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

合集下载

汉文帝——精选推荐

汉文帝——精选推荐

汉文帝编辑本段人物生平登基汉文帝刘恒,以德政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

薄姬初封代王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庶妻薄姬所生。

薄姬是吴(今江苏苏州市)人,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

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

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

公元前203年,她便生下了刘恒。

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姬基本上就没有被宠幸过,在后宫争宠中属于中立派,为人谦和,谁知这正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暗算的一个原因。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就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

代王即位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遵照吕雉的嘱咐,吕产、吕禄各自住在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

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

薄姬墓诸吕被灭以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又有首先起兵反诸吕之功。

但因为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来一个吕氏专权,所以被否决了。

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被否决。

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

太后家薄氏谨良。

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

”这是众人能接受的惟一方案,得到了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

代王刘恒见到迎请的使者后,颇为犹豫,又请母亲薄太后给拿主意。

薄氏不肯轻易让儿子去冒险。

母子决定先让薄氏的兄弟薄昭到长安去见太尉周勃。

周勃向薄昭讲明大臣们立刘恒为皇帝的真意后,刘恒这才启程进京。

刘恒至京,丞相陈平等拜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

大王,高祖长子,宜为嗣。

愿大王即天子位!”刘恒再三推让之后,于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三十日,遂即天子位,时年24岁。

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提出清除宫内的奸佞小人,于是和太仆夏侯婴进宫,用车将后少帝载出,然后拥护着法驾去迎接皇帝,当晚,刘恒进入未央宫。

汉文帝简介

汉文帝简介

汉文帝简介汉文帝(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名刘恒,是中国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

汉文帝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长子,也是刘邦和皇后吕雉的第二子。

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在公元前179年被立为太子,在刘邦的亲自教导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汉朝的创立者刘邦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鼓励亲子之间的学问交流,也培养了汉文帝的文化素养。

在刘邦去世后,刘恒于公元前179年继位,成为了汉朝的第五位皇帝。

汉文帝上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政权。

首先,他选拔人才,重用有才华的官员,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和治理能力。

他还实施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监督,以确保帝国的统一和稳定。

此外,他还积极开展农业和商业发展,鼓励人们耕种并推动富民政策,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汉文帝还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将孔子的经典《论语》等儒家经典列为国学,加强了各级教育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他还设立了国子监,聘请优秀的儒学家担任教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这些措施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内政改革,汉文帝也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扩大了汉朝的领土。

他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和中南半岛,发展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和商业关系。

此外,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汉朝的海上领土,防止外敌侵略。

这些外交举措进一步加强了汉朝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其成为东亚的大国。

然而,尽管汉文帝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统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位期间,他曾多次与外族进行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同时,他对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也没有很好地应对,导致政权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汉文帝在位期间还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等,这些问题也给汉朝的稳定带来了一定压力。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在位期间去世,享年45岁。

他去世后被追尊为汉文帝,谥号为高皇帝。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刘邦第四子,母薄姬,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人宽容平和,政治上低调处事。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周勃、陈平等灭诸吕,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汉文帝在位时,窦漪房为文帝皇后。

文帝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收奴连坐、废除田租,对诸侯国和匈奴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使汉朝进入强盛时期。

道德方面宽厚仁慈、有孝心为二十四孝之一、以德服人、注重节俭,刘恒与其子刘启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后元七年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霸陵。

在古代,有取天下者为祖,以德治天下的为宗。

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

总评:荀悦:“以孝文之明,大朝之治,百僚之贤,而贾谊见排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冯唐首白屈於郎,岂不惜哉!夫以绛侯之忠,功存社稷,而犹见疑,不亦痛乎!”曹植:“孝文即位,爱物检身。

骄吴抚越,匈奴和亲。

纳谏赦罪,以德怀民。

殆至刑错,万国化淳。

”朱熹:“三代以下,汉之文帝,可谓恭俭之主。

刘恒学申韩刑名,黄老清静,亦甚杂。

但是天资素高,故所为多近厚。

”曾国藩:“天下惟诚不可掩,汉文帝之谦让,其出于至诚者乎!……盖其德为三代后仅见之贤主,而其心则自愧不称帝王之职而已矣。

”人物生平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

吕后去世,陈平和周勃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

最后,他们选择宽厚仁慈代王刘恒为皇帝。

刘恒开始有疑心,他的属臣们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说不会有假。

于是找人刘恒占卜,结果是做天子。

于是刘恒决定入京。

但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非常小心。

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快到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

最后刘恒终于在大臣的拥戴下平安继承了皇位。

因为得到皇位不易,刘恒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张武负责守卫皇宫、京城。

然后赏赐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恢复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的爵位和封地。

汉文帝(刘恒)简介

汉文帝(刘恒)简介

汉文帝(刘恒)简介汉文帝(刘恒)文帝,名刘恒(公元前202年-前157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周勃等人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

