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分为:(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废弃的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织物、家具、家电和年花年桔等;(二)易腐垃圾,是指容易腐烂的食物残渣、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生物质废弃物,包括餐厨垃圾(指餐饮企业或机关团体单位食堂产生的易腐性垃圾)、厨余垃圾(指家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果蔬垃圾、绿化垃圾等;(三)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且应当专门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废弃的电池、灯管等;(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市政污泥、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按相关规定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属地管理、全面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全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确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目标,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策,协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生态文明等考核的内容。

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委会和前海管理局,下同)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组织实施,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所需的用地和资金。

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工作。

社区工作站负责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要求,配合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引导和督促工作。

第五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组织推进和指导监督,创新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手段,开发、建设和推广垃圾分类投放信息化、智能化系统。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垃圾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具体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回收物是指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例如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

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危害的垃圾,如电池、荧光灯管、废药品等。

湿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垃圾,如食物残渣、植物废料等。

干垃圾是指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如瓷器、陶瓷、纸尿裤等。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分类垃圾桶和分类垃圾处理设施,同时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

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垃圾分类工作,推行厨余垃圾分流、可回收物回收等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

居民应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分类垃圾桶中,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填埋量和焚烧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这一制度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得到实施和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标准

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标准

附件4: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根据近年来垃圾成分构成和产生量,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总结多年来垃圾分类试点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大类粗分,因地制宜,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原则,按地区属性不同,采用以下分类方法:一、居住区(居住小区、公寓区、别墅区等生活住宅地区)居住区是人们产生垃圾较为集中的地区,主要产生厨余垃圾、纸类、塑料、玻璃和电池等垃圾。

因此,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它垃圾三类。

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类、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

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要求将纸张、玻璃、塑料等资源单分出来。

厨余垃圾:指剩饭菜和瓜果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

其它垃圾:指除以上两种之外的垃圾,如尘土、砖瓦陶器、卫生间废纸和烟头等。

居住区应配备废旧电池收集箱。

二、单位办公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厦等办公场所)单位办公区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两类或纸类、其它垃圾两类,其中纸类包括书报纸、包装纸和纸板纸等,不包括卫生间废纸;卫生间废纸应归入其它垃圾。

机关单位另需配备一只电池桶用于废旧电池回收。

废旧电池经专业作业部门统一收集后运往市属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三、公共场所(车站、公园、体育场馆、商场等地)公共场所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两类。

商场可分为:纸类、瓶罐、其它垃圾三类。

四、垃圾分类容器的相关要求为了统一规范,便于管理,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21号)精神,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必须统一式样和颜色,并按规定设置,具体要求如下:(一)规格式样居住小区、大厦、工业区应选用与压缩式垃圾收集车配套、具备提升结构的垃圾箱,一般为带脚轮和盖子的塑料可移动式垃圾箱。

通常规格为120升、240升、360升或1100升。

收集电池的容器应使用防腐、防潮的垃圾箱,容器不宜太大。

(二)容器颜色容器颜色应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相配套。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改善生活环境,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第三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措施,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人员配置、设施建设运营的资金投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促进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

第五条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规划以及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拟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管理目标,以及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考核和监督。

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培训、考核和监督。

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构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可回收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进行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有害垃圾的运输、处理等进行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规范中的有关内容纳入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规划设置要求。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纳入本市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环境教育内容,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生活垃圾分类习惯。

交通运输、港口、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相关单位在其服务和管理的范围内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和督导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通用10篇)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通用10篇)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通用10篇)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

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大县城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计价〔20xx〕872号)和《x壮族自治区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规划精神,结合田阳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居民、单位在日常生活及为生活服务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包括工程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渣土、泥浆等废弃物以及医疗垃圾、工业垃圾、固体废弃物等。

第三条凡在田阳县城区范围内所有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镇(村)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以及进城设摊销售(收购)货物的摊(货)主,均应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交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以下简称垃圾处理费)。

第四条县建设局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县城环境卫生管理站(以下简称县环卫站)是垃圾处理费的收费主体,具体负责垃圾处理费的收费工作。

