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拉丝蛋白 国标

合集下载

大豆拉丝蛋白

大豆拉丝蛋白

3
常适合用于鸡排(鸡块)生产。以适量的PV-150L替换PV-240L可显着的提高鸡排(鸡块)质量,使丝状纤 维更绵密; 以适量的PV-620L替代PV-240L可显着的降低鸡排成本。小麦类的拉丝蛋白(PV-G51P-3,
PV-G67P-3)用于鸡块生产可排除多余豆味对整体风味的干扰,明显提升整体风味
拌均匀
b继续加入SPI、拉 丝蛋白、部分冰水
搅拌均匀
c加入剩余冰水、台 烤香精、肉香精、 色素、淀粉、肥膘
搅拌均匀
d取出馅料于0-4℃ 冷藏12h
e取合适肠衣灌肠
f 60℃烘烤20min
g 78℃水蒸20min
h冷却后冷冻入库
-
演讲完毕 感谢聆听
汇报人:XXXX
鸡胸14700
PV-240L(湿重 )34.31715
盐1.260 亚硝0.0030.15 白胡椒粉0.126
前景与应用
糖3150 异VC钠0.0090.45 肉桂粉0.042
高鲜味精0.15 三聚0.315 五香粉0.157.5
鲜洋葱4200 SPI2.5125
前景与应用
牛肉精油0.15 木薯变性淀粉4200
原料名称配合量%重量g
鸡胸肉178500
肥膘136500 PV-600SR115500
28肥碎157500 食盐1.2600
鸡皮136500 糖3.41700
味精0.35175 腌制剂0.3150 辣椒粉0.0630
前景与应用
亚硝0.0021 台烤复合料0.5250 油桂粉0.0315
D异VC钠0.0315 蒜粉0.0157.5 烤香型香精0.0525
前景与应用
滚筒直径70cm,转速1000rmp的脱水机脱水约3分钟即可。在脱水阶段第一分钟可以生产用 水冲刷植物性拉丝蛋白可帮助除去多余豆味 脱水之后的拉丝蛋白重量约为干重的3倍(视生产不同产品,可调整拉丝蛋白不同的水含量 )。即1公斤拉丝蛋白复水脱水后变为3公斤 (3)拆丝:将脱水后的植物性拉丝蛋白打散拆丝 把复水脱水后的拉丝蛋白置于快速打浆机中(钝刀,转速约500~1000rpm),打浆约2~3分钟 即可。也可用转速达300rpm以上的擂溃机、搅拌机拆丝。或者将斩拌机反转(刀背)运行1 分钟左右(切刀速度约500~1000rpm) 3.2应用范围

大豆拉丝蛋白 执行标准

大豆拉丝蛋白 执行标准

大豆拉丝蛋白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蛋白质产品,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多功能应用性。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拉丝蛋白的执行标准。

一、产品概述大豆拉丝蛋白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具有纤维状结构的蛋白质产品。

它富含植物蛋白、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原料。

二、执行标准的依据大豆拉丝蛋白的执行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

其中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

三、原料要求1. 大豆:应选用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大豆作为原料,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测。

2. 辅料:如调味料、防腐剂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四、生产工艺1. 大豆清洗:将原料大豆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杂质和外皮。

2. 大豆研磨:将清洗后的大豆破碎成粉末状。

3. 水解处理:将大豆粉末进行水解处理,使其蛋白质更易被人体吸收。

4. 过滤:将水解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去除不溶性物质。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浓缩,使其水分含量适宜。

6. 拉丝: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拉丝或喷丝,使其形成纤维状结构。

7. 干燥:将拉丝后的产品进行干燥,降低水分含量。

8. 包装:将干燥后的产品进行包装,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

五、质量指标1. 外观特征:产品呈黄色或棕色,纤维状结构明显。

2. 蛋白质含量:不低于90%。

3. 水分含量:不高于10%。

4. 总灰分:不高于8%。

5. 重金属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6. 微生物指标: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规定。

六、包装和储存1. 包装:应采用无毒、无味、耐热、防潮、防虫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 标签:应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3. 储存: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七、食用安全1. 制作过程中应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2号--关于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的公告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2号--关于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的公告

