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给我们的四点启示

刘建位老师在讲述巴菲特的故事我们现在开始讲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一个股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巴菲特创造了三个神话,一个是投资神话,从1965到2000年,巴菲特投资收益超过3650倍,也就是说我们在座各位只要给巴菲特一万块钱,过四十年,巴菲特就还给三千六百多万;第二个是财富,巴菲特从1956年从100美元起家,到现在积累了五百多亿元的财富,也接近四千亿人民币,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富翁;第三个,是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资产的85%也就是400多亿美元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
即便菲特是这样一个古怪人,但他的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50多年股市,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牛市和熊市。
有人说一生中经历一次大牛市就是幸运,而巴菲特一生经历了四次大牛市,巴菲特在这四次大牛市中,他是如何正确应对呢,保证了自己取得长期稳定的业绩。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一分析。
从1956年开始到1966年这十年,巴菲特收益是11倍,而这10年美国大盘的涨幅是1.26%,也就是说巴菲特投资收益远远超过大盘。
这时候巴菲特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收益。
从1967到1980年,美国股市大幅度上涨,涨了40%,突破了一千点大关,交易量也是大幅度上升,日平均交易量比十年前猛涨了六倍。
当时的股市也是非常的疯狂,疯狂到什么地步,收益率都很高,例如IBM收益高达39倍,雅芳高达96倍。
这时候的巴菲特非常痛苦,也非常苦恼,因为当时股票收益率非常高,要找便宜的股票找不到,他想买,但是买不到便宜的股票。
他就在家里面左思右想,整整想了半年,到1965年,他说股市太高了,尽管明天股票都在狂涨,买哪一支股票都会赚钱,但是这种方式短期是可以的,但是长期肯定是会亏本的,但是这种方式不是我很擅长的驾驭方式,当市场以我所擅长的方式运转,我就可以操作。
所以他就和他的投资合伙人说:我要解散公司,你们委托我管理的股票,我要退出交易,现在的市场环境我根本无法预计,我无法以不擅长的方式来经营,我不想让以前十年创下的辉煌业绩受到损坏,所以巴菲特就把公司解散了,可以说他的决策非常的果断,因为从下半年开始大盘就从1000点跌到了800点,第二年大盘又继续下跌,反正是跌幅过半。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巴菲特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巴菲特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1、风险,是来自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2、若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则十分钟也不要持有。
3、投资的秘诀,不是评估某一行业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或它的发展前景有多好,而是一间公司有多强的竞争优势。
这优势可以维持多久,产品和服务的优越性持久而深厚,才能给投资者带来优厚的回报。
4、财务顾问就是那些比你更需要你的钱的人。
5、当那些好的企业突然受困于市场逆转、股价不合理的下跌,这就是大好的投资机会来临了。
6、我最喜欢的持股时间是……永远!7、要投资成功,就要拼命阅读。
不但读有兴趣购入的公司资料,也要阅读其它竞争者的资料。
8、金钱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至少它买不到健康与友情。
9、如果你认为你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
10、在股票市场中,唯一能让您被三振出局的是——不断的抢高杀低、耗损资金。
个人财富20xx年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50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
20xx年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535亿美元,位于福布斯榜第四。
20xx年3月1日,福布斯公布全球富豪榜单,沃伦·巴菲特个人财富为608亿美元排名第三。
个人荣誉20xx年2月15日,获得象征美国最高平民荣誉的自由勋章。
20xx年3月10日,20xx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在纽约发布,巴菲特以身价500亿排名第三。
20xx年3月26日,《巴伦周刊》网络版评出了20xx年度全球30大最佳CEO,排名第三。
20xx年2月28日,20xx胡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排名第二20xx年,全球最富有十对夫妻中排名第三,第三位:沃伦·巴菲特和阿斯特丽德·蒙克斯夫妇(Warren Buffett and Astrid Menks)净资产总和:650亿美元。
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巴菲特,沃伦·爱德华(Warren Edward Buffett),美国投资银行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
2003年《福布斯》杂志最富有个人排名第二,资产360亿美(比尔·盖茨460亿美圆,名列榜首)。
2003年9月22日纽交所董事长格拉索因1亿3千万的新酬问题提出辞职,巴菲特是候选人之一。
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一个交易所经纪人家庭,排行第二。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
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与大卫·杜德合著的《有价证券分析》乃证券投资学的开山之作,被投资界誉为投资圣经。
他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
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
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26岁时回到他的家乡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办起了自己的公司。
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股票在1968年增长了59%。
1969年由于对股市上扬的不安,他决定清算自己的公司,把属于每个股东的股份还给他们。
他决定要休息一段时间,等待股市下跌。
1970年,他获得了合伙公司于1965年收购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控股权,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Chairman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他将其改造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以保险业为主,行业分类为金融业,控股与参股的公司横跨保险、银行、出版与新闻媒介、制造业、家具零售业等十几个行业。
从1965年到200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年均增长22.2%,39年来,该公司的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圆上升到50498美圆。
巴菲特掌握着该公司35.6%的股票。
该公司现成为美国一些最大跨国集团如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美国快报》、沃尔特·迪斯尼制片公司、《华盛顿邮报》等的主要股东。
巴菲特简介

