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第二即兴曲,降E大调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

■ 王 雨 睛 贵 州 师 范 大学 音乐 学 院
摘要 : 舒 伯 特 是 早 期 浪 漫 主 义音 乐 的代 表 人 物 , 他 一 生 中创 作过 两组 《 即兴曲》 , 是 他 重要 的代 表 作 品 之 一 。前 人 从 舒 伯 特
即 兴 曲的 创 作 个 性 、 音 乐风 格 和 特 色等 方 面都 做 出过 许 多研 究 。 笔 者 将 主要 分 析 舒 伯 特 即兴 曲 中 Op . 9 0 No - 2 《 降 E 大 调
一
声 音 的 色 彩 变化 , 力 求 均 匀 的音 质 。 做 到 轻而 不虚 , 强而 不硬 。 f 二) 音 色 富于 变化 的演 奏
乐曲中的声部包含有多个层次 . 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 , 需 要
正确 地 找 到 织 体 中 的 各 个 声 部 .然 后 分 析 每 个 声 部 的旋 律 线 条
终. 仿 佛 展 现 了一 条 奔 流 的溪 水 . 小 音 程 上 下 起伏 的旋 律 主 题 在 不同的音区和调性上往返 。 就 如 同歌 声 一 般 连 贯 而 流 畅 。弹 奏 这 样 富 有 歌 唱 性 的旋 律 时 . 手指 不 应 离 琴 键 过 高 , 不 需 要 猛 力 的 击 键, 而是尽量紧贴琴键 , 减 小 手 指 与 琴 键 表 面 间 的 距 离 。 在 训 练 中 要 学 会 用 ~ 只 手臂 的 力 量 贯 穿 一 条 连 线 或 一 串 音符 .通 过 顺 着 音 符 的走 向将 力量 均 匀 传 递 至 每 一 个 手 指 上 从 一 个 乐 句 的
音符 如同诗情画意的美景 , 流 畅 自如 的音 律 总是 让 人 充 满 想 象 。
从 旋 律 的 构 思 上 看 .调 性 以及 呼 吸 起伏 的 长 度 等 特 点 都 有 着 与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作者:王雨晴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02期摘要: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过两组《即兴曲》,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前人从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个性、音乐风格和特色等方面都做出过许多研究。
笔者将主要分析舒伯特即兴曲中Op.90 No.2《降E大调即兴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弹奏从演奏要点的分析与演奏难点的克服两个方面理解和处理该曲。
关键词: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风格演奏《降E大调即兴曲》为3/4拍,全曲速度明快。
从节奏与速度上来看,作品的旋律优美愉悦如同一支华丽优雅的舞曲,灵动的音符如同诗情画意的美景,流畅自如的音律总是让人充满想象。
从旋律的构思上看,调性以及呼吸起伏的长度等特点都有着与艺术歌曲的相近之处,这使得音乐更富有诗意,诗与乐的交融,正是作者思想与感情的渗透。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较为简洁,简单明了的结构与作者创作的独到之处,使乐曲保留了他个人特有的抒情风格以及生动的音乐内涵。
一、演奏要点的分析诠释一首音乐作品,应该找出这首乐曲中所需要注意的部分,凸显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这样在乐曲的学习中,才不会偏离主题而寻求到音乐进行的方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富有歌唱性的演奏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几乎都由三连音音型的旋律贯穿始终,仿佛展现了一条奔流的溪水,小音程上下起伏的旋律主题在不同的音区和调性上往返,就如同歌声一般连贯而流畅。
弹奏这样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时,手指不应离琴键过高,不需要猛力的击键,而是尽量紧贴琴键,减小手指与琴键表面间的距离。
在训练中要学会用一只手臂的力量贯穿一条连线或一串音符,通过顺着音符的走向将力量均匀传递至每一个手指上。
从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每一个音都要演奏得饱满,同时音与音之间也需要有着十分黏密的感觉,不要把一个个音都弹散了或弹得停滞不前,要让旋律向前流动,一气呵成。
“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时,要善于聆听音色的变化,而力度的变化则揭示了音色中的明与暗、动与静”。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歌曲和钢琴曲等,被后人誉为音乐史上的天才。
舒伯特的降E大调即兴曲是他在短暂一生中留下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
这首即兴曲展现了舒伯特丰富的音乐创作才华和独特的音乐个性,被认为是他作为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舒伯特的音乐语言和创作风格,同时也可以为演奏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演奏指导。
这首即兴曲在音乐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和演奏技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具有丰富内涵和情感表达的钢琴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
对于这首曲子的演奏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也可以为演奏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技巧、乐曲结构和演奏效果,可以加深我们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可以拓展我们对音乐表达的认识。
针对演奏技术提升建议的部分,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节奏、情感和表现力,提升演奏的水平和质量。
深入研究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促进音乐教育与表演艺术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特点和技巧,分析乐曲结构及演奏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演奏技术进行提升建议。
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巧,为演奏者提供更准确的演奏指导和解读策略。
