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合集下载

考古学

考古学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它和“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献资料。

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代的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

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要经过室内整理,在编写成报告和综合研究才能成为用于研究的资料。

不是考古调查、发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是真正的考古学,而只能成为“金石学”和“古器物学”。

英国的所谓“工业考古学”,其年代下限延伸到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的初期。

美洲的所谓“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和称“历史考古学”,其年代范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直至18世纪末或19世纪美洲各国在政治上获得独立。

英国的所谓“工业考古学”和美洲的所谓“殖民地时代考古学”或称“历史考古学”,只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欧美的近代史,也不属于真正的考古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研究史前时代的人来历史完全靠实物资料,在此考古学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

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运河、墓葬等工人建筑和设施。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器物,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绵制品等器类。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它必须是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

如果是自然物,则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农作物、家畜和渔猎、采集的动植物遗存,有的与人类活动有关,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所以都应该归属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考古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考古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考古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文化和历史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献的发掘、研究和分析,以揭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考古学的定义、历史发展以及对人类认识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源于希腊文,“考古”指的是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物的方法来揭示人类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而“学”则表示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考古学通常包括实地勘探、发掘、记录、分析和研究等过程,以获取关于过去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

考古学不仅限于对古代文明和古代遗迹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文化人类学、艺术史以及环境变迁等学科。

二、考古学的历史发展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它的发展和演变始于19世纪。

以下是考古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 早期考古学(18世纪-19世纪初)早期考古学以古代文物的收藏、珍品交易为主,重点强调的是具有实际价值的文物。

此时期的发现包括埃及金字塔、希腊罗马遗址等。

2. 考古地层学的兴起(19世纪)19世纪中叶,考古地层学的出现使得考古学转向对不同地层中文化和物质遗存逐层的发掘和分析。

这一时期出现了以下层对比上层的原则作为考古学研究基础的方法。

3. 新考古学的兴起(20世纪)20世纪初,新考古学运动兴起。

新考古学强调系统的考古工作,包括勘探、发掘、清理、测绘等环节,并提出了科学的文物分类和分析方法,以及更加全面和精确的研究成果。

4. 跨学科合作(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学科交叉的进一步发展,考古学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如自然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

这种跨学科合作为考古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三、考古学的重要意义考古学对人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1. 揭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献的研究,考古学可以揭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例如,通过对古代城市遗址的发掘,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城市规划、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考古学知识点

考古学知识点

考古学知识点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迹、文物和其他相关证据的系统发掘和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考古学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考古学的定义和分类考古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它通过对人类活动遗迹的发掘、分析和解释,还原过去文明的面貌。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考古学可分为古人类学、古文明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古人类学研究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古文明考古学研究古代文明的兴衰和演变;历史考古学研究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和文化。

二、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考古学采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来获取、保护和解释考古资料。

其中,考古发掘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使用工具,如铲子、刷子和筛子,小心地挖掘遗址,记录和保存发现的文物和遗迹。

此外,考古学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扫描等,辅助研究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考古学研究更加精确和全面。

三、考古学的重要发现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为我们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考古学发现:1. 启蒙时代洞穴壁画:位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考古学家在19世纪末发现的,这些壁画描绘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生活和动物图案,被誉为人类文化的杰作。

2. 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建于公元前27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内部陈设丰富,展示了古埃及的宗教和社会制度。

3.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陶俑群。

它们是秦始皇陵墓的守护者,反映了秦代军事制度和艺术水平。

4. 玛雅文明遗址: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最重要的文明之一。

玛雅遗址中保存了许多建筑、雕塑和文字,揭示了玛雅人的宗教、政治和日常生活。

四、考古学的意义和挑战考古学对于人类认识自身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学科。

通过对人类遗址、文物和文化遗迹的发掘、分析和研究,可以还原人类社会的历史面貌,探索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演变。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内容和研究方式。

一、考古学的基本概念考古学是对人类古代文化与历史的研究与探索。

它主要通过对人类所留下的遗址、遗迹和文物的发掘和研究,还原人类的生活和历史。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古代人类的使用工具、居住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从而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1. 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对古代遗址的挖掘,考古学家可以获取大量的实物资料,如文物、建筑遗迹、生活器具等,从而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模式和社会面貌。

考古发掘需要系统规划和科学运用工具,如挖掘技术、测量仪器等,确保遗址的保护和准确的数据记录。

2. 考古学调查考古学调查是根据地理环境和历史资料等,寻找潜在的考古遗址和文化遗迹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考古学家确定合适的发掘地点和研究方向。

调查方法包括实地勘察、文献研究、遥感技术等,通过系统的调查,可以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考古信息和资料。

