对旅游的影响,这可太重要啦!4. 旅游地理学啊,读了之后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就如同我以前是在旅游的表面游走,现在能深入到它的本质了。

像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小众景点,不就是因为这本书才被我发现的嘛!5. 哎呀呀,旅游地理学读后感呀,我觉得这就像是给我装上了一双更敏锐的眼睛!以前觉得普通的地方,现在看来都别有洞天。

好比那些古镇,背后的地理故事可丰富着呢!6. 读了旅游地理学,我真是收获满满啊!仿佛我以前是个旅游的门外汉,现在能登堂入室了。

就像了解到不同地形对游玩方式的影响,多神奇呀!7. 哇,旅游地理学真的让我好惊喜!这就像给我打开了一个宝藏盒子。

比如说知道了怎么根据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旅行装备,这可太实用了吧!8. 读了旅游地理学,我这心里呀,那叫一个激动!就好像以前我对旅游的理解很肤浅,现在深刻多了。

像知道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对旅游的影响,真的很有意思呢!9. 嘿,旅游地理学读后感啊,我觉得它让我对世界的认识都不一样了!就像原本我只看到了表面的美丽,现在能看到背后的逻辑。

比如知道了交通对旅游的重要性,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呀!10. 旅游地理学,读完真的让我感触颇深!就仿佛我从一个旅游的小白成长为了一个行家。

像明白了怎么根据地理条件规划更合理的路线,这多有价值啊!我的观点结论:旅游地理学真的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旅游,也让我们的旅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读书报告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一)、保继刚简介保继刚,汉族,1964出生,云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

曾担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兼任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

2001年成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ourism Studies 会员。

(二)、楚义芳简介楚义芳,男,汉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2011年研究与教育经历,4年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国际中文期刊《金融》编委;多家大型企业与机构的资本运作、投融资管理咨询顾问;主要工作经历如下:1996-1997年天津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开发中心主任;1997-1998年香港天信财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9-2001年天津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业务总部总监;2000-2001年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1-2006年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备组常务副组长、董事、总经理;2007-至今南开大学教授。

二、内容梗概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介于这三者之间的一门综合性部门地理学。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地理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该书在1992年出版了第一版,由陈传康先生作序。

陈传康先生充分肯定了其在理论上和实用性上的贡献,第一版也因此获得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

1999年修订版一经面世,便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印数累计达16万册,前后23次印刷,王恩涌教授认为该书反映了保继刚教授在繁忙的旅游地理学的实践当中,仍保持对理论的不懈追求,花了很大力量与精力注意国内外的理论发展,经过消化、总结,写进修订版,使该书对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王教授认为该书是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

本书是以高等学校地理类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写的,地理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旅游课程相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少,因此本书的结构虽然以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再到客源地这样一个空间过程来建构的。

作者认为该书涵盖的内容广泛,通过阅读该书可以使地理类专业学生对旅游学科有更多的认识。

作者认为本书在修订过程中特别注意的三点:①从我国旅游开发的实践出发,吸收国外已取得的旅游地理研究成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地理学体系;②以总结我国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国外有关部门这门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国内文献资料,力争旁征博引,国内文献中如果没有适当的例子,则引用国外的文献;③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并尽量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以提高理论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

本书共分十二章,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第三章旅游者行为、第四章旅游需求预测、第五章旅游资源评价、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第七章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第九章社区旅游、第十章新兴旅游、第十一章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第十二章旅游规划。

最后外加5条附录。

附录1为国外著名旅游地理学家推荐重要文献,附录2 为SSCI 收录的旅游、休闲与接待业国际学术期刊,附录3为1989-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旅游项目研究,附录4为2008-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旅游研究项目,附录5为1989-2011年国内旅游领域部分博士学位论文。

(一)、各章节主要内容本书共分十二章,现将各章节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及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是1930年麦克默里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中至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中至20世纪90年代,最后阶段是21世纪后。

各个阶段具有其各自的显著特点,国外旅游地理学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发展趋于成熟。

国外旅游地理学家认为未来的旅游地理学者的角色取决于他们能否培养和顺应可将旅游带入公众领域的新的研究程式。

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起步较晚,主要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刚好大致10年。

