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子课题开题报告书(2016)
生物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生物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生物群文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旨在通过生物群落生态学的角度,探索生物群落内的物种间相互作用、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
随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物群文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生物群文阅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尚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系统地梳理和总结生物群文阅读的相关研究现状,探索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具体目标包括:1. 综述生物群文阅读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其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2. 分析生物群文阅读的研究现状,包括其在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3. 探索生物群文阅读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兴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及潜在的研究方向。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地梳理和总结生物群文阅读的相关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回顾和分析生物群文阅读的发展历程;2. 综述生物群文阅读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3. 分析生物群文阅读在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领域和效果;4. 探讨生物群文阅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课题将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报道,对文献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综合分析。
借助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检索工具,筛选和整理与生物群文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总结和评价。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取得以下结果:1. 对生物群文阅读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2. 发现生物群文阅读在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3. 归纳生物群文阅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4. 为生物群文阅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课题对于推动生物群文阅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群文阅读的价值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对于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 第1-2周:文献检索和筛选;- 第3-4周:文献综述和分析;- 第5-6周:研究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第7-8周:撰写开题报告;- 第9-10周:报告修改和完善。
阅读作文之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篇一: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
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这样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
” 足见广泛阅读与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尽可能多地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逐渐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的话则更为明晰的揭示了这一语文学习的真谛。
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们的阅读状况又如何呢?他们又日日在怎样的一种阅读课堂中学习呢?如果我们还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的话,我们一定会用“堪忧”来回答。
从文本的选择上看,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仍在一如既往的一篇一篇的教课文,而一篇课文常常要花几个课时来进行研读雕琢。
所谓课外阅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已,在实际教学中既没有时间保障也没有资源保障更遑论有效指导了。
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2000字计算,阅读总量也只有36万字左右,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少于260万字的阅读总量还有多远?。
从教学过程看,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的统一,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陷入被切割被肢解的尴尬境地。
散文群文阅读开题报告

散文群文阅读开题报告散文群文阅读开题报告一、引言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自由的写作风格和多样的主题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群文阅读是对散文作品进行集体研读和讨论的一种方式,通过共同的阅读体验,读者们可以深入探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散文群文阅读的意义和方法,以及阅读散文的心得体会。
二、散文群文阅读的意义1. 增进阅读体验:群文阅读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读者们可以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互相启发和借鉴。
通过集体阅读,读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增进阅读体验。
2. 拓宽思维视野:散文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人生哲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等。
通过群文阅读,读者们可以接触到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式。
3. 增强文学素养:散文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群文阅读,读者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读者们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散文群文阅读的方法1. 确定阅读主题:在进行群文阅读之前,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阅读主题,如“人生哲理”、“自然与人类”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取作品和展开讨论。
2. 指定阅读时间和地点:群文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约定每周或每月的固定时间,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点进行阅读和讨论。
3.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每位读者可以在阅读前先简要介绍自己对于该作品的期待和感受,阅读后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引发其他读者的共鸣和讨论。
4. 集体讨论和交流:在群文阅读中,读者们可以就作品中的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展开讨论和交流,互相启发和补充。
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也可以就不同意见进行辩论,以促进深入思考和理解。
四、阅读散文的心得体会1. 深入品味文字:散文作品通常以文字为载体,通过对文字的品味和感悟,读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日期:2016-11-29 来源:大学生范文网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篇语文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
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
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
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
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缺少课外阅读量。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
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落实不到位。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
“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零散,缺乏整合。
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
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群文阅读及习作教学课题开题报告书

顺(省学科带头人、白沙县七坊中心校)
卢小玉(省级骨干教师、市第四小学教师)
2、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分工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职称
学历
承担任务
王国健
洋浦第一小学 校长
中高
本科
全面主持实验工作。
梁胜娟
市滨海九小
中高
本科
负责修改、完善方案,做好实验部署工作及指导,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
(1)针对学生兴趣及作文要求有目的选取群文阅读材料。
(2)如何实现从读到写的教学转换。
(3)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规整。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利用网络、书籍、杂志等了解群文阅读已有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理解,从中学习成熟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吸取经验,避免研究有重叠。根据已有成果制定研究方向,寻求突破。同时收集群文阅读素材配合习作教学主题,丰富群文容。
(6)形成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策略。
研究途径:
1、直面习作中的重难点。将教学指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弱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指导,让学生尝试到更真实、更实用的生活化阅读体验。
2、深化群文阅读的主题,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采取任务驱动式的阅读,有针对性的阅读,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体验。
3、把新的想法,新的理念带进课堂。通过不断的尝试性教学进行实践,验证,以便作出及时改进。做好原始资料积累,为形成模式化教学打好坚实基础。
(1)对小学中高年段的课文以及单元习作进行系统研究,归类。
(2)了解分析已有群文阅读经验及成果,寻找创新点,突破口。
(3)结合作文教学所需对课外文章进行整理选取原材料。
(4)尝试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策略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群文阅读子课题开题报告书(2016)

2016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研究”子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题主持人:刘发
承担单位(公章):讷河市兴旺中心学校兴旺中心小学开题日期:2017年3月3日
预期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室
办公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33号(150080)
联系电话/传真:(0451)82456284
电子邮件:hljxyw@
开题活动提示:开题主要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理清思路、明确分工,确保研究计划科学可行。
建议由市级教育科学规划办或直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题会,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___曾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应该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语文老师惯于只教授教材,而家长也只购买与教材相关的书籍,导致学生的所得十分有限。
2.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指导,老师只是布置任务,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反馈,也没有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办法。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学生无法将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策略——群文阅读。
二、群文阅读的概念群文阅读是指在某一主题或领域内,选择多种文本进行阅读,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式,加深对主题或领域的理解和认识,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的一种阅读模式。
三、群文阅读的实施1.选择主题或领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主题或领域。
2.确定文本:老师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文本,如小说、散文、诗歌、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
3.分析比较: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深入理解主题或领域,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
4.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群文阅读的优势1.增强阅读兴趣: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
2.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分析比较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跨学科研究:群文阅读可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促进跨学科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结语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促进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阅读模式。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在课堂中进行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
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缺少课外阅读量。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
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落实不到位。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
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内外阅读零散,缺乏整合。
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
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
为了落实课标要求,根据人教版实验教材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一特点,“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便应运而生。
它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从而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打开了一扇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研究”子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题主持人:刘发
承担单位(公章):讷河市兴旺中心学校兴旺中心小学开题日期:2017年3月3日
预期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室
办公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33号(150080)
联系电话/传真:(0451)82456284
电子邮件:**************
开题活动提示:开题主要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理清思路、明确分工,确保研究计划科学可行。
建议由市级教育科学规划办或直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题会,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