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合集下载

《有趣的语言翻译》十分钟片段教学教案.

《有趣的语言翻译》十分钟片段教学教案.

《有趣的语言翻译》十分钟片段教学教案
语文组高一年级教师:杨杰琼
教学内容: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翻译现象及其妙处。

2、掌握翻译的常用方法。

3、了解中西文化心理的异同,坚持“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4、培养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兴趣。

课型:新授课、探究课(梳理探究专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以“课前游戏”导入,让学生们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标与其汉语译文连线配对。

(初步感受语言翻译)
二、展题
《有趣的语言翻译》
三、简介翻译的基本方法
四种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与意译结合法。

(讲授知识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方法概念)
四、识别翻译方法
请对照下面的实例,小组讨论指出其属于哪种翻译方法?(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
②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③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④冷战:Cold war。

⑤Cambridge:康桥(剑桥)
⑥Cool:酷
⑦Disco:迪斯科
五、小试牛刀(练习环节)
1、Some prefer(更喜欢)turnips(萝卜)and others pears(梨).
2、Armed(武装地) to the teath(牙齿).
3、Clone
并请学生举例说明经典外国电影的中文译名。

六、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翻译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语言翻译的兴趣。

2、掌握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与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课前诱思:什么是翻译?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翻译的实质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思想,但是翻译并非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

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用译文的语言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翻译不仅是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

翻译既是信息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间的对话。

入课导思:猜猜下面英文句子是什么意思。

1.We two who and who?咱俩谁跟谁?2.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3.You Give Me Stop!你给我停下!4.Heart flower angry open心花怒放5.Hello everybody!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then say!if you have nothing tosay,go home!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早在19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就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影响极大.以下是严复的主要观点:“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二、【合作交流】课堂辩思(小组合作讨论,明辨要点)探究一试着将下列短句翻译成英文或中文。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2、人不可貌相: You can not judge a tree by its bark.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All time is no time when it is past4、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5、老马识途: Sense comes with age.6、Bad luck often brings good luck: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之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之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

《梳理探究之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语言翻译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语言翻译的兴趣2.通过具体语言翻译,尤其是谚语、成语和文学语言的翻译,初步了解翻译的基本方法3.通过具体语言翻译,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于翻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语言翻译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语言翻译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小强去看电影,到了电影售票处,发现一个老外和售票小姐连说带比得好半天,就自告奋勇的上前做翻译,售票小姐说:麻烦你告诉她,现在坐票售完了,只剩下站票,如果要看要站着看。

小强转头就对老外说:No sit see, stand see. If see stand see.老外回答说:Sorry I don’t understand your English.小强就对售票小姐说:哦,他说他不懂英文.......这都是中式英语闹出的笑话。

大家都知道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种语言么?4651种。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联合国正式工作语言。

从使用人数上看,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从文化交流上看,汉语和英语的互译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今天我们将通过汉语、英语的互译来探寻翻译的世界。

2.预习检测①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电影名)②Like father,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谚语)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Some prefer(更喜欢)turnips(萝卜)and others pears(梨).学生总结自己在翻译上述练习时的感受和过程方法教师就上述实例展开分析,总结出翻译的常用方法:直译和意译。

教师举出更多例子加以解释佐证[例如]:直译的例子: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及教学反思课程背景本课程所属的语文必修五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最后一门必修课,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在这个阶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语言翻译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语言中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差异2.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教授语言翻译能力和文化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语言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语言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

具体重点包括:1.如何正确理解不同语言文字的意思和语义差异。

2.如何利用语言翻译技巧进行语言的翻译和理解。

3.如何利用文化差异进行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4.如何进行团队协作意识和认识。

教学内容1. 语言翻译活动1.1 活动简介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语言中的翻译方法和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翻译的创新。

学生将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活动,每组设有一个组长,其他成员随机分配角色,包括翻译员、发言人和记录员。

1.2 活动过程1.组长向全组介绍活动内容,分配角色和任务。

2.组员根据所分配的任务开始查阅资料和讨论,翻译员主要是进行文章翻译,并注意文化差异,发言人主要是表述原意和译文的区别,并表述所学的文化知识。

3.组员讨论和汇报其所得的信息,讨论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所做的翻译。

4.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并向全组展示翻译结果。

5.全组根据展示结果进行点评和评分,评出最出色的小组。

1.3 活动反思本活动是一种创新的语言翻译形式,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过程中往往存在对译文的完全照抄和直译的倾向,而忽略了所涉及到的文化差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3.《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Types of lesson: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Aim:1、了解基本的翻译常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2、体会中英文翻译的差异,积累6个短语和4个句子的译文。

Key & Difficult Point:1、体会差异,积累词句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课前准备:1、通过工具书,查阅课本上出现的几个生词的读音和释义多媒体展示:translate/communicationdesire/ envision/remote/storey/desire/upper/boundless/flight/pool/homesickness学生代表试读并翻译2、了解几句常用的课堂指令。

1)、Can you learn it in groups of 4?(你们可以4人1组学习它吗?)2)、Who wants to be the volunteer for your group?(谁愿意代表本组?)3)、Time is up.(时间到。

)4)、Let’s give her\him a clap.(鼓掌。

)5)、Raise your hands if anyone finishes.(完成请举手。

)教学步骤:一、导入:Lead-in由“翻译的相关知识”导入,明确汉语句型的“竹节”和英文句型“葡萄”的特点。

教师1:Today , we will study something about translation.1、翻译的相关知识:1)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实质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一思想。