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必须使用环卫专用车辆运输,未经县建设局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运城市生活垃圾到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以及设置消纳垃圾场地。

第二章收费标准及征收方法第六条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按田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征城市垃圾处理费的通告》执行。

采取直接收取或委托代收的方式。

第七条居民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征收方法:(一)常住居民按每户7元/月标准计收(沿街居民户所经营或出租的门店,垃圾费另按标准计收),由居民按月到指定的收费处缴费;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居民住户,经县环卫站核定户数,由小区物业管理机构代收后按月向县环卫站交纳;也可提前按季度、半年、全年缴纳。

公司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

公司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

公司垃圾分类的管理规定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外运处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危险废弃物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三大类。

1.1 危险废弃物垃圾:是指会对大气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的垃圾。

这类的垃圾有化学品废弃物(实验产生的废漆,废料,污水池废渣,生产时产生的废料废渣,包装过滤袋等。

1.2 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虽然暂时拆除、报废或不用,但经过处理可以利用;或此处无用它处有用,以及可以被废品回收部门回收的垃圾。

这类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金属类、木板类、书刊类、文件类、塑料类、玻璃类以及包装材料等。

1.3 不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公司无法经燃烧处理和回收利用,需交由施工单位或环卫部门外运处理的垃圾。

这类的垃圾有建筑类、保温材料类(石棉、聚酯)、化学品废弃物(硅藻土、含污染物化学品的尘土、废弃物等)、生产性材料(二科RO膜撤换的滤芯、反应釜衬胶、包装物、废弃润滑油、电子类、取样瓶、胶管、桶、滤布、废弃胺化物、活性污泥、焚烧灰渣等)、尘渣类、生活类(蔬菜根、叶、果皮、核等)等。

二、垃圾定点设置及垃圾分类存放划定2.1 垃圾定点设置:公司的垃圾存放采用定点设置的方法,并实施分类存放管理,以利于外运处理和日常管理。

垃圾定点区为新建仓库北,分别设有金属类、包装类、岩棉类、硅藻土类、滤芯类、玻璃类、及生活垃圾类7个单独临时存放周转区。

2.2 区域放置垃圾类别定义:2.2.1 金属类区存放车间维修报废的一般金属废弃物,如管路、阀门、边角料、废弃铁丝、铁皮等金属垃圾。

2.2.2 包装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软、硬类原料包装物及容器。

2.2.3 岩棉类区只存放因设备、设施维修报废的保温岩棉及其它保温材料。

2.2.4 硅藻土类区存放车间废气的硅藻土、含染料的渣土类及废气树脂、胺化物类垃圾。

2.2.5 滤芯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滤芯、反渗透膜、滤布。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分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为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1. 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垃圾产量逐年攀升,垃圾处理难题逐渐凸显。

垃圾的不合理处理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威胁。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成本,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到2024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2)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3)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技术;(4)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二、实施步骤和措施1. 法律法规的制定(1)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以及相关的处罚和激励措施;(2)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2. 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1)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2)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关系和工作流程;(3)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3.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1)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推动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2)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公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3)组织专家和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4.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1)城市垃圾收集体系的建设: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和垃圾分类收集车队,确保分类垃圾得到有效收集;(2)垃圾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专用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采取分区分时运输的方式,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污染;(3)垃圾处理体系的建设:加大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广垃圾焚烧、厌氧消化等垃圾处理技术,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日常投放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日常投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垃圾产生单位。

第三条垃圾分类投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减量化原则:减少垃圾产生量,提倡节约使用;(二)资源化原则: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垃圾减量;(三)无害化原则: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四)分类投放原则:按照垃圾的种类进行分类投放,便于后续处理。

第二章分类标准与标识第四条本地区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即:(一)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二)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及其包装物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三)厨余垃圾(湿垃圾):主要包括食品残余、蔬菜瓜果皮核、废弃的厨具等易腐有机废弃物;(四)其他垃圾(干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第五条各类垃圾应按照以下标识进行分类投放:(一)可回收物:蓝色标识;(二)有害垃圾:红色标识;(三)厨余垃圾:绿色标识;(四)其他垃圾:灰色标识。

