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能量平衡
鄂陵湖周边草地生长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分析

马千惠,齐木荣,杨清华,等,2020.鄂陵湖周边草地生长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分析[J ].高原气象,39(6): 1207-1218. M AQ ianhui, QI M u rong , YANG Q in g h u a ,e t al, 2020. O bservational A nalysis on the Surface E nergy B alance Status over a G rassland around the Lake N goring in G row ing Season [j ]. Plateau M eteorology, 39(6) : 1207-1218. DOI : 10. 7522/j . issn. 1000-0534. 2019. 00132.第39卷第6期 高廣气泰 Voi . 39 No . 62020 年 12 月PLATEAU METEOROLOGYDecember , 2020鄂陵湖周边草地生长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分析马千惠、齐木荣、杨清华u ,吴仁豪h 2,吕世华3,4,孟宪红3,李照国3,奥银焕3,韩博h 2(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海519082;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82;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摘要:利用2011—2013年鄂陵湖畔高寒草地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生长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通量平衡特 征,并对可能影响地表能量平衡的关键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
研究发现,当使用5 cm 处土壤热通量代 表地表热通量时,观测通量之间存在很大的不闭合性不闭合能量的平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 平均约为180利用计算土壤热储计算得到的地表热通量,可以使最大日平均不闭合能量从182. 76 W .m -2减少到98. 68 W .m _2,能量闭合度从0.61提升至0.69。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及近地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

评估结果展示及分析
评估结果
通过对比不同参数化方案下的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发现某 参数化方案在南极地区近地层湍流通量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 效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
分析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参数化方案在南极地区 近地层湍流通量模拟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为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 法。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及近 地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概述 • 南极地区近地层湍流通量参数
化方案设计 •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影响因
素分析
目录
• 南极地区近地层湍流通量参数 化方案效果评估
•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及近地 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实施建 议
太阳辐射的变化也会对南极地区的生 态系统产生影响,如影响植物的生长 和分布,影响动物的迁徙和繁殖等。
在南极地区,由于冰雪覆盖,太阳辐 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非常强烈,导致 地表温度较低,蒸发较弱,降水较少 。
冰雪覆盖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
冰雪覆盖是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南极地区的冰 雪覆盖面积大,反射率高,能够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从而影响地表温 度和气候变化。
05
南极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及近地 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实施建 议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研究水平
组建专业科研团队
组建具备南极地区研究经验的科研团队,包括气候、地理、环境 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
提升研究能力
加大对南极地区研究的投入,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为参数化方案 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材和研究机会。
自然地理学课件与复习资料第13章四大圈层相互作用

(4)水的溶解能力
CO2的含量。 水中的CO2浓度越大,水的溶蚀力越强;
地下CO2分压一般比地上的高,水中溶解 的CO2更多,水的溶蚀能力更强。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CO2 + H2O ⇋ H2CO3 ⇋ H+ + H CO¯3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 CaCO3 ↓ + CO2 ↑ + H2O
峰林
广西——翠屏
峰林
孤峰是岩溶平原和溶蚀谷地上面的孤立山峰。相 对高度数十米以上,是地壳相对稳定,喀斯特发 育到后期,峰林被分割而成。
孤峰(油菜田壮观景象似金色海洋)
峰丛与峰林
峰林、孤峰、岩溶平原
孤峰
峰丛、峰林与孤峰是喀斯特发育不同阶段的产物, 分布在不同的地段。通常: 峰丛:位于山地的中心部分 峰林:位于山地的边缘 孤峰:则位于比较大的溶蚀谷地中和喀斯特平原上。
峰 丛
洼地
溶蚀谷底
泉
峰林
平原
河
孤峰
喀斯特丘陵
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 陵。其相对高差通常在100-150米左右, 坡度没有峰林陡,小于45度,已不具备峰 林形态。
喀斯特丘陵与喀斯特平原
喀斯特漏斗
是地面上的一种口 大底小的圆形碗碟 状或倒锥状的洼地, 由地表水的溶蚀和 冲刷并伴随塌陷作 用形成的,主要分 布在喀斯特化的高 原面上。
有机质的作用
1. 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2. 代换能力,保持土壤养分 3. 土壤有机酸氨基酸是络合物,提高无机盐溶解
性 4. 活化微量元素 5. 两性胶体,缓冲作用 6. 胶结剂,形成成良好的结构 7. 色暗,吸热
地球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

