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_引证法_曹津源
“引”得准“引”后析“引”能“证”——教你三招用好议论文引证法

“引”得准“引”后析“引”能“证”——教你三招用好议
论文引证法
曹津源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曹津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勾勒出北部引嫩工程清晰的界线——北部引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和土地使用证办理工作综述 [J], 欧阳大龙;胡宏宇
2.“引”得准·“引”后析·“引”能“证”--议论文写作的引证技法 [J], 曹津源
3.引得准引后析引能证--例析议论文引证法 [J], 曹津源
4.高被引还是零被引:基于论文被引的最佳科研合作规模研究——来自Financial Times TOP 45商学院期刊的证据 [J], 马荣康;李真真
5."引智分会"引领高校引智引才事业创新发展 [J], 夏红卫;朱洁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演讲中的引证与实例运用技巧

演讲中的引证与实例运用技巧引言在演讲中,利用引证和实例来支持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引证可以增加演讲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而实例则能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演讲中的引证与实例运用技巧,旨在帮助演讲者提升演讲的说服力和效果。
一、引证的运用技巧1.选择合适的引证来源在演讲中,引用权威专家、学者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的观点,可以增强演讲的可信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引证来源至关重要。
可通过研究文献、专业杂志、学术期刊等途径获取可靠的引证。
2.确保引证准确无误引证时,要确保引文的准确性和无误。
在引用他人观点时,应尽量避免对原文内容进行删减或改动,以避免失真或误导听众。
同时,还应注明引证来源,以便听众查证。
3.注重语言表达在演讲中,引证的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尽量避免长篇大论。
可以选择重点引用,突出关键词汇,以提升听众对引证内容的关注度。
此外,引述时可以适当进行点评或解读,以便更好地与自己的观点结合。
二、实例的运用技巧1.选取生动具体的实例在演讲中,使用生动具体的实例可以更好地说明观点,激发听众的共鸣。
因此,在使用实例时,应该遵循"具体、生动、可信"的原则。
实例可以来自真实的经历、事件、社会热点等,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2.剖析实例的逻辑关系在运用实例时,要注意对实例进行剖析和分析,揭示其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说明实例背后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方式,以加深听众对实例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证明演讲者的观点。
3.多样化实例类型为了使演讲更加多样化和丰富,使用不同类型的实例能够有效地提升演讲中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可以运用事实数据、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名人故事等多种实例类型,以满足不同听众对实例的期待和接受度。
结论在演讲中,引证和实例的运用技巧对于提升演讲的说服力和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证来源、确保引证准确无误、注重语言表达等技巧,演讲者可以增加观众对演讲的认可和信任。
怎样写好议论文_写作技巧.doc

怎样写好议论文_写作技巧喻证,让说理更精彩——一怎样写好议论文江苏曹津源记叙文写作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议论文写作则主要依靠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表现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初中生如果驾驭得不好,容易写得空洞抽象,枯燥乏味。
能不能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进行说理呢?能。
运用比喻说理,就是一个常用有效方法。
比如谈怎样读书,如果从道理到道理,难免因寡味而倒胃口;如果让比喻进入说理,特别是有一个贯穿全文比喻,那“读书”“滋味”就完全两样了。
请欣赏《读书如熬粥》。
读书如熬粥赵畅我母亲煮得一手好粥。
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是,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
米好,粥就好。
粥拼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实力与质地。
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鲜香味。
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
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
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
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
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词汇量十分有限。
不仅是词汇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表现。
”略萨对阅读经典真谛作了深刻诠释。
一个常读经典作品人,一个常读好书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人。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
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
读书是一个人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目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
演讲稿中的引用与引证技巧