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

葬于霸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刘恒,母为薄姬。

在高祖攻破陈希,平定代地后,被封为代王。

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公元前一八零年吕后死,吕产、吕禄掌握兵权,控制皇宫,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

陈平与周勃设计,使吕产将北军兵权交给周勃。

周勃持兵印号召北军将士:“今吕氏企图夺位,谁愿帮助吕家的袒露右臂,愿帮助刘家的袒露左臂;”将士都心向刘家,纷纷袒露左臂。

周勃于是调北军入未央宫,杀死吕产等人,防止了夺位的政变。

事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以少帝不是正统,于同年闰九月,迎立刘恒为帝。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著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文帝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从而开创了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

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

文帝时,算赋也由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每人每年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文帝还厉行节约。

有一次,他准备盖一所露台,一算,须花费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家产,就作罢了。

此外,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

文帝十二年还废除了过关用传的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

①秦代大多数罪人,即被判处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

高三历史汉文帝知识点

高三历史汉文帝知识点

高三历史汉文帝知识点汉文帝,即刘恒,是中国历史上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得西汉王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本文将就高三历史中的汉文帝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汉文帝的背景和即位刘恒,字德,是汉高帝的次子,由于他的母亲是南越王刘胜的女儿,所以他在位之前被称为刘恒南渡王。

在刘恒的哥哥刘志早逝后,刘恒成为了太子。

公元前179年,汉高帝去世后,刘恒继位,成为汉文帝。

二、汉文帝的政治思想和措施1. 贯彻“去苛政”和“尚德”理念汉文帝一上位就提倡“去苛政”和“尚德”,即废除高帝时期的严苛政策,推行温和政治,并倡导仁义道德。

他注重德治,通过加强教育、提倡孝道等来加强民众的道德观念。

2.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文帝废除了百家争鸣的政策,独尊儒术。

他任用儒生为官员,并废除了公卿之职,设立丞相和御史大夫等新的官职,以巩固中央集权。

3. 开放疆土,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汉文帝不断开拓疆土,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

他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 统一货币,推动经济交流汉文帝继承了汉高帝的统一货币政策,推行“五铢钱”,使得全国各地的货币统一。

这促进了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汉文帝的外交政策1. 与北方匈奴的战争汉文帝时期,匈奴频繁侵扰汉朝北方边境。

为了对抗匈奴的威胁,汉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筑边境长城、设立屯田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防御。

2. 与西南地区的交往汉文帝积极开展对西南地区的探索和交往,派遣使者到达西南地区,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这对于巩固汉朝在西南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汉文帝的文化事业1. 修订《春秋左传》和《史记》汉文帝重视文化事业,他亲自修订并删减了《春秋左传》和《史记》,使得这些经典的版本更加完善和规范。

2. 奖掖文学人才汉文帝设立文学馆,聚集了一批文学人才,如司马迁、司马相如等。

古代皇帝刘恒简介

古代皇帝刘恒简介

人物简介刘恒生于前203年腊月十一(1月15日),是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汉族,汉高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

8岁被立为代王,曾有代王王后一位,代王王后生有四个儿子,在刘恒称帝后不久,这四个儿子相继去世。

后有宠姬窦漪房窦美人。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

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24岁的刘恒即位。

刘恒登基后窦漪房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

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

葬于霸陵。

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文帝年表1岁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刘恒出生。

【魏豹汉王二年(前205年)三月反,韩信八月平定,汉王收薄姬,薄姬由于是“罪妇”,被送进了“织室”。

岁余不得幸应该从这时起,而非汉王三年(前204年)五月魏豹死时开始算,即薄姬在魏豹死后半年即汉王三年(前204年)十月或十一月受临幸,汉王四年(前203年)七月或八月出生注:汉初以十月为岁首】。

8岁公元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初封代王。

9岁公元前195年(高祖十二年),代王刘恒与母亲薄姬、舅舅薄昭等就封国。

约12岁公元前192年(惠帝三年),娶代王后约13岁公元前191年(惠帝四年),十月汉惠帝娶张嫣,(约此时吕后赐窦漪房于代王)。

约14岁公元前190年(惠帝五年),(约此时女刘嫖出生)。

16岁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子刘启出生。

20岁公元前184(高后四年),(约此时子刘武出生)。

24岁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入主汉宫,功臣集团周勃、陈平与皇族集团刘章互相妥协拥立代王刘恒即位。

周勃为丞相汗流浃背,最后陈平任丞相,灌婴为太尉。

25岁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文帝前元元年,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找亲人。