第三章投放要求第六条垃圾投放应当遵守以下要求:(一)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分类容器;(二)投放前应将包装物拆开,将可回收物单独投放;(三)投放有害垃圾时,应先将有害垃圾装入密封袋,并注明“有害垃圾”字样;(四)投放厨余垃圾时,应尽量沥干水分,避免混入塑料、纸巾等不可降解物品;(五)投放其他垃圾时,应将垃圾袋扎紧,避免垃圾外溢;(六)不得将分类后的垃圾混合投放,不得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以外的废弃物投入分类容器;(七)不得将分类后的垃圾投入非分类容器。

第四章投放时间与地点第七条垃圾投放时间:(一)居民区:每天定时定点投放,具体时间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时间,由物业管理单位或者单位自行安排投放;(三)公共场所:按照规定的时间,由物业管理单位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安排投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要求
(1)张贴海报 (2)签订责任书 (3)宣传培训 (4)签订承诺书
操作实务
(1)分类方法与标识 (2)容器配置 (3)集中存放设施设置 (4)对接分类收运企业
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操作实务
2、管理要求
(1)张贴海报 文件名称:“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宣传海报” 发放形式:由街道免费发放,每个单位2张 张贴位置:单位内人流量较大的通道、公共休息场所等
住宅小区
非住宅物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
公共场所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分类模式逐步建立-----单位强制分类正在推进
2011年以来,本市已连续7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列入市政府
01
实事项目
至201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覆盖党政机关、学校、团体等各
02
类企事业单位合计约7000个
公园 人均垃圾处
人 均 垃 圾 处 理 量 0.7kg/ 理 量 0.74kg/ 人.d 人.d
已实施分类 场所累计超 过 11000 个 , 覆 盖 居 民 280 万户
人均垃圾处 理 量 0.66kg/ 人.d
新 增 覆 盖 100 万户分类区 域
人均垃圾处 理量实现比 2010 年 减 少 20%
下发了《关于加强本市 绿化枯枝落叶利用的指 导意见》
推进各区县建立枯枝落 叶分类处理系统
初步实现资源化利用
枯枝落叶
装修垃圾
大分流
2016《关于进一步 加强本市垃圾综合 治理的实施方案》
设置装修垃圾固定 或临时堆点
建立建筑垃圾预处 理体系,制定预处 理标准
建立健全大件 垃圾预约上门 收集、专业队 伍运输、资源 化利用机制
国际上,普遍认同开展垃圾分 类是国民素质的体现,是现代 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垃圾分类应该成为现代公共生 活方式之一。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有20余年,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阶段
试点城市和区域
主要措施
广州市部分街道(1999年)、上海市曹阳五村第
酝酿筹备期
七居委会(1995年)、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居民 在极少数居民区和单位开展垃圾分
分类方式
年份
分类方式
1998- 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 1999 废电池、废玻璃专项分类
20002003
“有机垃圾、无机垃圾”调整为“干垃圾、湿垃圾”
2003- 焚烧区域: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 2006 其他区域: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0072010
居 住 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它垃圾 办公场所: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公共场所: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其 它:装修垃圾、大件垃圾、餐厨垃圾、一次性塑 料饭盒等实施专项收运、专项处置
2016年
覆盖超过 500 万 户 居 民,覆盖机 关 564 个 、 企事业单位 3325 个 、 菜 场 825 个 、 学 校 2233 所 、 公 园 189 座 , 机关单位和 标准化菜场 基本实现全 覆盖。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分类模式逐步建立-----“大分流”体系稳步推进
20102014.4
大分流:装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绿化 枯枝落叶 小分类: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厨余果皮、其 它垃圾
2014.5- 小分类由五分类变为四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至今 湿垃圾、干垃圾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纳入政府实事工程:自2011年起持续将垃圾分类减量列入市府实事工程

