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合集下载

日照(涛雒)方言声母特点论略

日照(涛雒)方言声母特点论略

日照(涛雒)方言声母特点论略许井岗;杨晓健【摘要】There are three remarkble characteristics of Taoluodiatect.Firstly,the speech posi-tions of initials are distinguished in detail.Secondly,there are many initials in its phonetic system. Finally,the initial consonants are all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finals in the Duan,Jing,Jian,and Zhi-zhuang-zhang groups,Moreover,some divisions and mergers are found among the initial consonants.This essay aims to describe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discus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Eastern Shandong Dialect Area in Taoluo diatect.Then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strictive rela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phonologies .%日照(涛雒)方言的显著特点是声母发音部位的区分非常细,声母的数量比较多,端、精、见以及知庄章组声母分别依韵母条件分为两类,而且知庄章与端精见组声母之间存在或分或混的多种关系。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的形成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的形成
( 包括今 属 陇南地 区的徽 、 、 、 四县 ) 阴平二郡 成 西 礼 、
司改隶秦州 卫 。此 外 , 白龙江 流域 还设 有多个 千户 、 百 户土 司官 , 以管理 番族 。清代 , 用 行政 机构 基本 依 照明代 , 为 稳 定 。岷 州 仍 辖 今 宕 昌县 。 I2 较 7 9年 , 升阶州 为直隶州 , 文 、 ( 成 县) 县及西 固州 同 领 成 今 二 ( 舟 曲) 今 。部分 土 司先 后 改 土 归 流 , 括 岷 州 宕 昌 包
又分 武 都郡 之 长 松 、 曲水 、 西 三 县建 阴平 郡 。唐 正 代 , 白龙江 流域设 叠州 ( 迭部 )宕 州 、 在 今 、 武州 ( 即武 都 )属 陇右道 , 州 , 剑南 道 。 “ 史 之乱 ” , , 文 属 安 后 整 个流 域沦人 吐蕃 。五代时期 , 州 、 州才从 吐 蕃势 武 文 力下 收复 。宋代 , 白龙 江 流 域设 有 两 州 , 州 ( 武 阶 今 都 ) 秦风路 , 州 属利 州 路 。南 宋初 , 属 文 金人 占据 岷 州 ( 岷 县 ) 宋 金 曾 以宕 昌为 界 对 峙 多 年 。 1 3 今 , 26 年, 蒙古汗 国伐蜀 , 攻克 白龙 江 流域诸 地 , 岷 、 、 阶、 叠 宕 十八族番部 均 降 蒙古 。元 统 一 后 , 吐 蕃 诸部 设 于 脱 思麻路 , 叠州 、 州 、 州均受 其辖 。此外 , 有文 宕 文 还 扶州 西路南 路底 牙 等 处 万 户府 , 阶文 扶 州 等 处 番汉 军上 千户 所 等 。明 初 , 洮 ( 迭部 毗 邻 的 临 潭 ) 在 与 、
维普资讯
第 1卷第 4 20) 1 期(06
寸 奸子 青高 拒
V 1 lo420) o 1N .(06 .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

构形法





现代汉语普通话表现语法意义的词语形态变化 主要是“重叠”和“附加”两种方式 方言中有“内部屈折”(通过词语的内部语音 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主要表现在单复数、 小称变化等。 粤方言和闽方言都有,如: 我——我们 你——你们 他——他们 吴方言的小称变化
重叠

厚 厚厚 厚厚厚 凉冰冰 绿油油 黑乎乎 雪雪白 习习嫩 笔笔直

处置句(把字句)


处置句,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边, 以强调动作的结果。 吴方言: 你快去拿菜根倒掉它。(你快去把菜根倒掉) 拨葛只鸡杀脱。(把这只鸡杀掉) 梅县话: 佢将啀个茶杯打烂嘞。(他把我的茶杯打破了) 将牛牵出去。(把牛牵出去)厦门话
疑问句




思考和练习




1.汉语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就你 所熟悉的一种方言试举例说明。 2.试比较不同方言中“把”、“被”、“比”等这些 句 型的异同,试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型作具体的 分析说明。 3.结合自己的母语,谈谈汉语方言语法方面的 差异性。 你认为汉语方言语法之间的差异性是大还是小,可以 作为方言分区的一个标准吗?



