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学校名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项目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赵学通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副组长:

赵东保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王仲英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成员:

郜玉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

任贵清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处长

丁鹏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

周林海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

杨法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中心主任

耿俊梅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

雷勇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

孙耀乾建筑工程系主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

孙耀乾建筑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项目组主要成员:

张献梅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朱晓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工程师

郭东云建筑工程系教学秘书讲师

闫帅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研究生

党杨梅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研究生

白春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研究生

张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研究生

徐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助教

商联合济源市公路工程监理事务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监理师史家海河南银基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注册建造师刘庆林济源市住建局安全科科长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杨小怡河南海虹监理济源分公司工程师注册监理师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1)

(一)行业背景 (1)

(二)人才需求 (2)

(三)专业建设基础 (3)

(四)存在的不足 (6)

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6)

(一)专业建设目标 (6)

(二)人才培养目标 (7)

(三)教学质量目标及其检测指标 (7)

三、专业建设内容 (8)

(一)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推进校企对接 (8)

(二)推进中高级衔接,探索系统培养 (11)

(三)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强化实践育人 (18)

(四)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培养方式 (20)

(五)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23)

(六)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施第三方评价 (26)

四、改革举措 (27)

五、绩效考核指标 (28)

六、两年建设经费预算及年度计划 (34)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行业背景

1、我国建筑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显著,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建筑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了城市化及农村转移的大量劳动力。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建筑业增加值在“十一五”期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见表1)

表1 2006-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长率(单位:亿元)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

2006年216314 12.7% 41557.16 20.27%

2007年265810 14.2% 51043.71 22.83%

2008年314045 9.6% 62036.81 21.54%

2009年340903 9.2% 76807.74 23.80%

2010年397983 10.3% 95206.00 23.9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此同时,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质量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建筑业面临着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

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

2、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壮大建筑业

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确立了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位置。把中原地区城镇群列入全国七大城镇群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我省的城镇建设将由此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章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壮大建筑业。主要从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加快建筑业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使我省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

3、济源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了对建筑业人才的需求

济源将全域1931平方公里的面积通盘统筹规划,确定了“1133”(城乡一体化、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复合型城市组团、三个重点镇)城乡发展新战略,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建设共同富裕的城乡一体化“济源模式”开辟新道路。在空间布局上重点优化西北,拓展东南,通过高标准建设新区,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旧城和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山川秀美、和谐富裕的新济源,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加大建筑业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需求状况

1、我国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为4043.37万(2010年统计数据),但技术人员不足9%,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不足2.4%、1.0%和0.3%,绝大多

数从业人员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专业培训。技术人员队伍存在“四多一老”(即低资质多、年龄偏大多、初级职称多、低学历多、知识老化)现象。人才的培养和在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河南省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2010年,河南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738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221余万人,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还不到14%,建筑工程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河南省建筑领域人才需求将呈现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的趋势。

3、济源市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济源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92家,建筑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济源建筑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技师、高级技师总数所占比例仅为1.5%,一线操作人员有很多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济源市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年龄偏大,人才断层的现象比较突出。急需培养一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满足济源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三)专业建设基础

基于以上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对全国而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现阶段比较紧缺。为满足区域经济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成功申报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1年计划招生100人,实际招生234人。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初步确立了“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开发专业课程,构建了以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依靠“双师”结

构教师队伍,实施课程内容、岗位要求和资格证书相融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2、实践教学条件

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针对人才培养需要,学院建立了工程制图实训室、建筑软件应用实训室、建筑工程综合模拟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和力学实训室(见表2),学院2011年开始在职教园区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学生可进行真实生产岗位实训,接受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能够较好地实现实训过程的生产化、工程化、应用化、情境化。

表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基本信息一览表

序号实训室

名称

主要设备

主要

设备数

(台套)

设备值

(万元)

建设

时间

建筑面积

(㎡)