通过评价演奏效果,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演奏者在表现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时的优劣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最终的研究目的旨在为演奏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演奏技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演绎这一重要作品,展现出优秀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境界。
舒伯特即兴曲

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优美纯洁的,便是8首“即兴曲”(impromptus)了。
它们不仅旋律美,意境更美,有田园风光、小桥流水、花前月下,更有天堂般的太虚幻境。
在我们听过的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为倾心的,除了肖邦的夜曲外,恐怕就是这些“即兴曲”了。
拿来给入门者欣赏最合适,能让他们在接触更复杂的作品前先充分领略钢琴独奏音乐之美。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四首,共八首。
第一组作品90(D899),第二组作品142(D935),均作于1827年,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
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音乐瞬间”(作品94)一样,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5-10分钟,即兴成分很强,而曲式简单,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
正因其旋律抒情、结构简单,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不费心思,人人都能接受。
“即兴曲”作品90的第一首是十分自由的变奏曲,C小调,4/4拍。
乐曲的开头效果别致,八度强奏的轰鸣过后,全曲的主题却以清淡安详的弱奏陈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十分动听的主题简单易记,既朴素又纯美,然而长达十来分钟的整首作品却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构架起来的。
仔细听主题的初次陈述。
第一句有意用单音弹奏,不加任何和声,如果钢琴家的音色足够柔美,那可真有点如梦似幻的意境了。
第二句才加上淡淡的和声伴奏,且用断奏手法以求变化。
有人把这第一句形容为河流的源头那一滴滴泉水清冷地涌出,传神之至。
在主题一次次地复述变化中,和声逐渐丰富起来,回音、装饰音使旋律发生了细微的色彩变化,力度的强弱交替蕴含着深邃的诗意。
这时候,滴滴泉水已汇聚成了小河,在微风吹送下奔涌向前。
和一般变奏曲不同的是,这个主题的形貌始终没有很大的变化,除了个别乐句外,情绪几乎总是那么平和安详,超脱凡尘。
主题的速度、节奏也没有多大变化,而每一次的和声、调性均有细致的改变。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1. 引言1.1 概述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舒伯特创作的重要钢琴作品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即兴曲是舒伯特在1827年1月作曲的,是一首完全即兴创作的作品。
舒伯特在曲中展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和即兴创作的技巧,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首即兴曲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旋律、细腻而动人的和声、富有变化的节奏以及丰富的表达力而著称。
舒伯特通过这首曲子展示了他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音乐表现力的敏感和超凡的艺术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以及表现力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音乐性,并对整体结构进行总结,希望通过这篇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伟大的钢琴曲。
2. 正文2.1 曲式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一首典型的即兴曲,其曲式主要包括自由变奏曲式和自由发展曲式。
在整首曲子中,舒伯特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创造出了连贯的音乐叙事,展现出了他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曲式方面,舒伯特的即兴曲以自由变奏曲式为基础,即主题的不断变奏和发展。
在演奏中,可以感受到主题的多次反复出现,并且在不同段落中被加以变奏和发展,增加了音乐的层次和变化。
曲中还包括了自由发展的部分,展示了舒伯特在演奏中的即兴创作能力。
在曲子的结构上,舒伯特采用了多样化的形式,包括重复、对位、对比等手法。
通过这些形式手法,舒伯特在曲子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情感和变化,使整首曲子更加富有戏剧性和张力。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在曲式上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和变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展示了舒伯特的音乐创作才华和即兴演奏技巧。
在曲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动人的即兴曲。
2.2 旋律分析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旋律是其整首曲子的灵魂所在。
在这首曲子中,舒伯特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旋律线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旋律的走向多变,既有悲伤的抒情,又有欢快的跳跃,使整首曲子充满了变化和张力。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摘要】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钢琴曲,本文旨在对其演奏进行深入分析。
在乐曲结构方面,可以看到其变化多端,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和声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和弦变化和音程跳跃;旋律上展现出华丽的旋律线条和情感表达;节奏感强烈且多变,给人以动感和活力;演奏中要注重表现力,通过音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诠释曲中情感。
