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怎样培养适合星级酒店需求的人才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怎样培养适合星级酒店需求的人才
修取得的学历 ) 的占总人数的 55 本科学历 的只 占 . %;
到总人数的 45 . %。
解决问题 能力
1% 3
6% 5
2% 2
2 1 年第 1 期( 01 2 总第 22 7 期)
工作适应 能力 遵守法纪 1% 3 1% 8 6% O 8% O 2% 7 2 %
( ) 口才” “ 场营销” “ 4“ 、市 、 公共关系” “ 、 旅游心
理学 ” “ 、计算机” “ 、调酒与酒水知识 ”等 知识 的掌握
( ) 校期 间学校 给学 生传 授专 业知识 与 专业 表 明星级酒 店对人 才的需求 也呈 现多样化 的趋势 , 1在 技能的 同时 , 更要让他们全 面掌握知识 , 知识 面越宽 规范化服务 和个性 化服务提供 的最佳结 合也成为酒 越好 。( ) 生具有较强 的业务能力 同时 , 须具有 店消费者的要求。 2学 必 爱 岗敬业 、 踏实 肯 干 、 虚好 学 、 谦 与人合 作 的精 神 。 () 5 最后是“ 茶艺 ” 为“ 认 一般” 的高达 5 %,没必 0 “
人才现状 、 酒店行业 的实用性人才需求 、 各岗位的职 内容 比较起来 ,薪资的多少也是影响人才 流失 的原 业能力要 求以及中职学 生在酒 店实习和工作 中所表 因之 一 。 现出来的各项职业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强弱项 的分析 ,并 由此探 () 4 部分员工偶遇到更好的发展空 间。员工在预 讨如何在学校的职业教育中加强对职业能力 的强化 测晋升空间上看法不一致 。层 次越高 的员工 , 认为晋 培训 , 提高学生 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 从而培养适 升机会越大 ; 层次越低 的员 工 , 为晋 升机 会一般或 认 合星级酒店发展 的高素质人 才。
二 、 查情况及分析 调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酒店管理(二)专业代码:640106二、招生招工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的酒店在职员工。

三、基本学制与学历(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二)学历:专科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酒店行业高尚的职业道德、酒店服务基本技能、酒店管理专门知识,具有现代管理理念以及中、高级酒店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高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业务部门的领班、主管及部门经理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酒店人力资源部、营销部等职能部门的经理、执行经理为发展目标的高星级酒店管理专门人才。

五、培养方式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培养方式。

学校承担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采取双导师指导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酒店需要的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专业人才,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六、职业范围开元名都大酒店及同类四星级以上高星级酒店,从事高技术水平服务和中基层管理工作。

七、人才规格(一)素质要求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二)知识要求掌握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部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服务规范、服务技能,掌握酒店管理、酒店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相关产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

(三)能力要求具备获取和更新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有酒店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具备良好的形体与礼仪,熟练的普通话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

中职酒店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酒店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酒店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服务人才的培养方案对于中职教育至关重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
于酒店服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具备酒店服务技能和素养的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中职酒店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包括酒店经营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台接
待与礼仪等基本课程。

2. 专业课程:涵盖服务技能培养,例如人际沟通、服务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等
课程。

3. 实践培训:安排学生到各类酒店进行实习,在实践中提高服务技能和实际操
作能力。

二、师资队伍:
1. 高素质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

2. 充分培训教师:定期进行岗前培训和培训更新,以更好地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和服务技能。

三、学习环境:
1. 实验室设备完善:配备先进的酒店管理软件和设备,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行
业操作和管理。

2. 校外实习机会:与各大酒店和旅游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衔接升学和就业:
1. 良好的升学通道:与相关高等院校建立合作,为有意愿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升学机会。

2. 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推荐,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通过以上中职酒店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我们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酒店服务人才。

这些人才将能够胜任酒店服务工作,为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内容提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急需高素质人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酒店基层员工的主要来源,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影响着酒店的外在形象及发展能力,因此培养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适应酒店对员工要求的需要,也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提高自身的职业认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

