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生产工艺
短纤维生产工艺

短纤维生产工艺
短纤维是指长度在1.5-4.5毫米之间的纤维,主要用于制作各
种纺织品和非织造布。
下面将介绍短纤维的生产工艺。
首先,短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生产工艺是将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通过加工设备处理成湿浆,再通过旋转筛分机将湿浆脱水除杂,得到湿糊状的短纤维。
然后将湿糊状的短纤维进行分散和脱水,使其含水率降低到15%以下。
最后通过烘干设备将湿糊状的短纤维烘干,使其含
水率低于5%。
干法生产工艺则是直接将原纤维送入预处理机械,通过强大的离心力和废气抽吸机的作用,分离出纤维和杂质。
然后通过制粉机将纤维打破成短纤维,最后利用气力输送系统将短纤维输送到后续的加工设备中。
在上述的湿法和干法生产工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辅助加工过程。
比如,对植物纤维进行浸渍处理,可以改变其物理性质和纤维结构,提高纤维的柔软性和强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纤维进行漂白和染色加工,使纤维具有更好的颜色和光泽。
此外,为了提高短纤维的加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还需要采用纤维预处理技术。
比如,在短纤维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卷曲、撕裂和剥离等预处理技术,以增加纤维的拉伸度和强度,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短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
在这两种工艺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辅助加工和预处理,以提高短纤维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将会越来越高效和环保。
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与质量控制(直接纺)—涤纶短纤维的纺丝

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14
• 工艺参数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 • (1)可纺性:纺丝是否顺利进行; • (2)卷绕丝的均匀性和后加工均匀性:与成品
纤维质量有关; • (3)纺丝机产量。 • 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冷却条件、泵供量等。
15
• (一)纺丝工艺控制
• 1.熔体输送
• 弯管区:输送熔体和保温,较长,1.5min,粘度降。 T7=Tm +(14~20)℃ → 275~280℃(接近或低于熔体 温度)
24
(五)纺丝工艺影响因素
熔体清洁
机械杂质含量
熔体粘度
原料相对分子质量
熔融温度
干燥粘度降
纺丝温度
干切片含水率
纺丝压力
孔径 长径比
孔的形状
卷绕速度 吐出量
形变速率
可纺性
25
冷却均匀性
纺丝温度变动 吹风不匀
风温、风速、风量变动
吐出量波动 卷速波动
线密度波动
组件压力 使用时间
喷孔排列方式
组件结构
卷绕丝 均匀性
• (3)熔体过滤器压差异常,如异常上升应重点检查熔体特性黏度和聚酯熔 体杂质含量。但当熔体过滤器压差连续降低,如果排除熔体黏度下降的情 况下,可能是滤芯被击穿了,应跟踪组件压力是否异常上升,若组件压力 上升异常,应及时切换熔体过滤器。
• (4)熔体过滤器切换后,过滤器上盖或底部发现少量漏浆,可能熔体进出 口垫片紧固不到位,可对上盖或熔体进出口重新进行一次热紧固。如果过 滤器投用后,发现24h内上盖或底部有大量漏浆,应立即将熔体过滤器切 换到备台。
箱体温度,平衡在260℃左右。 • (6)当空调故障排除后按开车步骤进行操作。
31
涤纶短纤维后加工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涤纶短纤后加工工艺流程
• 集束→拉伸→热定形(紧张)→卷曲 →定形(松弛)→切断→打包
1、初生纤维的存放和集束
• 存放的目的:刚成形的初生纤维,起结构不 太稳定,需一段时间存放平衡使内应力减 小和消失,并使卷绕时所上的油剂,得到 均匀扩散,从而改善拉伸性能。一般在恒 温恒湿下存放8小时以上。
2、拉伸
短纤维切断长度由纤维品种而定: 棉型纤维:38mm 毛型纤维:90~120mm 中长纤维:51~76mm 打包是涤纶短纤维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 将短纤维打成一定规格和重量的包,以便运 送出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热定型:
消除纤维内应力,提高纤维的尺寸稳定性, 并且进一步改善其物理机 械性能。使拉伸,卷曲效果固定,并使成品 纤维符合要求。
4、卷曲
目的:通过卷曲,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 方法:在热水或水蒸汽加热下,通过机械 挤压获得卷曲效果。 一般棉型纤维5-7个曲/厘米,毛型3-5个 曲/厘米
5、切断和打包
纤维素短纤维