为负值,其绝对值在两极最小, 在南北极圈纬度附近达到最大。
01 地-气系统系统辐射平衡变化规律
02 就年平均而言,中、低纬度一般为正值,其余纬度为负值,
03 就月平均而言,夏季为负值,冬季月份为正值
04
地气系统上边界所吸收的入射太阳辐射和地气系统通过上边界逸出的长波射出辐射。 1.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由两部分组成:
3 地理分布: • 在海陆分布处,潜热输送相差很大; • 陆面上:潜热输送和气候条件有关,在充分湿润区, 潜热输送主要决定于辐射平衡大小;在不充分湿润区, 因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潜热输送与 气候的干旱程度成 正比 。
(3)地表面与大气间的潜热输送
干旱区,潜热输送较小。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上潜 热输送的变化很大, 在赤 道附近,由于云量增加和 温度升高,潜热输送比热 带海面略有减少。
(4)地表面与大气间的感热输送
(4)地表面与大气间的感热输送
Bs
Ss 4
(1
As ) Fs
Bs 0
Ss 4
(1
As )
Fs
Bs Q(1A)q' F
Bs Qs(1As)Fs
考虑到地球截获阳光的面积与发射长波辐射的全球表面积之比 全球多年平均而言,地气系统的蝮蛇平衡应保持平衡,
二、热量平衡方程
净辐射 = 感热交换 + 潜热交换 + 地表与下层能量交换 + 地表下能量水平输送
的84%,
01
潜热年总量输送:
03
洋面上比陆面大3 倍。
05
因此,地--气系统 间的能量交换主要 是通过潜热来完成 的。
(4)地表面与大气间的感热输送
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与低层大气 的温度不相等,两者之间产生感 热交换进行能量输送。
北京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的观测及模拟研究

北京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的观测及模拟研究非均匀下垫面上的地气相互作用较平坦下垫面更为复杂,影响着天气过程的演变乃至全球气候变化。
北京城区是典型的城市下垫面,郊区多为农林混合下垫面,城、郊的动力热力特征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华北地区天气、气候、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北京密云站2007年1、4、8、10月的涡度相关仪及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郊区下垫面的辐射通量、反照率及能量通量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1、4、8、10月观测数据能量平衡闭合度(OLS方法)分别为82%、97%、72%、83%,总体闭合度76%,数据质量较好。
(2)晴天向上长波辐射1、4、8、10月平均值为分别为279.6、381.5、430、358.7 W/m2,由于农林混合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响应短波辐射时间分别为1月0.5hr,8月1.5hr,4月及10月介于0.5-1.5hr之间。
(3)随下垫面植被长势和土壤湿度变化,反照率有明显改变,各月晴天平均值分别为:1月0.183、4月0.143、8月0.133、10月0.139,由于非均匀下垫面通量贡献率随太阳辐射方向而变化,各月均存在日变化不对称现象。
8月份反照率低于同期同纬度固城站观测值0.19。
(4)由于农林混合下垫面状态变化,1、4、10月能量主要分配于显热交换,8月主要用于潜热交换。
阴天能量分配特征与晴天一致。
进一步应用WRF模式耦合单层冠层模型,同时采用MODIS下垫面数据更新了模式自带下垫面利用类型,选择晴天小风天气,以2007年1月11日18:00-13日00:00时作为冬季算例代表,8月29日18:00-31日00:00时作为夏季算例代表,模拟分析了北京市非均匀地表条件下的城郊气象要素、湍流活动、地气通量及辐射交换的不同特征。
结果表明:(1)冬夏季算例模拟的辐射分量及能量通量与观测值的吻合度较好。
冬季城市边界层高度最高可达到1000米左右,而郊区边界层最高值为700米;城市夜间逆温率不超过0.4K/100m,而郊区逆温率最大可达3.8K/100m。
敦煌绿洲夏季典型晴天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

红色经典解读与评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文化中,红色经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经典文献凝聚了党的领导人的智慧和追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
本文将对三部分红色经典进行解读和评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经典对于党的历史和未来的重要意义。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份纲领性文献,对以后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尽管它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注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份文件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共产党宣言》,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的来龙去脉,还能够认识到它对于现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共产党宣言》所表述的共产主义理论是一种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发展出来的新型意识形态。
这种理论通过分析社会的各个层面,最终希望实现所有人的平等和自由。
此外,共产主义者强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认为组织和集体是个人的延伸。
其次,《共产党宣言》还指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问题。
共产主义者认为,私有财产将社会中的资源和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这些人利用这些资源和财富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矛盾不断加剧。
共产主义者希望通过消除私有财产,实现人人平等的目标。
最后,需要认识到,《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远不止于理论层面。
它的发表激发了共产主义运动,使其成为了20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运动之一。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革命运动,都以《共产党宣言》作为纲领和指导。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化中的又一部重要文献。
它包含了毛泽东同志思想和理论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
通过阅读《毛泽东选集》,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理论,还能够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政治情况。