3. 考古学分析考古学分析是对发掘所得遗址、文物和遗迹等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文物分类、鉴定、制图、测量、实验重建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可以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背景,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4. 考古学年代学考古学年代学是通过对考古资料的准确测定和对比,确定考古遗址和文物的年代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相对年代学和绝对年代学两种。

相对年代学主要通过考古层次的划分、各种考古文化的比较和通常技术的进步等,确定文物和遗址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学则主要通过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树轮的研究等,来确定文物和遗址的绝对年代。

三、考古学的意义和价值考古学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考古学导论入门知识

考古学导论入门知识

考古学导论入门知识一、什么是考古学当我们谈到考古学,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挖掘古墓、寻找宝藏或者探索古老的文明遗迹。

然而,考古学远远不止于此。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研究过去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来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这些物质遗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古老的建筑、工具、陶器、饰品,甚至是古人留下的垃圾堆积。

考古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通过仔细研究这些遗存,试图拼凑出过去人类生活的拼图,揭示那些已经消逝在时间长河中的故事。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遗址遗址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这可以是一个古代的城市废墟、一个村落的遗迹,或者是一个特殊用途的场所,如祭祀场所、矿场等。

通过对遗址的布局、建筑结构和遗迹分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

2、文物文物包括了各种人工制造的物品,如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书画等等。

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反映当时技术水平、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物证。

3、生态遗存除了人工制品,考古学家还会关注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态遗存,比如动植物的遗骸、土壤的成分等。

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环境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这是考古工作的第一步,考古学家会到可能存在遗址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地形、寻找地表的遗物等方式来确定潜在的研究区域。

2、考古发掘一旦确定了发掘地点,就会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挖掘工作。

这可不是随便乱挖,而是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址和文物,并获取准确的信息。

3、文物整理与分析挖掘出来的文物需要进行仔细的清理、分类、编号和记录。

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形态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年代测定等,来获取关于文物的更多信息。

4、多学科综合研究现代考古学往往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比如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考古发现。

四、考古学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人类的历史考古学让我们能够突破文字记载的限制,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了解那些没有文字记录的时期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论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论

考古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论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过去和原始文明的学科,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址、工具、艺术品等物质遗存的挖掘和研究,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一、考古学的基本概念1. 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从古代遗迹中发掘出土文物,了解人类活动的历史过程和文化内涵。

2. 考古学的目标考古学的目标是还原过去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现象,以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遗产。

3.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古代遗址、遗迹、文物、人类遗存等物质遗存,例如古墓、古城、古文物等。

二、考古学的方法论1. 考古发掘考古学的核心方法是考古发掘,通过系统的挖掘、勘探、清理工作,寻找并记录古代人类遗址和文化遗物,并进行文物保护和研究。

2. 考古调查考古调查是在选址之前对考古目标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包括地表勘察和地下勘察,通过获取的古代遗迹和文物信息确定实施考古发掘的区域与方向。

3. 考古挖掘考古挖掘是指对选定的考古目标进行实地挖掘,包括制定挖掘方案、选取挖掘方法和技术、进行野外勘探和记录等步骤。

4. 考古清理和整理考古清理和整理是指对发掘出的遗址遗物进行清理和整理,包括除尘、鉴定、分类、修复等过程,保护和研究文物。

5. 考古研究考古研究是对考古发掘和挖掘出的文物进行研究,通过文物本身和相关资料的分析,还原历史情景,解读文物的意义和价值。

6. 考古学的学科交叉考古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科交叉合作,可以更全面地还原人类历史和文化。

三、考古学的意义与价值1. 实证科学考古学通过对古代遗址和文物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客观、可验证的证据,以实证的方式还原、重建人类历史和文化。

2.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考古学是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古代遗址和文物的挖掘与研究,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考古学不仅揭示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还推动了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学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由古希腊语演变而来。

17世纪时指对古迹、古物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含有美术价值的对象的研究。

19世纪才成为对所有古迹、古物的研究。

中国:东汉:古学,指古文经学,包括古文字学;北宋中叶:金石学,仅限于古代的吉金、石刻;清代末期:金石学:扩大到各种古物;古器物学,此名称延续至20世纪前期。

集古、博古、格古、考古:宋。

日本首先使用“考古学”这一名词。

二、考古学的定义:格林.丹尼尔(英国考古学史专家)认为含义有二:①、人类历史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②、人类史前时期物质遗存的研究。

夏鼐:①、考古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或继续使用这种知识的途径;②、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方法和技术;③、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

共同点:过去的;物质的遗存。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自人类的起源始;下限:随考古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又由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所以无法统一。

20世纪50年代前,下限被限定在文字出现前,偏重于史前考古。

50年代后,历史考古受重视,下限逐渐向后延伸。

下限:英国: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

法国: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年)。

美国: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4年)。

中国:明朝灭亡(1644年)。

空间范围:原则上:全球各地,一般限于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

四、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目的:人类历史。

察明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的规律。

理论基础:历史唯物论。

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

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第二节、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一、考古资料的遗留形式及原因:人类创造的物质形态被保留下来,即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情况:①、埋藏于地下,为多,大量;②、遗留在地面上。