03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2017年9月,区分减联办出台了《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 作实施方案》。
实施范围
具体实施
目标任务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党政 机关
(一) 实施 范围
社会团体 和场所
企事业 单位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1995-1999年) 区和妇联等单位(1996年)、杭州市花园小区等 类收集试点
居民区(1984、1996年)
《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
试点示范期
(建城部〔2000〕12号),将北京、上海、广州、在部分居民区、公共场所开展垃圾
(2000-2009年) 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作为 分类试点
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
目录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操作实务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污来自控制社区/单位 垃圾收集
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传统混合模式)
小型中转站 压缩转运
大型中转站 压缩转运
末端 处置设施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存在问题
运输过程“跑冒滴漏”
占用土地
“邻避效应”
实施垃圾分类,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 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专家视角
一是为了社会资源 的再利用。
通过分类,把可以作为工 业生产原料的,返回到工 业生产链条上,避免浪费。
二是为了有效防止污染。
宣传培训:制作分类指导手册、
宣传海报、微信等,组织各街镇垃 圾分类推进部门开展专题培训
签订承诺书:街镇与责任企业签
订《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诚信承 诺书》,并实施监督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设施配置
机关、企事业单位
菜场、宾馆、超市 及餐饮单位
办公区域 公共区域 食堂就餐区域 学校、医院生活区域
建立“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工作基础数据库” ,为后续责 任告知送达、服务协议签订及 强制分类工作责任落实创造条 件。目前已完成495户重点企业 调查。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组织宣传培训
责任告知:签订《单位生活垃圾
强制分类责任告知书》,并上墙公 示;签订单位生活垃圾处理服务协 议;
(三) 具体实施
调查 对象
在重点针对机关、学校、医院、 菜场、宾馆、餐饮单位、区级公 司、集体企业等调查排摸基础上 ,扩大梳理排摸范围
区分减联办制定《单位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基本 信息调查表》,全面了 解各单位生活垃圾日产 出量、垃圾组份构成、 设施配置、日常清运作 业等方面情况
调查 内容
调查 排摸
调查 目标
大件垃圾
餐厨垃圾
推进郊区资源化利用 设施建设
合力安排餐厨垃圾处 置流向
提升餐厨垃圾资源化 利用水平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分类模式逐步建立-----“小分类”试点不断深化
四分类标准
分类收集容器设置
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 人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步骤, 细化设置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 集容器
重点推进焚烧区域垃圾分类工作
2006 全市有条件的居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60%
2007 逐步推行垃圾四分类、五分类新方式
2009 世博园区周边区域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2010
2011至 今
全市有条件的居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0%
形成分类减量框架体系; 建立绿色帐户激励机制; 十二五目标: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 少20% 十三五目标: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 少25%
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操作实务
(2)《责任书》、《承诺书》
相关文件:《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责任告知书》,《单位生活垃圾强 制分类诚信承诺书》
签约双方:各街镇(垃圾分类推进部门)与强制分类单位 签约方式:各街镇垃圾分类推进部门会同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上
门送达 公示方式:《责任告知书》应上墙张贴,接受监督
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操作实务
(3)做好内部宣传培训
主要内容: 针对物业和保洁人员:做好分类收集、存放、对接收运企业等方面 的工作部署和培训; 针对员工:做好“分类方法、分类容器放置位置”等方面的培训和 信息公示; 宣传培训方式: 可采取张贴海报、在单位微信群内发布宣传材料、集中学习等方式
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操作实务
2、操作实务 (1)分类方法
依据:《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沪府 办规【2018】8号)
类别与标识 干垃圾 湿垃圾 有害垃圾 可回收物
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操作实务
类别
说明
废塑料 废纸
实物举例
饮料瓶、洗发水瓶、食用油桶、酸奶盒、 塑料碗、塑料玩具等
03
2017年3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实施方案》
二、全国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概述
分类模式逐步建立-----单位强制分类正在推进
要求2017年将全面推进全市 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强制分
01

通过引逼结合,形成单位生 活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模式
02
将逐步实现“不分类、不收 运”,开展面向单位的执法工
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 到35%以上
实施范围
46个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强制分类方法
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 根据当地生活垃圾成分、收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等,选择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
办公区域 菜场超市 宾馆、餐饮单位
三、青浦区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加强分类收运处置
按照垃圾分类收运要求,加 大垃圾分类收运装备、作业 人员配置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