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简称二类调查)

小班调查
四旁树调查
一、调查对象 生长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其它 非林地范围内的乔木、经济林树种和竹 类,达不到片林或林带调查标准的林木 均作为调查对象。乔木树种要求针叶树 树高在 0.5m 以上,阔叶树树高在 1m以 上;经济林树种树高在 0.5m 以上。经 济林树种统计时纳入软阔类;竹类记入 相应的竹类株数中。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定期全面掌握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动态变化情况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保障工作, 也是构建定期调查与年度变更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检验各地森林覆盖率、森 林蓄积量等生态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二、角规调查 对林况比较复杂的林分,主要指人工 异龄林和天然林,为了使调查符合精 度要求,应利用角规样地作为主要辅 助手段进行。林分每公顷断面积:G =Fg×ZG 为林分每公顷断面积;Fg 为 角规断面积系数;Z 为绕测总计数。
小班 蓄积 调查
三、目测调查 对于林况比较简单林分,主要指林木生 长较均匀的人工林,具有 5 年以上的调 查资历的调查员方可采用此法,对于无 目测经验的调查人员和未建立抽样总体 调查单位,不允许使用目测调查。目测 调查员要通过不同类型目测调查练习, 并经过考核,通过 30 块以上的标准地目 测练习和 10 个以上小班目测调查测试, 各项调查因子目测数据 80%项次以上达 到精度要求时,才允许进行目测调查。 目测时必须深入小班内部,选择有代表 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对人工林小细班 可采取先调查平均每亩株数、平均胸径, 求算亩平蓄积的方法进行。为提高目测 精度,在调查点周边区域,选取 10~20 株平均木进行实测,辅助目测林分平均 胸径、平均树高和亩平株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XXX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XXX市于2006年开展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随着XX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7年来,林地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了满足XXX市林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必须的森林资源现状信息,为指导和规范XXX市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XXX市林业局委托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开展新一轮二类调查工作。
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XXX市实际,拟定本技术方案,作为XXX市二类调查工作的依据之一。
一、调查任务1、调查目的查清XXX市森林资源现状,为XXX市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XXX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成果也是XXX市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依据之一。
2、任务查清XXX市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XXX市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二、调查范围及面积确定1、调查范围根据XXX市民政局2000年11月勘界图,市级行政界线以内的区域为本次调查范围。
余金庵林场鹤庆县境内部分一并纳入调查范围,但不纳入XXX市资源统计。
2、面积确定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界线图,经扫描、配准、矢量化后,在计算机上进行面积求算,经检查后的求算面积为173811hm2(含余金庵林场XXX部分3186hm2),作为本次调查面积,与2006年XXX市二类调查面积一致。
三、调查依据1、XX省林业厅《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3、XXX市林业局与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签订的《XXX 市利用卫星影像图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