主要实训

项目

1 工程制图

实训室

制图桌、椅180 10.377 2010.3 200 施工图识读

2 建筑软件

应用

实训室

电脑、投影仪、控制台、稳

压器

51 23 2011.4 200

施工图识读

CAD绘制

3 建筑工程

综合模拟

实训室

电脑、投影仪、控制台、稳

压器、中科院PKPM软件52

57.9 2011.4 400

建筑工程概

预算实训

4 工程测量

实训室

智能全站仪、光学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精密水准仪31

27.539 2011.4 400

施工测量

实训

5

力学

实训室

微机液压万能试验机、微机

控制恒加载压力试验机、数

显热鼓风干燥箱、光电式液

塑限测定仪、三联中压固结

仪、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电

动相对密度仪、数控多功能

电动击实仪、多功能电动脱

模机、水泥砂浆搅拌机、标

准恒温恒湿养护、水泥试件

恒温水养护箱、水泥沸煮箱、

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

振实台、电动抗折试验机、

智能型混凝土标准养护系统

31 43 2010.10 400

施工技术

实习

实训室总投入

(万元)

161.816 万

长期以来,我院高度重视校企深度合作,至今我系与河南银基建设集团等5家建筑企业(见表3)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搭建顶岗实习实训平台。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具体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定位放线、施工作业、工程质量检验、工程资料编制等训练,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任务。

表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建立时间 培训内容

1 河南银基建设有限公司 2010.1

2 建筑工程施工实训 施工测量实训 顶岗实习

2 河南豫康建安有限公司 2010.12

3 河南超凡装饰有限公司 2010.06

4 河南隆发建筑有限公司 2011.08 5

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

2011.08

3、师资队伍状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见表4),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人,占25%,硕士及以上学位6人,占75%;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11人(见表5),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1.4,整体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表4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孙耀乾 男 1965.02 大学 硕士 副教授 张献梅 女 1974.10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朱晓丽 女 1980.01 大学 学士 工程师 闫帅平 女 1983.06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助教 白春旭 男 1982.02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助教 徐 倩 女 1985.01 大学 学士 助教 党杨梅 女 1983.12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助教 张 杰

1985.06

硕士研究生

硕士

助教

表5 兼职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姓名性

出生

年月

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单位

李小软女1974.05 大学工程师注册监理师济源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有限公司

赵世杰男1969.11 大学工程师经济师济源市建设工程招标代理

中心

段建伟男1978.01 大学工程师注册监理师济源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有限公司

白海青女1972.06 大学

助理

工程师

二级注册建筑师济原市电业局设计所

杨小怡女1971.10 大学工程师注册监理师河南海虹监理济源分公司

聂五州男1969.07 大学工程师注册监理师济源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有限公司

史家海男1972.06 大学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河南银基建设有限公司

商联合男1967.08 大学

高级

工程师

注册监理师

济源市公路工程监理

事务局

刘庆林男1964.11 大学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济源市建委

牛永明男1972.11 大学工程师注册监理师济源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有限公司

周艳丽女1978.08 大学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

工程师

济源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有限公司

(四)存在的不足

1、校企合作尚需深度融合。

2、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

3、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校企对接,增强专业办学活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探索校企教育一体化衔接机制,提高专业教育适应度,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完善“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施工员等职业岗位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双证书”制度,根据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开

发专业课程,引入真实项目和任务引领开发教学和训练内容;加快“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按照“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塑造职场氛围,引进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和社会服务功能;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就业水平高、企业满意度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重点专业,建成豫西北地区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建筑技术开发基地。

(二)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建筑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调研,并对其它院校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施工员等岗位群、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识读建筑工程图纸并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和质量验收,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适应从事一线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

1、人才培养目标监测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岗、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

2、人才培养过程监测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紧跟建筑业发展要求,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师资配备合理;授课计划、教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求标准高、效果好;教学手段与方法先进;考核方式恰当,试卷质量高;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到位。

3、人才培养质量监测

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普遍较高;适应社会能力强,企业、

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高。

4、教学质量保障监测

(1)教学资源监控:师资队伍总量、结构、质量及其建设水平与专业发展相协调;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实训需要。

(2)管理队伍监测:教学管理机构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结构合理,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高。

(3)制度建设监测:制度健全、科学、合理,制度执行严格,教学文件齐备。

(4)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改革创新意识强、成果显著。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推进校企对接

1、专业与产业对接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区域产业特点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服务河南省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济源市建筑业人才资源结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

2、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推进校企对接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用制度创新来丰富办学机制的内涵,积极配合行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培养,密切开展校企合作。

(1)成立“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

在学院领导下,联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规划(设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咨询机构、监理企业等建筑工程产业链单位,

建立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与审核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员工培训等工作,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

