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复习题
动物行为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动物行为学试题及部分答案动物行为学院、姓名、学号.考试(答卷)日期年月日一. 选择题1. 下面行为不属于动物反捕食对策的是A. 拟态B. 猴子报警鸣叫C. 猫掩埋粪便D. 鼠兔割草堆成垛2. 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d )A. 栖息地面及大小B. 种群密度C. 后代的生活型 D. 食物在栖息地的分布状况 E. 中群众个体形态差异大小 3. 鼠在求偶行为中,主要通过什么吸引异性? ( b )A. 姿势B. 声音C. 信息素D. 以上诸因素共同作用 4. 乌鸦见到稻草人时,开始十分害怕, 时间长后反应没有了, 这种行为方式是: ( d )A. 条件反射B. 试错学习C. 习惯化D. 适应 5. 冬季释放预先经受额外光照的乌鸦, 这些乌鸦将 ( b )A. 停留在原地B. 向南飞行C. 向北飞行D. 不之所措 6. 有关动物的领域,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b )A. 个体大的动物, 领域面积也大.B. 同样大小的动物, 食草动物领域面积大于食肉动物的.C. 生活区内资源分布越均匀, 越易产生领域行为。
D. 领域面积往往随动物生活史而变化.7. 当狮群中产生一只新狮王时, 新狮王常常将前一任狮王的雄性幼仔杀死, 这是因为 ( a )A. 新狮王要繁殖更多的后代B. 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活动C. 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采食D. 这些雄性幼狮妨碍它繁殖 8. 孵化后人喂大的小鸭尾随饲养者走动, 游泳; 孵化后人喂大的雀类小鸟在繁殖季节以人的拳头作为求偶对象, 这是因为( c ) A. 它们好奇 B. 它们喜欢跟着人 C. 在发育敏感期产生的印记 D. 它们乞食 9. 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为 ( c )A. 蜻蜓在飞翔中饮水B. 蜻蜓通过身体触水做标记.C. 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D. 雄性蜻蜓的求偶行为10. 身体无毒的拟斑蝶, 外形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 这一现象属于 ( b )A. 保护色B. 拟态C. 警戒色D. 协同进化11. 一只蛰伏的雌蜘蛛判断来到蛛网上的动物, 是求爱者还是捕猎对象, 主要通过 ( d )A. 视觉通讯B. 化学通讯C. 听觉通讯D. 触觉通讯 12. 以下那个配对是不正确的? ( c )A. 行为, 对环境的反应B. 行为能力, 是学习的结果C. 行为, 可以改变D. 行为不断改变, 学习E. 行为, 有利于生存的适应13. 两只对峙正准备格斗的公鸡,突然啄击地面上的沙子,这种行为被称为A.取食行为 B. 转向行为 C. 格斗行为D. 取代行为E. 定型行为14. 一只狗面对另一只狗, 表现出低头、眼下视、尾巴下垂,这是它在向对方A.求爱 B. 乞食 C. 准备格斗 D. 表示顺从 E. 恐吓 15. 一只雄山羊站立在山头上一动不动, 它是在 ( c )A. 休息B. 躲避敌害C. 展示自己D. 看护羊群E. 寻找取食地点二. 简答题 (任选5题做, 每题14分, 共70分)1. 什么是动物行为学? 它与那些学科相关?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动物行为学题典

动物行为基础篇2019.02一、单项选择题1.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对鸟的动作作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综合法D.摄像法2.下列行为属于节律行为的是()A.母鸡孵蛋 B.公鸡报晓 C.蛇追捕青蛙 D.公鸡争斗3.野兔发现天空有老鹰盘旋时,立刻跑回自己的洞穴,这属于()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徙行为 D.守巢4.在北极海滩上,两只雄海豹常发生血战,目的是为了()A.捕获食物 B.争夺食物 C.躲避侵害 D.占领“领域”5.下列哪种行为既是防御行为,又是利他行为()A.尺镬的拟态 B.黄黄鼬释放臭气C.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 D.母鸡发现老鹰时的报警鸣叫6.雄羚羊向雌羚羊表示“亲热”和“爱慕”的动作属于繁殖行为过程的()A.交配动作 B.哺育动作 C.识别动作 D.占领巢区7.为什么心理学家没有教会大猩猩像人一样说话()A.大猩猩喉的位置与人的不同B.它们的大脑发育差C.它们的舌薄D.它们的记忆力太差8.孔雀开屏主要是()A.雄孔雀向雌孔雀展示美丽的羽毛,引诱雌孔雀 B.孔雀发怒的时候C.雌孔雀向雄孔雀展示美丽的羽毛,引诱雄孔雀 D.孔雀发现敌害的时候9.松鼠将覃类挂在树上晒干的行为属于()A.贮食行为 B.招引异性 C.防御行为 D.哺育子代10.阿尔卑斯狒狒“等级社会”中的“首领”是()A.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 B.一个最占优势的雌狒狒 C.