巴菲特简介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11岁的巴菲特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62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
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
如果谁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巴菲特名言要知道你打扑克牌时,总有一个人会倒霉,如果你看看四周看不出谁要倒霉了,那就是你自己了。
我们也会有恐惧和贪婪,只不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
我的成功并非源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
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与理性。
长年进行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极高的智商、罕见的商业洞见,或内部消息。
真正必要的是做决策所需的合理的知识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化侵蚀智识的能力。
投资股票致富的秘诀只有一条,买了股票以后锁在箱子里等待,耐心地等待。
如果我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加股份。
我认为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两门教授得当的课堂: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
必须要忍受偏离你的指导方针的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公司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
价格最终将取决于未来的收益。
在投资过程中如同棒球运动中那样,要想让记分牌不断翻滚,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记分牌。
巴菲特投资之道

巴菲特投资之道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现代著名的美国投资大师,以其卓越的投资策略和成功的投资经验而闻名于世。
他一直被誉为“股神”,其投资之道也备受广大投资者的学习与追捧。
本文将深入探讨巴菲特的投资思路和成功秘诀,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指导。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长期投资:巴菲特坚信长期投资是获取稳定回报的关键。
他强调投资要有耐心,并将投资看作是购买企业的股权。
他选择那些有稳定盈利能力、具备竞争优势以及良好管理团队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不轻易被短期市场波动所干扰。
2. 价值投资: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股票的价格波动仅仅是市场情绪的反应,而不是企业价值的真正反映。
他喜欢低估值的股票,即所谓的“好公司,便宜价格”。
他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并在合理的价格下建仓。
3. 优秀管理团队:在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中,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
他看重公司的管理层是否有能力、是否坦诚和是否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他更愿意投资那些具备稳定经营和良好治理的企业。
4. 保持现金流:巴菲特一直强调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水平。
他认为现金是投资者的杠杆,可以在市场出现机会时提供灵活性和抓住时机的能力。
因此,他会保留一部分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5. 不跟风,独立思考:巴菲特不注重市场的短期波动,也不盲目追随大众的意见。
他独立思考,不轻易受到市场情绪和其他人的影响。
他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投资判断,并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首先,投资应该具备长期眼光,摒弃投机心态。
只有持续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内在价值,才能稳健地获取回报。
其次,价值投资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策略。
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企业,投资未来的潜力,并等待市场重新认可其价值的出现。
另外,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企业成功的保障。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了解管理团队的背景和能力,以及与股东利益是否一致。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有哪些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有哪些沃伦·巴菲特是当代最成功的投资大师,许多人都被他的投资理念所征服,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你了解多少?以下是店铺分享的巴菲特成功的秘诀,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
”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先要保本,再谈盈利。
投资者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冒进,每年稳定增长,细水长流,这样远比暴发户高明。
美国首富有个理财规则:年年赚,每年投资回报都要超过10%。
以他的操作经验,他平均每年回报25%,三年翻番。
没有一年亏,维持了70年。
为什么大多数散户总是亏损大家都知道,股市本来就是一种零和游戏,所谓“一赚二平七亏损”,何况现行的游戏玩法和规则,也有利于机构主力充分运作;散户在竞争激烈的市埸中,显得相对的弱势,加之一些不适当的心态和操作方法,更加剧了其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被套-割肉-再被套-再割肉’,也就再所难免、情理之中的事。
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一是没有良好平和的心态。
不少人总是抱着希望一夜暴富、赚大钱的想法,而轻视了股市风险的存在;二是动脑少、动手多。
缺少相应地操作策略,忽视政策、经济面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对股市趋势的正确研判;而宁可听信一些专家股评以及小道消息,操作思路几乎被市埸左右,盲自从众、人云亦云、频繁操作。
而这些正好是和市埸主力的做法恰恰相反;三是盯盘太紧,极易冲动。
经不住大盘、个股涨跌的诱惑,冒然杀进杀出,完全被市埸主力牵着鼻子走;四是买的快、卖的忧虑。
买股票的时候,非常迅速、果断,生怕踏空;而卖的时候,经常患得患失、忧郁不诀;五是不守纪律,止赢、止损点,形同虚设。
赚钱时,总想一个萝卜吃到底;而到套牢时,又没有壮士断腕之勇气;六是不懂得休息。
不管牛、熊市,每天都想着交易,闲不住。
当然,造成散户亏损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
关键是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中不断地抛弃和改进。
股神巴菲特