汉文帝的有关故事

汉文帝的有关故事

汉文帝的有关故事1.撤封上林令,刘恒,高祖刘邦的第3个儿子,出生于前202年,卒于前157年。

初封代王,前180年,陈平和周勃诛吕之后迎立为帝,是为文帝。

汉文帝即皇帝位之后,南服越王赵佗,北退匈奴右贤王,使得国内太平,民众安宁,文帝再不忧神焚心,便专心致志地治理起国家来。

闲暇之际,也免不了出去游逛散心。

公元前177年8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气清人爽,文帝出宫游玩。

当行至上苑林时,见苑内草青林郁,鸟鸣兽叫,一派生机勒勒,惹得文帝眉开眼笑,雅趣倍增,不忍离去。

在谒者(秦汉时期掌管传达事务的官名)张释之的提醒下,继续前往观赏。

当行至虎圈(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时,见内养狼、狮、虎、豹百余种,狮吼虎啸,争腾奔跃,好不令人心惊肉跳。

汉文帝登上观兽楼,一边观赏,一边颇有兴致地命人把上林尉叫来问道:“这里共有多少种野兽?总数是多少?”上林尉见问,一时慌张,张口结舌,急得满脸紫胀,竟不能答。

文帝不由面生愠色,上林尉一见,更是冷汗如注。

正在这时,分管虎圈啬夫(秦汉时期官职名称,属小吏)见状,急忙走到汉文帝面前,就其所问代上林尉作了回答。

文帝一听,立即转怒为喜,接问上林尉:“他是做什么的?”上林尉道:“是负责虎圈的一名专职小吏。

”文帝顿生兴致,为了观察这个小头目的才能,接着又提出了一些有关野兽喂养、习性等方面的问题。

这小吏倒很乖觉,对文帝所问对答如流。

汉文帝赞许道:“好一个小吏目,这样才算尽职哩!”尔后对随从官张释之说要封其为上林令。

张释之陷入沉思,没有立即表态。

文帝接着问了一次。

张释之进谏道:“陛下感动蜂侯周勃、东阳侯张相人品如何?”文帝随口答道:“当然都是很忠厚又很能干的大臣。

”张释之道:“陛下说得对嘛,既然您很佩服绛侯、东阳侯一类忠厚能干的官员,为什么一出口要对啬夫一类人委以重任呢?周张二人,平时谈论问题,可并不像这小啬一样,口捷舌利,喋喋不休。

对啬夫之类能说会道之人如果动不动封官迁升,臣恐陛下今后会为表面言辞所迷惑,言听计从,这会坏大事的。

刘恒

刘恒

刜封代王
• 薄姬是吴(今江苏)人,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 楚汉戓争刜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贤,奵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 细室细布,而魏豹被刘邦派去守荥阳,后被刘邦手下周苛为除后患杀 乀。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宥。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奵生下刘恒。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陇豨癿 叛乱,就立8岁癿刘恒为代王[2],都亍晋阳(今山西夜原)。[3]
人物生平
• 刘恒出生亍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己亞年),汉高祖第四子, 母薄姬,汉惠帝乀庶弟。 8岁被立为代王。西汉第五位皁帝(前180 年—前157年在位),汉族,汉夜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在 位23年,享年47岁。葬亍霸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匙白鹿原东 北角)。在古代,有夺叏夛下乀功癿称为【祖】,有治理夛下乀德癿 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夜宗,谥号孝文皁帝。也是《二十四孝》丨 亲尝汤药癿主角。
②封赏功臣 • 汉文帝卟位乀后,首兇封赐诛请吕有功乀臣。文帝前 元年(前179年)十月,封周勃为史丞相,陇平为左丞相, 灌婴为夜尉,组成新癿汉廷丨夞。随刘恒入朝癿官员,有 癿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旧有癿请侯王乀外,汉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癿 请侯王。同年十二月,立原赵幽王刘友乀子刘遂为赵王; 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后来,又立刘遂乀弟刘强为河 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立 皁子刘武为代王,又徙封为淮阳王,后徙封为梁王;封刘 参为夜原王;刘揖为梁王。

刘邦癿旧臣陇平呾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 灭了吕氏労力,然后商讫由谁来继承皁位,代替 当时吕后立癿尋皁帝刘弘,他们觉得刘弘丌是惠 帝癿后代,丌符吅皁位继承癿法统。最后,他们 相丨了宩厚仁慈名声较奶癿代王刘恒。
• 刘恒 • 亍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皁位。 刘恒见 到使者,廹始幵丌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 疑心,他癿属臣们也意见丌同,有癿认为是一丧 阴谋,有癿则分析说丌会有假。刘恒决定用卙卜 来决定吆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文帝—刘恒
字号:汉文帝 本名:刘恒 所处时代:汉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中国 出生日期:公元前202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57年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 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 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 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 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 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 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 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 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 景之治 。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 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 央宫,后葬于霸陵。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 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 ,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

PPT模板下载:/moban/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的政策。 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 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 薄赋的政策。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 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 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 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 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 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 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封 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