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2号--关于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07.19
•【文号】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2号
•【施行日期】2010.07.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卫生部公告
(2010年第12号)
关于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9号)规定,经审核,现公布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

特此公告。

二○一○年七月十九日附件:
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醋酸酯淀粉。

新国标蛋白质含量标准

新国标蛋白质含量标准

新国标中,蛋白质含量标准根据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要求:
* 在食品领域,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最低标准要求是每100克食品中含量大于或等于25克。

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则是要求采用凯氏定氮法等能将被测样品中的含氮量转化为蛋白质含量。

* 在电子业、金属业、塑料业等行业,要求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6%。

这是基于检测方法的不同,比如电子产品的要求是依据GB/T 26978-2011《表面涂层产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塑料业的要求是依据GB/T 27733-2011《塑料硬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此外,在很多产品标准中也有关于蛋白质含量的规定,例如,婴幼儿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就高于普通食品。

总的来说,新国标对蛋白质含量的标准要求是越来越严格和细化,这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和满足人们对于营养摄入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蛋白制品标准

大豆蛋白制品标准

Q/HJS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于2014年9月29日首次发布。

大豆蛋白制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蛋白制品的产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蛋白粉、谷朊粉、食用大豆粕、玉米粉、小麦粉为原料,辅以大豆油、食用盐、谷氨酸钠(味精)、酱油、白砂糖、辣椒红、香辛调味料、食用香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经混合、挤压膨化、成型、油炸、脱水、卤制或滚揉调味、包装、灭菌、外包装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状态(或纤维结构)的大豆蛋白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1355 小麦粉GB 1535 大豆油GB 2711 非发酵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13.31 婴幼儿配方食品乳粉脲酶的定性检验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7652 八角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10463 玉米粉GB 10783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124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 13382 食用大豆粕GB 13736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4932.1 食用大豆粕卫生标准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371 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GB/T 21924 谷朊粉GB/T 22493 大豆蛋白粉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T 30382 辣椒SB/T 10040 花椒SB/T 10415 鸡粉调味料QB/T 2640 咸味食品香精QB/T 2845 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3要求3.1原辅料3.1.1大豆蛋白粉应符合GB/T 22493、GB 20371的规定。

大豆拉丝蛋白检测须_过五关斩六将_武淑贤

大豆拉丝蛋白检测须_过五关斩六将_武淑贤

中国食品报/2011年/6月/30日/第006版
机械/原料
大豆拉丝蛋白检测须“过五关斩六将”
记者武淑贤
本报讯(记者武淑贤)日前,记者从浙江乐清市百川食品有限公司获悉,他们所生产的大豆拉丝蛋白即采取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方式进行质量安全检测。

浙江乐清市百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彪告诉记者,大豆拉丝蛋白作为一种主要的食品原料和辅料,质量安全把关非常严格。

据该公司负责生产等工作的总经理江旭海介绍,从原材料采购到出厂销售,他们的产品需要经过五道检测,过“五关”。

第一道检测是在原料进厂后进行入库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原料是否来源于非转基因大豆、是否属于要求的低温食用豆粕、蛋白质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的71%的标准,蛋白质内是否含三聚氰胺等。

“这道检测至关重要,好料才能做好产品嘛!”江旭海说。

第二道检测是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品质、感官等方面的检测,他解释说:“这道检测可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为纯物理过程,而非化学性过程,且不再添加任何添加剂。


第三道检测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用金属检测仪等检测分离金属杂质,以及产品正式销售之前,按照商务部2007年拟定的《膨化大豆制品》行业标准等标准进行检测。

“除了上述检测之外,还要按照食品企业的要求,每年进行两次官方检测,将不同批次的产品分别送检。

”江旭海说,过去这些检测主要是蛋白质含量、是否非专基因等项目,眼下大家都关注的塑化剂等项目也已列人其中。

经过上述“五关”检测之后,据记者了解,该公司大豆拉丝蛋白的生产已能将常见的六种潜在危险因素排除在外,保证产品为非转基因、无三聚氰眩、无添加剂、无化学过程、无塑化剂,恰如“斩六将”。