首先,需要认识到《毛泽东选集》反映了毛泽东同志作为共产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成长历程。
他通过对中国革命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运用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植被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调节

植被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调节植被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气候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它们通过影响地表的能量平衡、水循环和气体交换等过程,对区域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调节。
首先,植被通过调节地表能量平衡影响区域气候。
在夏季,植被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太阳能,使得地表温度相对较低。
而在无植被或少植被地区,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大部分转化为热量,导致地表温度升高。
这种温度差异使得气候变得不同。
例如,森林覆盖的地区相对较凉爽,而沙漠或草原地区则相对较炎热。
其次,植被通过调节地表水循环影响区域气候。
植被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湿度并导致云的形成。
云能够反射太阳辐射和吸收地表辐射,影响地表和大气的能量平衡。
此外,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延缓洪水的发生。
这对于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尤其重要。
因此,植被覆盖的增加有助于维持气温、湿度和降雨等方面的平衡,进而影响区域的气候模式。
此外,植被通过调节气体交换影响区域气候。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O2),产生氧气(O2)释放到大气中,这对缓解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植被释放的揮发性有机物(VOCs)也参与了地表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进一步影响大气组成和气候。
例如,大面积植被能够吸收高浓度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降低地球的全球变暖趋势。
虽然植被对区域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调节,但同时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暖引起的频繁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植被死亡或退化,从而削弱了植被对气候的调节能力。
缺乏植被的地区容易发生干旱、土壤侵蚀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和恢复植被覆盖对于维持区域气候的稳定和调节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植被保护与恢复工作,尽量避免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等破坏植被的活动。
此外,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荒漠化防治等措施恢复植被的覆盖率,可以有效降低气温、增加降水量,并改善区域的气候环境。
大气科学探索太阳辐射和地球能量平衡

大气科学探索太阳辐射和地球能量平衡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太阳辐射与地球能量平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大气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在探索这一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释放着能量。
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太阳辐射的形式抵达地球。
太阳辐射包含了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从紫外线、可见光到红外线。
这些辐射的能量大小和分布对于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活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太阳辐射到达地球时,并不是所有的能量都能被地球吸收和利用。
一部分会被大气直接反射回太空,比如云层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了大量的太阳辐射。
还有一部分会被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尘埃等散射,使得天空呈现出蓝色。
地球吸收了太阳辐射的能量后,会以各种方式重新释放这些能量,以维持自身的能量平衡。
比如,地球表面会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海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储存大量的热量,并在长时间内对地球的气候产生调节。
大气科学通过各种手段来研究太阳辐射和地球能量平衡。
气象卫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
它们在太空中“站岗”,时刻监测着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以及地球大气和地表的各种参数。
通过这些卫星数据,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地球对其的响应。
地面观测站也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各地,分布着众多的气象观测站,它们测量着气温、气压、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以及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光谱分布。
这些数据为研究地球能量平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观测,大气科学还依靠模型来模拟太阳辐射和地球能量平衡的过程。
这些模型基于物理学、化学和流体力学等原理,能够模拟大气、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传输过程。
通过不断改进和验证这些模型,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预测气候变化,并为应对全球变暖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太阳辐射和地球能量平衡的变化会对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
例如,如果太阳辐射增强,地球吸收的能量增加,可能会导致气温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526CH1+ 0.232CH2+0.1 30(0.630CH1) +0.112 (0.065CH2.)
