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唯物论知识点总结(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5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57张ppt)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辩证 唯物论
世界的本质
唯物 辩证法
世界的状态 对立
形而上学
对立 唯心论
将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
总特征
(基本特征)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联系
构成、引起
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分析法
矛盾
根本 动力
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议题1: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
矛 盾
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的 (2)对立属性——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基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本
属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点表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基 本 属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中。
性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居安思危;乐极生悲;“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否极泰来;过犹不及;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23张PPT)
①②⑤⑧属于唯物主义;③④⑥⑦属于唯心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 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 界 B. 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 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 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 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 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 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 外。” (《传习录》下)
从前,广州法行寺有位印宗禅师开 讲《涅槃经》,禅宗六祖慧能路过 此地,于是便也留在法行寺听讲。 寺前为印宗禅师竖起了幡旗,其中 有两个和尚,他们两个人看到广场 中飘荡地幡旗。于是,其中一人说 ,“是幡在动”。另外一人则说,“错 ,是风在动。”他们两个人各抒己见 ,争得很大声,把人群都引了过来 。这时候,人群中的六祖慧能便说 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两位 的心在动。”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34张PPT)
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在其发展过 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所 以我们要反对“唯心主义无用论”。(如:某种信仰能成
为一个人强大的精神支柱,唯心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21 页
小结: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意识
第 22 页
3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第 23 页
第 24 页
3. 心外无物。
主观唯心主义
4.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5.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
6.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客观唯心主义
注意几种错误认识:
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 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 学的。
(2)客观唯心主义
第 17 页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 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现。 (这种精神,不是指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指脱离人而单独存在 的所谓客观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崇拜自己以外的精神力量。) (如:伟人说的就是对的,圣人说的就是永恒的真理,菩萨可 保佑我上大学)
第4 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或者存在和思 维)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属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属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5 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五 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 “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高中政治必修4辩证唯物论(4、5课)总结复习(共16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4辩证唯物论(4、5课)总结复习(共16张PPT)

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 世界
人能够能 动地改造 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意有识指对导于括号作生类用理活动具 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框类框图
客观实在 物质形态 运动与静止 规律客观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求
起源
物 决定 意 质 能动作用 识
生理 基础
内容
本质
要求
形式
高度概括的知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 是客观的。 意识具有能动性,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 细节知识: 生产方式、劳动、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等 易错、易混淆知识: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反应与反映、人的认识能力等 其他知识等: 不变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唯意志主义等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热点)
重视精神的力量
复合类框图
把握思 维的奥 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识的 本质
意识的 作用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决 定
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 世界
人能够能 动地改造 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求
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生理活动具
物质: 运动: 静止: 规律: 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5课关系类知识总结:
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3张PPT)(优质推荐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共13张PPT)(优质推荐版)
• 思考:贝克莱认为世 界的本原是?对此你 有什么看法?
(三)唯心主义
基本 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 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 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 唯心 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一种唯 物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 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种: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 形而 上学 唯物 主义
认为 原子 是世
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 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 唯物主义。
界的 本原。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原子②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唯心史观
【扩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近代 机械唯物主义。
社会、人类 • ⑧气者,理之依也。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共40张PPT)

饿 了 才 空!
空 了 才 饿!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 求什么?”
你知道了吗?
派 别
唯一 标准
分歧
是围绕 物质和 意识谁 是本原 的问题 展开的
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先 有物质后有意识,物 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 物质和 意识谁 是世界 的本原 唯心主义
人 是 机 器 霍 布 斯
人 关节 心脏

齿轮
发条
神经
游丝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原子说”1.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并发 表了“原子说”,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 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 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 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辩证唯物主义
1、上述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2、简要辨析上述唯物主义观点?
二、唯心主义
王守仁(明朝)的“心外无物”论:“你未 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 外。”
花的苦恼1

真累啊……
请回答:这是唯物主义观点还是唯心主义观点?
花的苦恼2
“存在即被感知”
——(英)贝克莱
讨论探究:王守仁和贝克莱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 处?这种观点有什么特点?
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40张ppt)

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40张ppt)
注2:不是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而是斗争性动力
对立统一
注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推 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知识归纳
原理(世界观)
方法论
矛盾 的含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义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 二的观点、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
(1)区别:①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以相互转化。
阅读与思考(二)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②矛盾的对立属性即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 相关链接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 排斥,物理运动中的阴电与阳电,化学运动中的分解与化合,社会生活中 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和意见的分歧,思想领域中正 确观点与错误观点的对立,等等,都是矛盾斗争性的不同形式。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区别:
①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件(共29张PPT)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古水代。朴(素泰唯勒物斯主)义
4.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 土又还原成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伽森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怎样才能科学回答上述问题?辩证唯物主义
第 16 页
科学回答: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 为光的折射现象。
科学回答: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 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 形态的。
科学回答:张三是不是小偷不能依据其外在的长相来判断,一切要 从实际出发。讲求实事求是

唯心主义
第 21 页
(一)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 定物质。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件(共29张PPT)课件PPT部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复习检查:
第1 页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基本内容包括哪两
个方面?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是什么?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课堂小结
哲 学 一、是什么 的 基 本 问 题
二、为什么
含义 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 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 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 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前提和依据。
14
复习注意: ⑴规律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存在和万古不变 的,规律会随着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⑵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 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而 不是改变规律本身。因此人们利用规律并不是 改变或创造规律,而是改变或创造规律发生作 用的条件。
15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 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 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 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 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 械唯物主义观点。
9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 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 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 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 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 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 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 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 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 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 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 客观事物的发展。
5
两者相互联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目标和归宿。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 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 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12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被改造,也 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 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 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 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8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 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 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 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 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 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观点。
3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 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
⑷注意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 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原理
11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 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 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 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 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10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含义、特点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 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 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两者相互区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41),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 依据。解放思想( P51)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 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 P51) 就是使我们全部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 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
1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 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 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 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 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 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 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13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 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 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 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