(2)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及各项保障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职能,需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长效运行机制及各项保障制度。

1)运行机制

各成员单位与我院进行“项目化人才交流”,即学院选派专任教师参与理事会成员单位项目开发,参加顶岗实践,由成员单位管理;成员单位技术人员参与学院实训教学、课程建设,由学院管理。专任教师进入工地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归纳出特殊工作任务,形成项目化教学资料,带领20~40名学生完成任务驱动教学。

理事会成员单位技术人员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学,完成学院规定的项目化教学任务;各成员单位优先安排我院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各成员单位享有优先选聘我院优秀毕业生的权利。

2)议事和决策制度

理事会采取学期会议制度和项目会议制度。每学期放假前一周由学院组织召开学期例会,总结该学期校企合作的各项成果、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处理措施、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意见、部署下学期校企合作主要工作、研究并通过各项决议并形成会议纪要。

3)保障制度

为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由理事会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各项保障制度,具体应包括:制定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

理事会”章程;建立理事会各成员单位间人才交流工作制度;制定理事会各成员间技术成果推广制度和教学成果共享制度;制定实训基地建设、使用和维护制度,以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制定其它保障制度。

3、完善“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通过市场调研、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定向为施工员,相关职业岗位为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造价员等。按照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企业成员为依托,完善“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以“个性、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工学结合育人理念,将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对接。在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寻求增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带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学年进行能力培养,第一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教育,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方向”教育,学生可根据就业意向主修施工员、质检员或监理员等职业岗位的相关课程,以提高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第二学年,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真实工作环境中工学交替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综合实训;第三学年,到企业以工作为载体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阶段,则根据学生所选择职业岗位,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岗位顶岗实习。通过三年的学习,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能敬业,敬业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图1 “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推进中高级衔接,探索系统培养 1、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按照专业结构符合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符合整体协调发展与个性特色发展相结合等原则,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逐步缩短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领域存在的差距。

借济源职教园区建设的东风,借助职教园区的资源优势,构建中高职之间“校校合作”一体化衔接机制,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探索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拓宽人才成长途径。结合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上与中职实现无缝对接。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的理念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高职有效

“ 课 岗 证 ” 融 通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课 程

证 书

岗 位

安全员

质检员 施工员 资料员 试验员 安全员证

质检员证 施工员证 资料员证 试验员证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融入施工、质量、安全、试验、资料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获取证书

按照岗位标准学习和顶岗实习

持证就业

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程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施工工作过程见图2)

图2 施工工作过程图

基本思路:岗位分析→工作内容→项目导向→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思路,结合岗位标准要求,从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出发构建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学习领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理论知识适度、够用,强化实践技能为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项目导向的工作任务(以施工员为例,见表6),教、学、做结合,实现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一致性,实现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一致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中职与高职教学内容相衔接。

构建基于施工过程的专业课课程体系(见表7),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竣工验收

3.工程施工

2.施工准备

1.接受任务

资料整理 竣工验收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混凝土结构施工

砌体结构施工、屋面与防水施工 钢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施工

图纸会审、交底、 材料检测、场地清理

招投标

质 量 安 全 工 期 成 本 资 料

表6 施工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

施工员1.参加图纸会审和工程进度计划

的编制。

2.参与组建施工项目部和熟悉有

关管理制度。

3.下达施工任务书,负责施工作

业技术、安全交底。

4.负责施工测量放线、技术复核。

5.负责现场施工的动态管理,协

助其它岗位人员,保证工程质量。

6.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严把工程质量关。

7.协助现场技术签证,参与成本

控制和核算。

8.负责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

变更签证,配合资料员做好资料

收集工作。负责汇总、整理、移

交施工资料。

1.能够识读施工图纸和查阅有关规范、标准、

图集等工具资料。

2.能够组织施工准备工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和专项施工方案。

3.能够下达施工任务书,编写技术交底文件,

并实施技术、安全交底。

4.能够熟练操作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5.具备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管理能力,

文明施工,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保证工

程顺利进行。

6.能严守“三法”(国家验收规范、施工操作

规程、质量评定标准),把好五关(图纸会审、

测量放线、材料验收、隐蔽验收、自检互检)。

7.能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建筑工程索赔与成本

控制。

8.能进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能够利用专业软

件对工程进行管理。

表7 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目标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目标对应从业资格