P=0.282CH1 +0.6081CH2 P=0.045+0.7 42A
F=0.5CH1+0.5CH2 A= 2 2 F ( , )
cos sindd
中科院遥感所
C / C0 为日照率,C 为日照时数,C0为最大可能日照时数。
Measuring components of radiation balance
Solarimeter measures short-wave radiation
“C&W”
Measuring components of radiation balance
能量平衡 --- Energy balance
地表接收的能量(Rn)以不同方式转换为其它运动形式 —— heating the air( H ), evaporating water(LE) and heating the soil(G).这一 能量交换过程可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来表示,即:
Rn = H + LE + G + ……
Rn
LE
Rn
G
G Rn = H + LE + G + ...
白天,Rn为正值,地表热量部分用于LE、H,剩余热量进入土壤; 夜间,Rn为负值,地表热量由 LE、H、G来补偿。
“C&W”
二、土壤热通量(G)
土壤热通量——土壤内部的热交换,对土壤蒸发、地表能量 交换均有影响。一般可以通过土壤遥感热惯量法加以确定,也可 以通过地面点测量得到。 Reginato等 ( 1985 )研究提出了一种主要用遥感信息推算土壤 热通量的简便方法,即把土壤热通量(G)与净辐射(Rn),土壤 上覆的植物高度(h)联系起来,建立三者间的经验关系式:
“C&W”
Energy balance on a regional scale
Desertification
H lE a S H lE a S
G
G Increased heating of air reduced evaporation increase albedo reduce soil heating
1、地表反照率的反演
NOAA AVHRR 通道 1 和 2 数据
反照率反演统计模型
核驱动模型
沙漠、荒 漠及荒漠 有植被覆 盖地区
沙漠、 荒漠无 植被覆 盖地
积雪覆盖 地区
青藏高 原区
其它地区
A=0.526C H1+0.362 Ch+0.112 (0.5CH2)
A=0.526 CH1+0. 474CH2
Albedo (First Quarter)
Albedo (Second Quarter)
中国地表反照率的反演
中科院遥感所
Albedo (Third Quarter)
Albedo (Fourth Quarter)
中国地表反照率的反演
中科院遥感所
右图:雪被的反射辐射几乎都集中在短波 光谱区;在 0.3~0.7μm反射率为80%~90%;
Rn 地表的净太阳辐射通量 (w/m2),
(即地表辐射平衡);
H 从下垫面到大气的感热通量,
(即下垫面与大气间湍流形式的热交换);
LE 从下垫面到大气的潜热通量,
(即下垫面与大气间水分蒸发的热交换 ), L为水汽的汽化潜热,E为蒸发量 ;
G 土壤热通量,(即土壤中的热交换);
LE
其中,还应包含部分用于植物 光合作用的能量,只是这部分能量 很小(1-3%),可以忽略。
第四章 地表能量平衡与土壤水分遥感
(一) 地表能量平衡遥感研究 1、地表净辐射(Rn) 2、土壤热通量(G) 3、感热通量(H) 4、潜热通量(即蒸散 LE) 5、应用
① 区域蒸发量估算 ② 城市--郊区表面能量平衡估算 (二) 土壤水分遥感研究
1 、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监测土壤水分 2、 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 3、 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水分 ① 裸土或低覆盖区的土壤水分研究(采用热惯量法) ② 植物覆盖区,采用(农田)蒸散与作物缺水指数法
50%;而在作物覆盖下,G为的5—20% 。
s 而土壤表面净辐射通量( Rn ),又可根据比尔定律给出 [5、6]:
s Rn Rn exp(CLAI / )
式中,C 为净辐射在植被冠层中的消减系数,值域约为0.3~0.7; C 值取决于冠层结构,对于具有球形(随机)叶面角度分布 的冠层,C = 0.5; LAI 可通过遥感植被指数求得;μ为太阳天顶角的余弦值;
RL 即大气、云发射至地表的长波辐射,它是大气温
度和大气湿度的函数,可表示为:
RL a Ta4
其中, a 大气发射率(无云天气) a 1.24(ea / Ta )1/ 7 ,
是空气水汽压 ea 与空气温度 Ta 的函数,可利用