一个幼狒狒 D.一个下级雄狒狒11.蜘蛛织网这种行为属于()A趋性 B.非条件反射 C.本能 D.习惯化12.原鸡一周龄四处走动并求偶,二周龄有意同其他原鸡争斗,三周龄表现一系列攻击行为,这种行为的变化与什么相关()A.血液中的激素浓度 B.内源性的节律 C.发育成熟的程度 D.特异性疲劳13.在繁殖季节,雄蛙前肢上的婚垫发育成熟,然而在非繁殖季节,其婚垫消失,最可能的是A.睾丸被切除 B.雄激素停止分泌 C.性腺萎缩 D.垂体后叶被切除14.把正常发育的仍在卵内的小蝌蚪进行麻醉,但是能生长,不能运动,当蝌蚪苏醒并从卵囊中正常脱出,它能与正常发育的蝌蚪一样游泳自如,这说明()A.行为与实践相关 B.行为与基因控制相关 C. 行为与行为成熟相关 D.行为与经验相关15.东非塞仑盖提的草原上,斑马吃草茎,角马吃叶,羚羊则吃二者都不吃的其它杂草,这是A.分工协作 B.集体捕食 C.使用工具 D.保持种群平衡16.引起雌性性行为的同步并产生同步效应的刺激主要是()A.延长光照时间 B.温度的逐渐提高 C.性腺的发育 D.雄性的求偶行为17.下列实例中,属于争斗行为的是()A.野鸽进人其他鸽群,竖立羽毛 B.猫见到其他猫竖耳弓背C.眼镜蛇彼此把头从侧面压迫对方 D.雌野猪将病幼兽吃掉18.下列实例中,属于互利共生的是()A.管口鱼生活在鲟鱼群中觅食 B.煤山雀和风头山雀生活于松树上C.指蜜鸟与蜜灌结伴觅食 D.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生活在一起19.两只海鸥在彼此争斗时,将要失败的一方突然向地上的草丛攻击,这是()A.趋避行为 B.改向行为 C.转移行为 D.寻求行为20.许多哺乳动物刚刚出生就会吸吮乳汁,这是()A.定型行为或本能行为 B.定型行为或学习行为C.本能行为或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或后天行为21.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到池边给金鱼喂食,这是()A.想诱捕金鱼 B.意外的行为C.捕到的食物太多,自己吃不完 D.哺育后代的本能没有消失22.下列哪一种行为是典型的利他行为()A.三刺鱼的配对行为 B.黄鼠的报警鸣叫C.清晨森林中群鸟的鸣叫 D.池塘中雄蛙的鸣叫23.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
动物行为学复习题

动物行为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动物行为学研究的是什么?a) 动物的外貌特征b) 动物的营养需求c) 动物的行为表现d) 动物的遗传特性2. 动物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学习经验d) 全部都是3. 动物行为分类中行为目的的分类属于下列哪一类?a) 行为的产生机制b) 行为的表现形式c) 行为的功能d) 行为的发生时机4. 动物的二次行为是指什么?a) 完全受遗传因素控制的行为b) 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行为c) 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行为d) 不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的行为5. 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是什么?a) 个体独立生活b) 完全随机的交互行为c) 社会等级体系d) 不受环境影响二、判断题1.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和适应性的学科。
( )2. 动物行为的产生机制包括发育成熟和环境刺激。
( )3. 动物的社会行为完全受遗传因素控制。
( )4. 社会行为只存在于群居动物中。
( )5. 动物的个体行为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和繁殖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三、简答题1. 解释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动物行为学研究的是动物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产生的机制。
研究对象包括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实验两种方式。
野外观察可以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实验室实验则可以对某些行为进行控制和重复观察,以验证或推测特定的行为机制。
2. 什么是行为的目的分类,举例说明。
行为的目的分类是指根据行为实现的功能来进行分类。
比如,求偶行为是为了找到合适的配偶并进行繁殖;攻击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争夺资源;觅食行为是为了获得能量和营养等。
通过对行为目的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行为表现和行为背后的生态适应性。
3. 解释动物行为的遗传和环境影响。
