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计划2022

合集下载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考试题型讲解和分析山西省沁县中学李杰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讲评,总结题型,把题型归类。

2过程和方法:分析试卷,回忆总结,学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做到答题标准和认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客服考试中的不自信的心理,树立考试必胜的信念。

教学重点:针对考试中失分的原因总结,教给学生客服这些问题的根本策略和方法。

教法:讲练结合,在总结中提升,在训练中提高准确率。

教学过程:导入内容:一.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在考试中将自己所总结的和学习的展现出来,认真的研读试卷和文本。

做题的过程中,以文章为根本的蓝本,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语文没有相对固定的题型,所以就要求我们再在掌握技巧的根底上灵活应对。

1.通过带着学生回忆题型来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错题分析原因归类来敲响警钟,防止犯类似错误。

错误的原因:审题不清,思路不明。

2.脱离文本来理解,不善于从文本中归纳要点。

3语言表达混乱。

二.说明文:引出说明对象,把抽象的实例形象化。

议论文:引出论题和论点,同时作为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

总结题型,归纳技巧:1中心论点。

2论证的方法和作用。

3对文本中句子和词汇的理解。

4提炼信息。

5主观表达观点和理由。

三迁移训练,以提高实践能力。

总结,要想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就必须认真读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分清论题论点和论据,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变应万变。

本节课可以归纳如下:分析得失,树立信心:回忆题型,链接储藏,错题点评,敲响警钟:错源归类,灵活应对:总结题型,归纳技巧:迁移训练,强化技巧。

高二必修5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5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5语文教学计划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在‘创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思维,激发学生自觉探索知识的奥秘,不如来写一份高二语文教学计划记录一下吧!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二必修5语文教学计划,希望你喜欢。

高二必修5语文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根据我上学期代课的情况,对班级学生有了比较深刻了解,期中有将近十位学生是学困生,学习方面没有人管理,作业基本不交,课文要求背诵的一律不会,多次要求和家长面谈就是未能如愿。

中等生不多,有好几位不能稳定,上等生太少,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

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

平时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缺乏最学习责任心。

为此,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分析:教材有六个主题单元,每个主体单元大致有2至3篇主体课文,共计28篇,语文天地中有近20篇的拓展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体现了本套教材注重阅读积累、扩大阅读量的编写思想。

本册教材选文文质兼美,丰富多样,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新选篇目占一定比例,富有儿童情趣和感染力。

(1)单元主题的选择趋于理性认识与思考的引导。

《规则》、《回归》、《快与慢》引发学生对自然规律,对社会现象,对国家荣辱,对人生的价值,对时间的把握等产生思考。

如,《规则》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为了遵守规则而作出个人牺牲的必要性,从而树立规则意识。

《春潮》《花》《路》等自然景观的引入,扩大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

如《春潮》单元,从春潮的形成、春潮涌动的景色、春潮到来时人们的活动等几个角度来选编课文,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春景。

(2)不同文体的文章,都在丰富情感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人生价值的引导。

2022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4篇)

2022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4篇)

2022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4篇)2022高中语文教学计划2022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4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高中阶段是人生求学的黄金时段,而高一上学期,又是这个重要学习阶段的重要的起始阶段。

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特点,明白语文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热爱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学得知识,夯实基础,练好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为此,高一语文备课组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总体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与整合。

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根据自我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构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经过对语文知识、本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与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经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与领悟。

根据自我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经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构成自我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梦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职责感。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

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所在的《水浒传》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指定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要求全班同学标出:“《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然后补充介绍如下:《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

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文言词语和句式》43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文言词语和句式》43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教学设计罗定中学城东学校李素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考点导读—方法总结〔考题导析—规律总结—方法点拨〕—训练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根本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考你的文言文翻译水平:请迅速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2、岁旱,民多死徙。

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限时训练10?3、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

?乌有先生历险记?二、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三、考查方式1、显性:选择题形式2、隐性:翻译题形式四、知识网络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

五、探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一〕阅读下面文段,理解划线句中“弄璋〞和“弄瓦〞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

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推断文言实词的第一种方法:语境推断法。

〔二〕阅读下面文段,理解划线句中“军〞和“王〞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鸿门宴?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推断文言实词的第二种方法:语法推断法。

师生一起复习语法知识。

〔三〕阅读下面句子,理解句中“赢〞和“馁〞的含义,并说出理由。

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精选5篇)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

了解杂文的文体特征。

2、把握文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潜力目标1、揣摩课文中运用比喻、讽刺、反语的表达效果,学会根据语境辨析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德育目标1、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的现实好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1、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2、准确理解文中的概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送去、拿来、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等),明确比喻说理的特点。

教学方法1、问题式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问题,如“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是怎样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的”又如“作者是怎样揭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和具体涵义的”再如“按照作者的观点,‘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到底持什么态度‘拿来’的条件是什么”等,交给学生讨论、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让学生充分体会*思维的条理性。