LOGO
东盈余(税后利润+ 折旧-资本开支)是1.52亿美元。到1980年,股 东盈余达到2.62亿美元,成长率为年复利8%。从 1981年到1988年,股东盈余从2.62亿美元上升到 8.28亿美元,成长率为年复利17.8%。 如果我们以十年为期观察可以很明显看到, 可口可乐的股价反映出了股东盈余的增长。从 1973年到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回报的增长 率为6.3%。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从1983年到1992 年,在戈伊苏埃塔领导的新政下,公司平均的年 复利回报为31.1%。
Page 7
企业准则:持续的经营历史
没有哪家公司能与可口可乐的持续运营历史相 提并论,创立于1886年的可口可乐只卖一种产品, 大约130年后的今天,可口可乐仍然卖着同样的饮料, 辅以少许其他产品。重大的不同在于,公司的规模和 覆盖的地域版图,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成立50年之后,公司年销售2亿件软饮料(销售 单位从以加仑计变为以件计)。巴菲特说:“很难找 到一个公司能与可口可乐相比较,有十年的记录、销 售不变的产品。”今天,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 的饮料、速溶咖啡、果汁、果汁饮料提供商,每天售 出17亿份。
Page 8
企业准则:良好的长期前景
变化是巨大的。整个20世纪70年代,可口可乐 公司麻烦不断,惹起装瓶商的争议,美汁源园区的农 民的受虐待指控,环境保护主义者指责可乐的单向容 器加重了环境污染,联邦交易委员会指控公司的独占 连锁体系违反了谢尔曼反垄断法。可口可乐的国际业 务也是踉踉跄跄,因为公司授权以色列连锁,阿拉伯 世界抵制可乐,拆毁了投资多年的工厂。日本消费者 对于公司在葡萄味芬达里加入人造煤焦油色素感到气 愤。当公司开发出使用真正葡萄皮的新款饮料时,却 因为发酵变质被倒入东京湾。整个70年代,可口可乐 支离破碎,在饮料行业里也没有创新。尽管如此,公 司依然继续创造着数以百万计的利润。
巴菲特 故事

巴菲特故事巴菲特,这个名字在投资界可谓是家喻户晓。
他被誉为“股神”,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巴菲特的成功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
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金融和投资的天赋。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对股票和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在高中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师从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受到了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的深刻影响。
这一理论认为,投资者应该寻找低估的股票,并长期持有,以获取长期的投资回报。
在1956年,巴菲特创建了他的第一家合伙公司——巴菲特合伙公司。
他的投资策略是寻找被低估的公司,并进行长期投资,这种策略被称为“价值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菲特的投资公司逐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他以他卓越的投资能力和对企业的深刻洞察力,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使得他的身价节节攀升。
巴菲特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投资眼光,更是因为他的坚持和稳健。
他一直秉持着“长期投资”的理念,不被短期市场波动所左右,而是专注于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企业。
他曾经说过,“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这句话道出了他对投资的独特见解,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除了投资,巴菲特还以其慷慨的慈善事业而闻名。
他曾承诺将自己绝大部分的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慈善行为和慷慨之举,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家,更是一个备受尊敬和爱戴的慈善家。
巴菲特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他的投资理念和慈善行为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只有在追求价值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巴菲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也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
巴菲特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他的投资理念和慈善行为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只有在追求价值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习惯
比尔·盖茨先生与巴菲特曾联袂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做演讲,当 有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学生请他们谈谈致富之道时,巴菲特说:“是习 惯的力量”
•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生意不熟不做 • 长期投资
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 ——沃伦·巴菲特
我从来不曾有过自我怀疑。我从来不曾灰心过。 ——沃伦·巴菲特
2011年2月15日
获得象征美国最高平民荣誉的自由勋章
2011年3月10日
2011年3月26日
《巴伦周刊》网络版评出了2011年度 全球30大最佳CEO,排名第三
2013年2月28日
2013胡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排名第二
投资理念
• • • • • • 要投资那些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 要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 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 不要贪婪 不要跟风 不要投机
事业
•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通用动力公司的 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 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 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投资金融 集团。 • 2000年,巴菲特成为RCA注册特许分析师公会荣誉会长。 • 2006年,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 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 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 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 2007年3月1日,巴菲特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 哈撒 维公司公布了其2006财政年度的业绩,年利润增长了29.2%, 盈利达110.2亿美元。
股神
沃伦·巴菲特
人物简介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 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 成为世界首富 2013年福布斯财富榜以530亿美元排名第四位
• 1957年,成立非约束性的巴菲特投资俱乐部,掌管的资金 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 1962年,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 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 • 1968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 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 1968年5月,隐退并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 所有的股票。 •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 《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 •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 可口可乐7%的股份
习惯的链条在重到断裂之前,总是轻到难以察觉! ——沃伦·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