作者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更应该注重理论的提升和概念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旅游地理学才能在蓬勃发展的旅游研究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旅游者的定义和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进而阐述了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及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各个国家和民族对旅游者的定义不尽相同,中国将旅游者分为游客、入境旅游者、入境一日游游客、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出境游客、出境旅游者、出境一日游游客等九种。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认为人们在满足了温饱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动机就是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的生理要求之后提出来的。

旅游动机分为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等方面或者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旅游的决策行为主要考虑的是有旅游者本人完成的旅游活动。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旅游偏好等三方面因素。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分为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

旅游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旅游者的行为规律,而且以此来考虑资源评价和开发、接待设施的选址,可以得到许多仅从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出发进行研究所不能得到的结论。

第四章旅游需求预测主要讲述了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和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作者同时也介绍了旅游需求预测模型、趋势外推模型、引力模型和潜在游客市场模型,最后一节讲述了特尔非法。

其中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分为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4种。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考虑到精确性与时间、经费和其他资料限制之间的关系。

精确性要求越高,所需要的时间、经费和其他资料越多;反之,精确性要求越低,投入的时间、经费和其他资料都较少。

第五章旅游资源评价主要讲述旅游资源评价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等四节内容。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应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包括一般体验性评价和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估。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包括气候的适宜性评价、地形的适宜性评价和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三方面内容。

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主要讲述了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以及旅游地空间竞争方面的内容。

第七章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主要讲述了城市旅游研究内容、城市游憩商业区、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主题公园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

城市旅游主要可归结为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的影响、城市旅游空间布局以及旅游地的市场营销等领域。

城市旅游吸引主要有自然与文化遗产、公务类、经济类、文化类、信息科技类、环境类、娱乐类、形象。

在市场经济社会,旅游形象、城市形象与产品形象一样,是城市竞争成败的关键。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后来被引申为TBD(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即旅游商业区,以此解释城中为游客服务的功能应该如何布局与分布。

与此相对的是CBD,其定义是包括有百货商店和其他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最核心部分。

CBD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最高的中心性、可达性和拥挤程度、人际和信息交流量、土地价格,最集中和最高档的零售业,以及最高的服务集中性。

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有外部推动力和内部推动力两种。

外部推动力影响需求的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内部推动力包括资源因素、区域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是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受到城市旅游相关决策的控制和影响,因而称之为城市旅游驱动力。

主题公园以1955年Walt Disney构造的迪斯尼乐园的出现为标志。

主题公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特点:1.主题公园是一种产业,其投资建设是一种企业行为;2.主题公园是一种休闲娱乐空间;3.主题公园必须有特定且易于了解的主题;4.园中所有的内容,包括实体环境的塑造、营运管理等都是在该统一主题之下构成的;5.主题公园是一种非日常化的、戏剧性的舞台空间,让游客产生暂时摆脱现实时空的心理效果。

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感知形象、空间集聚和竞争和决策者行为。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是迄今为止在旅游研究中争议最多、尚无定论的问题之一。

本章讲述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等问题。

旅游环境容量可以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类,后者是前者在时间上具体化与外延的结果。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基点在于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和规模或设施量。

可以分为基本空间标准、旅游的资源容量和旅游的心理容量的量测、旅游的生态容量的测定、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的测以及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的潜在价值已经在法国地中海沿岸新旅游区和爱尔兰布里塔斯湾旅游开发中成功地得到应用。

旅游环境容量可以解决中国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旅游旺季时全国著名旅游地接待能力的饱和等问题。

第九章社区旅游主要介绍了社区旅游的概念、中国社区旅游的特点、社区增权、社区旅游参与模式等内容。

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单位,社区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史一种社会行动。

中国社区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因而有的景区出现了过渡参与的现象。

由于中国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在旅游观念、旅游意识等方面,无论地方政府、企业还是社区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因此就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动状态。

社区增权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学中的增权理论。

在旅游学研究中,到1999年,斯基文斯发表的题为《生态旅游与地方社区增权》被看做是旅游发展中增权研究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