演讲稿中的引用与引证技巧在演讲中,引用和引证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可以增添演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正确地使用引用和引证,可以为演讲者赢得听众的认同、增强演讲内容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演讲稿中的引用与引证技巧,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技巧。
正文如下:一、引用的定义和作用引用是指在演讲中引用别人已经说过的话或者发表过的观点。
演讲者可以引用名人的言论、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等。
引用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增强可信度: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或者研究结果,可以使演讲更加可信,增加听众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和信任。
2. 说服力加强:引用的内容可能是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的,因此可以为演讲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证据,增加演讲的说服力。
3. 引发共鸣:引用名人或者普通人的真实感言,可以引发听众的共鸣和共同情感,从而加深对演讲内容的印象。
二、引用的技巧1. 选择合适的引用对象:引用的对象应该能够代表某个领域的权威或者具备一定影响力。
引用名人或者专家的观点和研究结果,可以给演讲增加权威性。
2. 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在引用别人的话语时,要确保所引用的内容是准确的,不要歪曲别人的观点或者错误解读。
演讲者可以通过查找原始出处,核实引用内容的真实性。
3. 合理安排引用的位置:在演讲中,引用的位置可以有所变化。
可以在引言部分使用名人名言引入话题,也可以在内容论证中使用专家观点进行支持,还可以在总结部分通过引用来强调演讲的核心观点。
三、引证的定义和作用引证是指在演讲中引用他人的成果、研究数据等,用以支持演讲者的观点和主张。
引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供证据支持:通过引证专家的研究成果或者相关数据,可以为演讲者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增加说服力。
2. 显得严谨可靠:演讲者通过引证他人的研究和数据,可以显示自己的严谨性和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增加演讲的可靠性和专业性。
3. 加深理解:通过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听众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详细的信息,增加对演讲内容的认同和记忆深度。
引证法_精品文档

3、学会分析。 (3)直接分析名句的含义,使之支持论点。
总结
在引用原文之后,抓住了关键的内 容,紧扣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总之,引证法的要点就在于“引文加 分析,分析扣论点”,记住这一点, 就能使你的论据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战演练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
典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时,凡尔纳童心大发,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
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这失礼的举动没有让凡尔纳惊
慌失措,相反,他却主动找大仲马攀谈。由此结识了文
豪并在其影响下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
说家。正所谓:
E
。
A“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
B“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C“不等待机会所送礼物的人,就是征服了命运。
一、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
二、要对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 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
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 其实在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 喜的,但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 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 因此,在列出理论根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 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说,阐明引用资料的 目的,讲清所引用资料的意思,将其与观点紧密 联系起来。
D“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E“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论点:要敢于说“不”
也许你认为说“不”是庸人的无知,是弱者 的逃避,是狂徒的嚣张。然而,在真正的勇者那 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__________
请利用下面所给材料续写本段文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浅谈律师谋略的八种运筹方法

浅谈律师谋略的八种运筹方法作者薛东来源开县律师网律师谋略是多种多样的,其运筹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用多样的方法去运筹多样的谋略,由此产生出律师谋略活动的丰富性。
要对所有的谋略阐述其不同的运筹方法,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具体运筹方法。
一、例证法。
所谓例证,是指律师用经过反复调查核实的证据来证明某一判断或结论。
这在律师业务中是经常运用的。
例证法的特点是广泛巧妙地运用证据,以证据论证论点的成立。
在例证法中,对证据的收集和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它要求律师掌握案件的全部证据或主要证据。
在已方提出论点或对方提出观点时,用证据加以说明或驳斥。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事实在运筹中是何等的重要。
二、引证法所谓引证,是指律师引用当事人或委托人的话、或其他资料来说、证明问题。
引证与例证的不同点在于:1、例证是以证据来证明,而引证不仅仅引用证据,它还可以引用其他资料,如法律条文;2、例证往往采用第一手的资料或证据,其论据的作用较强;而引证的材料往往是间接的,其引证的材料有可能出现误差。
如律师引用某一法律条款,有可能是已过时作废的。
引证法在律师业务开展中也是大量应用的。
因为案件本身不可能存在大量的直接证据,其错综复杂性难以仅仅用例证法可以解决。
引证法可以补充例证的不足,当无法用例证法的时候,律师运用引证法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用引证法,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引证必须合理。
即引证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曲解、歪曲原意,更不能主观臆想出来。
(2)引证必须适当。
即引证必须少而精,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三、因果法原因与结果,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
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果法,就是揭示客观事物普遍联系与性质的方法。
在律师实务中,案件的发生总有其一定的原因,案件的处理也总会有一定的结果。
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也没有无原因的结果。
如何使用引证法