造在地面上,高大,长时期内不会被彻底埋藏;年代不太久远。

地下遗留形成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的沉积。

考古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考古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考古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及其文化遗存的学科,其定义和发展历程延续了几个世纪。

通过发掘、研究和分析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址,考古学可以揭示人类社会的演变历史,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演化。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

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可以被定义为一门研究过去文化的学科,通过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址、遗物、建筑等物质文化遗存进行发掘、分析和研究,以还原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

考古学通常涉及地质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规律。

二、考古学的发展历史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许多欧洲人开始进行探险和远征,他们在探险中发现了古代文明的遗迹,这引起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

最早的考古学家梅迪克斯(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尝试通过对古代遗址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到了19世纪,考古学开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这时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考古学家,如史密斯(William Smith)提出的地层学原理,尼尔森(Ludwig Lindenschmit)对史前青铜时代文化的研究以及高尔(HeinrichSchliemann)在特洛伊古城的发掘等。

这些考古学家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

20世纪,特别是二战之后,考古学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科技的进步和方法的革新给考古学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去研究古代文化。

例如,碳14定年方法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考古学家能够更准确地推断出古代文化的年代和分布。

同时,跨学科的合作也成为考古学重要的发展方向,人类学、地质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为考古学带来了更深入的理解。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成为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3D 扫描、虚拟重建等技术,考古学家可以更好地保存和展示文化遗产,同时提供更多的研究数据供学者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学概论题目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文化
2、金石学
3、环境考古学
4、文化遗存
5、殷墟文化
二、简答题
1、简答一下新石器时代聚落的主要特征
2、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区别
3、聚落选址的影响因素
4、考古资料整理的目标
三、论述题
1、论述商周考古的特点
2、论述考古遗存的认知途径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文化:指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存总和,是特定文化遗存的共存关系。

它反映了人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表述的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2、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3、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考古学主要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遗存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的变迁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

4、文化遗存:既人工遗物,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中留下来的带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各种各样的遗物和遗迹现象,包括制成品和非制成品。

在人工制品中除完整器物外,废弃品和特殊物品及其附著物也应予以重视。

5、殷墟文化: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二、简答题
1、简答一下新石器时代聚落的主要特征
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文化中大量存在。

一般包括壕堑、围墙一类的防卫设施,以及特殊的祭祀性建筑。

主要为半地穴居、地面建筑和架空居住面的几种形式。

其来源是穴居和巢局。

但随着生产力发展,建筑水平提高,出现有单间到套间、木制到土坯墙等变化。

这些变化奠定了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基础。

2、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区别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它和“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科学的范围,所不同的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献资料。

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代的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3、聚落选址的影响因素
首先,水是维持人类及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倒:之一。

因此,人类常将居住地营建在河湖旁或泉水(包括岩洞内的泉水或暗流)附近。

“缘水而居”是贝代人类选择居住地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其次,生活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居址选择的重要条件之——。

居住地附近必须要有充足的动植物资源,以维持生活的需要。

再次,安全问题也是居址选择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4、考古资料整理的目标
一是建立资料库,从而使实物资料能够得以长期保存和研究;二是通过对遗物的系统整理和文化面貌的全面观察,进一步检讨田野操作中对遗迹间相互关系和遗址堆积过程的判断是否正确,或者有无疏漏。

三、论述题
1、论述商周考古的特点
商周时期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价段,较之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有以下的特点。

(1)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商周时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一—甲骨文、金文等。

这些文字直接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从而结束了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始时代。

这些直接记载商周历史的文字资料对解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极有帮助。

除此之外,战国秦汉时期大量的史籍如《史记》等也追记了商周时代的历史,这些文献有的保留至今,也为我们研究商周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两方面的文字资料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结合使商周考古的许多结论更有说服力。

(2)社会大变革时期
商周考古包含的历史时期从夏至春秋,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两次伟大的变革:即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由此而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变化在考古学文化中同样表现出来,这就为商周考古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3)城市等大型建筑兴起
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大型宫殿建筑,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盘龙城、殷墟、周原遗址、丰镐遗址、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规模宏大,布局复杂,功能齐全,是原始建筑所无法比拟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形态和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4)使用两种金属器具
2、论述考古遗存的认知途径
(1)历史学认知途径历史文献的作用
(2)民族学认知途径民族志资料的作用
(3)自然科学认知途径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研究成果的作用生物学,地质学,体质人类学等等
(4)模拟实验认知途径实验考古学的作用
(5)考古学认知途径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地质学原理的运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表象到本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