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资源调查。
2 一类清查的成果是反映全国和各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它的任务是定期、准确查清全国和各省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二类调查的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划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它的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
3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
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利用与覆盖:包括土地类型(地类),植被类型的面积和分布;2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森林按起源、权属、龄组、林种、树种的面积和蓄积、生长量和消耗量及其动态变化;3生态状况:包括森林健康状况与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地沙化、荒漠化和湿地类型的面积和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范围是森林经营单位所有经营管理的土地。
主要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林地、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XXX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XXX市于2006年开展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随着XX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7年来,林地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了满足XXX市林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必须的森林资源现状信息,为指导和规范XXX市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XXX市林业局委托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开展新一轮二类调查工作。
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XXX市实际,拟定本技术方案,作为XXX市二类调查工作的依据之一。
一、调查任务1、调查目的查清XXX市森林资源现状,为XXX市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XXX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成果也是XXX市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依据之一。
2、任务查清XXX市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XXX市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二、调查范围及面积确定1、调查范围根据XXX市民政局2000年11月勘界图,市级行政界线以内的区域为本次调查范围。
余金庵林场鹤庆县境内部分一并纳入调查范围,但不纳入XXX市资源统计。
2、面积确定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界线图,经扫描、配准、矢量化后,在计算机上进行面积求算,经检查后的求算面积为173811hm2(含余金庵林场XXX 部分3186hm2),作为本次调查面积,与2006年XXX市二类调查面积一致。
三、调查依据1、XX省林业厅《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3、XXX市林业局与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签订的《XXX市利用卫星影像图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指对森林区域的二次调查,即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森林类型调查:对森林的种类、亚型、植被组成、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2. 森林结构调查:对森林的林冠层、干潜层、地被层的结构特征、密度、高度、覆盖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3. 森林组成调查:对森林的树种、树龄、胸径、树高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了解森林组成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情况。
4. 森林资源量测定:通过测量和统计,确定森林的面积、蓄积量、林木的估计总量,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
5. 森林水文调查:研究森林的水定量关系、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以及森林对水环境的影响。
6. 森林生态环境调查:对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森林对环境的维护和保护作用。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获取科学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还能为森林经营、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的制定目的及意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森林植被类型、种群结构、生长情况、树种组成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森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1.调查区划划分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适当的调查区划。
每个调查区划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样方具有代表性。
2.样方的设置选取每个调查区划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形、植被类型、树种组成等因素,以确保样方对调查区划的代表性。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进行系统的调查。
包括:植被调查,测量样方的面积和边长,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可以利用树皮剥去的工具和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算不同树种的数量和比例,计算样方的平均直径、平均高度等。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树种组成图和径高比曲线图,分析样方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5.结果应用及报告撰写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编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应用建议等内容。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1.森林植被调查工具包括:皮剥工具、锤子、测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2.样方设置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确保样方具有代表性。
样方数量要足够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样方调查方法(1)植被调查:记录样方内各个植被类型的数量、覆盖度等信息。
(2)树种组成调查: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3)面积测量:利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样方的面积测量。
(4)直径测量:利用测径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直径测量。
(5)高度测量:利用测高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高度测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1.培训工作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目的、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研究(全文)

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研究(全文)摘要:本文开展了博罗县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其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地类构成等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博罗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49945.75hm2,乔木蓄积量达8688084m3,森林覆盖率达55.27%。
全县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变化较大,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稳步健康增长的态势。
部分森林质量仍较低,需要加强相关森林质量提升工作,科学规划,推动现代林业转型升级,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关键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广东博罗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由法国顾尔诺最先提出,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为满足森林经营、经营方案编制、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20世纪初,芬兰、挪威以及瑞典率先开展国家森林资源调查。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最早于1950年开展,1958年除部分省份边远林区、各主要林区边缘地区及小片分散的森林外,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基本完成。
1982年,我国正式将森林资源调查分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规划设计调查和作业设计调查。
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有效地对森林经营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明确林业各项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为林业企事业单位制定森林经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和环境计划、政策等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利于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随着“3S”技术成为我国林业发展领域核心技术,广东省于2021年、2021年先后完成第三次、第四次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博罗县隶属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东部,自秦汉至今都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县域。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森林资源管理调整,这给博罗县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带来机遇和挑战。
本文基于博罗县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发挥数字技术的管理作用,分析博罗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以期为博罗县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以及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
前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
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情况,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对森林区域内非林地、非建设用地的调查,主要涵盖森
林生态、生产及社会经济信息。
它是一种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方式。
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存在多种,我们将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遥感
技术、GPS技术和人工调查。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测量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有:
遥感图像解译
遥感图像解译,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人工解译,识别出森林、草地、河流等地物的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有两种形式:人工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
冠层高度测量
冠层高度测量,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闪烁激光、雷达测距、高精度全站仪等
设备获取森林冠层高度和三维立体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地形和林种的地区进行,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森林生态信息,对于生态建设和管理非常有益。
GPS技术
GPS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要素的坐
标和高程信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GPS技术有:
GPS倒塌量测量
GPS倒塌量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林木倒塌量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倒塌树木的高度、直径、树冠面积等信息,可以用于检测森林病虫害、风灾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的影响。
GPS平面测量
GPS平面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森林平面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森林道路、河流等地物的位置坐标,还可以对森林覆盖程度和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
人工调查
人工调查是一种通过人工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在森林资源
二类调查中,常用的人工调查方法有:
直接调查法
直接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采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森林中物种及其数量、生长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区域范围很小的场合。
间接调查法
间接调查法,是一种通过统计样本数据数量、密度、分布、数量变化等信息来
间接推断总体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广,种类繁多的森林资源调查。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我们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方法:遥感技术、GPS技术以及人工调查。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的森林资源调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我们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