双宾语的位置: 你分一支笔啀。(你给我一支笔)梅县话 你拿一本书到我。(你给我一本书)南昌话 书驮蜀本我。(给我一本书)福州话 拨本书伊。(给他一本书)上海话 我畀一本书佢。(你给我一本书)广州话
状语的位置



梅县话: 着多一件衫。(多穿一件衣服) 讲少两句话。(少讲两句话) 潮州话: 食加半碗饭。(多吃半碗饭) 伊食一碗定。(他才吃一碗) 这副画雅死。(这副画很漂亮) 吃碗饭添。(再吃一碗饭)宁波话

甘肃方言调查报告

甘肃方言调查报告

甘肃方言调查报告甘肃古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名,简称甘。

又因省境大部在陇山以西,古代曾有陇西郡和陇右道的设置,故又称陇。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东经92度13分-108度46分之间。

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临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人口近两千万,有汉、回、藏、东乡、蒙古、土、裕固、保安、满、撒拉、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

全省设14个市、州,86个市、县、区,省会兰州。

境内外流区河流主要有黄河干流水系、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嘉陵江水系,内流区河流主要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哈勒腾河等水系。

地形人致可分为六个区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

甘肃汉语方言属官话方言,除汉族使用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也在使用。

但少数民族除回族外,基本都有自己的本民族语。

所以,本文只涉及山肃的汉语方言,简称”甘肃方言"。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方言的研究现状和甘肃汉语方言内部的分区问题,以市、县、区、镇政府所在地方言为准。

本文分二部分:一、甘肃方言的研究现状,二、甘肃方言的内部分区。

一、甘肃方言的研究现状1.1甘肃方言的研究,至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据笔者见到的资料,甘肃方言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扬雄的《方言》。

书中提到的“陇”(治所在今张家川)、”冀”(治所在今甘谷)两县在古秦国境内。

”肖,法也。

秦晋之西鄙自陇冀而西使犬曰哨,西南梁益之间凡言相类者亦谓之肖。

”(《方言》卷第七)今兰州、靖远等地使犬仍说"哨”。

扬雄之后,古籍中还见到一些零星的记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犬部》:“一日陇西谓犬子为犹。

”段玉裁注"此别一义,益证从犬之意。

“隋陆法言《切韵?序》:“秦陇则去声为入。

”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也屡见有方言之零星记录,多附于”风俗"之后。

方言语法参考书目

方言语法参考书目

为版主整理书目方言语法参考书作者: 项梦冰时间: 2003-10-10 17:33 标题: 方言语法参考书石汝杰补充整理2005/10/6项梦冰兄整理的方言语法专著书目,很有用。

但是顺序等不好,还有重复。

我今天抽空补充了一些,并把书目按作者姓名的拼音顺序重新排列了一下。

希望大家使用起来方便些。

又,作者姓名后加*号的书并不是方言语法专著,但其中讨论方言语法的部分值得浏览一下。

还希望大家来补充。

曹茜蕾(H. Chappell)、柯理思(Ch. Lamarre) 2005 客家话的语法和词汇(瑞士巴色会馆所藏晚清文献)École des hautes étude en sciences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 Paris陈辉龙 1934 台湾语法台北无名会出版部陈淑梅 2001 鄂东方言语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陈泽平* 2003 闽语新探索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戴昭铭* 2003 天台方言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戴昭铭主编 2003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邓思颖 2003 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方小燕 2003 广州方言句末语气助词暨南大学出版社高华年* 1980 广州方言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古川裕主编 2005 中国語普通話文法と方言文法の多様性と普遍性に関する類型論的認知学的研究(关于汉语普通话语法和方言语法的多样性及普遍性的类型学、认知学研究)大阪外国語大学郭骏* 2004 溧水方言探索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何耿镛 1993 客家方言语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胡明扬主编 1996 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黄伯荣等编著 2001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黄伯荣主编 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李如龙、张双庆主编 1997 动词谓语句暨南大学出版社李如龙、张双庆主编 1999 代词暨南大学出版社李如龙、张双庆主编 2000 介词暨南大学出版社李献璋 1950 福建语法序说东京:南风书局(423页,32开。

黔东南方言语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黔东南方言语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黔东南方言语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方言形态和语法结构是各不相同的。

而方言的语法是方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方言语法的研究中,除了探究方言的形态变化外,更应该关注方言的语法结构及其在方言使用中的特点。

黔东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遗产。

黔东南方言的语法结构独特,是这一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开展黔东南方言语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语言文化特色,促进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黔东南方言的语法结构及其在方言使用中的特点。

并通过比较分析黔东南方言与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差异,探讨黔东南方言的语法特点,并从中归纳出黔东南方言的语法规律。

三、研究内容1.黔东南方言的语音特点。

2.黔东南方言的基本词汇及其语法运用。

3.黔东南方言的词组结构。

4.黔东南方言的句子结构。

5.黔东南方言的特殊句型。

6.黔东南方言与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四、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写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使用情况,并收集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2.语言样本法:通过记录和收集当地居民的口语样本,来对比研究黔东南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3.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黔东南方言的语法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五、研究意义1.促进黔东南地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2.验证黔东南地区方言作为民族文化的地位。

3.丰富中国方言语法的研究。

4.开拓语言学及方言研究的研究领域。

六、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对黔东南方言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出其语法规律和特点,为黔东南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方言语法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洮岷地区汉语方言俗短语研究