纤维素短纤维纤维素短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材料,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纤维素短纤维的来源多样,可以来自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例如高强度、高稳定性和可降解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选择。
纤维素短纤维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一般包括原料的预处理、纤维素提取和纤维素短纤维的加工等步骤。
在预处理阶段,原料常常需要进行切割和研磨等处理,以便更好地提取纤维素。
纤维素的提取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或生物方法来实现。
化学方法常常涉及使用化学溶剂或酶来分离纤维素,而物理方法则包括高温高压处理、超声波处理等。
生物方法则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分解原料中的非纤维素物质,从而提取纤维素。
纤维素短纤维的加工过程包括纤维素的纺丝和纤维的固定等步骤。
纤维素的纺丝过程类似于传统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可以使用纺纱机或纺丝机来完成。
纤维的固定则可以通过热处理、化学固定或机械固定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加工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性能的纤维素短纤维。
纤维素短纤维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纺织、造纸、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纺织领域,纤维素短纤维可以用于制作高强度的纺织品,如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用纺织品等。
在造纸领域,纤维素短纤维可以用于制造高质量的纸张和纸板等产品。
在生物医学领域,纤维素短纤维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组织工程支架和人工血管等。
在环境保护领域,纤维素短纤维可以用于制备生物质能源和生物降解材料等。
纤维素短纤维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纤维材料,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纤维素短纤维的可降解性也使得它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纤维素短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制备和加工过程,纤维素短纤维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纤维素短纤维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材料科学和工程的进步。
非织造材料 第3章 短纤维成网工艺和原理

• ⑶喂料机:
• 对于纤维成网来说,均衡、稳定地供给筵棉对纤网 的品质至关重要。所以纤维原料经混合、开松后,要 通过一喂料系统来为后道梳理加工供应原料,喂入按 其方式又可分成定容喂入和定重喂入两种类型。
量,防止纤维产生静电,以达到加柔、平滑而又有良好抱合性
的要求。油剂的组成成分中一般包含润滑剂、柔软剂、抗静电
剂和乳化剂等。• 3.Fra bibliotek合与开松:•
混合与开松工艺是将各种成分的纤维原料进行松解,使
大的纤维块、纤维团分解,同时使原料中的各种纤维成分获得
均匀的混合。要求是混合均匀、开松充分并尽量避免损伤纤维。
棉机、开松机、棉箱以及成卷机组成。这种配置比较灵活, 适用于同种原料、多品种非织造材料产品的生产要求,其 加工的纤维范围为1.67~6.67 dtex,长度38~65 mm。
• ⑵称量式开混联合工艺路线:
• 属连续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线由抓棉机、回料输送机、 称量装置、开松机、棉箱以及气流配送系统组成。这种工 艺流程适用于加工的纤维范围为1.67~16.5 dtex,长度 38~65 mm。
• 1.配料成分的计算:
• 采用整包纤维混合时,配料成分可按质量用下式计算:
某种纤维原料配料成份
某种纤维包平均重量 混料纤维包平均总重量
100%
• 采用秤见重量混和时,秤见重量可用下式计算:
• 某种纤维秤见重量(kg)=混料纤维总重量(kg)×某种纤维配料成份(%)
浅析纤维生产工艺或粘胶短纤维

通过实验与试生产分析,我们首先确定了影响超短纤维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其针对关键因素制定解决方案。粘胶超短纤维对纤维的长度与精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1)普通粘胶短纤维水流式切断机造成纤维长短不一。
(2)粘胶超短纤维的分散性品质达不到要求。
五、根据关键因素制定工艺
1、切断机选型
一、粘胶纤维概述
粘胶纤维又称粘纤,是一种以棉或其他天然纤维为原料调配生产而成的纤维素纤维。在我国现阶段粘胶纤维可以分为普通、改性、高湿模量、强力纤维4种。但近几年来,粘纤又出现了一种名为天丝,竹纤维的比较高档的新品种。但不管怎么变化,粘纤都还是以棉或者其他的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纤维素纤维。一般地,粘胶纤维具有与棉十分相似的吸湿性能,经常与棉、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随着生产生活的各类需要,粘胶纤维更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纤维。
3、降低乱丝缠绕丝
影响超短纤维分散性的另一要素是乱丝缠绕丝所形成的打结丝,丝团,在切断后造成超短纤维中的单双眼丝,在应用时会导致纸面不美观。因此必须降低纺丝与后处理过程中的乱丝与缠绕丝。乱丝缠绕丝的成因主要是牵伸在成形过程中因各种外在原因将单丝拉断在水流或蒸汽流的作用下打散发生缠绕造成的。因此从纺丝部位开始与丝条接触部位,所经过的水流和蒸汽流都要考虑进去。首先纺丝及机内二浴部分、后处水洗槽内,塑化浴槽内的导丝部件,由于采用的陶瓷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受磨损影响,表面釉质脱落,露出里层,表面光洁度不够,与丝接触时易粘丝,导致单线断裂。之后受所接触水流蒸汽流后,断丝从丝束内游离到表面形成乱丝。因此,需要对这些导丝件的材质进行研究考察,选用耐磨耐酸碱的导丝件,经过对比,选用高品质的三氧化二铝制作的导丝件,在与丝条接触,发生磨损后,由于内外部材质一致,光洁度不发生变化,可满足粘胶超短纤维的使用需求。缺点是价格昂贵。但由于延了使用周期,总体成本仅略有增加。其次调整纺丝工艺,主要是降低盘间牵伸比和塑化浴牵伸比,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单丝拉断现象。
涤纶短纤生产工艺