1 公共基础类课程具备思政课、英语、应用写作、高等数学、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体育等基本知识和

应用能力

八大员

2 建筑材料检测能进行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3 建筑工程图识读与绘制能绘制简单建筑施工图、识读较复杂建筑施工图

4 建筑力学与结构能进行建筑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和识读结构施工图

5 建筑施工测量能够熟练使用工程测量仪器及工具、能进行建筑物的测量放线

6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阅读工程地质勘测报告、能组织和管理

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施工

施工员

(将施工员职

业资格标准融

入教学内容,

培养其施工技

术、管理能力)

7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能够完成一般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具有组织施工的能力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能够完成多层及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任务,具有组织施工的能力

9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掌握屋面及地下室、厨房及卫生间防水工程的构造及施工方法,了解墙面防水工艺

10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能够完成一般装饰工程施工任务,掌握门窗工程、幕墙、吊顶与隔墙、涂刷等施工方法

11 建筑设备安装能识读建筑设备施工图,熟悉建筑设备各子系统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具有与各设备安装工种进行有效配合和协调的能力

12 工程项目承揽与合同管理能完成工程招标与投标文件的编制、熟悉

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熟悉建筑法规

资料员

13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能参与图纸会审,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14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与成本

控制

能完成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具有在施

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能力

造价员

岗位拓展

15 建筑工程资料编制与归档能达到资料员岗位能力要求资料员

16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达到安全员岗位能力要求安全员

17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能达到质检员岗位能力要求质检员

18 钢结构工程施工能够完成钢结构工程施工任务,具有组织施工的能力

2、课程与教材建设

(1)加强中高职衔接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

依据《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课程标准,计划2年内编制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真实工作任务教学法,使课程内容满足工作需要,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双证”融通。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高职)共同建设课程,保证课程建设的职业性与开放性;明确课程建设负责人,成立由课程负责人牵头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小组,签订课程建设责任书,确保课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制定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借鉴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经验,利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成果和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立课程建设反馈与评价制度,积极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意见,

及时完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流程内涵(见图3)。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点建设《建筑识图与CAD》、《建筑材料与检测》等3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努力使一门课程建设水平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见表8)

图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流程

表8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内容及推进措施

课程名称责任

建设内容

工学结合主要措施

合作

单位

合作

院校2012年2013年

《建筑识图与CAD》朱

企业调研,

开发课程项

目任务,校

企制定课程

标准和建设

方案。建设

完成电子教

案、教学讲

义、课程课

件、能力考

核标准。

完善

课程

建设

①成立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团队。

②市场需求调研论证。设计调研提纲

与问卷调查表,面向建筑行业企事业单

位开展典型岗位能力调研。

③工作任务分析。对建筑行业工作进

行任务分析,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

业能力做出描述。专业带头人结合行业

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作任务

分析报告。

④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首先构建课

程结构,课程开发团队对任务、项目、

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然后参照职

业标准,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

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形成工学

结合、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

⑤制定课程标准,确定顶岗实习时

间,将岗位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制

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制定顶岗实习计

划,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

准。

⑥制定优质核心课课程建设、教材建

设等相关制度;开发多媒体课件及试题

库建设,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建立质量

评价体系、考核体系。

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优化。聘请行

业专家定期对课程体系进行评审,并予

以调整。

⑧学院课程建设委员会负责课程建

设计划、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河南

豫康

公司

焦作

职教

中心、

建筑

经济

学校

《建筑材料与检测》孙

耀

企业调研,

开发课程项

目任务,校

企制定课程

标准和建设

方案。建设

完成电子教

案、教学讲

义、课程课

件、能力考

核标准。

完善

课程

建设

河南

隆发

公司

焦作

大学、

焦作

职教

中心、

建筑

经济

学校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开发课程项

目任务,校

企制定课程

标准和建设

方案。完成

电子教案、

教学讲义、

课件、能力

考核标准。

完善

课程

建设

济源

国泰

咨询

公司

焦作

大学、

焦作

职教

中心、

建筑

经济

学校(2)注重与企业行业开发中高职相衔接的教材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编写中高职衔接

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见表9),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工作情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知识直接融进教材,并在教材中导入施工规范及标准,融入建筑行业的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监理员、质检员、造价员等岗位职业标准和岗位培训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