河洮岷地区汉语方言俗短语研究

河洮岷地区汉语方言俗短语研究河洮岷地区汉语方言俗短语研究引言汉语方言俗短语是中国广大民众日常交流中重要的语言形式之一,它们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也充分展现了方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以河洮岷地区的汉语方言俗短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点、演化过程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一、河洮岷地区概述河洮岷地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河西走廊、洮河流域和岷山地区。

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条件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为当地方言俗短语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二、汉语方言俗短语的特点1. 普遍性:河洮岷地区的汉语方言俗短语在各地方言中普遍存在,是当地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语言形式。

2. 地域性:尽管在同一地区,不同城市或乡村的方言俗短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反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也呈现了方言的多样性。

3. 历史性:河洮岷地区的汉语方言俗短语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民族文化的积淀。

有些短语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流传至今,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

三、演化过程1. 文化交融:河洮岷地区位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曾是古代丝路的枢纽。

这种地理优势促进了汉语方言俗短语与各种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短语的形成和演化。

2. 生活习惯:方言俗短语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比如,土地神的敬仰,父母教导儿女的家庭观念,这些都反映了当地人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成为方言俗短语的重要来源和表达形式。

3. 民俗风情:河洮岷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包括传统的节日庆典、婚嫁仪式等。

这些民俗活动和庆典的独特表达形式成为方言俗短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方言俗短语对当地文化的贡献1. 保存历史记忆:方言俗短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传承和使用使得当地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2. 传递文化信息:方言俗短语通过日常交流,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智慧。

这些短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是当地文化的载体。

3. 促进地方认同:方言俗短语作为当地文化的独特表达形式,对于当地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

04电子文献

04电子文献

社科文献检索(四)电子文献和数据库♦一、电子文献的历史传统文献形式的进步: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电子文献♦印刷型文献♦印刷型(printed form) 即书本型,也称纸介型(paper type), 是一种以纸介质为载体、以书写或印刷方式为记录手段而形成的文献类型。

♦印刷型文献的优缺点♦1、优点:♦易携带性(portability)♦易阅读性(readability)♦个人可支付(affordability)♦可存档(archivability)♦可占有(ownability)♦可保存(durability)♦印刷型文献的优缺点♦2、缺点:♦信息密度低♦容量小♦体积庞大♦占有大量存储空间♦不易长久保存♦微缩型文献♦微缩型(micro form),以光学材料和技术生成的文献形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全息照相技术出现之前,一般只是将文字、图象等信息符号进行一种等比的缩放。

♦缩微胶卷♦缩微型文献的优缺点的1/10,存储密度高,易保存和流通、价格低、管理方便。

♦缩微品的主要缺点是它需要的设备比较贵昂,检索不便。

不太适合个人和家庭使用。

♦声像型文献♦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也称视听型,它使用电、磁、声、光等原理、技术将知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象、动画、视频(sound, image, animation & video)等信号,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声像型文献的优点♦比起文字信息来,人们更乐于并容易接收视听信息,它是人们认知、学习、文化娱乐的重要来源。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它在描述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比如大至天体星云,小至原子结构。

在语言学习方面,这类文献也有其独到之处。

♦声像型文献的优点♦早期声像文献是模拟型的,从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等等。

但是现代技术可以对他们进行数字化处理。

♦声像型文献的优点♦现代的声像文献多为数字型的,如当前风行市场的唱盘、视盘(audio disc & video dis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白龙江流域是公认的“民族走廊”之一。

这道走廊所在的每一段都是语言研究的宝贵园地。

本文在描述本流域地理、历史、民族、语言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本流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的语法特征,并将其跟东邻的中原官话、南濒的西南官话以及北接的藏语(Tibetan)康(Kang)方言语法特征作了比较,发现本流域汉语方言既有中原官话的语法特征,又有西南官话的语法特征,但中原官话成分比西南官话成分比率高。

本流域方言有两道“界”,一是流域方言与藏语康方言
的“界”,一是流域方言与西南官话的“界”。

在这两道“界”的过渡地带,有不少语法特征处于“兼收并蓄”或“叠置使用”的状态。

本文认为:1.经济活动对方言语法影响巨大。

它既致使方言语法产生
趋同性,也导致变异性。

在语法变异中,词法变异得较慢,句法变异得较快。

句法变异的表现有两种,一是换位,二是叠置。

2.经济活
动类型的差异加上封闭的地理环境,会产生“方言岛”,也会使方言
保存较多的古语成分。

3.本流域汉语方言语法中,既有近代汉语的
保留,又有周边汉语方言的参与;既有藏语康方言的渗透,又不可避免地受汉语共同语的影响。

因而是很有特色的一种方言。

4.“古——方——普”大三角结合的理论,不足以解释本流域的汉语方言语法现象,还得增加一个“角”——“少”,即少数民族语言,用“四角”
结合的理论来探析本流域的汉语方言。

本文参照了语言接触与变异的理论,采用了描写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