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时期,我国教育部门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方面颁布了相关文件,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高素质劳动者的必备技能,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关于职业能力,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英国CBE认为,在职业能力中主要是根据个体已经获取的经验,形成完善的技能体系,按照特定的工作目标有序地实施当前的各项知识思维,通常称为专项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中期,梅腾斯针对个体能力进行研究,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或称为关键能力。

美国盖力和波尔于1975年提出了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整合,认为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是为了满足知识技能和知识判断等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工业化时代澳大利亚学者提出“通用能力”的概念。

他们认为“通用能力”属于职业技能的综合体,其中包含了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200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提出了“就业基础能力”,基本要求是具备沟通能力、具备职业人意识、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及学习能力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储备一些相关专业知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黄克孝教授首次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观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整合的能力观。

梳理近1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职业能力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蒋乃平在《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再思考》中指明了职业能力包含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中职学校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中职学校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析作者:陈春燕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7期摘要:为使中职学校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酒店,为酒店培养出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理论基础的实用型人才,本文对星级酒店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进行了分析,探讨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何培养酒店企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人才需求一、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特色1.酒店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据世界酒店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酒店业发展的第一大国。

酒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上来说,在不断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人才需求从质量上来说,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市场规模扩大,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现有的酒店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虽然基础岗位工资低,但必须从基础岗位做起初进酒店的员工必须从基层做起。

和员工高强度的工作内容比较起来,酒店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低,薪资的不平等导致人才流失很大。

3.酒店是一个可以快速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业作为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酒店管理专业在国际上一直属于热门专业。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中国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酒店行业职位之多,人才之空缺,在所有行业中名列前茅。

因此酒店行业目前不管是基层服务员,还是中高级的酒店管理职位,其人才需求量都缺口很大。

特别是经济型酒店,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才需求量要比其他类型的酒店高出很多。

二、酒店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1.对人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1)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听说读能力等。

(2)专业技能:熟练掌握酒店各项客服技能与技巧,并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

(3)专业拓展能力:掌握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在工作、生活中锻炼自己与各类人员沟通的能力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酒店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饭店服务方向)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饭店服务方向)

高饭店运营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专业名称:高饭店运营与管理2.专业代码:7401043.专业反响:饭店服务方向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业的高饭店、豪华游轮、会员制俱乐部等企业,培养掌握饭店职业岗位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能从事高饭店及同类型企业的客房、餐饮、康乐等部门服务、运营与管理等岗位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了解职场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到快乐工作,安全工作、健康工作,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大有裨益;(2)具备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与各岗位工作人员协作完成各项服务工作;(3)能够树立质量是酒店的生命线的意识,认识到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酒店发展,知晓如何为客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及培养服务意识的方法及技巧;(4)具备继续学习能力,能及时酒店行业发展趋势,提高服务水平;(5)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及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2.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所的旅业的基本知识并应用于日常生活。

掌握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销售等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

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知识, 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熟悉我国基本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了解相关的专业发展动向。

能熟练使用饭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办公软件对客服务、处理相关电子资料。

能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能创作性的开展服务工作,满足宾客个性化的要求。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二)专业基础课程(三)专业核心课(四)专业拓展课(五)校本特色课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2021级高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及以上证书,原则上应为“双师型”教师。

基于酒店需求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酒店需求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We ny i , Lui t h t h e f u  ̄h 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h i n a ’ S e c o n o my a n d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ma t u r e t o u r i s m ma r k e t , t h e h o t e l i n d u s t r y i s a l s o
de v e l o pi n g r a pi d l y ,wh i c h h a s p r o po s e d hi g he r r e q ui r e me n t s f o r
h o t e l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 .T h r o u 【 g h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u r r e n t e mp l o y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t a l e n t d e ma n d s o f t h e h o t e l i n d u s t r y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d t h a t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s t u d e n t s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i e s s h o u l d b e ̄t a e h e d t o mu c h i mp o ta r n c e i n t h e t r a i n i n g o f h o t e l ma n a g e me n t t a l e n t s i n h i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l a c o l l e g e s ,a d v o c a t e d t h e e q u a l i mp o r t a n c e o f t h e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 l a u n c h e d c o l o r f u l s t u -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借全国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契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我校和中卫的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为“黄河水城、魅力沙都、休闲中卫”服务。