涤纶短纤生产工艺涤纶短纤(Polyester Staple Fiber,简称PSF)是以涤纶切片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纤维产品。
涤纶短纤广泛应用于纺织、填充、包装等领域。
以下是涤纶短纤的生产工艺。
1. 切片制备:涤纶短纤的原料是涤纶切片,切片制备是整个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涤纶切片是由涤纶原料经过熔融、挤出、拉伸、切断等工序制成的。
2. 干法纺丝:将切片放入熔体粘度控制装置中,通过加热熔化切片,然后经过过滤、加压、挤出等工序,将熔体从纺孔中注入到喷嘴中,并通过高速度的气流将熔体拉伸成纤维。
纤维冷却后进入收纤盘。
3. 液体法纺丝:将切片与混合溶剂混合,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通过离心力将溶剂分离出去,留下湿态纤维。
然后通过热风烘干将湿态纤维干燥,得到涤纶短纤。
4. 纤维拉伸:将收集到的湿态纤维进行定向拉伸,增加纤维的强度和断面形状的均匀性。
拉伸过程中,控制拉伸比例和速度,充分发挥纤维的机械性能。
5. 切断:将拉伸后的纤维通过切断机进行切断,使其达到所需的长度。
切断长度的选择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6. 热定型:通过热定型工艺,使涤纶短纤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和形状稳定性。
热定型时,将纤维暴露在高温的热风中,使其快速升温并保持一段时间。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纤维达到所需的热定型效果。
7. 降线:将经过热定型的涤纶短纤通过降线机构进行降线,形成一定的线密度,并通过卷绕机将纤维卷绕成卷筒状。
8. 成品检验:对生产出的涤纶短纤进行成品检验,检测纤维的光泽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并对纤维外观进行检查,确保符合产品标准。
以上是涤纶短纤的生产工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涤纶短纤可以得到高品质的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涤纶短纤维后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集束和拉伸

聚合物结构对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
25
• ④熔纺卷绕丝其它结构因素的影响
• 卷绕丝内含较大的气泡或固体粒子时,
• 卷绕丝内出现裂缝或纤度波动时
可拉伸性↓
• ⑤湿纺冻胶体凝固丝网络结构的影响
• 凝固丝网络骨架越细密
最大拉伸比↑
• 凝固丝的溶胀度↑
最大拉伸比↑
•
可拉伸性先↑后↓
聚丙烯纤维在60℃下拉伸时,密度ρ和熔融热Hc对拉伸比的关系 A—经热处理的试样 b—拉伸前骤冷的试样
34
• (2)强度、拉伸模量和屈 服应力
• 纤维的强度、拉伸模量和 屈服应力随拉伸倍数而↑, 增大速度不同
各种纤维的强度对拉伸倍数R的依赖关系
1—粘胶纤维 2—聚乙烯醇纤维 3—聚甲醛纤维 4—PVA与乙烯基己内酰 5—聚酰胺和聚酯纤维 6—聚丙烯腈纤维 7—乙烯醇与N-乙烯基吡咯烷
(t)
1
2
3
e
E1
e
E2
(1 e t / 2 ) t
3
e
(1)普弹形变1
1=e/E1
• 普弹形变是大分子主链的键角和键长受力后发生形变的反映
• 普弹形变与应力同相位,瞬间发生和瞬间回复
• 普弹形变的弹性模量E1很大,形变量1很小 • 总形变的1%,与时间无关
12
• (2)高弹形变2
2 (t)
初生纤维线密度的影响 线密度↓等效于T ↑ 线密度↑ σ*↑N ↑,等效于T ↓
29
(三) 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 1. 拉伸过程中纤维超分子结构的变化 • (1) 取向度的提高 • ①不同取向结构单元
非晶态高聚物的拉伸作用 大尺寸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纤生产工艺
短纤生产工艺是指将晶体聚合物压榨成带有不同断面形状的连续纤维条,然后通过张力控制、加热拉伸、涤纶预处理和切割等工序处理后,得到不同规格和性能的短纤产品的过程。
短纤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晶体聚合物压榨:将聚合物根据不同的配方混合后,通过挤出机将熔融的聚合物压榨出来,形成连续纤维状的物料。
2. 张力控制:短纤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纤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通过张力控制装置对纤维进行张力调整,以避免纤维断裂或拉伸过度。
3. 加热拉伸:将短纤经过张力控制后,送入预热器进行加热处理,然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使原本粗糙的纤维形成细长的纤维丝,提升纤维的均匀性和拉伸性能。
4. 涤纶预处理:短纤的表面常常附着有一些杂质和油脂,为了改善纤维表面的性能,需要进行涤纶预处理。
预处理工序通常包括涤纶预处理液的浸泡、洗涤和干燥等步骤。
5. 切割:对经过加热拉伸和涤纶预处理的纤维进行切割,将其切成适合客户需求的长度。
6. 包装和质检:将切割好的短纤按照规格和包装要求进行分装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短纤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在于加热拉伸和涤纶预处理。
加热拉伸可以改善纤维形态和性能,提高纤维的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能。
涤纶预处理可以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和油脂,提高纤维与其他材料的粘附性能,使短纤在后续的加工和应用中更加稳定和可靠。
总之,短纤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的短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