动物行为的产生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遗传影响是指个体通过遗传基因获得了一定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倾向;环境影响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外界刺激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
11级《动物行为学》复习题学生使用资料讲解

10级《动物行为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行为(动物行为学中所说的):利他行为:生物节律:潜在学习:固定行为型:敏感期:交叉养育:感觉:子代印记:防御行为:核域:拟态:行为发育的内稳定性:领域:动物的文化行为:潮汐节律:亲代投资:性二型现象:信号:性逆转:玩耍学习:习惯化:迁移:二、单选和多选题单选1.对于攻击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和战斗 B攻击有肉体和非肉体方式C攻击中双方都受到伤害 D攻击中双方都不受到伤害2.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相关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 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C外界和内部刺激 D动物的机体结构( )3.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 B性识别→交配→抚幼C求偶→交配→抚幼 D性选择→交配→抚幼4.下列实例中不是模仿学习的是()A英国的“山雀偷奶” B幼小猩猩能从石缝中吸水C小儿随妈妈学跳舞 D一雄鸡啼明,百鸡齐鸣5.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竹节虫的体色和乌鸦的聚众鸣叫 B竹节虫的体色和鸟类的鸣叫C竹节虫的体色和雄性马鹿相互之间呼号 D竹节虫的体色和小猴总是避开猴王多选题1 影响社群大小的主要生态因素有( A B )A食物 B捕食者 C 温度 D 光2 动物领域的作用是(ABCD ):A保证资源;减少干扰 B调节密度;促进扩散 C防止疾病传播;D心理支持。
3 灵长类社群类型包括(ABCD )。
A 独居种 B双亲家庭群 C单雄群D多雄群4 动物领域的标记类型有(ABCD )。
A 视觉标记B 声音标记 C气味标记 D电标记5 动物属于使用工具行为的是( CD )。
A鸟把坚硬的食物从空中扔向坚硬的岩石 B鸟把贝类从高空扔下来摔破它的贝壳 C秃鹫用喙衔石块咂鸟蛋 D啄木地雀用喙咬住一根仙人掌刺探取小树洞中的昆虫。
6 动物的文化行为是( AC )。
A不可遗传的 B可遗传的 C 与进化过程不同 D与进化过程相同7 亲代抚育由雌性个体提供的几个假说(ABC )。
(完整word版)11级《动物行为学》复习题(学生使用)

10级《动物行为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行为(动物行为学中所说的):利他行为:生物节律:潜在学习:固定行为型:敏感期:交叉养育:感觉:子代印记:防御行为:核域:拟态:行为发育的内稳定性:领域:动物的文化行为:潮汐节律:亲代投资:性二型现象:信号:性逆转:玩耍学习:习惯化:迁移:二、单选和多选题单选1.对于攻击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和战斗 B攻击有肉体和非肉体方式C攻击中双方都受到伤害 D攻击中双方都不受到伤害2.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相关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 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C外界和内部刺激 D动物的机体结构( )3.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 B性识别→交配→抚幼C求偶→交配→抚幼 D性选择→交配→抚幼4.下列实例中不是模仿学习的是()A英国的“山雀偷奶” B幼小猩猩能从石缝中吸水C小儿随妈妈学跳舞 D一雄鸡啼明,百鸡齐鸣5.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竹节虫的体色和乌鸦的聚众鸣叫 B竹节虫的体色和鸟类的鸣叫C竹节虫的体色和雄性马鹿相互之间呼号 D竹节虫的体色和小猴总是避开猴王多选题1 影响社群大小的主要生态因素有(A B )A食物 B捕食者 C 温度 D 光2 动物领域的作用是(ABCD ):A保证资源;减少干扰 B调节密度;促进扩散 C防止疾病传播;D心理支持。
3 灵长类社群类型包括(ABCD )。
A 独居种 B双亲家庭群 C单雄群D多雄群4 动物领域的标记类型有(ABCD )。
A 视觉标记B 声音标记 C气味标记 D电标记5 动物属于使用工具行为的是( CD )。
A鸟把坚硬的食物从空中扔向坚硬的岩石 B鸟把贝类从高空扔下来摔破它的贝壳 C秃鹫用喙衔石块咂鸟蛋 D啄木地雀用喙咬住一根仙人掌刺探取小树洞中的昆虫。
6 动物的文化行为是( AC )。
A不可遗传的 B可遗传的 C 与进化过程不同 D与进化过程相同7 亲代抚育由雌性个体提供的几个假说(ABC )。
动物行为学完整版

动物行为学复习题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鸽子头部装上带电池的线圈以产生人造磁场,在阴天时会迷失方向。