第1页共1页。

大豆蛋白制品标准

大豆蛋白制品标准

Q/HJS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于2014年9月29日首次发布。

大豆蛋白制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蛋白制品的产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蛋白粉、谷朊粉、食用大豆粕、玉米粉、小麦粉为原料,辅以大豆油、食用盐、谷氨酸钠(味精)、酱油、白砂糖、辣椒红、香辛调味料、食用香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经混合、挤压膨化、成型、油炸、脱水、卤制或滚揉调味、包装、灭菌、外包装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状态(或纤维结构)的大豆蛋白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1355 小麦粉GB 1535 大豆油GB 2711 非发酵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13.31 婴幼儿配方食品乳粉脲酶的定性检验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7652 八角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10463 玉米粉GB 10783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124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 13382 食用大豆粕GB 13736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4932.1 食用大豆粕卫生标准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371 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GB/T 21924 谷朊粉GB/T 22493 大豆蛋白粉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T 30382 辣椒SB/T 10040 花椒SB/T 10415 鸡粉调味料QB/T 2640 咸味食品香精QB/T 2845 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3要求3.1原辅料3.1.1大豆蛋白粉应符合GB/T 22493、GB 20371的规定。

食品中蛋白行业标准

食品中蛋白行业标准

常规蛋白产品开发标准
一、感官性状
采用目视、鼻嗅方法检测,必要时夹杂物按GB/T 14698规定的方法检测。

例如:
4.1.1 性状
本品呈粉状或颗粒状、无发霉、结块、虫蛀。

4.1.2 气味
本品具有本制品固有气味、无腐败变质气味
4.1.3 色泽
本品呈淡黄色至黄褐色、色泽均匀
4.1.4 夹杂物
本品不含砂石等杂质;不得掺人非蛋白氮等物质,若加人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在饲料标签上做相应的说明。

二、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2-1994
,egv ISO 5983:1979)
1、蛋白含量的测定
2、总含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3、氨基酸态氮Cn值的测定:甲醛滴定法
4、蛋白含量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
5、蛋白质分子量测定
SEC-HPLC分析(高效凝胶色谱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
超滤膜透过测定小分子肽
SDS-PAGE电泳
6、氨基酸组分分析
三、GB/T 6433 粗脂肪测定方法(GB/T 6433-1994,egv ISO 5983:1979)
四、GB/T 6434 粗纤维测定方法(GB/T 6434-1994,egv ISO 5983:1979)
五、GB/T 6435 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6435-1986,neq ISO 6496:1983)
六、GB/T 6438 粗灰分的测定方法(GB/T 6438-1992,idt ISO 5984:19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级拉丝蛋白国标
摘要:
1.食品级拉丝蛋白的定义与作用
2.国标对食品级拉丝蛋白的要求
3.食品级拉丝蛋白的应用领域
4.我国食品级拉丝蛋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5.如何选择高质量的食品级拉丝蛋白产品
正文:
食品级拉丝蛋白,顾名思义,是一种应用于食品行业的蛋白质原料。

它通过特殊的工艺从植物或动物蛋白中提取,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延展性和粘度,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素食制品、烘焙食品、糖果、饮料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食品级拉丝蛋白的生产和应用有着严格的标准。

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级拉丝蛋白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对其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指标、包装运输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

只有符合国标要求的食品级拉丝蛋白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级拉丝蛋白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外观和保质期,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肉制品中,它可以帮助肉纤维结合,提高肉制品的弹性和口感;在素食制品中,作为肉类替代品,提高素食制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烘焙食品中,增加面团的延展性,使面包、蛋糕等产品更加松软可口。

近年来,我国食品级拉丝蛋白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食品级拉丝蛋白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原料研发、生产工艺、产品品质等方面。

为此,我国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选择高质量的食品级拉丝蛋白产品至关重要。

首先,要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标注有国标号和生产许可证号;其次,了解产品的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优先选择植物性原料和非转基因产品;最后,关注产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产品新鲜安全。

总之,食品级拉丝蛋白作为一款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