如何使用引证法
引证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知识。
首先,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使用引证法。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网络资源等,找到
有关知识的引证,并将其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将这些引证放在一张纸上,以便日后查阅。
其次,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分析引证。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引证,更好地理解知识,并能够更
好地记忆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比较、分析等方式,来分析引证,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后,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应用引证法。
学生可以通过应用引证法,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比较、分析等方式,来应用引证,以
便更好地理解知识。
总之,引证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知识。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使用、分析和应用引证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恰当的引用和引证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恰当的引用和引证高考作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考试,一个出色的作文可以为你争取更多分数。
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引用和引证是展示你的观点和论证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恰当的引用和引证。
引用是指在作文中使用其他人的原话或针对某一观点的词句。
引用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1.支持观点:当你想要加强自己的观点时,可以引用专家、学者或名人的话作为支持证据。
例如,当你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时,你可以引用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2.举例子:有时候,一个具体的案例可以更好地说明你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引用真实的个人经历或公众事件来支持你的论证。
例如,当你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作文时,你可以引用你的朋友的经历:“我的朋友从小吃垃圾食品,现在体重超标、疲惫不堪,这给了我一个警示。
”在使用引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引用:确保你准确地引用他人的话,并在作文中给出正确的引用格式,如使用引号或斜体,并标明出处。
例如,在引用书籍或文章时,你需要提供作者、书名或文章标题以及出版或发表的日期。
2.合理选择:选择那些可以最直接、有效地支持你观点的引用。
避免使用高深的专业术语或内容与你的主题不相关的引用。
除了引用外,引证则是指在作文中使用他人的观点、实验结果或理论来支持你的论述。
引证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1.学术支持:当你需要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时,你可以引用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者科学实验结果。
2.历史事件:当你需要引证历史事件来支持你的观点时,你可以引用相关的历史事实、研究或者学者的解读。
在使用引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引证:确保你引用的内容准确无误,并在作文中给出正确的引证格式,如使用引号或斜体,并标明出处。
例如,如果你引用了一则历史事件,你需要提供该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来源。
2.合理解读:在引证的过程中,你需要对引证内容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Teenage Schoolmates 江苏 曹津源
用笑容面对如火的骄阳,用信念坚定自己摇摆不定的心。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七年 (9) 班 臧 索 《跨过军训这扇门》 作文新干线
引证法,是在议论文中引用公理、名言
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
语、古今诗文等作为论据,以此证明观点的
论证方法。
但在中学生的议论文中,常常
会发现各种问题:或只引不析,或引而不
证,或引得滥而不精、少而不准,等等,使议
论文成为“观点加引语”的简单拼凑,无法
达到证明论点的效果。
那么,作为道理论证的重要方法,怎样
才能让引证法的说服力更强呢?
一、准确引用,以引相连
议论文中的引用要做到准而精,所引
内容应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
此外,不能
一引了之,而应由所引内容推进论证过程,并联系论点从相关角度切入,以便后文进
行有效的论证。
如果没有引用进行连接,论述就有可能显得跳跃,造成表意不畅。
如 《其行可赞,其为可叹》 一文中,先
引用罗曼.罗兰的“最伟大的人和最渺小
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接着从渺小者的责
任展开论述;随后引用亚米契斯的“要勇
敢,不要让绝望的庸俗压倒你”,由此转入
对勇气的论述。
二、多方引用,详加分析
文中的引用,可紧密围绕论点从不同
角度展开,以彰显论据的丰富性。
必要时,可将例证法与引证法相结合,用较为详细
的事例来论证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
如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 一文中,先引用名言:“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然后从听“有信之言”切入,进一步论证“乐听真言”的重要性,用 《吕氏春秋》 中的一则史实,从反面证明论点。
如此安排,使论证过程与论证手段丰富而多样,也更具说服力。
三、先引后证,层层深入 在引用道理论据之后,进行深层次的论证,往往能使说理更加令人信服。
如 《幸福来源于心灵满足》 一文中,作者在引用了保尔的“我最大的幸福在于有事做”和马克思的“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之后,从反面进行对比论证:安逸的生活往往容易使人精神空虚、心理迷茫,最后得出“安逸与无所事事不能给人以享受,思考与劳作才能让人幸福”的结论,推理层层深入,逻辑严谨。
四、引后即止,拓展论点 文章在恰当的引用之后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和思考,往往更容易打动读者。
还有些结尾处的引用,可以让文章的论点得到含蓄的拓展。
如 《向前,向前,向前》 一文中,作者在引用“只瞄准不射击的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的不是好士兵”后随即收尾,令读者在回味这句话时,很容易联想起前文的内容和“向前”这一论点,同时拓展了“向前”的含义,使文章言虽尽而意无穷。
(责任编辑 曹 懿)
如何运用“引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