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将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作为基本原则,培养的是技能型的酒店服务人员,具备酒店服务与管理领域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社会竞争力。

二、目标与任务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向
专业名称: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130100)
专门化向: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
基本学制:3年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现代酒店业、餐饮业等服务业的岗位需要,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

2.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服务、竞争和创新意识。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6.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设备。

9.具备使用外语进行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服务接待能力:掌握酒店服务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法;具备酒店服务的技能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基层管理能力。

(2)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外语对客服务;能够恰当处理客我关系和日常酒店人际关系。

(3)营销策划能力:具备酒店全员营销意识和酒店形象意识;能对酒店产品供应和顾客需求迅速反应;具备一定的策划和促销技能。

2.职业特定能力:
(1)前厅服务:具备客房预订能力;具备提供总台接待服务的能力;具备提供前台礼宾服务的能力;具备客户关系维护的能力;具备总机服务的能力;具备提供商务服务的能力;具备提供行政楼层服务的能力。

(2)客房服务:能进行现代酒店客房服务、清洁等工作;具备一定的客房部基层管理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饭店市场客房部运营的调研与分析能力。

(3)餐厅服务:具备中餐的零点服务、宴会服务能力;具备西餐的零点服务、宴会服务能力;具备自助餐服务的能力;具备酒吧服务的能力;具备会议服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餐务管理能力。

(4)康乐服务:具备酒店康乐部设施设备的示能力;具备娱乐指导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推销能力;具备安全事故预防处理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突发事件应变和解决的能力。

(3)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4)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注:1.总学时3300。

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学时占比约36.3%;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52.7%;任意选修课364学时(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11%。

2.总学分198。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1计2学分;顶岗实习1计1.5学分;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计1学分。

专业资料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 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为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占5%,高级职称占10%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占30%以上。

2. 专任专业教师90%以上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3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酒店职业经理人、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

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3. 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2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法。

4.学校可根据需要适量聘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5年以上,理论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实训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案的指导意见》(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案的制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接服务行业、酒店行业的岗位需求,依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来构建课程体系,开设了《酒店服务礼仪》、《饭店工作英语》、《酒店营销》、《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特定能力。

(2)全面贯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加强与企业紧密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生产
实习和技能水平,适应市场和企业的用人要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
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新的培养模式,案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并
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了整的职业资格考级综合实训、实景教学等。

(3)案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比例为4:6,有关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符合统一要求。

但同时根据行业需求调研,对于餐饮向的学生需求较大,案在向课程的设置应偏重于餐饮服务与管理向,随着现代酒店业的不断发展,酒店对于人才需求也将不断发生变化,本案在指导各校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案的同时也为课程二次开发留出了空间。

(4)本案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特点,开发学生潜能,在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的同时,在任选课程中开设人文素质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本案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案。

(1)案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个学期。

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数为18,机动、考试各1,按28~30学时/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为18或19,按30学时/计算。

(2)第1至第5学期集中安排整教学(实训教学、认识实习或教学实习等),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3)任意选修课程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

以下课程仅供参考:
①人文素质类:名著欣赏、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公关艺术、音乐鉴赏、影片欣赏、书法、本地区概况、民族民俗、文化等,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容。

②专业技能类:插花、咖啡调制、饮食文化、烹饪基础知识、Opera、宴会策划与设计、饭店装潢与布置、产品策划、市场营销等,或技能拓展考级的强化课程。

4.开发单位及核心成员。

牵头单位及成员: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虹、黄利、玲。

参与单位及成员: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桂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懋炜;旅游职业学院,新南、军、敬。

附录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注:本表是案开发组集成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

职业学校应结合本校特点和区域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充分调研后,制定本校的该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