对。
因为鸽子是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当鸽子头部装上带电池的线圈产生的人造磁场干扰了地磁场,使鸽子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在阴天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
2.当把蜜蜂带进室内用两只灯照射时,不管灯光颜色如何,蜜蜂总是飞向较亮的一边,说明蜜蜂是色盲。
错。
当蜜蜂被带进室内的时候,蜜蜂飞向较亮的地方是想逃生,是想要飞向室外,本实验本身并不能说明蜜蜂是色盲。
3.如果将蝙蝠的嘴用胶带封住,在黑暗中飞行时,它就会撞上障碍物。
对。
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
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
这种本领要求高度灵敏的耳和发声中枢与听觉中枢的紧密结合。
当将蝙蝠的嘴巴堵住的时候就不能发车超声波,就不能进行定位,才会撞上障碍物。
4.用丝线将一个黑色纸带吊在竹竿上,飞舞着晃过一只灰黄雄蝶时,能激起雄蝶的追逐反应。
对。
根据丁伯景博士研究黄蝴蝶怎么样会引起雄蝴蝶的追逐的结果表明,大、黄、黑、近和会飞舞的黄蝴蝶会引起雄蝴蝶的飞舞。
5.冠鸭的求偶动作与水鸭明显不同。
对。
,冠鸭:用力梳理羽干;野鸭:举翅亮出背部鲜艳的羽毛;小鸭:蓝色羽毛6.有一种潮间带蜗牛,以软体动物为食,在落潮时选择薄壳的软体动物,而在涨潮时,则就近选择而不顾及其薄壳与否。
对。
因为其觅食目标介于最大程度地获取能量和最低程度的觅食风险之间。
壳薄的软体动物。
易打开且能量多,在落潮时可以多化时间选择,而在涨潮时选择以便尽快退回到安全地方。
7.鱼在水中保持平衡时的定向机制,包括光照和重力作用两个方面。
对,鱼是凭光和重力的混合作用来定向的。
在一只小水族箱上开着很亮的灯,箱中鱼会维持垂直的位置。
如把灯光移到水族箱一侧,鱼会稍稍偏斜(耳石与光的共同作用)。
去掉耳石,就完全平躺起来侧向一边。
8.把拉布拉多白足鼠草原亚种的实验室后代从小饲养在草地环境中,结果它对草地的喜爱度比野生鼠还要强。
动物行为学习题

系选:动物行为学复习题1.下列属于化学定向的是(CD)A.蚂蚁外出觅食B.鸽子返回原地C.鱼类的洄游D.狗外出活动返回原地2.老鼠的出现,猫发现老鼠,并做好捕鼠的准备,这与( A) 相关A.外界刺激和动物感官的功能状况B.外界刺激与动物的生理特性C.外界和内部刺激D.动物的机体结构3.繁殖行为的程序正确的是(C)A.性别决定→性选择→抚幼B.性识别→交配→抚幼C.求偶→交配→抚幼D.性选择→交配→抚幼4.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A.竹节虫的体色和乌鸦的聚众鸣叫B.竹节虫的体色和鸟类的鸣叫C.竹节虫的体色和雄性马鹿相互之间呼号D.竹节虫的体色和小猴总是避开猴王5. 一群鸭中有一只修饰羽毛,其他个体都随之修饰羽毛,这是( D)行为A.联想学习B.习惯化C.模仿学习D.A、B、C 均不是6.下列的环境信息是超常刺激的是(B)A.濑鱼以鲜艳的体色接近鲨鱼B.海鸥抱窝时挑选大蛋C.雄三棘鱼加强攻击红色腹部且倒立的模型D.青蛙捕活动昆虫7.种群繁衍是动物行为的目的之一,所以动物往往具抚育行为,下列符合抚育行为的是(ABC)A.哺乳动物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B.母兽遇敌口叼幼仔行走C.亲鸟以鸣叫声给雏鸟以学音示范D.长臂猿之间常呼号以示位置8.在自然环境中,被食动物避免被其他动物吃掉而保存自己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被食动物都具有反捕食策略,下列实例属于反捕食策略的有(CD)A.牛用舌卷吃长草,羊吃短草B.套索蜘蛛可分泌一种雌蛾的性外激素C.雨蛙栖于绿叶间,体呈绿色D.寄居蟹生活于螺壳内9.缪勒氏拟态是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皆不可食.下列属于缪勒氏拟态的是(AB)A.黄蜂与土蜂B.瓢虫与虎甲C.竹节虫与竹D.副王蝶与王蝶10.下列现象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BC)A.瓢虫的假死B.河马的吼叫C.肺鱼的夏眠D.以上均不是11.家燕秋天过后,携幼燕离开出生地飞向遥远的南方过冬是因为( B )。
A.温度原因B.食物原因C.生殖需要D.防御敌害12.下列行为属觅食行为的是( C D ),防御行为的是(B ),生殖行为的是( A )。
动物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动物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试题1: 动物行为的定义是什么?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观察的活动,包括运动、沟通、社交行为等。
它是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展示了动物在适应生存和繁殖过程中的行为策略和适应性。
试题2: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直接观察法: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并进行记录与描述。