红外测温仪对天空(多角度)测量到的温度来推算;
中科院遥感所
平均比辐射率已知时温度的反演 -- 中纬度、高原地区
TS a0 a1T4 a2T5
上式中不同地表类型的系数值
系 数 下垫面类型 一年一熟粮作 小麦 短草和灌丛 脏雪 a0 -1.687 -2.889 -0.403 -1.687 a1 3.213 3.214 3.219 3.213 a2 -2.197 -2.190 -2.211 -2.197
其中,反演中所选用的 NOAA/AVHRR 的 CH1、CH2 只代表前两个部 分的反射率,而据 Brest 的研究,后两部分的反射率分别为第 2通道反 射率的63.0%和6.5%。因此,可将雪被表面反照率的反演模型表示为:
A 0.526CH 1 0.232CH 2 0.130(0.630CH 2 ) 0.112(0.065CH 2 )
斯特藩—玻耳兹曼常数,5.67 108 w / m 2 k 4 ;
Rn Rs Rs RL RL (1 a ) Rs a Ta4 s Ts4
( Rs Rs ) 可通过 VIS—NIR 遥感反演的地表反照率 a 来推算,即 Q(1 a ) 。
s 。 G 0.4 Rn
s G 与 Rn 的比例关系是日期和时间的函数,可表示为[6]的常数,其值取决于土壤类型和湿度条件; μ为太阳天顶角的余弦值。 张仁华 ( 1996 ) 根据多年实验观测表明:土壤热通量 ( G) 与净
辐射通量(Rn)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于裸露土壤,G可达的20—
由窄波段遥感数据 全波段、半球视场的反射或发 射辐射分量,目前主要从以下3方面入手:
① 通过大气校正模型,把大气顶层(TOA)的辐射值直接转 换为地表光谱反射率ρ或地表辐射温度Ts 。
② 通过BRDF角度模型,建立两者间的数学关系,把地表方 向反射率ρ转换为地表光谱反照率 α,如半经验模型---核 驱动模型,物理模型 --- 几何光学模型 ( GO)、 辐射传输 模型(RT)、RT—GO混合模型、计算机模拟等。 ③ 通过大量野外(同步)试验,建立多种宽波段反射或发射 辐射值,与窄波段遥感数据间的统计模型,即经验关系 式。此法简单易行且可信。但这种经验关系是随着表面 特征的变化而变化的。
Net Radiometer measures all-wave radiation
“C&W”
Measuring components of radiation balance
Solarimeter can be shaded to measure only diffuse components
“C&W”
Rs
Radiation balance
Rn
地表辐射平衡( Rn )包括:
Rs Rs 为地表的短波
辐射平衡(Rns) ;
RL
RL RL 为地表的长波
辐射平衡(RnL) ,又称地表 有效辐射(Ⅰ);
Rs
一般, Rns 是 RnL的 5倍。
RL
“C&W”
Rs 又称太阳总辐射 Q,它是纬度、时间、及云的函数。
T1 T4 a1 (T4 T5 ) a2
上式中不同地表类型的系数值
系数 下垫面类型 冬季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灌丛、 半沙漠地区 夏季落叶灌丛、水稻 干草 海涂、沙滩 夏季 冬季 a1 2.6 2.6 1.505 2.357 1.708 a2 2.7 2.3 1.164 3.262 3.003
G (0.1 0.042h) Rn
式中,h 为作物高度,可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取值,如假设小 麦成熟时 h =1.2 m; h 与作物的叶面积指数 LAI 及作物覆盖 度 f 有关,也可通过遥感数据估算。
LAI h A B f
(A、B为待定系数,由实验确定)
s 研究表明,土壤热通量(G)与土壤表面净辐射通量( Rn )之间 s 有一比例关系,通常 G 约为 Rn 的40%,即
“C&W”
一、地表净辐射(Rn)
地表辐射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Rn Rs Rs RL RL
Rs 入射到地面的太阳短波
辐射,即太阳总辐射(Q);
Rs 地表反射的太阳短波辐 射,即地表反射辐射;
RL 来自大气的长波辐射,
即大气逆辐射;
RL 地表发射至大气的长波 辐射,即地表发射辐射;
一天内的温度与能量变化
“C&W”
Radiation and Energy Balances
DAY Sd Radiation Balance LD Lu Sg NIGHT LD Lu
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