在可以总结出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具有丰富的特点,需要演奏者具备优秀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建议演奏者在演奏中注重细节处理和情感表达,尽可能还原作曲家的意图。
这首曲子将带给听众独特的聆听体验。
【关键词】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分析、乐曲结构、和声特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表现力、特点、演奏技巧、结语1. 引言1.1 背景介绍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在19世纪创作的一首钢琴即兴曲。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闻名于世。
这首降E大调即兴曲被认为是他成熟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舒伯特在创作这首即兴曲时,并没有事先写谱,而是完全凭借即兴的方式演奏、创作。
这使得这首曲目充满了即兴性和随机性,展现了舒伯特的音乐天赋和创作灵感。
降E大调是一个温暖和富有激情的调性,适合表现浪漫主义情感。
舒伯特在这首即兴曲中充分展现了他对和声、旋律和节奏的巧妙运用,通过丰富的表现力和细腻的演奏技巧,使得这首曲目成为钢琴演奏家们常常选择的经典曲目之一。
通过对这首曲目的分析和演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
1.2 分析目的通过对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的深入分析,我们旨在探讨这首作品的乐曲结构、和声特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表现力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曲目的音乐内涵和演奏要求,从而提升我们对这首曲目的理解和演奏水平。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演奏的分析,为广大乐手提供一些演奏技巧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演绎这首优秀的作品。
舒伯特即兴曲

舒伯特即兴曲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优美纯洁的,便是8首“即兴曲”(impromptus)了。
在我们听过的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为倾心的,除了肖邦的夜曲外,恐怕就是这些“即兴曲”了。
拿来给入门者欣赏最合适,能让他们在接触更复杂的作品前先充分领略钢琴独奏音乐之美。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四首,共八首。
第一组作品90(D899),第二组作品142(D935),均作于1827年,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
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音乐瞬间”(作品94)一样,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5-10分钟,即兴成分很强,而曲式简单,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
正因其旋律抒情、结构简单,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不费心思,人人都能接受。
第一组“即兴曲”(作品90)第1首,c小调即兴曲D899,No.1很快的中庸快板。
这是一首由很短的主题导入,非常自由的变奏曲式乐曲。
乐曲由一个全奏和弦开始,马上便引入主题。
这个主题非常质朴优美,短小的旋律包含着离调成分。
第一变奏(01段02分15秒)以分解和弦的三连音奏出变化了的旋律,在舒缓的分解和弦伴奏下,主旋律变得轻盈剔透,充满了幻想色彩;第二变奏(01段04分13秒)乐曲回到c小调,似乎弥漫了一股黯淡的忧愁,旋律以及和声更加自由地变形,感情趋于强烈,旋律和伴奏的幅度都相应加大;第三变奏(01段06分00秒)为g小调,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的伴奏声中,轻轻地奏出装饰过的轻快旋律;(01段06分35秒)音乐再度转入C大调,伴奏也改成三连音,就此进入第四变奏。
(01段07分54秒)音乐转入小调,仿佛忧伤突然浮现,最后以絮絮的低语结束全曲。
这是一首以舒伯特最得意的,如同泉水涌出不知停止的自由和声构成的即兴乐曲。
第2首,降E大调即兴曲D899,No.2快板,三部曲式。
开始的主题像微波般地流出,由高音部的三连音及低音部律动的音构成,这是最典型的即兴演奏形式。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142(D.935)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142(D.935)誉有“歌曲之王”美誉的舒伯特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传承了古典音乐精神,但更多注入了自身特点,他的钢琴小品即兴曲、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先河。
音乐以真致的诚心与纤细的抒情动人,以非凡的优雅和精致的技巧取胜。
旋律舒展流畅,保持着与民间歌曲、舞曲的紧密联系。
即兴自由与构思严谨相结合,音乐表现亲切,内在高于幻想,体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以情感为主的特征。
1、难易程度分类舒伯特的这套《即兴曲》在演奏与教学过程中,经常被大家应用。
《即兴曲》的每一首都是充满灵性,富有诗意。
音乐明澈、舒展。
从教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技术和艺术的综合训练,从演奏的角度来讲,就是表现音乐艺术。
就《即兴曲》这套作品而言,在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演奏者具有中、高级以上的技术水平,可以选择其作为演奏曲目。
2、演奏要点分析“众所周知钢琴的一个特点,就是无法使音真正延续一个音,不象人声与弦乐那样,能做连贯线条。
”。
将人声的歌唱性完美的融合于钢琴作品中,通过歌唱性的旋律,把作品丰富情感世界表达。
如何演绎歌唱的旋律,通过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2.1旋律歌唱性的把握2.1.1 手指触键面积可大一些,触键时轻柔、平稳地把琴键深一些按下去,声音仿佛从钢琴内部挤出来一般,手臂的重量自然送到指尖“这种声音之美,你会觉得,你仿佛是要用一个手指去捏碎一只浆果一样的感觉”。
这种重量弹奏法,能使钢琴发出如歌而优美的旋律,这种演奏方法的重点是按键,整个旋律线条的力度在一个层面上,随着旋律的起伏作渐强、渐弱变化。
2.1.2 另一种歌唱性的旋律用音阶或短琶音的形式表现的,弹奏这类旋律时动作幅度相应减少。
手指指尖与琴键表面之间距离要小。
在弱奏时,用半触键来弹奏。
2.1.3 处理好伴奏与旋律的关系。
2.1.4 要弹好歌唱性的旋律还要在乐句起伏、乐句之间的连接、呼吸和韵味下功夫,从而传达出音乐表现的感受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