有直译和意译2种方法。

教师2:In fac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to describe the same mean.There are two methods to do it ,one is 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and the other is free translation(意译).2)英语句式的描述像葡萄;汉语句式像竹竿。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第一篇:有趣的语言翻译教案《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语言翻译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语言翻译的兴趣2、通过具体语言翻译,尤其是谚语、成语和文学语言的翻译,初步了解翻译的基本方法3、通过具体语言翻译,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于翻译的重要性4、通过具体语言翻译,使学生认识到翻译需要具备较强的对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5、通过对具体语言翻译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课型:任务型教学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梳理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学生课前准备]1、阅读教材P122-124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翻译的相关知识2、通过查找相关工具书,完成课前布置的中英互译的翻译练习一、导入课题二、知识梳理任务一:从中英两种语言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翻译的基本方法1、学生回答课前布置的翻译练习[明确]:①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电影名)②Like father,like son ∶ 有其父必有其子(谚语)③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Some prefer(更喜欢)turnips(萝卜)and others pears (梨).2、学生总结自己在翻译上述练习时的感受和过程方法3、教师就上述实例展开分析,总结出翻译的常用方法:直译和意译4、教师举出更多例子加以解释佐证[例如]:直译的例子:Time 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

Break(打破)the record(纪录):打破纪录。

冷战:Cold war.武装到牙齿:Armed(武装地)to the teath(牙齿)意译的例子:Dog eat dog.:你死我活。

(不是:狗咬狗)Eat one’s words.:承认说错了话。

(不是:食言)三、深入探究任务二:通过翻译实践中一些误译现象探究翻译与文化审美之间的关系1、教师给出翻译中的误译实例:①文学作品《水浒传》中人物语言的误译:第32回中,武松看到邻座喝上好的酒,吃熟精肉,而自己只喝一般的酒,仅一碟熟菜,以为店家故意不卖给他,便非常生气,店家解释,“武行者心中要吃,那里听他分说,一片声的吆喝道:‘放屁!放屁!’”有翻译者把最后一句译成:“Pass(传递;放出)your wind(风;气体)—Pass your wind!”[明确]:此处的“放屁!”实际上是“胡言乱语”之意,不是真正的“放屁”。

《有趣的语言翻译》PPT[优秀课件资料]

《有趣的语言翻译》PPT[优秀课件资料]
2.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
3.We read the world wrong and say that it deceives us.
参考翻译
1.大地的泪珠,使她的微笑如花般灿烂 不谢 。
中式英语闹笑话——Chinglish
人山人海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咱俩谁跟谁啊 ! we two who and who! 怎么是你? How are you ? 怎么老是你?How old are you? 表妹 watch sister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good good study,day
2.悲伤静静地在我心里沉寂,就像被 幽静的树林所环绕的黄昏。
3.我们误解了世界,还说世界欺骗了 我们。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源语 目的语 科技翻译 文学翻译 政论翻译
翻译的标准及方法
严 复:译事三难:信 达 雅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的例子: Time is money. Break the record 武装到牙齿 冷战 意译的例子
Love me, love my dog Like father,like son The burnt child dreads
“自由,爱情! 我要的就是这两样。 为了爱情, 我牺牲我的生命; 为了自由, 我又将爱情牺牲。”
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兴万生,他将这首小诗又作 如下诠释: “自由与爱情! 我都为之倾心。 为了爱情, 我宁愿牺牲生命, 为了自由, 我宁愿牺牲爱情。”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文言翻译见妙招——有滋有味学文言【三维目标】1.训练学生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乐趣中掌握方法。

【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以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当堂演练法、分组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最动人的文言“情”书投影展示几段感人肺腑的文言片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①让学生整体阅读,感受文言语言之美,情感之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②用红体字标出语段中的关键词,启发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次品读文段,感受情感之醇厚。

[环节设置目的]:在动人的文字中让学生感受到锤炼文言字词是赏读文言文的根本,只有在准确把握字词含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欣赏到文章的无限精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经验回顾(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

(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查缺补漏
——增强三种意识,提升翻译能力
一、学习目标
1、查漏补缺,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2、培养学生文言文对译和句式调整能力;
二、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文言文对译和句式调能整力
三、新课导入:
高考对古诗文能力的要求为理解B,其中包括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就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并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

四、考点回顾,熟知体系
复习回顾:以前我们讲过,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几个原则:信、达、雅。

1.“信”,就是“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漏译,不随意增减。

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不作要求)
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名、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等。

删:就是去掉那些没有意义的虚词。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助词(凑足音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换:1、单音词换成双音节词;2、通假字换成本字;3、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词语。

调: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补: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

贯:古文中使用借代、借喻、用典、互文等修辞手法以及委婉的说法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意译)
经过上一轮的复习,我们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最近的练习和考试当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大家出现的这些问题来做讨论。

五、展示学生作业,总结失分原因
1、字词、句式没有落实。

2、忽略语境,不明大意。

3、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六、思考归纳,找准对策
对策一:增强采分点意识
说到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

其实,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

所谓文言翻译审题,就是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审该句的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采分点,只有审出采分点,才知道在哪里应该格外注意,才能得分。

审题要审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常见副词、译出特殊句式。

就实词而言,哪些实词可能成为采分点呢?
1.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

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

2.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采分点。

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需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

在确认这些实词为采分点后,就用一些特殊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

1.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

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作标志,被动句多以“为”“见”“于”等作标志。

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标志词。

2.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表反问的固定句式和省略句。

总之,平时要多积累,在审题时方能激活原有记忆,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辨识。

对策二:增强文本语境意识
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

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中的全篇语境。

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
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见字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

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

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样的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

如何关注这类语句的语境呢?
1.了解说话人对话前后语境,如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这番话的,是对谁说的,对话之后的结果如何,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