2、概念比较法。

可与问题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透过概念间的比较,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性和形象性。

3、探究拓展法。

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资料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到达扩大思维含量,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潜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资料,初步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师生共同研习1~7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17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17

如何让作文更深刻江西省高安中学丁艳萍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作文立意深刻的方法。

掌握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运用。

2学情分析学生写作,思想上流于浅薄平淡。

学生对写作兴趣不大,甚至排斥。

写篇作文要花很长时间,效果很差,得分很低。

本节内容属于高中语文写作中“开展等级〞的范畴,这节课重点讲作文立意深刻的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3重点难点重点: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运用难点: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运用4、设计亮点本课以以破冰游戏,——小苹果和大苹果来翻开学生的脑洞,以央视中国民歌大会开场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创设深刻情境,以讨论、辩论、PK等多种学习方式效劳于作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深度思考的快乐,在丰富的体验分享中让思维渐入深刻佳境。

5、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导入破冰游戏——翻开你的脑洞:小苹果和大苹果活动2逆向思维训练——熟语反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退一步海阔天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以成败论英雄胜者为王败者寇小不忍那么乱大谋不蒸馒头蒸争口气浪子回头金不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一失足成千古恨活动3翻开你的脑洞——多向思维1、什么是多向思维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联想想象生发,会有不同的见解、新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

2、怎样才能做到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全面、多角度分析事物。

善用联想和想象,拓展思路。

3、多向思维训练——学以致用出示材料:现代人,都会给自己的电脑或者配置杀毒软件并定期为其杀毒,稍有病毒感染便及时查杀,但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杀毒的却远远不是电脑和。

请用发散思维写出立意:四人小组讨论,达成如下立意:立意一:身体需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健康立意二:社会环境需要杀毒,如延迟制假售假,网络诈骗等立意三:国国际环境需要杀毒:如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恐怖主义的猖獗立意四:为政环境需要杀毒:如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反腐风暴。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一单元》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一单元》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教学设计安徽省望江县赛口中学吴学结【教学设想】小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题之一,而小说鉴赏的着眼点正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必考的考点之一,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历年来也是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的热点。

高考考纲对于人物形象有着明确的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根据考纲的要求,就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准备从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几个局部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标准答题。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阅读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有一定的的分析和理解,但往往存在鉴赏方法掌握不到位,分析方法单一,人物形象概括简单,不能表达出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考试答题时不标准,要点不全等问题。

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2、标准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3、提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设计思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方向,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依据,通过直击高考、模拟练习题回放,总结提问方式和利用教材知识指导鉴赏方法,深入浅出富于启发的引导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紧扣主题,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课时设计:微课〔30分钟〕教学流程:导入:大千世界,既有王侯将相,又有贩夫走卒;既有英雄豪杰,又有才子佳人;作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使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各色人等,成了文学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当我们翻开一本精彩的小说,欣赏分析其中的人物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一、知识概述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计划2022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计划1一、学生状况及成绩分析本学期我担任高三(613)、高三(614)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上学期语文成绩情况来看,高三(614)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

高三(613)班学生从上期成绩上来说是相对好的,但对那些基础知识还需要多细心些。

思想状况方面,高三(614)班有2/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较认真刻苦,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高三(613)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还不是十分自觉,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全面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有关知识,熟记文言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具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的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而外,还要从10月份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材重难点高三语文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的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继续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和外国诗歌、散文,重点是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语言;欣赏诗歌散文、演讲词、序言的艺术手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思想。

五、教研课题本学期在教学中仍沿用目标教学法开展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做好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四个步骤,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六、教改措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教改措施: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公民,不会自学,就不可能具有自我发展和创造的潜力。

基于这一认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学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上。

现行教材的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

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这些课文分析的惟一或标准答案。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不能定于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不免失之偏颇。

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

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

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利于发挥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教学实际中的创造性。

七、业务自修内容1、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2、多阅读、查找资料,订阅专业报刊;3、多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八、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对学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学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4、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顾及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九、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授课内容1分册复习、测试2、3分册复习、测试4、5汉语字音复习6、7汉语字形复习、作文复习8、9正确使用词语复习10、11辨析并修改语病复习12、13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14、15文言复习、会考模拟测试16、17诗歌复习、会考模拟测试18、19总复习、会考模拟测试20、21、22总复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计划2一、使用教材: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学情分析: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

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

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

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

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

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七、教辅用书及参考资料: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高中语文必修3、4)2、大众文艺出版社《名师伴你行》(高中语文必修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计划3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执教文科重点和文科普通班,但两个班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存在很大差异,从假前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以下问题:文1班的成绩不错,文2班的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

思想意识方面,文1班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取得良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但也有个别怕吃苦,只想得到不愿付出,加上年少无知,自控能力比较弱,有时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

文2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知道认真学习,并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但从考试情况总体来说这两个班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