- 实验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动物对特定刺激的反应。
- 非入侵性观察法:使用传感器、摄像机等技术设备,通过远程监测和记录来研究动物行为。
- 模型建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理解和预测动物行为。
试题3: 动物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动物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动物行为中的一些特征和性可以通过遗传机制遗传给后代。
- 环境因素:动物对环境中的刺激和资源分布做出反应,并在其行为中体现出来。
- 社会因素: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结构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 生理因素:生理状况、内分泌水平等生理变化也会对动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试题4: 动物行为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动物行为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 保护生物学: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和性,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
- 农业和畜牧业: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和需求,改善生产环境和饲养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 动物行为疗法:通过观察和影响动物行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心理疗法。
- 动物训练和认知研究:通过研究动物认知和研究行为,改善动物训练方法和智力研究。
以上是动物行为学试题的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繁殖行为、社会行为、求偶行为、生物钟、通讯行为、最适觅食理论、行为适应、遗痕行为、、防御行为、个体适合度、最适觅食理论、广义适合度、生物节律、行为敏感期、子代印记、性印记、动物行为、刺激、亲缘选择、生殖行为、通讯行为、固定行为、抚育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地行为、社会行为、迁徙行为、好奇行为、休息行为、玩耍行为、利他行为、迁移、领域、行为的仪式化、夸张行为
二、问答题
1.简述最适觅食理论对动物而言需要涉及到哪些选择?
2.举例说明动物的利他行为及其假说?
3.扼要分析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行为仪式化形成原因
4.简述行为学研究基本问题包括哪些?
5.阐述行为、生态学和进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6.试分析动物社会生活的利与弊
7.论述比较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行为学研究方法在行为研究中的优劣
8.简述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9.比较心理学派和行为心理学派的特点?
10.简述为什么要研究动物行为?
11.简述动物的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12.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机,并叙述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3.举例说明动物的基本行为类型及其适应意义?
14.以园丁鸟为例说明两性生殖对策。
15.举例说明婚配体制的多样性。
16.查阅资料搜索实例,归纳总结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
哺乳类亲代哺育行为的特征。
(举例说明)
17.举例说明生物节律有哪些类型?
18.举例说明动物如何保卫和标记领域
19.举例说明鸟类鸣叫学习的敏感期?
20.举例说明动物发育期间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
21.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在行为发育中的作用。
22.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学习类型。
23.如何将动物学习的原理灵活地运用到动物训练表演的。
24.设计一个实验,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5.简述鸟类生殖行为的激素调控途径
26.简述动物通讯信号包括哪些方面?信号发出有何特点?
27.试述动物通讯都有哪些功能?
28.举例说明动物觅食的技能和策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